第75章 蓮生三十二(下)

陡然出現在魔宗正殿裡的葉紅魚,左肩上盡是凝結的血珠,紅裙襤褸無法遮體,看上去極爲狼狽,但那雙眸子卻依然明亮的驚人。

寧缺不知道她在山門外靠着胸中那股氣,硬生生劈開了攔在身前的所有石頭,才艱難來到此地,但看她模樣也能猜到她經歷過怎樣的艱辛,不免覺得有些佩服。

和隱隱佩服相比,他看到道癡出現在這裡,更多的是緊張,右手快速伸到身後握住刀柄,準備趁着道癡虛弱之時,解決掉這個很令人畏懼的敵人。

然而他發現葉紅魚根本沒有理會自己,靠在牆壁上的莫山山沒有理會她,道癡和書癡看着骨山裡那名枯瘦如鬼的僧人,沉醉無言早已如癡。

…………西陵神國之東,臨海處有一大片圓形石柱,用以抵禦海上險惡的浪濤,石柱之後便是宋國,或許是因爲慣見海雨天風的緣故,這個不起眼的小國爲世間奉獻了無數了不起的人物,神殿裡有多位神官來自宋國,那位被囚多年的光明大神官也來自宋國,而在很多年前的一個深夜裡,宋國都城某世家府邸後園裡的睡蓮一夜盛開,與蓮花一道綻放的還有那夜降生世間的一名男嬰,於是那名男嬰命爲蓮生。

世家公子蓮生的青春歲月並沒有太多驚人處,他像周遭的公子一般求學考學,然後得中授官封蔭娶妻,只是還未生子,感情深厚的妻子便因病亡故。妻子逝去後,蓮生於郊外墳塋處結草廬,愁苦悲傷形漸枯槁,三月未露歡顏。

某夜草廬外風雨交加,蓮生走入風雨之中,靜思半夜,披溼衣而回,提筆寫就一篇祭妻慟文,然後將墨筆扔入墳前新草中,大笑三聲飄然而去。

其後年餘,蓮生訪山探幽,拜謁諸多修行宗派,其時那篇祭妻文傳入世間,惹了無數捧熱淚,他名聲已顯,各宗派以禮相待,卻不肯對他言及修行之事。

第二年秋天,蓮生遊至瓦山,遇雨避於爛柯寺。

當夜於後殿靜臥之時,他偶然聽着一老僧言及佛宗故事,沉思晝夜後,步回爛柯寺正門敲響鳴鐘,推門登堂入室,對知客僧說道要與爛柯寺主持對坐辯難。

這場辯難持續了整整三十二日,蓮生口吐妙言如蓮花綻放於瓦山流雲之間,對談之時,崖畔青樹間隱有神鳥輕鳴,引來世間無數名流文士相看。

爛柯寺辯難自此成爲繼盂蘭節後又一盛事,蓮生公子的名字也開始在世間流傳。

最後那天,前代西陵神殿昊天掌教自桃山而來來,當着千萬人面,親自邀請蓮生入神殿爲客卿。不料蓮生卻是微笑婉拒,然後在瓦山爛柯寺隱居長老面前,以手輕撫頭頂,片片黑髮如黑蓮漸落,佛心漸趨堅定。

秋天落葉時,蓮生離開瓦山爛柯寺,逾大河至墨池,穿野林入月輪,然後消失在月輪國西北方的莽莽荒原上,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數年後,一名僧人從荒原歸來,行走王庭民舍青山綠水之間,與王公貴族街市庶民講因果說機緣,佛法精湛,德行無礙,備受世間尊崇。

世間再沒有蓮生公子,卻多了位蓮生大師。

其時魔宗勢盛,對中原諸國的滲透像黑夜一般難以阻止,其中尤以兩名魔宗長老最爲神秘,暗中挑拔各國各宗派之間的關係,不知弄出多少場慘烈血腥的禍事,然而卻沒有人知道這兩名魔宗長老究竟隱藏在何處。

那年春天,蓮生大師受西陵昊天掌教之邀至神殿講課授學。席間天諭院副院長言語間多有輕蔑怠慢不滿,蓮生大師當着掌教大人及神殿諸多強者之面,踱到這位副院長席前,然後暴起殺之——這名天諭院副院長便是那兩名魔宗長老之一。

昊天道門掌教再邀蓮生大師入神殿,這一次不再是客卿,而是請他就任空懸數年之久的裁決大神官一職,蓮生大師說了句時辰未到,再次婉拒。

蓮生大師飄然下了桃山,去了瓦山——當年他在瓦山悟道,如今自世外歸來,便在爛柯寺留駐清修,兩年間終日不見外客,漸被世人遺忘。

某日爛柯寺一輩份極高的掃地僧忽然暴斃,舉寺震驚,蓮生大師自廂房踱步而出,承認是自己殺了名掃地僧——這掃地僧原來便是另一名隱藏在中原的魔宗長老,蓮生大師在瓦山隱居兩年,便是爲了查證此事。

至此魔宗隱藏在中原裡最神秘的風雲二位長老,全部死亡,繼而魔宗很多陰詭血腥的秘密籌劃也被揭穿,蓮生大師之名響徹天下。

月輪國白塔寺與瓦山爛柯寺感念其德,尊奉其爲佛宗山門護法。

西陵神殿賞其功業,奉諭邀其觀六卷天書,繼而封其爲裁決大神官。

蓮生大師便成爲了歷史上第一個擔任西陵神殿大神官的佛宗弟子。

數年後爛柯寺血案發,神殿裁決司大司座牽涉其間,蓮生大師傷故舊之亡,願承其責,不顧桃山上下挽留堅辭大神官之位,飄然而去,就此歸隱不知所蹤。

從此以後的修行世界裡,再也沒有蓮生大師這個人,然而蓮生大師的名字,卻依然在這個世界裡流傳,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在如今世界的回憶中,蓮生大師的身上總蒙着一層慈悲卻又神秘的色彩,慈悲是因爲他的所行所爲,神秘則是因爲他這光彩奪目的一生太過傳奇。

蓮生大師擅文章,精於書墨,苦行覽世間,靜思讀舊書,修行無礙,在爛柯寺中悟道,數年便入知命,佛法精湛,道門功法卻同樣通透,他是一代大文章家,大書家,又是佛宗山門護法,還是神殿裁決大神官。

這樣一個願意親近世間所有美,有能力明悟世間所有法,勇於承擔世間所有事,並且做的的如此完美的人,以前未曾出現過,也不知道以後可還會出現。

在很多人看來,如此完美的人物不可能後天修行而得,只能是天生其才,所以後人才會對飄然逝去無蹤的他留下這樣的一句評價:“西方有蓮翩然墜落世間,自生三十二瓣,瓣瓣不同,各爲世界。”

他的法號是蓮生三十二。

他就像一朵飄落紅塵的白蓮,每綻放一片如玉的蓮瓣,便展現一種大能力,帶給這個醜陋污穢骯髒的世間一絲慰藉。

…………寧缺在魔宗山門外的塊壘大陣裡,對着石上的青苔劍痕直接雙膝跪地叩首,那是因爲他拜的是長輩,是自己血液裡的親近,是精神裡的景仰和嚮往。

對道癡和莫山山而言,蓮生大師同樣是一座自修道開始便停駐在意識裡的大山,她們的血液裡天然流淌着那份親近和景仰。

所以她們根本不會理會寧缺此時心裡做何想法,也沒有什麼戰鬥的意願,直接雙膝脆倒以額觸地,極爲恭敬地向那名枯瘦如鬼的老僧叩首行禮。

和書癡相比,道癡的神情明顯更爲興奮,她是神殿裁決司大司座,而蓮生大師當年曾經擔任過神殿裁決大神官,也就等若於蓮生大師是她的師祖一類存在,更關鍵的是,裁決司雖是西陵神殿權柄最重之地,但卻因爲刑囚之事名聲不怎麼好,在世人眼中往往陰森壓過神聖,數百年來唯有蓮生神座在位之時,神殿裁決司既能鎮魔宗妖邪又能得世人尊崇,如今的裁決司老人們提起當年那段美好時光猶自念念不忘,所以在裁決司衆人眼中,蓮生神座的地位分外不同。

她難以壓抑住心中的震驚與激動,看着老僧腹間的蓮花手印,聲音微顫說道:“弟子神殿裁決司司座葉紅魚,拜見蓮生神座,桃山上下都以爲神座大人您已經修道大成羽化侍奉昊天去了,真沒想到弟子此生居然有此福澤能夠面見蓮生神座。”

蓮生大師沒有想到能在這裡看到裁決司的新人,微微一怔後溫和感慨說道:“先前說過山中不知歲月,現在看來果然如此,你這麼幹淨可人的小姑娘,居然也被拖進那潭子泥水之中,真是可惜可嘆啊。”

如果換成任何人用一潭泥水來形容裁決司,葉紅魚絕對會讓對方生不如死,但此時她卻沒有任何反應,因爲說出這話的是裁決司的老祖宗,她哪裡敢有絲毫違逆,更重要的是蓮生神座的聲音是那般的溫柔慈祥,彷彿就像一個爺爺在愛護小孫女一般,令她心中生出極爲罕見的溫暖微羞情緒。

天下三癡聲動世間,如今道癡和書癡都像乖巧的小孩子那般跪倒在骨山之前,唯有寧缺依然直挺挺站着,莫山山悄悄拉了他幾把,他卻假裝沒有看見。

寧缺不像書癡和道癡那般,自幼便在宗派中學習,知道那麼多修行世界裡的傳說,他兩年前才無比艱難進入修行者的世界,書院後山的師兄師姐們也沒有講故事的興趣,所以他相關知識太過貧乏,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蓮生三十二這個名字。

那麼他自然不可能像莫山山和葉紅魚那般敬畏拜倒。

聽到蓮生神座四字,他看着白骨堆裡坐着的那名老僧笑了起來,說道:“原來您曾經是神殿的裁決大神官,難怪您想滅掉魔宗。”

笑意漸斂,他盯着老僧的臉說道:“但我還是想不明白,你爲什麼要耗盡半生心血構織這樣一個陰謀去害我家小師叔,如果是我,就算吃多了也不會這樣做。”

世間居然有人敢用這般毫不恭順的語氣質疑蓮生神座!

跪在骨山前的葉紅魚回頭冷冷看了寧缺一眼,雙眉微挑,鋒利如劍。

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98章 陋巷第191章 新一代的小師叔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72章 三件小事之二第42章 痛飲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89章 入魔(十四)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4章 又一個夢第117章 雲現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43章 那些放不下的事第151章 千百劍裡取一劍,至清至淺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30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中)第60章 澗畔句句錯,不想錯過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51章 天能容我,我便能活第21章 相看兩厭(上)第四 卷卷末閒嘮第29章 入王庭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27章 灰眼的幼獸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44章 暮光下,拖着車,牽着馬無窮的歡樂將夜後記上尋書吧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110章 朱雀、黑傘以及光明的夜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38章 然後,沒有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74章 蓮生三十二(上)第148章 青峽論劍(下)第120章 兩個秋天第87章 入魔(十二)第116章 二十三年聽蟬聲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79章 出淵見觀第287章 明槍第122章 車廂裡的兩個字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216章 借劍(下)第35章 霜葉紅,黑騎至第192章 跳瀑布,說禽獸第157章 摘星第257章 一夜觀劍遂畫之第18章 月缺第50章 天空與大地之間,是唐小棠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99章 偷偷的,在一起第64章 警兆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54章 瓦山小鎮第108章 真好看第104章 藥酒傳人土豆灰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87章 書中有紙,不知何言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85章 有人在等,有人在攔第106章 在潭邊(上)第36章 碧湖近了第54章 斬不斷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47章 唱支山歌給你聽,我自威風凜凜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82章 入魔(七)第179章 後山的師生和金蘭樹第137章 看破天,佛掩面第96章 雨中小鎮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100章 盛宴(中)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41章 南海神官第90章 滅佛(上)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33章 道門的賭博第269章 授業第61章 牆角那株花樹第30章 最精彩的一次第四 卷卷末閒嘮第148章 一夜無言觀山景第132章 當年你若不曾舞第104章 斷井頹垣第60章 人間之劍(下)第73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中)第78章 同赴深淵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89章 她的身影
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98章 陋巷第191章 新一代的小師叔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72章 三件小事之二第42章 痛飲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89章 入魔(十四)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4章 又一個夢第117章 雲現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43章 那些放不下的事第151章 千百劍裡取一劍,至清至淺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30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中)第60章 澗畔句句錯,不想錯過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51章 天能容我,我便能活第21章 相看兩厭(上)第四 卷卷末閒嘮第29章 入王庭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27章 灰眼的幼獸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44章 暮光下,拖着車,牽着馬無窮的歡樂將夜後記上尋書吧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110章 朱雀、黑傘以及光明的夜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38章 然後,沒有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74章 蓮生三十二(上)第148章 青峽論劍(下)第120章 兩個秋天第87章 入魔(十二)第116章 二十三年聽蟬聲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79章 出淵見觀第287章 明槍第122章 車廂裡的兩個字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216章 借劍(下)第35章 霜葉紅,黑騎至第192章 跳瀑布,說禽獸第157章 摘星第257章 一夜觀劍遂畫之第18章 月缺第50章 天空與大地之間,是唐小棠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99章 偷偷的,在一起第64章 警兆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54章 瓦山小鎮第108章 真好看第104章 藥酒傳人土豆灰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87章 書中有紙,不知何言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85章 有人在等,有人在攔第106章 在潭邊(上)第36章 碧湖近了第54章 斬不斷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22章 旅途上的學習第47章 唱支山歌給你聽,我自威風凜凜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82章 入魔(七)第179章 後山的師生和金蘭樹第137章 看破天,佛掩面第96章 雨中小鎮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100章 盛宴(中)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41章 南海神官第90章 滅佛(上)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33章 道門的賭博第269章 授業第61章 牆角那株花樹第30章 最精彩的一次第四 卷卷末閒嘮第148章 一夜無言觀山景第132章 當年你若不曾舞第104章 斷井頹垣第60章 人間之劍(下)第73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中)第78章 同赴深淵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89章 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