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長安,龍地,是非地。

元光五年年底,秦城率領驃騎營六千將士和商會情報隊一干精銳,到達大漢都城長安。

寒風冷瑟瑟,秦城在長安城城門停下的時候,身前是劉徹派來接應的官員,身後是隊列整齊的六千紅袍黑玄甲的驃騎營將士。

擡頭看見城門上那兩個遒勁的隸書大字,秦城心中還是免不了一陣澎湃。從地方到中央,多少人一輩子跨不過這道坎。而跨過了這道坎的人,不僅意味着可以去實現更大的抱負,走到更高的位置,擁有更大的權力;也意味着要面臨更復雜的局面,面臨更大的風險,面對更強的對手。

長安,龍地,是非地。

無論六朝古都南京,還是明清政治中心燕京,便是後世的專家學者再怎麼歌贊,在長安面前,它們都要低頭三分。自大漢以來,甚至可以說自以離長安不遠的咸陽爲都城的大秦以來,到大唐,中華的偉大君王們就是在這裡,締造了大中華歷史上最爲強盛的時期,傲視四海。

而到了宋朝之後,當中華的都城搬離了長安,中華的歷史卻開始走了下坡路。

無論後世的史學家們再怎麼粉飾,也改變不了宋朝之後中原再無大中華的史實。

這是不是一種宿命?

秦城在心裡問。

來接應秦城入城的是一個年輕的似乎與秦城的分量不協調的郎官,二十四五的年紀,留一縷小鬍子,臉色白淨,身板清瘦,倒是一雙眸子格外明亮。

不過此人是劉徹身邊的人,雖然官位不高,也年輕,好歹也是劉徹近臣。

武帝一朝,近臣地位很高。毫不誇張的說,近臣便是劉徹無的智囊團,劉徹無數流傳青史的英明決策,就是在近臣集團中產生的。自打有了近臣集團,許多決策劉徹都是在與近臣商議過後,直接下達命令給外臣去執行。從某種程度上說,丞相御史大夫什麼的,只不過是執行機構罷了,近臣集團纔是決策機構。

由此,近臣形成內閣。

劉徹以近臣來接應秦城,態度也很明顯。

“秦將軍。”年輕郎官向秦城行禮,聲音洪亮且清脆,“陛下令我等在此迎候,將軍請隨下官進城。”

驃騎營自然是不能進城的,秦城隨這郎官進城,出於禮節問起名諱,才知此人便是東方朔。對於唱出“陸沉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的東方朔秦城還是有所耳聞的,知曉此人滿腹才學,爲人幽默機智,被後人稱爲“智聖”,不過東方朔一輩子政治成就卻不大,算得上是不得志,倒是留下了不少辭賦,《答客難》便是出自此人之手。

對於這樣的歷史名人,又是正面人物,秦城也有意結交,言語間頗爲親切,東方朔也很隨和,與秦城聊得頗爲投機,大概大夥兒都是出自寒門的緣故吧。

秦城進城,當日便面見了劉徹。

第二日朝會時秦城和驃騎營一衆高級將領登堂,接受劉徹正式接見。

此後兩日,秦城和南宮商又受到劉徹私下召見。

到軍中任職,在長安安家,與衛青李廣韓安國等人相會,秦城將諸多事宜忙活完,已經是十二月。

驃騎營的建制本是萬人,出征時戰死四千有餘,如今之剩下不到六千。劉徹將驃騎營成建制歸爲北軍,編制仍舊是驃騎營,秦城爲驃騎將軍,由中尉李廣統領。

南北軍人數本來不多,南軍更是隻有兩萬人,近年來爲備戰匈奴,劉徹着手加強北軍,如今人數已經不下十萬,由六位將軍各領一部,戰時一部或全部出征。

秦城如此乃是北軍六將軍之一,地位可高可低,手下的兵也不多,僅僅是六千人而已。十萬人平均下來,每位將軍怎麼也要領軍一萬五六。只不過現在不是徵兵的時候,驃騎營要補充新兵,還得等到來年開春。當然,要是劉徹願意,大可以直接給秦城劃撥幾千上萬兵過來,只不過劉徹明顯沒有這麼做的打算罷了。

秦城雖爲六將軍之一,但要在軍中混出個名堂,重要的還得看劉徹給不給機會。要是劉徹准許你出征,只要你有本事,不愁沒仗打,要是劉徹不用你,一輩子就只能打打醬油,庸庸碌碌。

讓驃騎營衆將士頗爲振奮的是,年前劉徹倒是親自來營地檢閱了一回。看來在這位年輕帝王的眼裡,這支這些年屢屢於不利之境大勝草原騎兵的上谷屯軍,還是很有些分量的。

劉徹在檢閱結束時,說道:“這些年來的戰績已經證明,爾等是大漢屈指可數的強兵隊伍,九死一生,屢戰屢勝,爲大漢軍隊反擊匈奴作出了榜樣!無數將士馬革裹屍,終成強軍之名,望爾等在日後的對匈作戰中,不辱先祖,不辱驃騎營這三個被朕寄予厚望的軍號,擊滅匈奴,楊朕大漢軍威!”

驃騎營落戶北軍,身爲唯一一支“外來”軍隊,自然有很多人不服,同爲六將軍之一的衛青公孫賀李息倒是沒有什麼,畢竟他們都見識過驃騎營的兵鋒。中尉李廣李息更是如此,說到底驃騎營的底子還是他們在上谷領過的兵。有人服,自然有人不服。有不服,便會有爭鬥。

軍營有軍營的規矩,有爭鬥不會忽視,畢竟一味的忽視只會讓矛盾越來越激烈,不忽視,便只有正面解決,所謂解決,就是比鬥。

比鬥,無非是將私底下的東西拿到檯面上來解決,不過這樣解決的話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大家以比武切切磋友誼互強的口號來較個高下,較出了高下,日後也好行事了。

比鬥雙方驃騎營和其他三軍將士,劃定科目,每科出技藝優秀者數人,勝多者強。

這其實和都試差不多,箭術、角低、手搏、刀技等等,決出個高下定論。

中尉李廣,六將軍秦城、衛青、公孫賀、張次公、趙信、蘇信,這日齊聚北軍大校場,由驃騎營挑選出的軍士,和張次公、蘇信、趙信所部共同挑選出的軍士,準備進行博藝。

點兵臺下,北軍將士肅然而立,長戟如林紅袍飄飛。

“秦郎,這對你可有些不公平啊!”點兵臺上,李廣笑着對秦城說道,“你以四千人出五百人,他們以四萬人出五百人,這可不成對比。”

“無妨,驃騎營人人皆精銳,豈是這些連戰場都沒有上過的新兵蛋-子可比的?”實話說,秦城對張次公等人的行爲也有些不痛快,人家這是擺明了要給自己下馬威,自己還不能不接招,說完這句話秦城看到張次公頗爲惱怒,便又大聲道:“雞窩裡飛出的永遠都是老母雞,叢林中飛出的盡是蒼鷹!”

“秦城,你莫要太狂妄!”張次公怒道。

秦城輕蔑一笑,他豈是一個沒有脾氣的人?當下迴應道:“只怕比鬥完了,某還要更狂妄!”

“好了好了,都不要耍嘴皮子了!”李廣打圓場道,“不要給下面的軍士看了笑話,開始吧!這第一輪,比試戰陣。”

李廣說完,手指了指遠處,那裡有兩個方陣的稻草人。

張次公冷哼一聲,上前幾步,對臺下待命的五百北軍將士大聲道:“將士們,我等是北軍,是大漢的精銳,在我等面前,從來沒有打不贏的仗......”張次公發表了一通戰前動員,將本就已經鬥志昂揚的北軍將士的推向了另一個高點,不得不說,張次公這人雖然看似五大三粗的,倒是真有幾分真才實學,僅是這一份臨戰演講,就有幾分水準。“一言以蔽之,北軍只能勝,不能敗!”

張次公話說完,不僅僅是那五百名準備比斗的將士,便是周圍觀戰的北軍將士,也都情緒激動,紛紛叫嚷。

張次公點了點頭,滿意的笑了笑,回頭給了秦城一個挑釁的眼神,大馬金刀往後退了兩步,示意輪到你了。

秦城只是輕蔑的笑笑,沒有要上前的意思。

李廣納悶道:“秦郎,你沒話要說?”

“末將沒什麼好說的。”秦城淡然道,向前踏出一步,掃了臺下六千驃騎營一眼,突然爆呵一聲:“可還記得前日陛下對爾等說了什麼?”

“驃騎營,天下至銳!”驃騎營衆將士仰首挺胸,傲然吼道。

“很好。”秦城道,右手向前一揮,大吼:“驃騎營!”

“向前!”六千將士同時大吼,聲音整齊劃一。

一時士氣無雙。

“將軍,可以開始了。”秦城回頭對李廣笑着點了點頭,無視一邊臉色鐵青的張次公。

“開始!”李廣大手一揮。

“喏!”李息轟然應諾,大步走到前臺對着下面一揮手,頂着寒風守在臺下的上百名號角手便紛紛舉起了牛角號。下一刻,雄渾嘹亮的號角聲便已經沖霄而起。七八里外,稀疏的灌木林裡。樂毅正靠在一顆大樹下眯着眼睛看着校場的方向,嘴裡咬着一顆小草,儘管現在正值中午,天氣依舊冷的很,林子裡風就更大,不過樂毅一臉恬適,沒有半點縮手縮腳的感覺。樂毅身邊,則是三五成羣就地休憩的驃騎營將士。倏忽之間,林子外面傳來了低沉雄渾的號角聲。樂毅當即翻身坐起,早有親兵把他的戰馬牽了過來,樂毅翻身上馬,又鏗然拔出長刀高高揚了起來,頓時之間,原本躺在地上休憩的驃騎營將士便紛紛爬起身來,又以最快的速度翻身上馬,然後紛紛擎出了冷森森的長刀。一股淡淡的肅殺氣息霎時在灌木林裡瀰漫開來。瞬息之間,樂毅輕輕催動胯下戰馬,再將手中長刀往前一引,五百精騎便紛紛催動胯下戰馬,追隨樂毅身後,緩緩出了胡楊林。點兵臺上,李廣、秦城等人齊刷刷地擡頭,望向了左側數裡外的灌木林。

同時行動的還有右側灌木林裡的五百名騎兵,他們是北軍的精銳。忽然,一騎全身披甲的雄健騎士從灌木林裡鬼魅般冒了出來,隨即就是第二騎、第三騎、第四騎、第五騎……黑甲騎士身後的騎兵越聚越多。馬頭攢動,鐵蹄翻騰,五百騎兵遂即開始衝鋒。距離點兵臺還有千步,黑甲騎士再次揚刀長嘯,身後洶洶跟進的騎兵突然變陣。前方騎兵稍稍減緩馬速,後方騎兵卻加速向前,整個騎兵陣便開始向着兩翼迅速展了開來,前後不過喘口氣的功夫,整個騎陣便已經完全展開,擺開了前後五排、每排百騎的一字陣,向着點兵臺前方隆隆碾壓了過來。

見微知著,以五百騎可知大軍之勢。

同樣,右側的五百騎兵一同樣的姿態到了同樣的距離。“嗷嗷嗷……”目睹五百騎兵如此聲勢,列隊肅立在點兵臺下的衆將士頓時山呼海嘯般歡呼起來,點兵臺上,張次公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得色,這五百騎兵可是從四萬人軍中騎術最爲出衆的,不過表演纔剛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呢。秦城面不改色。堪堪接近點兵臺,相對而行的兩個騎士領頭再次揚刀長嘯。下一刻,五百騎兵紛紛綽刀回鞘,又擎弓在手從馬背上直立而起,然後各自對着點兵臺一邊那兩堆稻草人挽開了角弓,領頭騎士手中橫刀落下,雙方各五百騎兵便同時鬆開了弓弦,咻咻咻的破空聲中,豎在點兵臺前方的五百草人上便已經扎滿了羽箭。雖然還沒有清點過,但幾乎就沒有箭矢落空。

兩隊都是如此。“嗷……”下一刻,兩隊領頭騎士再次揚刀怒吼。五百騎兵迅速綽弓回鞘,又擎出了冷森森的長刀。電光石火之間,整個騎陣便已經迅猛地衝殺進了前方聳立如林的草人中間,下一刻,高揚的長刀紛紛斬下,寒光閃爍間,那一排排聳立的草人便紛紛倒伏於地,騎兵隆隆而過,項莊等人再定睛看時,五百具草人已經全部被攔腰而斬!點兵臺下,北軍將士頓時越發狂熱地歡呼起來。“哈哈,好樣的!”“總算沒給咱北軍丟臉,哈哈!”張次公等人俱是得意大笑。

只有秦城和驃騎營六千將士,不動聲色。

在所有人都在歡呼的時候,只有他們安靜的站在那裡,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於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驃騎營衆將士而言,這種程度的演練比鬥,着實提不起他們的半點兒興趣。

第376章 各顯神通(二)第59章 叢林逐命第426章 漢皮一取,匈奴皮一掛第466章 攻城三日第154章 羞死人了!第322章 四方互盟第323章 四方互盟(二)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421第50章 騎兵三將第137章 拒馬第196章 會戰第284章 烽火起閩越第124章 鐵騎所需要的代價第267章 不見君刀,不識君笑第344章 長城萬騎,千里驚白羊第96章 南宮二郎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178章 同生共死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364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三)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211章 討債第198張 射他!第390章 道從論中出(一)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292章 不欺白不欺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33章 公主骨牌第67章 練兵的手段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335章 一碗米湯第162章 本事第157章 命大不大第189章 情勢危急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344章 長城萬騎,千里驚白羊第116章 二哥?!第34章 一紙休書421第151章 上任第59章 叢林逐命第193章 老子多謝你!第211章 討債第290章 境界剛剛好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392章 殺人如宰羊第79章 襲擊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199章 自然有人會殺他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455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三)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376章 各顯神通(二)第82章 伊雪兒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484章 決戰(二)第300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六)第192章 便宜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51章 驃騎校尉整兵第303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二)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58章 螳螂捕蟬第81章 連環計第322章 四方互盟第267章 不見君刀,不識君笑第410章 一條火線隔兩軍第160章 其實我也有!第72章 戰與不戰第38章 兵種改革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303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二)第118章 虛僞他娘生的第112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江湖?第437章 一夜風變三十六國第158章 該死第460章 南北三千里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401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二)第465章 世事無常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417章 必須殺,必須死(一)第372章 八仙過海(三)第200章 大勢已成第362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一)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303章 血火番禹城(一)第393章 師之恥,弟子雪第424章 有矛隼自東方來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104章 一點追求第204章 會有那麼一天的!第93章 彩頭第365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四)第137章 兩個人的決戰(一)第281章 上攀雙峰下探清泉(一)
第376章 各顯神通(二)第59章 叢林逐命第426章 漢皮一取,匈奴皮一掛第466章 攻城三日第154章 羞死人了!第322章 四方互盟第323章 四方互盟(二)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421第50章 騎兵三將第137章 拒馬第196章 會戰第284章 烽火起閩越第124章 鐵騎所需要的代價第267章 不見君刀,不識君笑第344章 長城萬騎,千里驚白羊第96章 南宮二郎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178章 同生共死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364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三)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211章 討債第198張 射他!第390章 道從論中出(一)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292章 不欺白不欺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33章 公主骨牌第67章 練兵的手段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335章 一碗米湯第162章 本事第157章 命大不大第189章 情勢危急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344章 長城萬騎,千里驚白羊第116章 二哥?!第34章 一紙休書421第151章 上任第59章 叢林逐命第193章 老子多謝你!第211章 討債第290章 境界剛剛好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392章 殺人如宰羊第79章 襲擊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199章 自然有人會殺他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455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三)第406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五)第376章 各顯神通(二)第82章 伊雪兒第168章 拼死一戰第484章 決戰(二)第300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六)第192章 便宜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51章 驃騎校尉整兵第303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二)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58章 螳螂捕蟬第81章 連環計第322章 四方互盟第267章 不見君刀,不識君笑第410章 一條火線隔兩軍第160章 其實我也有!第72章 戰與不戰第38章 兵種改革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303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二)第118章 虛僞他娘生的第112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江湖?第437章 一夜風變三十六國第158章 該死第460章 南北三千里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401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二)第465章 世事無常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417章 必須殺,必須死(一)第372章 八仙過海(三)第200章 大勢已成第362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一)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303章 血火番禹城(一)第393章 師之恥,弟子雪第424章 有矛隼自東方來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104章 一點追求第204章 會有那麼一天的!第93章 彩頭第365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四)第137章 兩個人的決戰(一)第281章 上攀雙峰下探清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