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不是狼狽不爲奸

竇非先前只聽秦城介紹自己時自稱“秦某”,哪裡會將他跟縱橫大漠如遊江南、出入匈奴單于王庭如自家門的秦城聯繫在一起?這時候聽了三子的話、看到了張旭的反應,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秦城看張旭等人的神情不像是作假,之前倒沒想到自己在大漢民間的威望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不由得暗暗得意起來。其實要真論起來秦城還是自戀了些,舉國百姓便是敬仰他洗刷了大漢七十年來對匈不能大勝的恥辱,也還沒有到那個被他打了還屁顛屁顛跑過來行拜禮的程度。

每個人的職業都隸屬於一個圈子,只有圈子內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那些巔峰人物的成績是多麼輝煌,圈子外的人不過是隔牆觀花罷了,看不到多少真切的東西。

雖說張旭這些人是痞子,但他們還有個身份,便是遊俠,當然,這個說法多半是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但這些好勇鬥狠之輩有時候雖然領人生厭,但他們顯然比普通百姓對抗擊外敵的英雄熱切不少,因爲那赤-裸-裸的暴力更能讓他們的熱血沸騰。

“秦將軍,方纔小民有眼無珠,多有衝撞,得罪得罪!”張旭等人禮畢,歪歪斜斜站起身,不好意思道,尤其是張旭本頂着一個大花臉,還伸手撓了撓後腦勺,說不出的滑稽。

“無妨,不打不相識嘛。”秦城輕鬆道,反正被打的人又不是自己,一席話說的毫無壓力。

“原來是秦將軍,失禮失禮!”竇非也趕緊向秦城行了一個正禮。

“竇兄無需多禮。”

竇非和秦城你來我往行了兩禮,這才注意到張旭等人還在旁邊,於是向他們說道:“竇某欠的錢......”

“沒欠沒欠,說笑了,竇君哪裡欠我們錢?”張旭等人連連擺手。

“呃......張君說笑了......”竇非道,特麼我真沒有要賴賬的意思。

“沒欠沒欠......”張旭態度很堅決。

秦城見他倆沒完沒了了還,輕咳一聲,朝三子使了個眼色,三子會意,忙對張旭等人道:“幾位,我家將軍還有事要跟竇君商議,我等去那邊坐坐?”

“好好!”張旭等人連忙答應。

“秦兄稍等,張大嬸.......哎......”竇非心裡還惦記着來要賬的張大嬸和那老婆子,正要去說什麼,卻見張旭已經跑了過去,從懷裡掏出一些銀錢,交到二人手裡,“這是竇君還大夥兒的錢......”

不出秦城所料,這屋子裡也沒什麼擺設,唯一一張案桌已經面目全非,四下裡的傢俱更是少得可憐,整個屋子裡最多的便是書簡了,足足堆放了小半個屋子,算得上是汗牛充棟。好在房間裡還算乾淨,秦城就也不覺得有什麼,淡然和竇非相對而坐。

“竇兄乃飽學之士,滿屋典籍,讓秦某望之生敬!”秦城看了看那堆放在一起的書簡,笑言道。

“秦兄說笑了。”竇非謙遜道,有些無奈,“些許書簡,不過是換不來半鬥粟米的白物罷了。”

秦城笑笑,心想這廝大概是被今日之事擾亂了心神,纔有這番言不由衷的感慨。

“竇兄是法家?”秦城瞥見一些書簡上寫着“商君書”“申子”,聯想到先前張旭等人的話,隨口問道。

“竇某不才,有辱先師,確是法家。”竇非道,約莫是憶起了什麼人,目露羞愧之色。

“恕某直言,據某所知,陛下先後多次舉賢良,竇兄難道不曾去應試麼,還是竇兄志不在此?”秦城好奇道。秦城見竇非如此窮困,心中隱約有了心思,只是在此之前必定要確定竇非是否有真才實學,這話問的雖然直接了些,甚至可以說有些無禮,但卻很實在。若是竇非只是個書呆子,秦城也不想在此浪費時間。

“秦兄容稟,自建元元年董夫子上‘天人三策’,儒學大興,百家之學式微,此後便是竇某有心上書也入不得陛下法眼,如之奈何?且有漢以來,黃老之學最興,法家之說與黃老之學大相徑庭,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百家之學中唯法家與道家矛盾如此尖銳。大漢黃老之學興盛七十年,一時之間何來法家之學用武之地?便是陛下想行法家,也不得不考慮朝野上下的非議。”竇非嘆了口氣,臉上盡是痛苦之色,“是以不是竇某不顯,而是法家不顯。”

“法家不顯,以竇兄學識,要謀一官半職卻不難。”秦城道。

“秦兄何出此言?”竇非惱道,“興國安邦,立萬世之國,非法家不可,其他學派皆末言耳!竇某不才,但一日爲法家,終生爲法家。不然即便能謀一官半職,不能施展心中抱負,要之何用?”

“興國安邦,立萬世之國,非法家不可?竇兄此言過於絕對了吧?”秦城道。

“非也!自商君與孝公時立法度,幾百年來,法度便是一國之本,從不曾改變。漢承秦制,雖大行黃老之學,法度卻不曾廢,這便是證明!某敢直言,後世行何家之學不得而知,但法度,卻會一直存在下去!”竇非鏗鏘道,指點江山的意味極爲濃郁,“法爲本,國家方能興盛不衰。”

秦城表情淡然,隨即又問了些爭鋒相對的問題,竇非皆是一一作答。

不知不覺兩個時辰過去,秦城心中已然得到了滿意的答案,起身道:“今日聞竇兄一席話,勝某苦讀十年書,受教!”

“秦兄客氣了,不過是個鄉下老小子的鄙陋之言。”竇非拱手道。

“今日天色已晚,秦某不便久留,不知竇非可否借秦某一二大作拜讀?”秦城拱手道。若說先前是考校竇非的才學,這時候便是看對方是否有入仕之意了。彼時讀書人的“著作權”極強,非是極爲親近或者是上面來人,自己的著作一般不會讓外人看,更別說讓人家帶回去了。秦城今日與竇非只一面之緣,提出這個要求無非是看對方想不想搭上自己這條線,日後好有施展抱負的機會,雖然搭上了自己這條線未來也不可知,但好歹也是條路不是?

“這......”竇非果然猶豫了一番,最後還是道:“既然秦將軍有意,竇某豈能敝帚自珍?”說罷,轉身翻出三五卷書簡,交於秦城。

秦城聽到“秦將軍”這三個字,自然明白了竇非的意思,鄭重接過,道:“竇兄放心,某定然好生看護不使其受損。”

“秦兄言重了。”竇非道。

目送秦城和三子的馬車離去,竇非站在他那個防狗防盜皆沒用的柵欄前,失神的望着不遠處的滾滾渭水,眼神迷茫。

“將軍,竇君這人好生奇怪。”回去的路上,三子一邊架着馬車,一邊和坐在車沿上看長安風土人情的秦城搭話道。

“有何奇怪的?”秦城笑問道。

“這人飯都吃不起,卻有半屋子的書,這難道不奇怪嗎?”三子揮舞了一下馬鞭,回頭對秦城說道。

秦城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羣,笑道:“總有些人,跟我們這些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將軍哪裡是普通人!”三子道。

秦城笑笑,沒說什麼。

“將軍,你看這街上的氣氛多喜慶,除夕要來了啊!”三子巍然感嘆道。

“是啊,又是一年過去了。算起來,這是第三個年頭了。”秦城看着面前的長安,也感嘆了一句。

元光六年很快過去,在除夕之前劉徹就已經宣告朝野,翌年改元元朔,是爲元朔元年。除夕之後,與帝國而言意義非常的元光六年正式成爲歷史。

元朔元年剛一到來,時年二十九歲的劉徹便頒佈了二千石不舉孝廉罪法。因有司上奏建議“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武帝批准施行。此舉與遠光元年劉徹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遙相呼應,爲劉徹一朝的人才儲備進一步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開春之後,驃騎營補充一萬二千兵員,這些兵員都是從全國各郡已經“服役”一年的老兵中挑選的精銳,至此,驃騎營自前番大戰損失近一半兵員之後,首次得到了充實實力的機會。

一萬八千驃騎營,重騎六千,輕騎一萬二,組成了秦城在中央北軍統率的全部力量。

新到的一萬兩千騎兵尚來不及爲進入驃騎營感到高興,秦城便召集了副將柳木,重騎統率馬大山,輕騎統率紀鑄,並且以親兵隊爲骨幹組成執法隊,開始了對這些新兵而來苦不堪言的大練兵。

與正在熱火朝天大練兵的驃騎營一樣,在近萬里之外的匈奴單于王庭,去年方纔繼位、這時已經將整個匈奴牢牢握在手裡的伊稚斜,調集五萬精兵充入血狼,也開始了在草原上的圍獵征程。

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4章 騎兵的標準第35章 英雄美人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379章 一動變風雲(三)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44章 狩獵第58章 螳螂捕蟬第138章 收屍第219章 任務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30章 那射在背心的一箭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93章 彩頭第94章 爲什麼第25章 文死諫,武死戰第151章 上任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307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六)第363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二)第385章 一舉定乾坤第178章 同生共死第5章 你信不信?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119章 風緊,扯呼?!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289章 出征不帶一個兵第160章 其實我也有!第41章 衛青勘營第45章 奪命神射第28章 混戰第77章 兵行詭道第129章 不死不休!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137章 拒馬第142章 奇兵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421第343章 風雲卷高闕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395章 河西決戰(二)第65章 環首刀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441章 大將赴閩越第216章 聚散離合第307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六)第484章 決戰(二)第181章 全殺了!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460章 南北三千里第388章 春風吹度惜柳亭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113章 初離別第183章 九個人頭與九十個人頭第149章 三妻四妾第418章 必須殺,必須死(二)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217章 凱旋第118章 公孫策第346章 千里河朔,十面埋伏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379章 一動變風雲(三)第364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三)第381章 一動變風雲(五)第94章 爲什麼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444章 驃騎入潁川(一)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483章 決戰(一)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章 慘烈殺戮第14章 好氣運第329章 你死我活,比較好第358章 天下大徵 萬民皆可得爵第268章 十萬軍中出霸王第7章 點將臺、將軍血第80章 滅火第92章 女人,牛羊第127章 軍情第461章 長安令,北方軍第267章 不見君刀,不識君笑第212章 談判第70章 笑靨如花第375章 各顯神通(一)第33章 兄弟第60章 深林遇美人第46章 任他圍困千萬重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217章 凱旋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
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445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二)第4章 騎兵的標準第35章 英雄美人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379章 一動變風雲(三)第324章 順從,或者亡國第44章 狩獵第58章 螳螂捕蟬第138章 收屍第219章 任務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30章 那射在背心的一箭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355章 大道爲官爲己第93章 彩頭第94章 爲什麼第25章 文死諫,武死戰第151章 上任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307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六)第363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二)第385章 一舉定乾坤第178章 同生共死第5章 你信不信?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119章 風緊,扯呼?!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289章 出征不帶一個兵第160章 其實我也有!第41章 衛青勘營第45章 奪命神射第28章 混戰第77章 兵行詭道第129章 不死不休!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137章 拒馬第142章 奇兵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421第343章 風雲卷高闕第146章 你看,他來了!第395章 河西決戰(二)第65章 環首刀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第441章 大將赴閩越第216章 聚散離合第307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六)第484章 決戰(二)第181章 全殺了!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460章 南北三千里第388章 春風吹度惜柳亭第299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五)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113章 初離別第183章 九個人頭與九十個人頭第149章 三妻四妾第418章 必須殺,必須死(二)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217章 凱旋第118章 公孫策第346章 千里河朔,十面埋伏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379章 一動變風雲(三)第364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三)第381章 一動變風雲(五)第94章 爲什麼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444章 驃騎入潁川(一)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483章 決戰(一)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章 慘烈殺戮第14章 好氣運第329章 你死我活,比較好第358章 天下大徵 萬民皆可得爵第268章 十萬軍中出霸王第7章 點將臺、將軍血第80章 滅火第92章 女人,牛羊第127章 軍情第461章 長安令,北方軍第267章 不見君刀,不識君笑第212章 談判第70章 笑靨如花第375章 各顯神通(一)第33章 兄弟第60章 深林遇美人第46章 任他圍困千萬重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217章 凱旋第382章 塵埃落定終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