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

(想了想,還是將後面的內容歸於新的一卷吧,第五捲開始。)

元朔五年三月初三,東越王餘善聚衆發動叛亂,強行徵調閩越大地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健康男子充入軍中,得衆十萬。而後閃電突襲南越,並在短短二十日之內佔領整個南越,而後會師北上,集結大軍於烏龍江邊,意圖進軍會稽。

三月初八,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聚兵十萬發動叛亂,打着世道不古,奸臣當道亂國的幌子,矛頭直指新法和推恩令的首倡者秦城與主父偃,號召天下大義之師清君側。三月十日,兩王聯軍進犯潁川,攻克昆陽,進逼陽翌。叛軍一時間氣勢無雙,浩浩蕩蕩,竟也有要一鼓作氣席捲京畿的勢頭。

當是時,劉徹派遣右大將軍衛青趕往會稽郡坐鎮,應對閩越大軍的攻勢,此後又派遣車騎將軍公孫敖,前往潁川,拒淮南王衡山王叛軍。

這個公孫敖,是老士族子弟,有文武雙全的名頭在外,領軍如何且先不論,一手辭賦倒是作得極好,年輕時每有新作辭賦也會在長安廣爲流傳,就連辭賦大家西門相如都曾稱讚過。成年後公孫敖進入軍隊熬資歷,也任過邊郡郡守,對匈作戰雖比不得李廣,卻也有些名頭。不過在劉徹第一次主動對匈奴用兵的時候,卻落了個冒進損兵折將的下場,一萬騎兵損失七千,也是靠交錢才保住了性命。那次之後本來也是賦閒在家,後來和李廣一起被重新啓用。這回淮南王和衡山王反叛,劉徹便點了公孫敖的將,讓他先去應付潁川局勢。臨行之時劉徹囑託過公孫敖,不求大勝,但求不敗,只要守住潁川到秦城從西域趕回,便算是大功一件。

而秦城之所以記得公孫敖,還是源於多年前的一次戰役。

那時候秦城方纔來到這個時代,第一次跟隨李廣出征,在老鷹口斬殺了匈奴左骨都侯之後和大軍一起退守乾桑城。彼時匈奴勢大,上谷郡屯軍不足以野戰致勝,臨近的幾個郡奉劉徹的命令前來和李廣圍攻乾桑城外的匈奴左賢王。後來在追擊左賢王的過程中,秦城差點兒就將左賢王一刀斬於馬下,卻因爲公孫敖強搶軍功,在遠處放了一箭,不料那箭沒有射中左賢王,反而正中秦城後心,讓秦城躺了半個多月的病號。

對此,秦城自然記得清楚,不說是記仇,也不說找回場子什麼,但吃了虧總得先記住。

瞭解完這些情況,秦城問劉徹:“陛下,不知近來潁川和會稽郡戰況如何?”

“閩越的第一輪攻勢已經給攔了下來,但是這回閩越行動雖然速度,但是準備卻不倉促,現在還在會稽郡耗着,因爲南軍主力都投到了潁川戰場,會稽郡那邊兵力不多,只能讓衛青先擔待着,能大勝最好,不能也無妨,只要不讓餘善踏過會稽郡,問題倒是不大。”劉徹道,“至於潁川,大軍目前也是採取守勢,一者是磨磨叛軍的銳氣,二者也是等你這個左大將軍前去坐鎮。”

秦城頷首,腦中速度思量起來。

說起來秦城自來到這個時代,先是爲保命爲活着,之後是爲了活的好些,在一次次戰鬥之後,便不自覺萌發了擊滅匈奴的志向,再後來,隨着位置的上升和視野的擴大,便想爲中華立一個可以強盛萬世的基礎,這便是新法和新學。因爲西漢是秦之後中華大地萬事萬規的大立時期,很多東西這個時候確立下來,就能影響往後幾千年的歷史。

現在,新法推行三年有餘,新學已經面世,匈奴擊滅在即,在這個時候,淮南王叛亂,無論是其矛頭直指新法,還是其對擊滅匈奴的阻礙影響,都已經極度觸犯了秦城的底線。到了自己碗裡的東西,沒人希望被別人吐一口口水,就更別說別人還要來搶了。此種情況只有一個選擇,那便是一個巴掌扇過去。

“陛下,遼東軍報,十萬火急!”秦城和劉徹說話間,忽然有宮廷戍衛軍士來報。

“呈上來。”秦城心中稍驚,劉徹眉頭一皺,沉聲道。

待劉徹看過軍報,順手將軍報丟給了秦城,秦城接過來一看,眉頭微跳。

衛氏朝鮮,進犯右北平。

“衛氏朝鮮?區區一東夷蠻子,也敢向我大漢挑釁?”劉徹冷哼一聲,極爲憤怒,神色難掩輕蔑,就像是看到天底下最荒唐的事一般,“實在是可笑至極!好,來得好,都想趁火打劫,來大漢分一杯羹?那行,朕便發兵滅了他的國,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敬畏,什麼叫做天子之怒!”

秦城眼皮低垂,沒有說話。

“秦城,你怎麼不說話?”

“陛下心中早已有了打算,臣何須多言?”秦城道。

“哦?”劉徹眉頭輕挑,“你如何就知道朕已經有了打算?”

“無論是淮南王謀反,還是閩越動亂,亦或是衛氏朝鮮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些,臣相信陛下在此之前早就有所察覺。”秦城道,“既然陛下要等到所有的事情都浮出水面之後再作動作,想必以陛下的韜略,心中已然有了謀劃,何須做臣子的多言?”

這回劉徹倒是愣了愣,隨即哈哈大笑,打量着秦城,“想不到,你竟然如此知心?”

秦城微微一笑,繼續馬屁道:“陛下雄才大略,做臣子不能先知先覺也就罷了,若是連後知後覺都做不到,還有何資格助陛下征討天下?”

劉徹大笑,極爲高興,“朕有臣子如秦城,大業可成。”

劉徹沒有明說他口中的大業是什麼,有些話總是不方面拿到檯面上來說的——大漢是禮儀之邦嘛。

而現在,秦城已經深深爲劉徹的野心所震撼。而這個震撼的由頭,不是其他,就是如今的三方烽火。

“三方烽煙,看似來勢洶洶,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大漢真正的心腹大患,還在於匈奴。”劉徹道,“如今朕方纔從匈奴嘴邊奪了西域,現在大漢境內烽煙四起,你說匈奴會不會坐失良機?”

“不會。”秦城肯定道,其實他心裡有話沒說的是,匈奴、衛氏朝鮮、淮南國衡山國、閩越,四家本來早就串通好了,現在不過是一起舉事,“這對匈奴來說是反攻大漢千載難逢的機會,伊稚斜斷然不會錯過。”

劉徹點點頭,喃喃道:“閩越,衛氏朝鮮,匈奴,淮南國衡山國,現在大漢是四面皆敵,形勢不可謂不嚴峻。秦城,你跟朕說句實話,你可有把握替朕征戰四方,大定天下?”

秦城笑笑,笑容淺淡,但卻難掩豪氣,“大丈夫便應該橫刀立馬,衝鋒陷陣,了卻君王天下事。如此,方不負陛下信任,授臣大將軍之職。”

“好!”一個好字,劉徹說的豪氣干雲,隨即露出一個狡猾的笑容,說了一句有些莫名其妙、只有秦城能夠聽懂的話,“這天下事都是你給朕惹出來的,自然要你去替朕擺平!”

“臣領旨。”秦城道。

劉徹揮揮手,“回去準備準備,三日後,你領大軍出征潁川,先給朕擺平了淮南王與衡山王!”

“諾!”

秦城出未央宮的時候,與東方朔同行。

東方朔是劉徹近臣,屬於近的不能再近的那種,劉徹召見東方朔絕不僅僅限於公事,便是閒下來的時候,都會讓東方朔常伴左右。誰讓東方朔有娛樂君王的本事呢?要不然也不會被劉徹戲稱爲“弄臣”。

不過此時的東方朔,與秦城熟悉的那個歷史中的東方朔還是有區別的,歷史中的東方朔,實實在在扮演了一輩子“弄臣”的角色,職業給劉徹逗樂子,但是現在則有不同,在娛樂之餘,劉徹也會安排東方朔做一些正事,都是那種不一定特別重大,但只有親近之臣纔有資格辦的事。

兩人寒暄一陣,無非是東方朔羨慕秦城如今的功成名就,秦城流口水東方朔和劉徹的親密無間,罷了,東方朔嘆了口氣,道:“如今大漢的局勢可是不大妙啊,同時面臨三面烽火,這三方都是蓄勢良久的,一下子爆發的力量不可小覷,而且北邊兒還有剛剛在西域吃了虧的匈奴虎視眈眈,隨時可能興大軍南下......四面烽煙,這回有你焦頭爛額的了。”

秦城拾級而下,視線跳過宮牆,跳過長安民居的房頂,跳向遠方,“焦頭爛額?此話從何說起?”

“難道不是?”東方朔道,“我雖然沒有再軍中待過,卻也知道兩線作戰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非是福事。況且,現在大漢已經面臨三線作戰,而且還有可能四面開戰,更要面對匈奴這樣強勁的對手。你這個左大將軍,能夠不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秦城停下腳步,認真的看着東方朔,“你是不是覺得,如今天下烽煙四起,大漢處於四面皆敵的局面,是陛下的失策?”

東方朔不說話,那神態便是默認了。

秦城緩緩道:“若是你這樣想,你就太小瞧陛下了!”說着,秦城的眼神復投向長安,投向長安之外的天下,字字擲地有聲道:“你小瞧了陛下的韜略,更小瞧了陛下的抱負。”

“抱負?”東方朔順着秦城的目光看去,怔怔出神。

“說野心更貼切些,陛下的心中......”秦城指了指前方,“裝着整個天下。”

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320章 國之策,如美酒第90章 美好願景第326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90章 此戰不爲戰第114章 宣室第82章 伊雪兒第137章 拒馬第46章 任他圍困千萬重第427章 雖力窮也有大義存第116章 二哥?!第211章 討債第69章 重騎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350章 亂陣走長龍(二)第188章 圍困千萬重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51章 長刀舞紅袍(一)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195章 人頭第28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162章 本事第8章 長刀無痕第309章 攻城何須克城第263章 十八驚雷一刀斬第19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68章 十萬軍中出霸王第292章 不欺白不欺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119章 爾等不死,大漢鐵騎不止第31章 郡守與宵小之輩第137章 拒馬第28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64章 大牢陰暗,高人自有風範第66章 演示箭術第17章 險境求生?第348章 一條紅河殺高闕第363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二)第312章 雄獅不可及第358章 天下大徵 萬民皆可得爵第198張 射他!第370章 八仙過海(一)第187章 狗的後代第461章 長安令,北方軍第298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四)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78章 精銳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446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三)第262章 殺伐怎可少人命第471章 於馬背上飛身而起第426章 漢皮一取,匈奴皮一掛第38章 兵種改革第141章 遭遇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81章 連環計第221章 二十紗燈一曲琴第381章 一動變風雲(五)第96章 南宮二郎第392章 殺人如宰羊第356章 多少往事情懷,一眼雲煙第192章 便宜第165章 狼王第334章 請君入甕,入是不入?第175章 伊稚斜的野心第427章 雖力窮也有大義存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78章 五萬鐵箭鏃,一支西行軍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204章 會有那麼一天的!第287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04章 一點追求第147章 都要死!第402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一)第410章 一條火線隔兩軍第154章 羞死人了!第39章 十八什的兄弟們第62章 兩人兩熊第267章 不見君刀,不識君笑第43章 懷疑、試探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5章 你信不信?第485章 封狼居胥第108章 天狼居第370章 八仙過海(一)第10章 飛來一騎,鮮血透戰袍第471章 於馬背上飛身而起第216章 聚散離合第91章 我們,回來了!第94章 爲什麼第113章 迷局
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111章 哪有那麼麻煩第320章 國之策,如美酒第90章 美好願景第326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90章 此戰不爲戰第114章 宣室第82章 伊雪兒第137章 拒馬第46章 任他圍困千萬重第427章 雖力窮也有大義存第116章 二哥?!第211章 討債第69章 重騎第373章 八仙過海(四)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350章 亂陣走長龍(二)第188章 圍困千萬重第215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51章 長刀舞紅袍(一)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195章 人頭第28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171章 兩年磨劍,一朝飲血!第162章 本事第8章 長刀無痕第309章 攻城何須克城第263章 十八驚雷一刀斬第19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68章 十萬軍中出霸王第292章 不欺白不欺第398章 元朔四年(一)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305章 血火番禹城(三)第119章 爾等不死,大漢鐵騎不止第31章 郡守與宵小之輩第137章 拒馬第28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64章 大牢陰暗,高人自有風範第66章 演示箭術第17章 險境求生?第348章 一條紅河殺高闕第363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二)第312章 雄獅不可及第358章 天下大徵 萬民皆可得爵第198張 射他!第370章 八仙過海(一)第187章 狗的後代第461章 長安令,北方軍第298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四)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78章 精銳第448章 笑裡藏刀最殺人第446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三)第262章 殺伐怎可少人命第471章 於馬背上飛身而起第426章 漢皮一取,匈奴皮一掛第38章 兵種改革第141章 遭遇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81章 連環計第221章 二十紗燈一曲琴第381章 一動變風雲(五)第96章 南宮二郎第392章 殺人如宰羊第356章 多少往事情懷,一眼雲煙第192章 便宜第165章 狼王第334章 請君入甕,入是不入?第175章 伊稚斜的野心第427章 雖力窮也有大義存第186章 能者多勞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78章 五萬鐵箭鏃,一支西行軍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204章 會有那麼一天的!第287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04章 一點追求第147章 都要死!第402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一)第410章 一條火線隔兩軍第154章 羞死人了!第39章 十八什的兄弟們第62章 兩人兩熊第267章 不見君刀,不識君笑第43章 懷疑、試探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5章 你信不信?第485章 封狼居胥第108章 天狼居第370章 八仙過海(一)第10章 飛來一騎,鮮血透戰袍第471章 於馬背上飛身而起第216章 聚散離合第91章 我們,回來了!第94章 爲什麼第113章 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