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最後一搏(6)

雙方遠程武器的對攻戰應該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鬥,佔據着地利優勢的防禦方利用城牆帶來的高度在射程上贏得一些先後,可以搶先發起攻擊,但在數量上,準備充分的北方聯軍卻是具有優勢,在這方面應該說兩方各有千秋,呼嘯而來的箭林石雨很快就由單方面的打擊變成了雙方的互毆,不斷有投石車和弩車支架碎裂聲傳來,這種相互擊打在給雙方士兵造成殺傷時似乎更多的爲了抵消對方同樣武器的效果,而隨着時間推移,亦有發射過度造成器械的破損,這樣不斷消減的數量使得雙方遠程打擊武器的作用也在不斷弱化,只是看哪一方消減得更厲害罷了。

雙方遠程武器的對攻並沒有影響到北方聯軍步兵攻擊進程,邁着越來越快的步伐,在無數衝城車和攻城塔的掩護下,士兵們吶喊着高舉着武器,肩扛着軍旗,埋頭俯首順着滾滾的兵流蜂擁向前,只要能夠成功抵達城牆下任務就算完成一半,而後半截的命運就要看上蒼是否垂青自己了。

滾滾向前的兵流在距離城牆五十米處打了一個趔趄,卡馬波夫將所有庫存的三棱角釘拋灑在了東門城牆下三十米至五十米處,這一地帶並不寬闊,但卻是步兵集羣發起衝鋒的最佳地段,密集佈置的三棱角釘毫無遮攔的刺穿了士兵們的足部,在這一方面,楚太風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應對辦法。讓士兵們攜帶木板?先不說可不可行,用這種方法光是要通過這種地帶帶來的時間損耗就會讓一名士兵陣亡幾次都足夠了,換鞋?急切間哪裡去找這種可以防剌的專用靴子?這連聽都沒有聽說過。也許唯一的辦法就是拼死向前衝。運氣悖的就只有自認命苦,而運氣好的也就算熬過這一關,敵人這種三棱角釘不可能太過密集,沒有人能夠做到密密麻麻灑滿這片土地,只要衝過這一關,那一切都迎刃而解。

不斷有人抱住腳倒了下去,轟然向前的巨人雖然打了一個趔趄變得更加緩慢。但這並不能阻擋它前進的步伐,它仍然頑強的向前邁進。如果說這三棱角釘只是讓北方聯軍的洪流稍稍放慢速度的話,那火龍炮帶來的殺傷和威懾就是真實的毀滅性打擊了。

十八具火龍炮在同一時間發炮,立即在寬達兩公里多的城牆下炸開十八個升騰的火焰球,就在這一瞬間中就有近八百名士兵被捲入了這種來自地獄的烈焰火網,這種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防護抵禦的武器在空中炸開時就像突然升起了十八個火紅的小太陽,漫卷的火光陡然放大開來,攜帶着點點火雨煙塵向驚惶失措的士兵們猛撲下來,一下子就把最近的士兵們吞噬了進去,慘叫聲、驚呼聲、哭喊聲不絕於耳。這簡直就像是上蒼賜給西疆人的惡魔,而也是給北方聯軍的懲罰。

當然這種給局部帶來巨大殺傷而又威懾的武器也僅僅只能給當事人造成痛苦,已經被戰爭的殘酷性刺激得幾欲瘋狂的士兵們並不會因爲這種已經見識過的現象而停步,衝城車依然在一臺一臺靠近城牆,攻城塔也在一臺一臺抵達牆角,移動箭塔已經停留在了最佳射擊距離上,無數箭孔中不斷突出箭矢向比它還矮上一截的城牆傾瀉着,而防禦方的士兵們不得不肩槓着盾牌抵禦着這種居高臨下的打擊,觀察哨不斷用旗語指揮着自己所屬的投石車或火龍炮。讓他們給予衝城車、攻城塔以及移動箭塔以致命一擊,只是投石車也好,火龍炮也好,這些遠程武器的射擊精度遠遠不能達到觀察哨的要求,也許經歷兩三次細微的調整才能擊中目標,而像投石車這種打擊武器一兩次擊中未必能夠起到毀滅作用,而火龍炮的射擊頻率又實在太低,這些都限制了西疆一方遠程武器的殺傷效力。

最高潮的肉搏戰很快就來臨了,雖然西疆一方的火龍炮和投石車擊毀了不少衝城車和攻城塔。也給北方聯軍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數量巨大的衝城車和攻城塔還是頑強的將自己任務完成,終於靠上了城牆,真正的刀槍見紅正式拉開帷幕!

卡馬波夫形容冷峻的環抱雙臂站在城牆上注視這一幕,不斷飛落灑下的石塊和流矢並沒有能夠讓他移動半步,這是最關鍵的時候。只要能夠死死的將這第一波攻勢壓下去,下面將要輕鬆許多,而這一波也將是北方聯軍士氣最高的時候,當然也就是決定第五軍團命運的一刻,他沒有理由退讓躲避,如果上蒼註定第五軍團要在這裡殞滅,那他一樣要坦然面對。

咆哮如雷的聯軍士兵不斷從倒下來的攻城塔門梯上衝了過來,狙擊隊的投槍和箭矢雖然能夠遏制他們的氣焰,但並不能完全阻擋他們的攻勢,一切還是要靠步兵們的刀槍來說,沒有任何多餘的語言,喉嚨着發出低沉的吼叫,你給我一刀,我就還你一槍,你砍掉我的胳膊,我就卸下你的大腿,以血換血,以命搏命,這就是肉搏戰的生存法則!

腸子漏出來了,捂住壓進去照樣上,腳瘸了,拖着腿一樣可以拼殺,雙方士兵們都已經完全被這種戰場氣氛燒紅了眼睛燒昏了頭,眼中沒有其他東西,只有殺!殺!殺!殺光一切擋在自己面前的東西,殺光一切敢於挑釁自己的敵人,勝利屬於自己!

在這個時候,能夠保持冷靜的大概也只有雙方的各級指揮官而已,他們不斷調整着佈署,安排應急隊在最關鍵的地方出現,給敵人以最大的傷害,給已方以最大的援助,這就是指揮官的職責和任務,也許他們沒有士兵們他們亡命頑強,但他們卻需要保持一顆冷靜平和的心,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一方的戰鬥力量發揮到極至。

卡馬波夫身旁的掌旗官們神色緊張的盯着主帥的每一個神情和動作,他的一舉一動決定着何處該上預備隊,該上哪一支,該上多少,一旦弄錯那可是掉腦袋的事情,這個時候來不得半點錯誤和延誤。

卡馬波夫從一登上城牆之後雙手幾乎就沒有從千里鏡上放下過,從南到北,再從北到南,千里鏡就這樣來回巡視着,不時和旁邊的參謀官們商量分析一下戰況,或者就是向掌旗官下達部隊調動命令。身旁還有幾名參謀官同樣用千里鏡觀察整個戰場的局面,以幫助主帥監控整個戰場局面,同時向主帥提出最佳的建議。

北方聯軍攻勢相當兇猛,其中尤以北方軍本軍爲盛,普爾軍的表現也中規中矩,沒有丟東大陸軍事強國的臉,但和北方軍本軍比起來仍然有一段差距,看來北方戰役那一仗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至少他們現在的表現還能證明他們的力量。而多頓軍的表現卻讓卡馬波夫暗自搖頭,不知道是因爲那個居然充斥着女兵的所謂鳳凰兵團本來戰鬥力就有些遜色呢還是多頓人有所保留,總之多頓人的攻勢並沒有給西疆軍造成多少麻煩,也讓卡馬波夫心中稍稍鬆一口氣,如果三支軍隊都像北方軍本軍那麼兇悍那麼老練那麼亡命,那這一戰不知道自己一方還要多付出多少代價,甚至能不能堅守得住卡馬波夫內心深處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掌旗官不斷根據着卡馬波夫口述的命令進行着小範圍的調整,多頓人沒有給已方帶來太大壓力,那就可以適當減少防守部位的力量充實到北方軍本軍攻擊點上,適當的調整能夠平穩的控制住局勢,卡馬波夫不希望出現超出自己控制範圍之外的局面。

第一波攻勢尚未完全消退,聯軍的第二波攻勢再一次撲了上來,卡馬波夫再一次注意到這次攻勢上北方軍旗幟上的番號,第二軍團第五師團,好像不是北方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爲什麼表現出來的氣勢卻是如此釁人搶眼呢?而且似乎在數量上也有所增加,卡馬波夫從自己在戰場上磨練出來的嗅覺敏銳的聞到了這一波攻勢隱藏的危機,敵人有詐!

沒有多作猶豫,卡馬波夫一面命令掌旗官迅速下令兩個聯隊的預備隊增援上去,同時指令狙擊隊的預備隊也全部投入到那裡。應該說卡馬波夫的老練和經驗挽救了整個戰局,這一波攻勢是如此兇猛,以致於仍然還準備在敵人第一波攻勢消退之後鬆一口氣的西疆軍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嗷嗷叫的士兵從攻城塔上奮不顧身的跳出,而衝城車上瘋狂撲上來的士兵更是不顧一切的埋頭猛衝,悍不畏死的氣勢幾乎一下就將尚未完全醒悟過來的西疆守軍壓了下去。

第24節 國策之議(1)第19節 內廷第9節 溫馨第69節 厄運第32節 皇家事務第33節 連環殺(6)第90節 分道揚鑣第92節 無毒不丈夫第86節 錯綜複雜第30節 連環殺(3)第130節 手段第47節 新經濟動力(2)第13節 毒計第5節 平匪第11節 晉爵第2節 佔領區第112節 新聞戰第18節 倭諜第104節 戰猶酣(8)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34節 酒會第53節 全殲第52節 揮戈第28節 衝突第54節 殖民地(1)第81節 實質問題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114節 兵壓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78節 轉機第13節 毒計第57節 攤牌(2)第81節 大合縱第53節 柏因蠻族第20節 劍指(1)第33節 王與僕(1)第28節 北風(3)第12節 政權架構第7節 詭計第49節 籌謀(1)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74節 雄心如鐵第52節 壯志雄心第5節 江南故事第52節 壯志雄心第17節 亮劍(3)第97節 武林四美第43節 磨刀第84節 風滿樓(3)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137節 西風漸(6)第91節 送別第17節 亮劍(3)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59節 諜海雙璧第3節 時代潮流第38節 造勢第74節 以子之矛第32節 崑崙關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40節 來臨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23節 備徵第113節 陪閱第28節 花心第24節 謀慮第28節 衝突第133節 西風漸(2)第120節 盤算第10節 會獵(4)第107節 慘鬥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4節 施政第84節 兩線(3)第25節 比較第52節 雙箭齊發第53節 經濟會議第50節 籌謀(2)第58節 雷霆行動(1)第12節 賜宅第76節 賭場第80節 大會戰(11)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19節 閨語第79節 歡場第30節 紅眼第33節 立儲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43節 彷徨第93節 侮辱第58節 刺探第52節 洶涌第111節 第二日(3)第56節 覆雨第15節 袒露第30節 分裂第104節 大手筆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23節 原委
第24節 國策之議(1)第19節 內廷第9節 溫馨第69節 厄運第32節 皇家事務第33節 連環殺(6)第90節 分道揚鑣第92節 無毒不丈夫第86節 錯綜複雜第30節 連環殺(3)第130節 手段第47節 新經濟動力(2)第13節 毒計第5節 平匪第11節 晉爵第2節 佔領區第112節 新聞戰第18節 倭諜第104節 戰猶酣(8)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34節 酒會第53節 全殲第52節 揮戈第28節 衝突第54節 殖民地(1)第81節 實質問題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114節 兵壓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78節 轉機第13節 毒計第57節 攤牌(2)第81節 大合縱第53節 柏因蠻族第20節 劍指(1)第33節 王與僕(1)第28節 北風(3)第12節 政權架構第7節 詭計第49節 籌謀(1)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74節 雄心如鐵第52節 壯志雄心第5節 江南故事第52節 壯志雄心第17節 亮劍(3)第97節 武林四美第43節 磨刀第84節 風滿樓(3)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137節 西風漸(6)第91節 送別第17節 亮劍(3)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59節 諜海雙璧第3節 時代潮流第38節 造勢第74節 以子之矛第32節 崑崙關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40節 來臨第139節 最後時刻第23節 備徵第113節 陪閱第28節 花心第24節 謀慮第28節 衝突第133節 西風漸(2)第120節 盤算第10節 會獵(4)第107節 慘鬥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4節 施政第84節 兩線(3)第25節 比較第52節 雙箭齊發第53節 經濟會議第50節 籌謀(2)第58節 雷霆行動(1)第12節 賜宅第76節 賭場第80節 大會戰(11)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19節 閨語第79節 歡場第30節 紅眼第33節 立儲第41節 瞞天過海(2)第43節 彷徨第93節 侮辱第58節 刺探第52節 洶涌第111節 第二日(3)第56節 覆雨第15節 袒露第30節 分裂第104節 大手筆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23節 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