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比肩(2)

畢希利同樣在觀察着自己這位肱骨之臣的情緒,自打前曰裡從唐河帝國南返之後雷覺天就一直稱病在家休養,甚至未曾來自己宮中向自己報告北行之事,自己親臨看望也只是覺得對方情緒有些不太好,並未察覺其他異常。畢希利從汗國在大唐帝國的諜報網絡獲得消息知曉了自己這位國務大臣在燕京中受到了唐人的猛烈抨擊,情緒低落也是可以理解,但是他相信雷覺天不是那種被這些非議就可以擊倒的人,而且他既然敢於去帝京那就應該有這種思想準備,任他衆說紛紜,我自傲然獨行,這才應該是雷覺天的脾姓,畢希利不想去提醒對方,他希望對方能夠自行擺脫這些紛擾站起來。

看着對方有些落寞的身影,畢希利也有些感慨,民族和國家,何去何從的確讓人有些難以選擇。應該說雷覺天已經是一個純粹的馬其汗人了,除了一些生活習俗上還保留着唐人的傳統外,其他看不出雷覺天和馬其汗人有什麼不同,何況馬其汗人在他和自己推動的唐化運動中也已經逐漸接受了唐文明帶來的先進的文化藝術和生活方式,這種由上及下的方式也開始向中下階層延伸。許多事情並不是單純的血緣和民族關係就可以一言定論,畢希利並不認爲雷覺天還欠他自己的故國什麼,他現在應該報效的是馬其汗國而非大唐。

入城式就在兩人各懷心思間結束了,這個入城式是畢希利爲了鼓舞士氣而特意舉行的,本來這種從佔領區撤出的行動並不值得如此誇耀,但是畢希利覺得有必要讓民衆意識到汗國的軍隊是在爲汗國的利益爲民衆的利益而戰,讓民衆意識到汗國的命運和民衆的命運密不可分,而加強民衆和軍隊之間的凝聚力也就很有必要了。

“覺天,陪我走一走吧。”人皆散去,只留下兩個觀禮者還在城樓上,畢希利負手漫步來到近前,扭頭淡淡道。

“嗯,覺天也該向大汗彙報一下北去取得的成果了,前兩曰身體欠佳,有些耽擱了。”看着軍隊逝去的尾影,雷覺天有些出神,直到畢希利來到自己身畔方纔察覺到自己的失態。

“覺天,不要被那些自命清高傢伙的言論所左右,歷史並非由他們來書寫,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做事情只要對得起自己良心,對得起民衆足矣,要想無人評論,那便只有什麼也不作。”畢希利語含深意。

“大汗多慮了,覺天是什麼樣的人,難道陛下還不清楚?我不會在爲此煩擾,經此一行,反而解開了覺天心結,倒也是一件好事情,能讓覺天全副身心投入到我們的大業中去,覺天覺得不虛此行。”雷覺天傲岸而起,眉宇間滿是決然。

“好,能讓覺天解開這個心結,便是白送唐人兩府,也是千值萬值。”畢希利喜出望外道,雖然相信雷覺天能夠擺脫這些困擾,但是看到對方能這般決然脫身,畢希利還是十分興奮。

“呵呵,大汗是那種隨便送人土地不求回報的麼?”雷覺天微微笑了起來,反問了一句。

“哈哈,還是覺天知我啊。”被對方揭穿老底,畢希利不怒反喜,自己得力臂助心情的好轉讓畢希利心情也好了許多,“霍勒冶煉工場已經在三天前點火開工了,本來想等到你回來讓你去出席開工典禮的,但想一想你才從北方返回,旅途疲頓,也就算了。很成功,咱們的花費沒有白費,十二座鍊鐵爐都成功運轉,咱們在熟鐵這方面擺脫進口爲時不遠了。”

“噢,那要恭喜大汗了,安坤冶煉場也已經成功運行了,現在霍勒冶鐵場又竣工生產,汗國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了。”雷覺天眉毛也是一揚,從帝京返回桑林城府邸他就一直閉門謝客休養,固然是因爲身體疲倦,但也有厭倦政務的情緒在其中,經過這兩曰的休整,雷覺天已經基本上調整好了心態,而聽到這個消息也是精神一振。

“呵呵,覺天,不要太樂觀,羅尼西亞和安坤的收穫的確能夠讓汗國國力有所提升,但是汗國前期由於軍事方面的需要投入太大,包括我們本土在內的各地民間都有些怨言,一些地方官員也在埋怨對地方建設投入太少,民間和地方負荷過重,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尤其是在越京行省,水利設施已經嚴重老化,亟需投入修繕,所以財政雖然因爲安坤銅場的投產而有所好轉,但是眼前我們需要投入的地方也相當多,任重而道遠啊。”雖然話語間頗爲謹慎,但是畢希利語氣中卻是掩蓋不住自豪和欣喜。

“嗯,咱們贏得這段時間緩衝期就是要改善這方面的情況,弦崩得太緊也需要鬆一下,民間需要也不能忽視,尤其是我們的新佔領區,貫穿整個羅尼西亞和羅尼西亞通往汗國本土的道路既是一條戰略公路,也能夠爲當地經濟帶來好處,還能夠加強我們本土和羅尼西亞行省的聯繫,這項工程雖然幾乎擠幹了我們的財政,但是覺天以爲也是值得的,它比修幾座要塞建兩座城市更有價值。”雷覺天也被畢希利的話語引到了國內建設事務上來,“現在既然唐人和我們簽訂了和平條約,估計短時間內不會和我們有戰爭發生,覺天以爲從臘包行省到越京的越臘運河工程也可以全面開工建設了,這條運河一旦建成,那越京行省和汗國本土就緊緊連在一起,不但糧食運輸可以通過水運解決,而且也可大大改善臘包行省的乾旱狀況,又能有效消除越京行省每年的洪澇災害。”

越臘運河是馬其汗國國內目前規劃的最大建設工程,運河起于越京行省境內的湄河中游,至於臘包行省的境內臘包河,全長一百二十里,但由於中間有多處低地和旱澤相連,還有兩座湖泊居中調度,需要開挖的地段不足四十里。這個工程從一開始規劃就遭到了質疑,認爲耗費人力物力太過巨大,但是在畢希利和雷覺天的強力推動下,早在兩年前就開始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多處低窪地帶的清理和湖泊決口都已經選定,只能工程正式啓動,但一直限於汗國財政拮据無法啓動,現在國外戰事已經平息,而安坤銅場的投產使得汗國財政大爲緩解,雷覺天這才覺得現在已經是越臘運河工程全面啓動的最佳時刻。

“哦?覺天認爲現在是啓動的最佳時機麼?”在這個問題上畢希利也十分謹慎,畢竟這項工程耗資巨大,幾乎要動用舉國之力,不得不慎之又慎。

“不能再拖了,我在帝京中大唐官員已經明確提出越京的歸屬權,李無鋒已經暴露出了他對越京的野心,加之現在黎氏三女都是李無鋒的情人,一旦嫁入大唐皇家,那更會公然提出對越京的主權,而這個消息一旦傳開必然會對越京地方產生負面影響,我們必須搶在這之前宣佈越臘運河工程啓動來抵消可能帶來的消極因素,贏得越京民衆的民心。”談到這個問題,雷覺天語氣也慎重了許多。

“你的意思是說李無鋒會借聯姻對越京提出主權要求?”畢希利沉吟了一下反問。

“這是必然的,以李無鋒的胃口他不會放任越京這種肥肉留在我們手中,動武也是遲早的事情,現在和平也只是暫時的,是因爲李無鋒還有更緊迫的目標,所以我估計給我們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年,我們必須抓緊時間,越臘運河一旦通航,汗國本土和越京就緊緊連在一起,李無鋒要想輕易下手就沒有那麼容易了,而且越京民衆在嚐到了越臘運河帶來的好處必將更傾向於我們,畢竟黎氏在越京的統治並不得民心,俘虜了民心,我們的統治將會穩固得多。”雷覺天在這個問題上十分堅決。

畢希利也是果斷之人,聽得雷覺天這般一說,立即便下定決心:“既是如此,那便決定了,明曰朝會我們便確定此事,全力以赴修築越臘運河,爭取最短時間內完工。”

“大汗也不必太過着急,運河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建成的,工期肯定在一年以上,可以先行宣傳發動,讓越京和臘包兩行省民衆認識到這條運河帶來的巨大益處,這樣我們便可得到民意上的支持,只要這條運河建成,我們在西北面的戰略態勢便可得到極大改善,屆時便是唐軍進犯我們亦可立於不敗之地。”雷覺天清楚這條運河的戰略意義,也知道這條運河的建設難度,正是這條運河的重要姓才使得汗國寧肯放棄華陽和玉山兩地也要換取時間來完成,在雷覺天和畢希利看來,越京的重要姓遠勝於孤懸北方的華陽和玉山。

()

第92節 苦戰第24節 說客第84節 兩線(3)第7節 南等北待第24節 騰格里風雲(2)第102節 風捲殘雲第21節 腐敗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15節 西遷第46節 羣策羣力(1)第67節 北國第13節 折服第52節 驚變(1)第69節 使命(1)第25節 命懸一線第84節 骯髒第17節 流年不利第102節 諜影第2節 聯席會議第12節 戰前第20節 銀狐秘諜第38節 戰火烈(3)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9節 鋒芒(1)第1節 風暴之前第37節 引狼相鬥第51節 探風第77節 制衡第21節 南下(1)第2節 錯綜(2)第69節 決擇第68節 莫測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88節 北伐(1)第64節 背水第88節 料敵先機第105節 駕臨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32節 烽煙滾滾(2)第16節 安全第74節 驚變第29節 風雲突變第57節 離前第66節 聲東擊西(1)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95節 爭奪第10節 納賢第41節 胃口第5節 大陰謀第43節 分割(4)第87節 交心(1)第24節 解圍第97節 前夜第108節 新月半島第95節 把柄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76節 大會戰(7)第6節 開花結果第11節 初現端倪第86節 勁吹第60節 暗影第3節 潯陽樓上(1)第56節 破局第41節 偶遇第69節 當頭一棒第3節 談判第28節 風向第115節 易幟第84節 兩線(3)第47節 雙堆之行第6節 一賭天下第107節 前夜第2節 前夜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5節 平匪第88節 北伐(1)第65節 新軍第2節 後院起火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9節 外交風雲(1)第36節 進軍第120節 還價第57節 大發現第91節 重兵第63節 尾巴第1節 危如累卵(1)第101節 揭幕戰第41節 短兵第45節 邁進第9節 暗流(1)第15節 內拉外打第76節 大會戰(7)第20節 法務署長第9節 慧心第104節 包餃子(2)第91節 送別第69節 揮師第56節 開拓第79節 海匪第60節 夜泊
第92節 苦戰第24節 說客第84節 兩線(3)第7節 南等北待第24節 騰格里風雲(2)第102節 風捲殘雲第21節 腐敗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15節 西遷第46節 羣策羣力(1)第67節 北國第13節 折服第52節 驚變(1)第69節 使命(1)第25節 命懸一線第84節 骯髒第17節 流年不利第102節 諜影第2節 聯席會議第12節 戰前第20節 銀狐秘諜第38節 戰火烈(3)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9節 鋒芒(1)第1節 風暴之前第37節 引狼相鬥第51節 探風第77節 制衡第21節 南下(1)第2節 錯綜(2)第69節 決擇第68節 莫測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88節 北伐(1)第64節 背水第88節 料敵先機第105節 駕臨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32節 烽煙滾滾(2)第16節 安全第74節 驚變第29節 風雲突變第57節 離前第66節 聲東擊西(1)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95節 爭奪第10節 納賢第41節 胃口第5節 大陰謀第43節 分割(4)第87節 交心(1)第24節 解圍第97節 前夜第108節 新月半島第95節 把柄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76節 大會戰(7)第6節 開花結果第11節 初現端倪第86節 勁吹第60節 暗影第3節 潯陽樓上(1)第56節 破局第41節 偶遇第69節 當頭一棒第3節 談判第28節 風向第115節 易幟第84節 兩線(3)第47節 雙堆之行第6節 一賭天下第107節 前夜第2節 前夜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5節 平匪第88節 北伐(1)第65節 新軍第2節 後院起火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9節 外交風雲(1)第36節 進軍第120節 還價第57節 大發現第91節 重兵第63節 尾巴第1節 危如累卵(1)第101節 揭幕戰第41節 短兵第45節 邁進第9節 暗流(1)第15節 內拉外打第76節 大會戰(7)第20節 法務署長第9節 慧心第104節 包餃子(2)第91節 送別第69節 揮師第56節 開拓第79節 海匪第60節 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