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戰火烈(3)

沒有多餘話語,康建國長身而起,手中寬大的軍刀猛然回插入自己脊背後的甲冑內,單手猛地挽過旁邊的一具雲梯,奮力一舉,怒聲長吼:“親衛隊跟我來!”

話音未落,早有兩名衛兵撲上協助康建國推動雲梯,沿路狂奔,身後數十人更是在主帥的帶領下立即簇擁着幾具雲梯跟附在主帥身後一涌而至。 這一小股部隊的衝鋒並沒有引起城牆上漢諾威士兵們的重視,這種激烈交鋒的情形下,區區幾十人根本不足以改變態勢,任憑你有逆天的本事,在羣體的力量下你依然是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他們卻忽略一點,領袖的魅力往往是無窮的。

康建國率領的捷洛克軍團雖然在李無鋒麾下幾大軍團中沒有取得過什麼驕人的戰績,康建國本人也未曾有過什麼特別出彩的戰功,但是康建國爲人平易近人,尤其喜歡和中下層官兵打成一片,士兵們也都知道他是從一個列兵出身一步一步升任到軍團長一職,踏實的腳印讓他贏得了其他軍團首領所難以獲得的認同感。

隨着康建國親自率領衛隊加入戰壕,整個唐軍鬱悶已久的沉寂終於得到了一次瘋狂的爆發,無論是在城牆上殊死搏殺的狙擊士兵,還是在城牆下苦苦猛攻的普通士兵,還是在運用並不多的遠程武器壓制着城牆上敵軍的弓弩手和投石車操縱手,在這一刻。 所有的戰意都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地釋放。

康建國此時已經沒有多少心思去考慮其他了,眼珠發紅的他現在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奪下城頭,將金鵬旗插上去,讓金鵬旗永遠插在巴姆古城的城頭!

單薄的輕甲讓康建國有身輕如燕的感覺,滑輪雲梯一推到城牆下尚未靠穩,康建國便第一個躍上雲梯向上攀援。 頭上箭矢碎石如雨點般落下,打擊在康建國高扛的皮盾上砰砰作響。 而巨大的撞擊力也讓康建國每向上爬一步都要付出艱辛。

“上則生,退則死!”從喉嚨中迸發出來地怒吼聲重複幾遍便在城牆下化爲一道巨大的聲波陣,轟隆隆地在巴姆古城周圍迴盪,幾乎雖有的唐軍士兵都吶喊着這句不成功便成仁的翻版口號,咬緊牙關蜂擁而上,戰事進入了最高潮,勝負的天平在這一刻似乎也就開始搖擺不定起來。

當康建國最終剁翻一名猛舉長槍向自己突刺的漢諾威士兵後。 他終於能夠躍上城頭感受到腳下的實在了,狂吼一聲,寬刃軍刀藉助從垛口上高高躍起的氣勢,猛然在空中劃出巨大地十字分割術,透體而出的刀氣混雜着濃烈的煞氣爆發而出,兩名疾步趕上的漢諾威士兵甚至連慘叫聲都尚未來得及發出,便被刀光劈成四段,花花綠綠的肝膽肚腸混合着腥氣撲鼻的血漿粘液。 一下淌了城牆上一地,讓人幾欲作嘔。

一刀既出,康建國更是殺性大發,寬刃軍刀在血戰刀法的推動下幾乎變成了一個巨大死神鐮刀,瘋狂的收割着蜂擁而至地漢諾威士兵的性命,長矛短刀幾乎碰着康建國輪圓的層層刀波便化爲殘枝敗體。 眼見得康建國身後一個個士兵不斷從緊鄰着的幾具雲梯上躍出加入戰團,漢諾威士兵們也是心急如焚,這般情形再持續下去,只怕不需要多久,這座城頭就只有易手,但是要想遏制住對方的勢頭,就勢必要解決眼前這個狀如瘋魔的傢伙,只是眼前此人刀氣縱橫,根本無人能夠近得身,眼見得他一步一步將攻擊範圍向前推進。 漢諾威士兵們卻不得不在他寒氣撲面地刀風面前退縮。 這如何不讓漢諾威士兵身後的軍官們暴跳如雷。

伯雷很快就發現了這裡情況的部隊,派來增援的預備隊竟然無法阻擋住對方穩步推進的攻勢。 這讓他感到異常驚訝而又緊張,這樣一支小部隊竟然能夠抵擋住自己精銳的預備隊滅殺,反而有愈戰愈勇的架勢,若是唐軍士兵都是這般,只怕這一仗不用再打下去也就知道結果了。 略略一掃伯雷也就發現了對方的中心人物就是居中那個縱橫馳騁的方面漢子,雖然看不出對方究竟是個什麼人物,但是可以想象得到這個傢伙絕非普通軍官,能夠將這個傢伙擊殺於此,也許就能大大挫傷唐軍的銳氣。

越戰越勇地康建國沒有意識到漢諾威軍已經將他視爲了急欲剷除地目標,大開大闔的血戰刀法在他手中使出來更是平添了幾分氣勢,銀白色地刀幕化爲一圈圈青灰色的刀浪,一層層向外擴散,漢諾威士兵根本無法抵擋這種大唐武術的精華展現,凌厲的刀鋒逼得數十人圍成的包圍圈根本無法合攏。

而趁着康建國大顯神威的時候,幾具雲梯已經將數十名衛兵全數送上了城牆,這些親衛兵大多都由着良好的武技根基,再加上康建國的磨礪訓練,不但在武技上高處尋常士兵甚多,而且在紀律和配合上又勝過那些擅長單打獨鬥的狙擊手。 他們三兩個聯手向四周的漢諾威士兵發難,很快就將本來就在康建國的衝擊下有些支撐不住的包圍圈撕裂得七零八落,並且順着這些破裂處向四周發散開來。

眼見得在自己的激勵下衛隊迅速就將城牆上的防禦圈撕開了一個口子,康建國興奮莫名,正待舉步猛衝,卻沒有料到十餘具利茲長弓和薩拉丁強弩已經牢牢鎖定了他,也許是鬼使神差抑或是第六感官的預兆,康建國突然感覺到了一陣惡寒罩身,下意識的伏地一個前滾翻,但是伯雷專門調集而來的利茲長弓手和薩拉丁強弩早已站在城樓高處牢牢所定了整個一片區域,密集的箭束攢射籠罩了以康建國爲中心的幾平方米範圍之內,只聽得慘叫連連,護衛在康建國身邊的兩名衛兵幾乎立即就被射成了蜂巢,而康建國雖然預先翻滾躲開了第一波射擊,但是隨之而來的第二波連射卻在康建國想要躲藏在城牆垛口下之前擊中了他,三支弩箭毫無阻礙的穿透了康建國的輕甲,將他身體射穿,狂涌而出的鮮血立即就將康建國淹沒。

只是對康建國的射殺來得太過遲緩了一些,而唐軍也並沒有因爲主帥的倒下而陷入混亂,反而因此而激發起了更瘋狂的報復,第十軍團成功的在康建國率領的捷洛克軍團吸引了主力預備隊之後也終於在南面城牆上艱難的捅開了一個口子,爲此邱子誠的親衛隊幾乎無一倖免,一個大隊的親衛隊最終只剩下不足五十人,由此可見戰事之慘烈。

大陸公曆700年5月28日,在經歷了連續六天慘烈攻防戰之後,唐軍克爾曼東線集羣終於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搶在已經從麥納行省南下增援的德斐恩白鸛兵團之前攻下了堅守了一週之久的巴姆古城,全殲固守在巴姆古城中的漢諾威第一兵團三個萬人隊,俘虜僅僅不到五千人,而且大多借勢傷員,其餘盡皆在戰爭中戰死,而唐軍克爾曼東線集羣四個師團在佔領巴姆古城之後原來九萬大軍中尚能一戰的也只剩下不足四萬人,除了將近四萬人戰死外,還有一萬餘輕重傷員亟待治療。 巴姆古城因此得名赤城,藉以證明當日戰事慘烈程度連整個古城都被士兵們的鮮血全部浸透。

經此一戰之後,唐軍在克爾曼東部的這個集羣事實上也喪失了再次發動進攻的能力,集羣總指揮康建國和副總指揮邱子誠雙雙重傷不起,崔文秀不得不任命捷洛克軍團第三師團師團長晉則成擔任克爾曼東線集羣的臨時指揮官。

雖然克爾曼東線集羣喪失了再度發起進攻的能力,但是控制了巴姆古城事實上已經將整個克爾曼東部控制在手中並且直接威脅到了還在克爾曼南部激戰的漢諾威第二兵團主力,與此同時,已經被大唐收買籠絡的克爾曼和法罕沙漠地區的雅庫安遊牧族人在扎胡丁家族的倡議下,在克爾曼和法罕西部開始襲擾漢森同盟軍的補給線,並且逐漸發展到公然摧毀漢森同盟軍的補給點,驅逐殺死親漢森同盟的雅庫安族官吏,這一行動直接導致了整個克爾曼和法罕兩個行省局勢陷入混亂。

而原本已經進入克爾曼行省的德斐恩白鸛兵團在得知巴姆古城失守和漢諾威第一兵團三個萬人被奸之後迅速的回撤到了藍堡,與此同時第七軍團在崔文秀的嚴令下在呼羅行省東部不惜代價的兇猛推進,迫使殘存的漢諾威第一兵團不得不退出呼羅行省東部撤回到麥納行省,而在德信行省無法取得突破的印德安軍團在獲得了崔文秀的同意之後,也只留下了兩個師團在厄爾布爾士山脈尾段和圖林根第二兵團保持接觸,其餘三個師團南下進入呼羅行省,和第七軍團合兵一處向東推進,對麥納行省形成半弧形包圍圈。

第60節 夜泊第56節 祭天第78節 城衛軍團第80節 賤民第90節 攤牌第86節 勁吹第72節 臨江小酌第95節 內訌第83節 大計(6)第41節 威懾政策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04節 爾虞我詐第49節 禍福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46節 瀘江府第113節 河朔第85節 交鋒(2)第89節 交心(3)第23節 原委第118節 巾幗英雄第96節 惡毒第29節 風雲突變第76節 賭場第91節 重兵第15節 袒露第111節 圍點(2)第62節 一統之戰(1)第60節 江南憶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29節 隱現第53節 全殲第75節 心機第51節 變色第28節 拔刀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6節 破殺第7節 插刀第94節 鏖戰(4)第64節 堅城第2節 前夜第25節 風雨第27節 情慾之河第9節 會獵(3)第125節 新時代第52節 開幕第46節 新經濟動力(1)第100節 王者戰爭(4)第73節 火苗第109節 對質第39節 豪氣沖天第101節 王者戰爭(5)第56節 驚變(5)第9節 惡戰(2)第75節 動盪第73節 當局者第124節 胃口第94節 岩石第56節 殖民地(3)第11節 晉爵第12節 北防第3節 遏強扶弱第72節 失勢第108節 戰猶酣(12)第114節 獨木第70節 委婉表達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15節 得手第107節 戰猶酣(11)第38節 戰略籌碼第47節 霸勢(3)第97節 表演第65節 改道第26節 北風(1)第66節 偃旗息鼓第52節 揮戈第20節 劍指(1)第59節 落日第14節 懷春第67節 武御試第2節 萌芽(2)第39節 天水第93節 鏖戰(3)第10節 學院軼事第19節 萬事具備第2節 魅蹤第36節 潛機第4節 矛與盾第71節 獅子與狼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86節 勁吹第32節 皇家事務第49節 握手第10節 狡辯第74節 以子之矛第56節 奪權第23節 晉商第4節 根源第119節 爭食
第60節 夜泊第56節 祭天第78節 城衛軍團第80節 賤民第90節 攤牌第86節 勁吹第72節 臨江小酌第95節 內訌第83節 大計(6)第41節 威懾政策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04節 爾虞我詐第49節 禍福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46節 瀘江府第113節 河朔第85節 交鋒(2)第89節 交心(3)第23節 原委第118節 巾幗英雄第96節 惡毒第29節 風雲突變第76節 賭場第91節 重兵第15節 袒露第111節 圍點(2)第62節 一統之戰(1)第60節 江南憶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29節 隱現第53節 全殲第75節 心機第51節 變色第28節 拔刀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6節 破殺第7節 插刀第94節 鏖戰(4)第64節 堅城第2節 前夜第25節 風雨第27節 情慾之河第9節 會獵(3)第125節 新時代第52節 開幕第46節 新經濟動力(1)第100節 王者戰爭(4)第73節 火苗第109節 對質第39節 豪氣沖天第101節 王者戰爭(5)第56節 驚變(5)第9節 惡戰(2)第75節 動盪第73節 當局者第124節 胃口第94節 岩石第56節 殖民地(3)第11節 晉爵第12節 北防第3節 遏強扶弱第72節 失勢第108節 戰猶酣(12)第114節 獨木第70節 委婉表達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15節 得手第107節 戰猶酣(11)第38節 戰略籌碼第47節 霸勢(3)第97節 表演第65節 改道第26節 北風(1)第66節 偃旗息鼓第52節 揮戈第20節 劍指(1)第59節 落日第14節 懷春第67節 武御試第2節 萌芽(2)第39節 天水第93節 鏖戰(3)第10節 學院軼事第19節 萬事具備第2節 魅蹤第36節 潛機第4節 矛與盾第71節 獅子與狼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86節 勁吹第32節 皇家事務第49節 握手第10節 狡辯第74節 以子之矛第56節 奪權第23節 晉商第4節 根源第119節 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