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開拓

無鋒的一番話正好說到了溫拿最關心處,軍務是溫拿拿手好戲,他並不擔心,但作爲一名緬人的傑出人物,自己家鄉貧困不堪一直是他最爲遺憾之事,能夠使家鄉經濟得到發展,貧困面貌得到改觀,一直是他心中夢寐以求的事情,但這種事情遠比訓練一支軍隊困難得多,見效速度也慢得多,而自己卻對政務並不擅長,只能寄希望於外界力量來改變,而方纔上司得一番話無疑是表明了要將緬地列入重點發展扶植對象,這讓他從心底裡感到感激。

“大人,如果您能這麼做,溫拿在這裡代表幾十萬緬人先行謝過大人了。”溫拿肅容後退,恭敬的彎身一禮。

“溫拿,既然緬地是我領地,發展緬地經濟,改善緬地面貌,我責無旁貸,你無需如此,緬地地理位置重要,是我們西疆都護府經營南方的重要通道,從天南到珀斯的道路必須擴建,而從珀斯到南緬的正規道路馬上就要列入政務日程,務必在近期與中緬和南緬中心集鎮建設工程一起推開。只要能將緬地建設成爲一個穩定的大後方,那我們向南擴展就有了堅實根基。”

有了從印德安領地中攫取來的大量資金的支持,西北財政因購糧行動帶來的資金缺乏已經得到了彌補,而此時糧價亦開始因旱災蝗災原因堅挺高漲,顯示出西北搶先一步購糧的高明,也使得商人們和其他金融同業對西北銀行的認同度得到極大認可,西北銀行得到在印德安王國海德拉巴領地中全面開展業務的允許也讓西北銀行走出了由於大量貸款給西北財政用於屯糧出現的資金困境,進入高速復甦期,這也是無鋒敢於大言要大力扶植緬地發展的後盾。中緬和南緬水熱條件極佳,土地肥沃,是種植膠樹、甘蔗、可可等經濟作物的最佳地區,只是由於基礎設施太差,加之民風封閉,治安混亂,才導致來自外地的商業資金只能停留於北緬。

無鋒早就有意開拓中南緬,現在從慶陽傳來的消息得知,印德安資金源源不斷的注入西北財政,他自然不會吝嗇在緬地的投入。從提克人領地攫取的八十萬盎司黃金已經運抵慶陽,而從賽欽、波洛、霍蘭、丹吉、安曼五行省的府庫中更是秘密竊取了高達三百二十萬盎司的黃金,西北軍移交給後期前來接收的印德安地方官員的府庫都已經所剩無幾,當然所有罪名都已經被推卸到了其實只來得及封存這些府庫的提克人身上,這被後世提克人稱之爲“最無辜最無恥的驚天大冤案”。而海德拉巴人在簽約後也爽快的依約將折抵一千五百萬帝國金幣的一百五十萬盎司黃金交付給了崔文秀一方,印德安人的耿直甚至讓崔文秀也覺得如果不履行諾言駐軍實在有些有負於對方態度的誠懇,所以不斷催促已經在慶陽集結待命的印德安派遣軍團儘快進駐。

無鋒甚至可以想象得到蕭唐和詹姆斯在接收到來自印德安大量黃金後的笑得合不攏嘴的樣子。

蕭唐這段時間的確有一種揮灑自如的感覺,這種感覺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了。雖然上一次從旁遮人手中撈取了大量黃金,但上司卻和自己定下了組建西北銀行的決定,這筆黃金不得不拿出相當一部分作爲銀行準備金,而擴軍後的西北軍帶來的開支大幅猛增也讓蕭唐擔心這筆資金難以維繫長久。在無鋒決定將所有資金投入到糧食儲備中甚至還借貸了相當數量的資金投入到糧食投機中後,蕭唐承擔的壓力更大,一旦災害並未像預想中的到來,那西北從印德安獲得的黃金就將會化爲泡影,化爲糧食商人們手中的利潤。

旱災和蝗災如願以償的在整個東大陸爆發讓蕭唐終於鬆了一口大氣,節節攀高的糧價使得西北囤積的糧食價值已經上升了一倍有餘,雖然由於軍事原因和長期打算這些糧食還無法真正化爲金幣。而真正讓蕭唐喜笑顏開的卻是印德安內戰,西北的冒險介入終於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總計五百五十萬盎司的黃金流入幾盡枯竭的西北財政,讓西北財政如同就像即將要乾涸至死的嫩芽一下子獲得了充足的雨水和養分,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加上西北銀行全面進入印德安北方几乎沒有任何對手的金融市場,已經有些舉步維艱的西北行政機構一下子又恢復了活力,原本已經封存的各項基礎建設計劃被重新提上議事日程,已經開始欠薪的行政官員們俸薪被一次補足,西北銀行對工商業主們的日常貸款重新啓動,整個西北又像一具上滿了發條加足了潤滑油的機器飛速的運轉了起來。

崔文秀一下子成爲了蕭唐、詹姆斯等政府官員心目中最受歡迎的軍方將領,蕭唐甚至專門寫信感謝崔文秀爲即將成立的西疆都護府作出的卓越貢獻,而詹姆斯更是對崔文秀讚不絕口,雖然西北軍在印德安東北三行省沒有進行任何劫掠行動,但崔文秀卻利用條約簽訂的權限,讓東北三行省同意將三行省府庫中的大部分黃金儲備存入西北銀行,並承諾除非緊急情況,否則一般不會動用這筆黃金,而這筆高達四百萬盎司黃金的注入,讓西北銀行的黃金儲備一下子暴漲,加上在印德安王國北部地區分支機構的順利開張,西北銀行當之無愧的成爲整個帝國西部金融業的龍頭老大。

就在無鋒和樑崇信掀起南下天南的高潮攻勢時,崔文秀代表唐河帝國和海德拉巴人與雅庫安人和提克人的談判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本着先易後難的原則,崔文秀派呼延虯與雅庫安人進行了實質性的談判。經過幾天的艱苦磋商,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雅庫安人退出西部米洛和帕梅行省,海德拉巴人放棄要求雅庫安人賠償一切損失的要求。待雅庫安人退出西部二行省後,崔文秀才把重點轉向第二階段,即對提克人的談判。

爲了加強自己在談判中砝碼,崔文秀將十多萬大軍佈置成兩個攻擊箭頭,一北一東,並要求旁遮人的五萬新軍完成戰鬥集結,加入東方攻擊集羣,同時印德安派遣軍團也星夜西進,以加大對提克人的威懾力。

面對西北一方擺出來的強勢,提克人明顯感覺到威脅,四十萬北伐軍隊僅剩下不足二十萬,加上預備隊也不過二十五萬,雖然經過緊急動員,又增補了二十萬大軍,但所有人都清楚這二十萬臨時徵集起來的士兵戰鬥力究竟如何,要想寄希望於這幫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不如乞求上蒼保佑來得輕鬆,當印德安派遣軍團四個師團踏進旁遮人領地時,提克人終於撐不住了,尤其是在看到唐河人在印德安土地上的輝煌表現,一直坐山觀虎鬥的科米尼人戰爭機器也開始轉動起來,開始在提克人南部邊境有了新動作,頻頻調動的大軍讓提克人肝膽欲裂。

與西北一方的談判只持續了兩天就宣佈結束,因爲在這個時候,科米尼人已經大舉入侵提克人南方領地,蓄謀已久的科米尼人幾乎傾盡所有,二十五萬精銳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涌入提克人南部領地,提克人在南方佈置的十萬邊防軍只堅持了五天便宣告全線崩潰,被迫後撤,大陸公曆698年6月18日,提克人南部重要行省魯恰爾行省首府塞斯浦爾陷落,科米尼人乘勢向東北橫掃,大軍殺入另一行省龐貢行省,提克人南方全線告急。

6月17日,提克人與西北軍簽署協議,這恐怕是大陸歷史上效率最高的一次談判,從談判開始到協議簽署,時間總共不到兩天。提克人同意向海德拉巴人賠償兩百萬盎司黃金作爲戰爭賠款,並不再追究聖女被擄掠一事;提克金融市場和商品市場向唐河帝國西疆都護府全面開放,關稅雙方在後續事宜中協商;拉合爾行省屬於唐河帝國西疆都護府特殊利益地區,西疆都護府將在拉合爾行省首府海盧姆設立外交領事館,並劃定三十公頃土地作爲租借地,並可駐紮不超過一箇中隊的護衛軍,享有治外法權,但不得駐紮正規陸軍;西北軍將在簽約三日內將軍隊撤離到邊境線三百里外,並保證不會破壞印德安王國境內各方領地邊界現狀。

在得知提克人統治同樣面臨危急時,崔文秀命令各部軍隊在簽署條約後第一時間就撤離了已經逼近提克人邊境地區的兩路大軍,以保證提克人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放心大膽的重新調整部署,讓原本防範西北軍入侵的各路大軍迅速投入到南線,以抵禦科米尼人越來越猛烈的攻勢。

;

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10節 解決(2)第100節 序幕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75節 大會戰(6)第46節 攘外必先安內(2)第90節 選材任用第53節 驚變(2)第37節 聯手第95節 爭奪第33節 實情第105節 謀刺第100節 東向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34節 立威第49節 矛頭第106節 戰猶酣(10)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86節 密約第15節 技術革命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89節 危境第120節 盤算第52節 揮戈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95節 兵諫第19節 大戰序幕第98節 遊擊(1)第53節 經濟會議第44節 雙雄競第72節 籌劃第91節 春夢第35節 金融(1)第15節 撞擊第82節 石家(2)第28節 花心第24節 解圍第57節 忙裡偷閒(2)第20節 皇儲第80節 誰之責?(2)第61節 政治(2)第19節 索菲婭的反擊(2)第109節 驟雨第48節 作勢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4節 鬥智鬥勇(1)第97節 表演第83節 西風(1)第2節 旅途見聞第69節 決擇第56節 奪權第46節 議事(2)第5節 剿匪第58節 勾結第58節 收買民意第12節 戰前第65節 獠牙第14節 分歧第29章 漢中爭雄第75節 心機第7節 大婦第43節 搏殺第16節 定板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102節 採訪第42節 自我剖析第119節 要價第9節 混淆第85節 西風(3)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15節 秘間第129節 迷情第52節 巡遊(2)第4節 鬥智鬥勇(1)第54節 度假第83節 風滿樓(2)第29節 固寵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97節 啓程第79節 王座第110節 茶會第45節 甲馬之戰第23節 天機第60節 如願以償第91節 重兵第38節 戰略籌碼第41節 商談第72節 暫緩下注第32節 宴前第60節 夜泊第39節 借雞生蛋第48節 變起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106節 酒醉心明第57節 攤牌(2)第124節 海權第75節 詭變第74節 運籌帷幄第34節 潛移默化第71節 試探
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10節 解決(2)第100節 序幕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75節 大會戰(6)第46節 攘外必先安內(2)第90節 選材任用第53節 驚變(2)第37節 聯手第95節 爭奪第33節 實情第105節 謀刺第100節 東向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34節 立威第49節 矛頭第106節 戰猶酣(10)第23節 勢力範圍(2)第86節 密約第15節 技術革命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89節 危境第120節 盤算第52節 揮戈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95節 兵諫第19節 大戰序幕第98節 遊擊(1)第53節 經濟會議第44節 雙雄競第72節 籌劃第91節 春夢第35節 金融(1)第15節 撞擊第82節 石家(2)第28節 花心第24節 解圍第57節 忙裡偷閒(2)第20節 皇儲第80節 誰之責?(2)第61節 政治(2)第19節 索菲婭的反擊(2)第109節 驟雨第48節 作勢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4節 鬥智鬥勇(1)第97節 表演第83節 西風(1)第2節 旅途見聞第69節 決擇第56節 奪權第46節 議事(2)第5節 剿匪第58節 勾結第58節 收買民意第12節 戰前第65節 獠牙第14節 分歧第29章 漢中爭雄第75節 心機第7節 大婦第43節 搏殺第16節 定板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102節 採訪第42節 自我剖析第119節 要價第9節 混淆第85節 西風(3)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15節 秘間第129節 迷情第52節 巡遊(2)第4節 鬥智鬥勇(1)第54節 度假第83節 風滿樓(2)第29節 固寵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97節 啓程第79節 王座第110節 茶會第45節 甲馬之戰第23節 天機第60節 如願以償第91節 重兵第38節 戰略籌碼第41節 商談第72節 暫緩下注第32節 宴前第60節 夜泊第39節 借雞生蛋第48節 變起第116節 狼煙再起(2)第106節 酒醉心明第57節 攤牌(2)第124節 海權第75節 詭變第74節 運籌帷幄第34節 潛移默化第71節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