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烈風將起

“陛下,西大陸諸國並非鐵板一塊,說到底,在新大陸上他們能夠集聚起來對帝國施加壓力,那也是因爲在某些利益上有一致,但是我們都清楚,西大陸諸強勢力交錯縱橫,各方關係牽連複雜,既有數百年的宿敵仇怨,也有皇室的聯姻牽絆,這種情況下,西大陸諸強雖然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新大陸,但是他們的根本利益仍然在西大陸本土上,尤其是可能動搖他們根本的只能是西大陸本土上的敵人,新大陸頂多算得上他們一個海外的利益獵場罷了。 ”

“利益獵場損失一些可以彌補回來,但是根本一旦動搖,那就可能危及國家的生存,在這一點上,帝國有着先天優勢,東大陸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動搖和挑釁帝國的絕對權威,而中大陸更不用說,所以臣以爲帝國只需要有選擇性的挑選一兩個國家就在新大陸的瓜分問題上結成戰略同盟,就完全可以壓制西大陸諸強的意圖,而帝國亦可放心大膽的在新大陸上拓展勢力,西大陸諸強只要無法聯合起來,就根本無法對帝國在這片土地上的利益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

蘇秦一番話點在了根子上,西大陸諸強之間的關係本質上仍然是相互敵視和不信任的,在西大路上根本利益的衝突決定了他們在新大陸上的合作也是脆弱不堪的,只需要在外交方面多采取一些手段,完全可以化解他們的同盟。 甚至可以爲帝國贏得一些盟友。

“嗯,蘇兄地話有些道理,只要能夠能夠將西大陸諸強的聯手破解,一兩個國家根本無法對帝國在新大陸的利益構成威脅,咱們甚至可以明確的提出驅逐那些個不友善的國度,與盟友一起分享新大陸的收益。 ”凌天放點頭讚許。

“薄兄,這是我的淺見。 不如你再來說說你地看法吧。 ”蘇秦微微一笑,延手示意薄近臣發表看法。

“嗯。 方纔蘇相已經從外交角度上談及了帝國在新大陸上的可行性,臣也從軍事角度上來談一談設想。 事實上,現在新大陸上包括帝國在內地各國控制和發現的地區也許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土地,廣大的內陸和中南部地區我們甚至連足跡都尚未踏及,也就是說各國在新大陸的控制和影響力都還相當薄弱,而新大陸供各國拓展的地域也還相當廣闊,臣以爲因爲新大陸勢力爭奪而導致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很小。 至少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應該是如此。 西大陸諸強地利益根基在他們西大陸本土,而且由於多年的宿仇使得他們要化敵爲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

“而現在帝國暫時還不會與北面和南面的敵人展開大規模的會戰,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全力向新大陸擴張勢力,海軍陸戰師團現在只有一個師團在新大陸,以臣之見,除了可以在東部海疆保持三個海軍陸戰師團之外,其餘海軍陸戰師團均可調入新大陸,陸軍一樣可以派出部分先遣部隊進入新大陸。 新大陸遲早會成爲帝國的利益熱點,與其日後來熟悉,不如現在就動手,縱然是真的有些衝突,臣以爲也是值得的,唯一需要考慮地倒是後勤補給問題。 帝國士兵對於新大陸上所產的粗糧都還不太適應,如果帝國大軍進駐新大陸,在後勤問題上就需要面對相當沉重的壓力,尤其是在錫金港通往曼加迪沙和薩巴納沒有固定航線的情況下更是困難。 ”

薄近臣一口氣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在新大陸上因爲勢力範圍問題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明顯不大可能,無論是西大陸諸強還是帝國都不是那裡的主人,如果說得難聽一點也就是一羣類似於強盜地征服者罷了,真正的主人面對強大的外來者根本就沒有多少抵抗能力。 在現在新大陸還存在着漫無邊際的廣褒土地等待諸方去征服探索時,薄近臣不認爲會有哪一方會如此不智。

衆人的一番話消減了無鋒不少擔憂,無鋒不願意因爲新大陸的糾葛而影響了自己按照計劃進行的備戰策略。 在他看來新大陸固然重要。 但是不妨緩一緩,等徹底解決了利伯亞人和馬其汗人之後再來爭奪新大陸也不爲遲。 但是自己的臣子們顯然不太認同這個觀點,他們更傾向於在一手抓住新大陸利益不放的前提下進行備戰,哪怕延緩戰事的進行也是值得地。 轉念想一想新大陸現在無數財富和利益在向衆人招手,無鋒也有些意動,從眼前看來新大陸上地人口密度遠不及拉亞大陸,帝國本土的人口密度一直是相當高地,這在一些土地肥美地區表現更爲突出,一旦遭遇天災就會引發大規模的流民遷移,影響帝國局勢動盪,在這一個問題上無鋒一直希望能夠有一個較爲妥善的辦法來解決。

而現在廣闊的新大陸似乎就成爲了一個天然的移民地,這裡許多地區的條件十分優越,與帝國內地的氣候也大體相似,雖然因爲風土人情和習俗原因還沒有諸如水稻和小麥類的農作物,但是隻要有土質符合光熱適宜,完全可以在這裡建設一個帝國的新糧倉。

就在第二天的朝會上關於這個問題的爭吵仍然是讓整個朝堂變成了一鍋沸騰的開水,對於佔領丁香島並迅速開發出來,甚至迅速控制丁香島附近地區看是否能夠尋找到一大片能夠適合其他香料生長的地方,這些建議都被毫無異議的通過了,爭論主要是集中在帝國在這個時候全面介入新大陸,並且還要將海軍陸戰隊的主力甚至陸軍都要進入新大陸,這引起了各部大臣和一些軍方官員的擔心,遙遠的距離和風暴頻繁的海路,加上西大陸諸強的敵視,這讓他們擔心帝國可能會不得不將更多的力量陷在新大陸上,他們更傾向於適當增加力量投入,但是在軍隊進入上仍然要保持克制。

不過在皇帝陛下明確表示支持軍隊進入新大陸之後,這些聲音就漸漸沉寂了下去,蘇秦和薄近臣的介紹是一個主要原因,當然皇帝陛下決心已下也明白無誤的告訴衆人,這件事情毋庸再議了。

整個錫金港已經成爲了一個巨型軍港,三個海軍陸戰師團在這裡陸續登船啓航,在金冠港停留小憩之後他們將經歷漫長的半個多月海途前往曼加迪沙,爲進入新大陸的做準備。 而在他們前往新大陸之前,帝國官方已經正式公佈了從錫金經金冠港抵達曼加迪沙的詳細海圖,宣佈將爲開通這條固定航線的船運公司提供豐厚的補貼以鼓勵民間船運公司經營這條航線,這很快就激發了西南地區和南海郡船商們的興趣。

雖然這條線路需要跨越遙遠的拉丁洋,但是如果爲了保險,完全可以從錫金或者西薩摩亞出發,經停半島同盟中的東籲港和金奈港,抵達西奧蘭王國在拉丁洋上的最大港口亞喀巴港,最後經停西奧蘭王國在拉丁洋上的重要航運樞紐拜迪港再南下前往曼加迪沙,這條線路雖然路程遠了不少,耗時在一個月以上,但是卻避免了從金冠港直抵曼加迪沙長達二十天的漫長海途,從拜迪港南下前往曼加迪沙只需要十二日就可抵達,比起從金冠港前往曼加迪沙足足少了一週時間,而這種情形下,每少一天風險都會少許多。

所以大部分船運公司都選取了這條航線,而從金冠港前往曼加迪沙這條航線雖然有帝國財政部和商務部的補貼,但是由於風險太大,也只有一些大型航運公司的寥寥幾艘大船纔敢走這條線路,而帝國軍隊前往曼加迪沙和薩巴納的路線卻只能走這條,畢竟多達數萬人的軍隊要通過半島同盟和西奧蘭王國的港口,無論那個國家都不大可能同意。

崔文秀眯縫着眼睛看着送來的邸報,看來帝國真的準備要做出一些改變了,新大陸,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那裡有什麼?黑奴還是香料?抑或是黃金?沒有人知道,不過現在還不是自己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擺在自己面前的是漢森同盟,等待,還在等待。

崔文秀髮現自己的忍耐能力越來越好,一週不行就兩週,兩週不行就一個月,崔文秀相信情報部門會給自己帶來好消息,奧格斯堡帝國那邊不會甘於這種侮辱吧?坎貝爾二世是一個受公國民衆愛戴的大公,同時也是一個性格倔強的強勢人物,奧格斯堡帝國的武力威脅未必能夠嚇到他,倒是聖靈教會這幫傢伙可能會成爲一個變數,這也是崔文秀希望軍事情報局和帝國國家安全總署聯手採取手段剷除這個禍患的原因,希望他們能夠給自己送上一份大禮。

第30節 奇襲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124節 海權第111節 圍點(2)第40節 目標第107節 絕命殺(1)第98節 戰猶酣(2)第93節 楔子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10節 水雲間(2)第93節 震撼第80節 僕役第115節 格局第58節 勾結第89節 警告第20節 折戟第28節 分配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44節 跨越第6節 破殺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55節 還能熬多久(2)第59節 落日第53節 全殲第29章 漢中爭雄第103節 交火(3)第42節 分割(3)第96節 大辯論第10節 僞裝第5節 視察第90節 智者(2)第6節 各有所求第15節 新局面第3節 潯陽樓上(1)第57節 約會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51節 變色第62節 七大家第52節 雙箭齊發第13節 毒計第39節 深謀第20節 鉅變第50節 感傷第87節 交心(1)第1節 盧克索第57節 離前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39節 狂想第13節 折服第48節 東與西第8節 情動第68節 押寶第51節 亂因(2)第27節 名將誕生第94節 發財之路第85節 外交角力第4節 軍情局第43節 夜不能寐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82節 兩線(1)第46節 攘外必先安內(2)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16節 定板第19節 審訊第47節 胸懷第119節 敲詐勒索第35節 心動第28節 人心不足第75節 抑揚第29節 人事選拔第15節 密雲欲雨第9節 混淆第17節 發展道路第24節 鐵拳(1)第26節 陰雲第78節 西來第8節 壓力第52節 調整第34節 潛移默化第8節 拓展(1)第44節 東來第6節 破殺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115節 格局第48節 導火索第4節 改造第17節 短兵相接第95節 兵諫第42節 對車第44節 碰撞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49節 籌謀(1)第22節 大風起兮第95節 裂痕第57節 平衡第16節 亮劍(2)
第30節 奇襲第106節 人才薈萃(1)第124節 海權第111節 圍點(2)第40節 目標第107節 絕命殺(1)第98節 戰猶酣(2)第93節 楔子第30節 新的一頁第110節 水雲間(2)第93節 震撼第80節 僕役第115節 格局第58節 勾結第89節 警告第20節 折戟第28節 分配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44節 跨越第6節 破殺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55節 還能熬多久(2)第59節 落日第53節 全殲第29章 漢中爭雄第103節 交火(3)第42節 分割(3)第96節 大辯論第10節 僞裝第5節 視察第90節 智者(2)第6節 各有所求第15節 新局面第3節 潯陽樓上(1)第57節 約會第12節 東南之旅(4)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51節 變色第62節 七大家第52節 雙箭齊發第13節 毒計第39節 深謀第20節 鉅變第50節 感傷第87節 交心(1)第1節 盧克索第57節 離前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39節 狂想第13節 折服第48節 東與西第8節 情動第68節 押寶第51節 亂因(2)第27節 名將誕生第94節 發財之路第85節 外交角力第4節 軍情局第43節 夜不能寐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82節 兩線(1)第46節 攘外必先安內(2)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27節 騰格里風雲(5)第16節 定板第19節 審訊第47節 胸懷第119節 敲詐勒索第35節 心動第28節 人心不足第75節 抑揚第29節 人事選拔第15節 密雲欲雨第9節 混淆第17節 發展道路第24節 鐵拳(1)第26節 陰雲第78節 西來第8節 壓力第52節 調整第34節 潛移默化第8節 拓展(1)第44節 東來第6節 破殺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115節 格局第48節 導火索第4節 改造第17節 短兵相接第95節 兵諫第42節 對車第44節 碰撞第134節 發展機遇(2)第49節 籌謀(1)第22節 大風起兮第95節 裂痕第57節 平衡第16節 亮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