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萌芽(1)

“大陸公曆671年,輝煌王朝的創立者,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演說家,輝煌帝國第一任皇帝--李無鋒出生於大陸東部的唐河帝國首都中州一個沒落士族家庭。”---摘自《輝煌帝國史》---。

“啊,故鄉,我終於回來了。”望着高聳的城樓,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雖然故鄉已經沒有一個親人,但畢竟養育了自己十多年,是自己成長的地方,那股濃濃的故鄉情懷,無論自己走到哪裡,始終無法忘懷。

近鄉情更怯,離家越來越近,自己反倒越來越心慌。“也許自己只長大了。”回想兩年前自己離開家鄉時那種放眼天下週遊世界的心情,與現在的心情截然不同。“也不知道父母的墳前草都有多深了,也該去看看了。”一名滿帶風塵的青年站在城樓下門洞旁的大路邊望着大路上人來人往的情景喃喃自語道。沒有忙着回家,青年抖了抖身上的塵土,一手拉着馬繮,翻身上馬,向郊外馳去。

“父親,母親,孩兒回來了。”來到郊外公墓兩座普通的墳前,青年下馬跪倒在墳前,久久不願起來。墓地顯得格外安靜,偶有幾聲鳥鳴。

拜完父母墳,青年起身仰望天空,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我現在該做什麼呢,先不想那麼多,回家看看吧。”

唐河帝國位於東大陸的中部和東部,土地遼闊,人口衆多,首都中州處在帝國中部的扇江平原上,這裡土地肥沃,水利發達,交通方便,物產豐富,人口稠密,是帝國重要的糧棉產地和經濟發達地區之一,也是帝國政治經濟商業文化藝術中心。

首都中州約有人口五百萬,是東大陸最大的城市,也是整個拉亞大陸最大的城市之一。由於近幾百年來,這裡從未遭受過戰火,所以這兒便成爲東大陸最繁華的城市。城市始建於大陸公曆286年唐河帝國初期,歷經二十餘年方初步完成,後歷代又逐步完善,到本世紀初方最後大成。

城市分爲內城和外城兩部分,內城就是皇宮,那是皇帝及其妃嬪還有他們的未成年子女居住以及皇帝辦公的地方。內城位於整個城市的中央,在緊挨着內城的外邊分別是政府機關各部門辦公的地方。接着就是各達官貴族的宅邸,再外邊就是居民區和商業區了。

整個城市呈正方形,東西南北各有九條寬敞的大道將城市劃分成如同棋盤格子一般,中間還分佈着無數小街巷道和廣場,高達十五米,寬十米的堅固城牆將城市包納其間,外面還有寬闊的護城河繞城而過,東西南北各有一道大門,大門寬十米,平時並不開啓,只有遇到特殊情況纔開啓,大門兩側各有一道寬五米的小門,每天早晨六時至晚上八時開啓,供平常城內城外人民進出。

在四座城門附近的城內城外各有一座軍營,城內四座軍營駐紮的是帝國禁衛軍團的四個師團,城外四座軍營駐紮的是帝國城衛軍團的四個師團。

工業區和貿易區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北部,各種商品的作坊、倉庫、集散市場,以及各個行業的行會,許多大商號的總部或分部,大都集中在這裡。帝國財政總署及下設的稅務總局也設在這裡。

每天,北門外的扇江碼頭,帝國各地乃至大陸各地的各種商品源源不斷地通過陸路或水路從各地運入,首都的各種出產也從這兒運往全國各地,全大陸有名的商號均在碼頭上設有轉運站和簡易倉庫。

商業區和娛樂場所主要集中在城市東部,這裡是經商的風水寶地,商業店鋪鱗次櫛比,各條大街小巷車來人往,來自大陸各地的商人和旅客隨處可見。大部分有名的銀樓、錢莊、酒樓、旅店、風月場所、賭場、當鋪、拍賣中心也都座落在這個區域。這裡也是首都社會治安最爲複雜的區域,帝國警察總局和首都警察局就座落此區。

城市的南部是帝國的文化藝術中心,帝國大學、帝國藝術學院、帝國軍事學院三座帝國最高學府均座落於此,來自帝國各地的學生在這裡學習各種技能知識,許多來自帝國以外大陸其它國家的學生也不遠千里來此求學。這裡還分佈着帝國圖書館、帝國博物院、帝國文化藝術中心、帝國棋院、帝國國立大劇院、帝國書畫院、太醫府等著名建築。

由於這片區域環境優美,文化藝術氣氛濃厚,各國駐唐河帝國使館也都選擇於此。許多王公貴族也將自己的宅邸或別墅修建在這裡,還有不少著名的民間藏書館,私立學堂也都建在這裡。

城市的西部是主要的生活居住區,首都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都居住在這個區域。從皇宮西門出來,就是著名的凱旋門和凱旋廣場,這裡是帝國每次舉行重大慶典和皇帝閱兵的地方。

廣場四周分佈着帝國禁衛軍和帝國城衛軍總部,各駐紮着禁衛軍團第一師團和城衛軍團第一師團,帝國憲兵司令部和帝國羽林軍本部也都座落在廣場周圍。

拜完父母親的墳墓,青年重新上馬,向城內騎去。從西門進城,一進城門,就是大名鼎鼎的凱旋大道,沿着大道向前,一直可以通到皇宮西門外的凱旋門和凱旋廣場。進城後,青年下了馬,牽着馬沿着大道緩緩地走着,望着四周熟悉的景物,兩年前離開家的情景彷佛就像昨天一樣歷歷在目,周圍依然如故,並沒有多大變化,熙熙攘攘的人羣,生意興隆的商鋪,南來北往的旅客,沿街叫賣的小販,種種景象生動細緻地映入眼簾。“看來帝都老百姓的生活還不錯,與帝國西部幾個郡的老百姓的生活大不一樣呀。”青年一邊走着,一邊想着。

牽着馬,向右拐入另外一條大街,再向前走一段路,再向左拐進一條小巷,緊走幾步,就可以看見自己的家門了。這是一條不大的巷子,看得出居住在這兒的人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市民,很難想得到這兒幾十年後會引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來參觀帝國皇帝的故居。

“吳嬸,吳嬸!”

“誰呀?”

“是我呀。”

“誰呀?”隨着吱呀一聲門響,從旁邊推開的一扇門走出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青年一眼認出她就是看着自己從小長大的鄰居吳嬸。

“是我啊,吳嬸,我是無鋒啊。”

“無鋒,真的是你,這兩年你跑哪兒去啦?一出門就是兩年,也不捎個信回來,把人擔心死了,萬一有個啥事兒,我怎麼對得起臨終把你託付給我的你娘啊。”

“吳嬸,我這不是回來了嗎?再說我的年齡也不算小了,我自己會照顧自己,我走的時候不是告訴過你了嗎?”

吳嬸拉着他一陣問寒問暖,弄得無鋒好容易纔算把這兩年自己的情況講了個大概,“無鋒啊,你才十六歲就跑遍了這多地方,真不簡單,在外邊一個人肯定挺苦吧。”“慣了,也覺得沒啥。”話雖這樣說,回想當初自己一個人剛滿十四歲就獨自離家去周遊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師傅的話語言猶在耳,一晃兩年就過去了,自己也遵從師傅的囑咐,完成了遊歷,自己也由一個單薄的少年長成了一個體形挺拔的青年,而自己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武技也得到長足的提高,這兩年受的苦,對自己的成長真的是大有裨益。

“哦,對了,怎麼沒看見大牛和二妞呢?”

“大牛和他爹去碼頭拉貨去了,二妞去年就嫁給前面那條街的張家老四了,張家老四在城東的一家藥堂裡當夥計,日子都還算過得去。前些時候聽說西邊在打仗,北邊在鬧匪,看來這日子越來越不太平了。你叔他們也快要回來了。我去做些菜,等他們回來好好聚一聚。”

鄰居真心地關懷使得李無鋒深深地被感動了,躺在兩年都未曾住的家中,李無鋒腦海中暇思無限,已經回到家了,自己以後該何去何從,也許應該下個決定了,想到這兒,李無鋒突然想起晚飯的時候吳叔說起城中的凱旋廣場正在招兵,也許這是一個機會,何不就此開始,尋找機會,以實現自己從小的夢想。

師傅兩年前就說過,當今大陸,東部唐河帝國內有藩鎮隱憂,外有周圍各國虎視眈眈,西北邊疆更有北方遊牧民族每年的侵略騷擾,帝國內部也問題甚多,小規模的農民奴隸起義時有發生,許多窮人迫於生計,淪爲盜匪。帝國國力江河日下,早已不復有帝國最強盛時期的氣勢。

大陸中部,北方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勢力強大,不斷對外進行侵略戰爭,內部也紛爭不斷。中部和南部則是小國和城邦林立,由於沒有強大勢力的介入,所以近十年來沒有大的戰爭,局面顯得相對平靜,但小的衝突依然時有發生,而且由於各個國家和城邦經濟發展不平衡,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大陸西部則是四強爭霸,三個強國和一個國家聯盟爲了各自的利益爭戰不斷,而北部的遊牧民族也年復一年的南下入侵,爲本已戰火紛飛的西大陸火上澆油。

想到這兒,無鋒深深地感覺到要想在當今世上有所作爲,沒有實力根本就是癡心妄想,有實力纔有發言權,無鋒想不起是哪一位哲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今加入軍伍,正好可以在軍隊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創出一番事業,想到這兒,他不由得下定了決心,這才安然入睡。清晨,一覺醒來,天還未亮,已經好久沒有這樣舒服地睡一覺了,他起身到了院子裡,活動活動身體,又練習了一下拳腳,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練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自己早已養成每天早起練功的習慣,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自己是每天都要堅持。

門外傳來吳嬸叫他過去吃早飯的聲音,李無鋒收拾了一下就過去了。飯後,無鋒向吳嬸一家談了自己的決定,吳嬸有些擔心,而吳叔則大力支持,認爲男兒志在千里,應該去闖一闖。

第106節 酒醉心明第7節 大婦第50節 邂逅第108節 風雨飄搖第33節 烽火第62節 七大家第29節 連橫第83節 風暴漩渦第84節 風滿樓(3)第1節 人算第129節 迷情第134節 西風漸(3)第66節 敵友第7節 攬士第63節 遇襲(2)第51節 插旗第61節 多管齊下第78節 情事第3節 隱流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74節 風起(4)第91節 北伐(4)第50節 邂逅第52節 驚變(1)第1節 論勢第103節 亂!亂!亂!(1)第9節 東南之旅(1)第4節 軍情局第53節 海洋戰略第19節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0節 如願以償第107節 慘鬥第88節 交心(2)第102節 強攻第50節 重心第95節 舌劍脣槍(1)第9節 外交風雲(1)第58節 深刻變化第38節 北伐第93節 馬革裹屍第3節 潯陽樓上(1)第14節 鞏固第27節 暗箭(全)第27節 情慾之河第16節 重逢第42節 會師第21節 奇招第6節 喜訊第3節 結交第112節 內亂第85節 乞求第3節 風起曼隆(3)第18節 魔王重臨(2)第30節 分裂第115節 易幟第49節 西林古道第9節 廷議第8節 軍制第54節 驚變(3)第33節 商業間諜第83節 大計(6)第29節 隱現第77節 曲線第15節 袒露第2節 關西總督第104節 危局第94節 情報秘書第77節 定標第18節 亮劍(4)第57節 玫瑰之約第39節 深謀第24節 騰格里風雲(2)第15節 西遷第49節 心機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106節 斬使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29節 風雲突變第114節 受降第75節 動盪第65節 答卷第4節 探究第87節 交心(1)第44節 覆滅第43節 拉與打(1)第1節 盧克索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8節 困殺第12節 敵友第10節 待發第8節 困殺第13節 得助第52節 驚變(1)第1節 危如累卵(1)第47節 議事(3)第32節 奇聞第106節 戰猶酣(10)第23節 晉商第117節 最後一搏(2)
第106節 酒醉心明第7節 大婦第50節 邂逅第108節 風雨飄搖第33節 烽火第62節 七大家第29節 連橫第83節 風暴漩渦第84節 風滿樓(3)第1節 人算第129節 迷情第134節 西風漸(3)第66節 敵友第7節 攬士第63節 遇襲(2)第51節 插旗第61節 多管齊下第78節 情事第3節 隱流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121節 獨當一面第74節 風起(4)第91節 北伐(4)第50節 邂逅第52節 驚變(1)第1節 論勢第103節 亂!亂!亂!(1)第9節 東南之旅(1)第4節 軍情局第53節 海洋戰略第19節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60節 如願以償第107節 慘鬥第88節 交心(2)第102節 強攻第50節 重心第95節 舌劍脣槍(1)第9節 外交風雲(1)第58節 深刻變化第38節 北伐第93節 馬革裹屍第3節 潯陽樓上(1)第14節 鞏固第27節 暗箭(全)第27節 情慾之河第16節 重逢第42節 會師第21節 奇招第6節 喜訊第3節 結交第112節 內亂第85節 乞求第3節 風起曼隆(3)第18節 魔王重臨(2)第30節 分裂第115節 易幟第49節 西林古道第9節 廷議第8節 軍制第54節 驚變(3)第33節 商業間諜第83節 大計(6)第29節 隱現第77節 曲線第15節 袒露第2節 關西總督第104節 危局第94節 情報秘書第77節 定標第18節 亮劍(4)第57節 玫瑰之約第39節 深謀第24節 騰格里風雲(2)第15節 西遷第49節 心機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106節 斬使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29節 風雲突變第114節 受降第75節 動盪第65節 答卷第4節 探究第87節 交心(1)第44節 覆滅第43節 拉與打(1)第1節 盧克索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8節 困殺第12節 敵友第10節 待發第8節 困殺第13節 得助第52節 驚變(1)第1節 危如累卵(1)第47節 議事(3)第32節 奇聞第106節 戰猶酣(10)第23節 晉商第117節 最後一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