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屠刀將舉

坎貝爾二世幾乎要崩潰了,如果不是長期以來養成的堅韌性格,他幾乎就要抓狂了。奧格斯堡帝國西線大軍已經深深插入了科隆公國南部,科隆南部的重鎮美因茨,同盟南部聯軍在這裡與奧格斯堡帝國大軍進行了奧漢戰爭以來的第一次正式會戰,懸殊的兵力差距讓同盟南部幾國的聯軍無法抵擋住奧格斯堡帝國志在必得的攻勢,僅僅只持續了一天,美因茨陷落,一萬多聯軍士兵變成了俘虜,一萬六千多士兵在這一戰中喪生。

科隆公國整個公國也只有三萬五千正規軍和二萬預備役戰士,即便是全部動員起來也不超過五萬軍隊,加上週邊的德累斯頓公國兩萬軍隊、卡塞爾公國一萬五千軍隊、軍隊,總共也只有堪十一萬軍隊,其中七萬人組建成爲了同盟常備軍中的南部兵團。

在氣勢如虹的奧格斯堡大軍衝擊下,聯軍雖然也進行了堅決的抵抗,但是寡不敵衆,而坎貝爾二世的決心也與常備軍南部兵團指揮官呂德斯的指揮藝術不成正比,而奧格斯堡西線大軍的主帥卻是奧格斯堡帝國有名的悍將龍施泰因,他動用了三萬鐵甲騎兵硬生生的從常備軍兵團科隆公國與卡塞爾公國步兵防線中強行突破,導致了整個戰線的崩潰,聯軍不得不敗退撤往科隆中部重鎮班貝格,準備在這裡進行更爲頑強的抵抗。

坎貝爾希望聯軍能夠幫助自己在這裡守穩班貝格。一直等到中部和北部地聯盟常備軍和其他成員國的援軍增援,如果沒有這些成員國的支持,坎貝爾縱然在狂妄也不敢與奧格斯堡帝國叫板。但是奧格斯堡人似乎並不想讓坎貝爾輕鬆多久,在攻佔了美因茨不到兩天之後,奧格斯堡東線大軍沿着波羅的海西岸突入德累斯頓公國境內,一舉奪取了艾克蘭山口。這是德累斯頓南部地區的制高點,奪取了這裡就相當於控制了德累斯頓公國南部,從這裡向北俯瞰,德累斯頓南部平原就呈現在面前,而位於德累斯頓平原中部的德累斯頓城就成爲了公國首都。

德累斯頓人在得知艾克蘭山口失守後就放棄了原本已經派出地第二波二萬五千人援軍,他們需要去守禦他們的首都,德累斯頓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奧格斯堡人可以輕而易舉的穿越大平原殺到德累斯頓城腳下,如果讓奧格斯堡人奪取了德累斯頓城。那他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剩下的盟友就只有卡塞爾和烏爾姆,他們都是舉國不足三萬軍隊的小國,根本沒有多餘兵力來支援科隆,他們同樣需要防範一旦奧格斯堡人攻佔了德累斯頓他們可能面臨的危險。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薩爾茨堡公國的大軍了。薩爾茨堡是同盟南部最強大的國家,擁有常備軍多達十四萬人。其中有一個兵團是聯盟常備軍一直駐紮在北方,而現在似乎還駐紮在西印德安地區,如果薩爾茨堡公國能夠將另外一個兵團及時派出增援,也許班貝格還有一次希望,否則就只有依靠他們死守科隆城了。

前往薩爾茨堡的使節已經是第三波了。但是薩爾茨堡公國地軍隊仍然沒有能夠出現在望眼欲穿的科隆人眼中,坎貝爾有些絕望了,如果薩爾茨堡人也懼怕奧格斯堡的大軍。那科隆公國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6月9日薩爾茨堡公國第一批援軍三萬重裝步兵終於趕到了科隆城下,與此同時同盟常備軍三個軍團也從法米尼帝國邊境和北部地區星夜疾馳向南部撲過來,他們來得速度雖然很快,但是由於當時錯誤的估計聖靈教特使日格曼能夠從中將這件事情撮合好,他們對戰爭地估計嚴重不足,所以常備軍的調動也就顯得遲緩了許多,而現在南部諸國也就因此付出了慘痛代價。

6月8日,奧格斯堡帝國東線大軍攻佔班貝格,科隆人在沒有援軍到來之前喪失了繼續抵抗下去的勇氣。不得不撤離了他們的中部重鎮班貝格,奧格斯堡大軍趁機還佔領了科隆公國與德累斯頓公國中部平原的聯繫地通道要隘──威拉姆山口,這裡是科隆中部通往德累斯頓的重要孔道,控制了這裡可以左右逢源,向東虎視德累斯頓平原向西兵壓科隆谷地。

6月9日,奧格斯堡西線大軍在德累斯頓平原中部擊潰英勇抵抗的德累斯頓公國騎士團,強弱懸殊地兵力讓德累斯頓公國騎士團的抵抗顯得毫無意義,在面對數倍於自己的兵力之下德累斯頓公國騎士團還要堅持在平原上與奧格斯堡帝國大軍會戰,其結果可想而知。

6月10日奧格斯堡帝國西線大軍攻佔位於德累斯頓河中游的凱穆尼茨,實現了奧格斯堡帝國當初設定的兩線齊頭並進的方略,控制了威拉姆山口,東西兩線大軍已經可以輕鬆的連接起來,科隆和德累斯頓這兩個同盟南部的重要屏障已經幾乎喪失大半,奧格斯堡取得了第一階段戰事的完勝,不過與此同時同盟地二十多萬常備軍也已經增援到位,奧格斯堡帝國也意識到要想像第一階段那般輕易擊潰同盟軍沒有那麼容易,而穩固現在的陣地就顯得格外重要。

崔文秀是趁着夜色悄悄抵達藍堡城的,駐紮在這裡的帝國大軍只有一個師團,而同樣漢森同盟也只有德斐恩的白鸛兵團兩萬人駐紮在藍堡城內,帝國大軍還在進行秘密調動,不過這恐怕瞞不了多久了,在得知奧格斯堡大軍已經成功攻佔科隆中部的班貝格和威拉姆山口之後崔文秀就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了,奧格斯堡帝國大軍只要控制了這兩地,同盟軍與奧格斯堡帝國之間的戰鬥就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結束的了,何況連德累斯頓南部也落入了奧格斯堡人手中,這場占城將會讓漢森同盟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一切準備停當了麼?”崔文秀吹了吹浮在水面上的茶葉,笑眯眯的問道,眼前這個西印德安郡的總督可是整個帝國首屈一指的年輕總督,年僅三十一歲就任西印德安總督,這在當時帝國政壇也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崔文秀相信皇帝陛下的眼力,能夠將這位林克先生置於這裡,陛下肯定也是有其意圖的。

“文秀將軍放心,一切都已經準備妥帖,明天其他幾府的商會都會聯名上書要求漢森同盟撤離藍堡,將麥納行省交由帝國單一管理,同時麥納行省商會和本地貴族們也都會上街遊行示威,顯示民衆意願,兩方共管已經讓麥納人深感不便,何況帝國現在如日中天,傻瓜也知道跟着誰纔有前途。”林克微微一笑,穩穩的坐回在椅中,“不知道將軍這邊也已經準備好了麼?”

“林克,你這是在質疑我崔文秀的能力麼?”崔文秀半開玩笑的反問道,“漢森同盟必須離開,不僅僅是麥納行省,包括德信和德斯坦這兩個行省在內,他們沒有資格在這片土地上指手畫腳,他們很快就會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他們不這樣做,他們可能會失去更多。”

“呵呵,文秀將軍的威名林克早就如雷貫耳了,也許德信的問題不大,不過德斯坦呢?據我所知德斯坦本地的民衆都已經大部改信了聖靈教,真正信奉尼葉教和羅門教的民衆不足三成,他們對漢諾威公國和漢森同盟的認同度要高許多。”林克並沒有被崔文秀的氣勢所壓倒,他需要提醒對方,雖然他知道對方應該比自己考慮更周全,但是他要儘自己的責任。

“嗯,這其實是我們這次軍事行動的最大問題和障礙,現在漢森同盟駐紮在整個西印德安土地上只有一個白鸛兵團七萬人,現在漢森同盟正和奧格斯堡人激戰正酣,要抽出多餘兵力來支援西印德安,無論是從可能性上還是時間上都不大可能,頂對也就是漢諾威公國可能會出動他們在同盟常備軍之外的國防軍來增援,但那一點兵力難以對我們的優勢構成多大的威脅,但是正如你所說德斯坦行省的民衆可能會和漢諾威人聯合起來阻止我們進入,在這個地方上一來距離漢諾威本土太近,二來有民衆支持,我們沒有地利人和,難度要大許多,如果真要打下去可能就會有將德斯坦徹底打荒廢的可能,所以我一直有些猶豫。”

崔文秀舔了一下嘴脣,臉上露出一絲猙獰之色,“不過既然走到這一步,我也不打算放棄德斯坦,如果那些愚民真的要想把他們的信仰和國家政權的統治聯繫起來,我也不會吝惜手中刀鋒,鮮血和頭顱也許會讓很多人清醒過來,信仰並不能代替一切,人要生存還得明白更多的道理才行。”

第35節 定計第30節 奇襲第49節 詭流第9節 勾引第12節 戰前第73節 齋浦渡第20節 美女第109節 揭蓋第76節 對手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17節 對等第52節 洶涌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4節 潯陽樓上(2)第101節 松江第95節 爭奪第9節 廷議第75節 動盪第105節 駕臨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99節 戰猶酣(3)第102節 採訪第67節 海蘭要塞(2)第47節 試比高(3)第19節 大戰序幕第20節 折戟第48節 利益取捨第40節 目標第12節 薦才第5節 大陰謀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114節 受降第30節 連環殺(3)第4節 坐不垂堂第46節 共抗第74節 運籌帷幄第41節 偶遇第20節 暗夜第57節 緊要關頭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11節 比肩(2)第67節 亂中亂第25節 鐵拳(2)第44節 暗手第57節 約會第114節 雙姝會第48節 謀定第127節 推心置腹第31節 挫折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105節 謀刺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24節 鐵拳(1)第77節 大會戰(8)第80節 訂婚第62節 舌辯第105節 駕臨第16節 安全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16節 安全第5節 天算第73節 捉襟見肘第46節 共抗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65節 排行榜(2)第14節 私人代表第66節 變向第27節 遠望第25節 鐵拳(2)第73節 風起(3)第8節 出使人選第16節 奔襲第136節 西風漸(5)第47節 議事(3)第36節 潛機第40節 分割(1)第86節 勁吹第83節 風暴漩渦第33節 專訪第8節 拓展(1)第17節 短兵相接第1節 盧克索第21節 立基第84節 交鋒(1)第14節 社交第4節 分析第51節 年關第1節 盧克索第15節 威勢第86節 密約第12節 奇正(2)第77節 大會戰(8)第1節 論勢第73節 齋浦渡第13節 奴隸市場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11節 東南之旅(3)第15節 威勢第40節 來臨第43節 絕世妖嬈
第35節 定計第30節 奇襲第49節 詭流第9節 勾引第12節 戰前第73節 齋浦渡第20節 美女第109節 揭蓋第76節 對手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17節 對等第52節 洶涌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4節 潯陽樓上(2)第101節 松江第95節 爭奪第9節 廷議第75節 動盪第105節 駕臨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99節 戰猶酣(3)第102節 採訪第67節 海蘭要塞(2)第47節 試比高(3)第19節 大戰序幕第20節 折戟第48節 利益取捨第40節 目標第12節 薦才第5節 大陰謀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114節 受降第30節 連環殺(3)第4節 坐不垂堂第46節 共抗第74節 運籌帷幄第41節 偶遇第20節 暗夜第57節 緊要關頭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11節 比肩(2)第67節 亂中亂第25節 鐵拳(2)第44節 暗手第57節 約會第114節 雙姝會第48節 謀定第127節 推心置腹第31節 挫折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105節 謀刺第80節 爭奇鬥豔(2)第24節 鐵拳(1)第77節 大會戰(8)第80節 訂婚第62節 舌辯第105節 駕臨第16節 安全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16節 安全第5節 天算第73節 捉襟見肘第46節 共抗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65節 排行榜(2)第14節 私人代表第66節 變向第27節 遠望第25節 鐵拳(2)第73節 風起(3)第8節 出使人選第16節 奔襲第136節 西風漸(5)第47節 議事(3)第36節 潛機第40節 分割(1)第86節 勁吹第83節 風暴漩渦第33節 專訪第8節 拓展(1)第17節 短兵相接第1節 盧克索第21節 立基第84節 交鋒(1)第14節 社交第4節 分析第51節 年關第1節 盧克索第15節 威勢第86節 密約第12節 奇正(2)第77節 大會戰(8)第1節 論勢第73節 齋浦渡第13節 奴隸市場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11節 東南之旅(3)第15節 威勢第40節 來臨第43節 絕世妖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