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坐不垂堂

古樸的會議廳中氣氛沉鬱,除了無鋒一人臉上還能保持着一絲淡淡的淺笑外,幾乎所有人臉色都有些陰冷僵硬,甚至還有一絲不滿和怒色夾雜其間,一股壓抑的氣息充斥着整個房間.

“殿下,屬下實在不明白殿下爲什麼一定要進京?現在大勢已明,卡曼人和普爾人已經喪失了和咱們爭霸的資本,現在他們能夠窩在家裡養好傷沒有三五年時間根本不可能,司徒泰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還有些資本,不過以他的經濟基礎,沒有帝都那幫金融家爲他籌集戰爭經費,他那幾十萬軍隊要不了三個月就得自行解散,何況在地方上,除了在燕雲幾府他還有些根基外,東海也好,江南也好,工商階層對他恨之入骨,中下層普通民衆未得到半點實惠,除了一些死硬派的保守貴族外,他根本沒有半個盟友,完全是依靠武力來維繫他的統治,根本不足慮;至於司徒彪,五湖雖然有些根基,但要支持這樣龐大一支軍隊,一樣是力有未逮,何況他的軍隊戰鬥力參差不齊,如果要想與我們西疆軍相比,那根本不值一提.”

“司徒朗那邊,雖然名義上還有四大軍團外加禁衛軍和城衛軍,但實質上我們都知道四大軍團純屬烏合之衆,不堪一擊,而城衛軍尤素夫卻是牆頭草,連司徒明月都無法指揮得動,更不用說司徒朗了,禁衛軍現在雖然以馬遠往爲尊,但現在的馬遠往與以往判若兩人,禁衛軍實際上已經陷入了不可逆轉的分裂,現在帝國內部無論哪一家都無法對我們構成實質性的威脅,這種大好形勢下,殿下卻要以身犯險,古語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殿下的身份何止萬金,爲什麼卻如此執着要進京一搏呢?”

“以殿下如今之勢,可有兩策,要急,大可穩紮穩打,拉攏一方打壓另一方,蠶食鯨吞,不出五年,帝國東南之地定可納入囊中;要緩,坐山觀虎,徐圖周邊外埠之地,讓二司徒兩虎相鬥,待雙方精疲力竭之機,行卞莊刺虎之舉,十年之內,大事可定.屬下以爲這進京之舉純屬多餘,若是像某些人所言爲了名分大義一類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那要這實力何用?司徒家立國之時一樣是外藩起兵,東征西討,爲何又能贏得當時帝國民衆的一致擁護?可見這名分大義也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之上的,若是沒有實力,縱是唐河帝國開國皇帝復生,一樣無濟於事,有了實力,哪怕你是乞丐賤民,一樣可以登上九五之尊!”

慷慨激昂一番話說得在座衆人連連點頭,連無鋒本人也不由得微微點頭,對對方的大部分看法表示贊同,不過這並不代表無鋒就此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凌大人說得是,既然情報部門已經反映出來司徒三子有合流之勢,其目標自然直指殿下.也許三家分散開來不算什麼,但一旦合流其實力也不可小覷.但縱然三家合流,要想抗衡我們西疆亦是毫無勝算,雖然這種合流只能是短時間的臨時媾和,幾方都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卻證明他們已經把殿下視作了心腹大患方纔會這樣結盟,殿下若是穩居西北,他們的聯盟相信要不了多久自然會土崩瓦解,但若是殿下進入中州,那風險將會增加無數倍.也許有人會說殿下可以不進帝都或者用替身,但只要殿下進入了中州境內,便是失去了我們西疆的控制,縱然帶上一兩個師團,但如果幾方聯手想要圖謀殿下,一兩個師團能夠頂得住下了決心的司徒家麼?”薄近塵同樣反對無鋒進京,”再有一點,殿下既沒有大婚,有沒有子嗣,一旦爲對方所困或者動向不明,那整個西疆必將全境震動,甚至引發外來敵對勢力的窺伺,這等嚴重後果可曾考慮過?”

薄近塵雖然話十分隱諱,但卻直指問題核心,李無鋒既無大婦,更沒有子嗣,尤其是這沒有子嗣問題更是一個難解的心結,一旦李無鋒遇刺或者被對方俘獲和囚禁,面臨這種情況,誰能主持大局?眼下李無鋒麾下雖然人才薈萃,羣雄雲集,但軍不幹政,政不管軍,這是李無鋒自組建西北系勢力以來定下的原則,從慶陽城守走到現在西疆大都護府和秦王府都一直堅持這個原則,這個原則固然避免了一方獨大的局面,使得軍隊失去了政府的後勤保障無力持久,而政府沒有軍隊作後盾便無法維持,看上去應該是一個極爲妥帖的策略,但這也帶來一個後果,那就是無鋒麾下竟無一人能夠在無鋒失去了控制力之後擔綱大局,無論是蕭唐還是凌天放抑或是蘇秦莫倫樑崇信,均沒有這等威望能夠執掌全局.政府一系人馬雖然在西疆民衆間聲望頗佳,但由於擴軍問題上一直與軍方矛盾重重,很難贏得軍方認可,至於軍方一系將領則在地方政府中毫無根基,根本無法維持地方政府運轉.這等兩難之局原本是無鋒有意設計,但現在卻成了橫亙在無鋒面前得一個絕大難題.

本來這一切只要是無鋒有子嗣或者大婦便可無虞,母憑子貴,只要有子嗣,哪怕是無鋒本人面臨某種厄難,麾下衆臣和將領也不至於羣龍無首失去主心骨,即或是大婚後沒有子嗣,只要無鋒不死,麾下衆人亦可團結在大婦周圍,羣策羣力,但現在既無子嗣又無大婚,這樣的情形下如何能讓一干人同意無鋒輕易入京?

“至於安全部門方纔提出的方案,不是薄某小看刁大人的下屬,替身再像,難道還真能代替秦王殿下與諸位王公大臣們面對面商談大事?如果不進帝都城,這一趟去中州又有何意義?真要到了那種地步,誰又能阻擋秦王殿下冒險進城?進城之後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誰又能負擔起這個責任?”

薄近塵的一番話說得素來城府深沉從不形諸於色的安全局首腦刁肅臉色也禁不住微微一變,對方的這番話可是毫不留情面,但是也把問題的嚴重性和可能性擺了出來,以秦王殿下的脾性,真要到了帝都城下,一旦形勢需要,誰能阻擋他進城?!

“蕭唐,蘇秦,天放和近塵都已經拿出了他們反對我進京的理由,你們倆對這件事情怎麼看?”無鋒對凌天放和薄近塵二人的態度似乎早有心理準備,他也不置可否,把話題拋給了政府系的兩個頭羊.

蕭唐臉色深沉,一直未曾搭腔的他自然知道這件事情的非同小可,在早秦王殿下已經隱隱約約的向他提及過這個問題,顯然是想要得到他的支持,但說實話他也並不看好這一次進京,尤其是在司徒三子都呈現出合流的趨勢之後,這趟進京的風險性就太高了,雖然有許多輔助性的預防手段,但那都是被動之策,有着許多外界因素的限制.此時見無鋒點名點到自己,卻也不好推辭.

“殿下,其實大夥兒都對您一意孤行要入帝都的意義和目的還不太明白,屬下也一樣,這帝都之行就真的這麼重要麼?相較於我們現在的局勢,屬下實在看不出這一趟帝都之行的必要性在哪裡?殿下所說的無外乎就是拉攏勸誘說服代表帝國上層的貴族系勢力,這一點固然重要,但屬下也以爲還不至於重要到需要冒這樣大風險的程度,所以除非殿下給出屬下們一個足夠充分的理由,否則屬下和凌薄二位大人一樣也難以認同殿下的想法.”

無鋒怔了一怔,他沒有想到蕭唐竟然也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來這樣一下,雖然知曉對方是爲自己安全着想,但這明顯不符合自己當初給他暗示,這讓無鋒有些惱怒.

“蘇秦,你也是這個意見麼?”語氣變得生硬起來,幾乎所有人都聽出了無鋒話語中的不悅.

“回殿下,屬下與蕭大人意見一致,除非殿下給出一個足夠充分的理由,否則屬下也以爲這一趟帝都之行毫無必要!”蘇秦並未被對方強硬的語氣所嚇倒,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會客廳裡死一般的寂靜,只有衆人的呼吸聲清晰可聞,這隻怕是西疆有史以來第一次無鋒的意見遭遇了麾下衆人的聯手否決,而且軍政雙方的態度是如此一致,問題的焦點似乎集中到了一處,那就是進京的風險遠遠超出了進京的必要性,這簡直就像是不會游泳的人跳下河去撿一顆針那般可笑,若單單只是爲了顯示誠心和態度去拉攏那些態度猶疑不定的貴族們,那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無鋒的目光逡巡在衆人臉上,衆人態度驚人的一致讓無鋒也有些猶豫,雖然刁肅和情報部門先前也作了許多準備,但正如這些人所說,風險過大,這一次情報顯示司徒家是想要讓自己一入帝都便永無脫身機會,甚至會不惜一切代價剷除自己,自己冒這一趟險真的值得麼?

要票嘍!

第109節 水雲間(1)第29節 連橫第69節 此伏彼起(2)第30節 情債第20節 籠絡第37節 要挾第33節 機遇第25節 鐵拳(2)第6節 說服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8節 拓展(1)第60節 遍地人才(1)第103節 亂!亂!亂!(1)第6節 開花結果第104節 戰猶酣(8)第21節 前奏第81節 大計(4)第127節 藏金第73節 風起(3)第61節 繼續戰爭!第1節 變故第5節 宏圖霸業第60節 爭執第91節 崔木論戰(2)第82節 殘紅第87節 霸王第78節 大會戰(9)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117節 長思第10節 納賢第17節 發展道路第41節 政策走向第104節 包餃子(2)第13節 奴隸市場第41節 偶遇第7節 美人第126節 會晤第5節 交易第110節 水雲間(2)第49節 新經濟動力(4)第54節 辯論第43節 墨玉鳳凰第4節 矛與盾第62節 高瞻遠矚(1)第44節 反撲第53節 蝴蝶效應(1)第28節 籌劃第97節 王者戰爭(1)第13節 折服第81節 懸殊第37節 明志(3)第14節 鞏固第113節 河朔第3節 上鉤第48節 導火索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79節 曲線第129節 迷情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74節 驚變第59節 動員第73節 風起(3)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39節 深謀第61節 政治(2)第82節 瓜分?(3)第78節 城衛軍團第70節 使命(2)第36節 九黃大戰(1)第48節 利益取捨第10節 鋪開第46節 試比高(2)第6節 萬全之策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46節 試比高(2)第36節 江南疑雲第9節 惡戰(2)第36節 豐澤園(2)第51節 巡遊(1)第44節 人心第129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1)第47節 得逞第49節 絕色雙姝第42節 戲弄第12節 九江第53節 挽弓第89節 北伐(2)第46節 霸勢(2)第110節 退守第36節 戰火烈(1)第1節 盧克索第90節 分道揚鑣第4節 鬥智鬥勇(1)第1節 論勢第62節 潤物無聲第5節 平匪第124節 毒氣第12節 意外收穫第2節 佔領區
第109節 水雲間(1)第29節 連橫第69節 此伏彼起(2)第30節 情債第20節 籠絡第37節 要挾第33節 機遇第25節 鐵拳(2)第6節 說服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8節 拓展(1)第60節 遍地人才(1)第103節 亂!亂!亂!(1)第6節 開花結果第104節 戰猶酣(8)第21節 前奏第81節 大計(4)第127節 藏金第73節 風起(3)第61節 繼續戰爭!第1節 變故第5節 宏圖霸業第60節 爭執第91節 崔木論戰(2)第82節 殘紅第87節 霸王第78節 大會戰(9)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117節 長思第10節 納賢第17節 發展道路第41節 政策走向第104節 包餃子(2)第13節 奴隸市場第41節 偶遇第7節 美人第126節 會晤第5節 交易第110節 水雲間(2)第49節 新經濟動力(4)第54節 辯論第43節 墨玉鳳凰第4節 矛與盾第62節 高瞻遠矚(1)第44節 反撲第53節 蝴蝶效應(1)第28節 籌劃第97節 王者戰爭(1)第13節 折服第81節 懸殊第37節 明志(3)第14節 鞏固第113節 河朔第3節 上鉤第48節 導火索第10節 東南之旅(2)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79節 曲線第129節 迷情第93節 海外殖民(3)第74節 驚變第59節 動員第73節 風起(3)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39節 深謀第61節 政治(2)第82節 瓜分?(3)第78節 城衛軍團第70節 使命(2)第36節 九黃大戰(1)第48節 利益取捨第10節 鋪開第46節 試比高(2)第6節 萬全之策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46節 試比高(2)第36節 江南疑雲第9節 惡戰(2)第36節 豐澤園(2)第51節 巡遊(1)第44節 人心第129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1)第47節 得逞第49節 絕色雙姝第42節 戲弄第12節 九江第53節 挽弓第89節 北伐(2)第46節 霸勢(2)第110節 退守第36節 戰火烈(1)第1節 盧克索第90節 分道揚鑣第4節 鬥智鬥勇(1)第1節 論勢第62節 潤物無聲第5節 平匪第124節 毒氣第12節 意外收穫第2節 佔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