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危難之際

無鋒一行進入西北郡境內,就可以感覺到羅卑人近些年來給這個地區帶來的破壞性影響。博南府本是一個經濟較爲發達的一個府,無鋒看到這裡許多地帶的土質明顯與其它地方的土質不同,是屬於品質極佳的釉土,無鋒雖然不懂,但也知道這種土是製造瓷器和陶器的優良原料。博南府原來的陶器瓷器製造行業相當發達,許多有名的工匠和作坊在這裡日夜生產,出產的各種陶器瓷器在東大陸名聲很大,甚至在中大陸、西大陸也十分暢銷。茶樓酒店生意興隆,來自各地的商人們爲儘早拿到貨物而長期在此駐留。而現在,殘破不堪的窯爐隨處可見,取土用的大坑早已被濃密的雜草所覆蓋,一路行來,人煙稀少,幾乎看不到一個稍微象樣的集鎮,顯得格外蕭條。

----自從十多年前羅卑人控制了北方這條橫貫東西中大陸的交通線後,沿途關卡林立,而且商旅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證,博南府的經濟開始萎縮,好在還有帝國這個大市場,也還算能維持過去。可是近年來,羅卑人的魔掌逐漸伸進西北郡,首先遭殃的是緊挨着羅卑人領地的慶陽府和銀川府,緊接着便侵入博南府和歸德府,最後連金州府也未能倖免。每年的騷擾入侵使得幾府的老百姓民不聊生,在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哪裡還談得上發展經濟。所以大批的百姓背井離鄉,逃離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的家園,另尋謀生之處。

----無鋒帶領着進入部隊進入博南府城後,發現這裡的居民都在議論着帝國與羅卑人的戰爭,上至官府官員鉅商大賈,下至普通黎民百姓,無不盼望帝國軍隊能將羅卑人一舉擊敗,從此加強邊防,再現當地以前的繁榮景象。無鋒一行的到來受到了當地百姓和官員的熱烈歡迎,無鋒也深感當地百姓對安定和平的渴望,這極大的激起了他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的決心。

----離開博南府進入慶陽府境內,這裡的情況比博南還要糟糕,肥沃的田地早已荒蕪多年,雜草叢生,無人耕種;道路橋樑年久失修,難以行走;灌溉溝渠更是堵塞湮沒,無法使用;路上行人稀少,碰見的大多衣衫襤褸面有菜色,哪裡還有往日“西北糧倉”的風采。錦繡河山,淪落於此!此情此景,無鋒也忍不住撫掌嘆息。

----10月7日,無鋒率領部隊押運着大批的糧草、武器、醫藥等後勤物資終於平安到達終點站---慶陽府城。進入府城,無鋒將隊伍帶至城西較場簡單安置,便去拜訪城守衙門,希望能得到當地官府的幫助,將這些物資和自己的下屬士兵們安置好,同時也好探聽前方的戰況。無鋒命令樑崇信在較場坐鎮留守,自己與蕭唐和崔文秀一行三人來到城中心的城守府。在去城守府的途中,無鋒三人瞭解到前方的戰況還處於膠着狀態,這裡的老百姓都十分關心前方戰場的動靜,一方面都渴望帝國軍隊能打敗羅卑人的入侵,一方面也擔心如果戰局對帝國一方不利的話,也好早作準備,收拾財物躲避。在得知前方戰況還算平穩後,無鋒心裡平靜了些,也許自己過高估計羅卑人或過低估計司徒明志了吧。

----來到城守府,這是一座規模相當大的府第,但顯得有些冷清,在無鋒報上自己的身份和來意後,看大門的衙役連忙進去通報。接待無鋒三人的是目前慶陽府的最高行政長官代理城守元寧,由於幾年來羅卑人幾乎年年入侵,慶陽、博南、歸德三府府城也屢遭洗劫,整個地區社會治安極度混亂,而帝國當局一直拿不出對策,原西北郡郡守歐陽春在四年前便以身體狀況欠佳爲由辭職回了老家江南郡,樹倒猢猻散,下面的官吏們也感覺此處不是久留之地,紛紛另尋出路,西北郡守府便成了一個空殼,帝國也一直沒有在任命西北郡郡守,據說帝國中央根本無人願意來此。元寧在接待無鋒是也說自己是暫時在此,整個城守府不過聊聊十幾人,根本無法行使職能,事實上這裡不過是一個接待站。元寧還說目前這個府城裡人還算多一些,因爲大家都知道帝國軍隊已上了前線,換了前兩年,除了老弱病殘,壯年人幾乎都要躲在城外附近的山裡去,等到羅卑人擄掠之後纔回來。

----無鋒瞭解到這些情況,也只得倒轉回較場,看來只好就在較場裡安營紮寨,暫時住下了。回到營中,無鋒命令各部士兵沒有命令一律不得離開軍營,以防騷擾當地百姓。

----入夜,無鋒安排好營中夜間值班 ,自己與蕭唐、樑崇信、崔文秀三人換了便裝,離開軍營到城內瞭解情況。慶陽城的街道看得出設計還是比較大氣,畢竟這裡曾是帝國整個西北地區的中心,雖然這幾年飽經戰亂,但依然可以看得出往日的風光。城牆顯得有些破敗,許多地方早已垮掉,有些處則搖搖欲墜。龐大的城區內住戶並不很多,顯得十分稀疏,許多房屋因長期無人居住管理而倒塌。鬼火一樣的燭光在居民區裡時隱時現,街道上顯得十分冷清。看見這些情景,幾人都有些鬱悶,帝國當局的無能,以至於昔日繁華的都市變得如次蕭條,肥沃的田野長滿了雜草,熱鬧的集鎮成爲一片廢墟,廣大的百姓流離失所,無處安生。

----“蕭唐啊,你對這裡的情況怎麼看?”四人看了一大轉,無鋒開腔了,“條件很不錯,只可惜荒廢就了,又缺乏人氣,治理起來可能要花點兒工夫。當然,前提是要擋住羅卑人的進攻。”蕭唐不緊不慢的回答道。“崇信、文秀,你們倆對這裡看法如何?”無鋒又問樑崔二人。“慶陽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四通八達,是戰略要地,但這裡一馬平川,缺乏險要,易攻難守。”樑崇信話音剛落,“是啊,樑兄說得不錯,這兒易攻難守,而且府城的城牆也到處垮塌倒陷,急需修補。這裡的治安狀況由於長期處於無政府狀態,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地步了。屬下聽說這裡的馬賊勢力相當大,盜匪也相當猖獗,百姓生活十分艱苦。”崔文秀也補充道,二人都是從軍事角度來看的。“所以嘛,這裡才既有機遇,又存在風險,這叫有利有弊,古人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就看統治者如何把握了。”無鋒滿懷信心的總結。

----第二天一大早,無鋒就派自己的直屬偵察兵中隊前往前線,一方面向軍隊的指揮部報告自己押運的後勤物資已經平安到達,另一方面也想了解前方戰場的真實戰況。同時命令部隊將押運的所有物資打點好,一旦前線需要,就好及時送去。

----這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不過對帝國來說這恐怕是比下冰雹還令人難以接受的一天。還未到中午,無鋒正在營中仔細察看慶陽地區的地圖,突然,在營門口站哨的士兵發現城中的居民如同遭遇什麼災難似的,紛紛四處奔跑,緊接着看見自己部隊早晨出去的偵察兵風馳電掣的向營中奔來,“肯定出什麼大事了!”哨兵預感的想道。

----“這麼說,我們的部隊已經完全垮了,羅卑人已經打了進來。”在聽完偵察兵的報告,樑崇信也有些緊張,畢竟還從未遇到過這麼嚴重的情況,在座幾人的眼光都不約而同的望向上首一直沉默不語的無鋒。沉思了好一會兒,無鋒才擡起頭來,臉有些發紅,目光如炬,流露出一股賭紅了眼的賭徒纔會有的神色,掃了一眼衆人,“我想了一下,想與幾位來一次賭博,不知是否大家信得過我?”蕭唐率先表態:“願聽大人吩咐。”樑崔二人也緊跟起立,“請大人下命令吧。”“好!剛纔的報告大家也清楚,這會兒羅卑人的騎兵已經追趕帝國部隊繞過了慶陽府城,我判斷敵人大概認爲這一帶已經沒有能與之抗衡的部隊,所以纔會直殺博南和歸德,而沒有分兵進入慶陽府城,估計他們打算先徹底將帝國西征部隊擊潰,後續部隊再跟上進行洗劫。我想就在慶陽府來與羅卑人賭一次。”無鋒語氣有些激動。“可是大人,羅卑人的部隊足足有十多萬啊,我們目前不過五千多人,敵我力量懸殊太大啊。”崔文秀提出了這個最難以迴避的問題。“這個我也考慮到了,來犯的敵人一共約有十五萬人,在與帝國軍隊作戰中肯定會有一定的損失,加上敵人還要留一定數量的兵力押解俘虜,我估計真正能與我們作戰的大概也就是十萬人左右。”無鋒成竹在胸的分析道,他知道雖然在座的幾人都無條件的信任他,但如果不給他們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恐怕就算上了戰場,也會心存疑慮,畢竟力量對比差得太遠了。

----“可是大人,就算敵人只有十萬,我們恐怕也難有勝算啊,羅卑人的戰鬥力可不比那些暴亂的農民和奴隸。”樑崇信一言道出了在座三人的心聲。“大家不要緊張,聽我再分析。羅卑人這次進攻的目的並不是消滅帝國軍隊,而是要搶奪他們自己領地內急需的糧草牲畜,所以,在這十萬人當中,至少得拿出兩萬人來完成他們的首要任務。而這次帝國軍隊雖然慘敗,但並不是被全殲,有相當一部分軍隊只是被擊潰,現在應該就在慶陽府境內,如果我們現在採取行動將這些被打散的部隊收攏來加以整編,就可以得到一支數目不小的生力軍。而最重要的是我並不準備與羅卑人在城外作戰,那正是他們所擅長的,也是他們所希望的。我準備利用慶陽城現有的城防設施,再抓緊時間加以修補完善,而我們這次帶來的大批武器、箭矢、糧草等後勤物資正好可以派上大用場,如果能充分發動目前城內居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協助我們守衛,再加上敵人這次出征,肯定沒有想到會與我們進行攻城戰,所以估計他們攜帶的攻城用的工具和設備也不足,而且士兵也缺乏攻城戰的經驗和心理準備,綜合以上幾點,我覺得我們有很大的把握挫敗敵人的進攻。”三人原本還有些憂慮的心理在無鋒的一番話語後煙消雲散,特別是無鋒提及敵人缺乏攻城設施時,樑崔二人心裡更是豁然開朗,是啊,敵人本就以騎兵爲主,在加上缺乏攻城設施,自己這一方完全有希望打勝這一仗啊。

----在統一了認識後,哨兵進來報告,說城內一片大亂,居民紛紛在收拾東西,準備外逃。

----無鋒見情況緊急,立即發佈命令:“樑崇信!”

----“到!”

----“命令你率領三個直屬騎兵中隊和第一大隊分爲三組立即出城,在慶陽府境內搜尋,發現有被擊潰的帝國部隊,立即派人帶回城內較場,進行整編,如有講明情況後仍不服管理的,可以便宜行事。”

----“是!”

----“崔文秀!”

----“到!”

----“命令你立即率領第二大隊分爲五組,在城內進行巡邏,並做好市民的勸解工作,發現有趁火打劫者、造謠惑衆者、煽動混亂者,無論何人,均格殺勿論!”

----“是!”

----二將立即領命而去,無鋒已經恢復平靜,只是在下達命令的時候,流露出冷酷而狂熱的光芒。這一幕站在一旁的蕭唐都看在眼裡,在佩服無鋒果斷的同時,他也發現了無鋒眼中流露出的光芒,不禁心中打了一個突。

----“好了,這會兒,該你和我去拜訪兩位重要的人物了。”“大人可是指展、魏兩家?”“哈哈,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啊!”無鋒大笑。

----展家是慶陽府的一大世家,主要經營皮革製品加工,而魏家則是另一望族,主要從事牲畜和農產品貿易,這兩家在慶陽都頗有名望,而且勢力也不小,更主要的是在羅卑人入侵這幾年裡,許多高門大戶都已舉家離開,而這兩家雖然也將大部分產業遷走,但人始終大部分時間留在慶陽,所以在慶陽府普通老百姓心中很有威望。無鋒在離開帝都時就聽古基介紹過兩家,並還由古基親筆寫了一封介紹信,本想空閒下來就去拜訪,沒想到形勢變化如此之快,使自己不得不在這種情況下去見二人。

第6節 大躍進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79節 大會戰(10)第8節 會獵(2)第41節 垂死掙扎第22節 大風起兮第12節 換血第68節 莫測第53節 經濟會議第137節 西風漸(6)第1節 危如累卵(1)第65節 一劍封喉第83節 風滿樓(2)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128節 大發展(2)第104節 交火(4)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08節 人才薈萃(3)第86節 密約第40節 僵局第100節 東向第48節 變起第32節 崑崙關第36節 伏援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52節 開幕第79節 預謀第47節 迷惘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21節 薄近塵出馬第66節 平衡(2)第81節 瓜分?(2)第53節 驚變(2)第93節 換俘第10節 暗流(2)第48節 苦熬第86節 限權第3節 創業(2)第106節 酒醉心明第108節 來訪第4節 整頓第50節 隱忍待發第3節 結交第36節 偷香第77節 天下第一關第98節 土鱉第8節 封侯第51節 日新月異第42節 濱海第48節 東與西第47節 胸懷第68節 船上(3)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82節 殘紅第5節 潯陽樓上(3)第120節 盤算第41節 分割(2)第104節 交火(4)第19節 萬事具備第27節 遠望第82節 石家(2)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84節 強者第6節 萬全之策第35節 割肉第10節 僞裝第47節 胸懷第15節 條件第108節 直面第34節 王與僕(2)第16節 遭遇第25節 命懸一線第4節 大同化第50節 隱忍待發第16節 奔襲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27節 遠望第22節 挾勢第108節 來訪第59節 烈風將起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3節 情感糾葛第41節 短兵第48節 巨浪第37節 暗子第99節 挑戰第18節 不擇手段第17節 絞肉機第66節 誰拳頭硬第19節 內廷第53節 澎湃第4節 軍情局第74節 以子之矛第45節 合流第80節 瓜分?(1)第39節 借雞生蛋第85節 外交角力第45節 兒女情懷
第6節 大躍進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79節 大會戰(10)第8節 會獵(2)第41節 垂死掙扎第22節 大風起兮第12節 換血第68節 莫測第53節 經濟會議第137節 西風漸(6)第1節 危如累卵(1)第65節 一劍封喉第83節 風滿樓(2)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128節 大發展(2)第104節 交火(4)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08節 人才薈萃(3)第86節 密約第40節 僵局第100節 東向第48節 變起第32節 崑崙關第36節 伏援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52節 開幕第79節 預謀第47節 迷惘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21節 薄近塵出馬第66節 平衡(2)第81節 瓜分?(2)第53節 驚變(2)第93節 換俘第10節 暗流(2)第48節 苦熬第86節 限權第3節 創業(2)第106節 酒醉心明第108節 來訪第4節 整頓第50節 隱忍待發第3節 結交第36節 偷香第77節 天下第一關第98節 土鱉第8節 封侯第51節 日新月異第42節 濱海第48節 東與西第47節 胸懷第68節 船上(3)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82節 殘紅第5節 潯陽樓上(3)第120節 盤算第41節 分割(2)第104節 交火(4)第19節 萬事具備第27節 遠望第82節 石家(2)第69節 一覽衆山(2)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84節 強者第6節 萬全之策第35節 割肉第10節 僞裝第47節 胸懷第15節 條件第108節 直面第34節 王與僕(2)第16節 遭遇第25節 命懸一線第4節 大同化第50節 隱忍待發第16節 奔襲第105節 霧鎖殺機第27節 遠望第22節 挾勢第108節 來訪第59節 烈風將起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3節 情感糾葛第41節 短兵第48節 巨浪第37節 暗子第99節 挑戰第18節 不擇手段第17節 絞肉機第66節 誰拳頭硬第19節 內廷第53節 澎湃第4節 軍情局第74節 以子之矛第45節 合流第80節 瓜分?(1)第39節 借雞生蛋第85節 外交角力第45節 兒女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