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絕命殺(3)

當第一波射擊聲響起之後不到五秒鐘時間,第二波射擊聲就再度響起,無數奔行着的普爾騎兵就像秋風中飄零的樹葉紛紛墜下,超長距離的射擊讓普爾騎兵毫無思想準備,事實上他們也無從準備,毫無預兆,既看不到弩矢也看不到投槍,只覺得身體一軟便已經墜地而亡,而周圍的同僚甚至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直到厄運降臨到他們身上,他們才明白過來,只不過這個時候已經太晚了。

每一次射擊聲的想起總有一大片騎兵仆地,即便是火銃鉛彈擊中身披厚甲的戰馬效果也是一樣,中彈後的戰馬要麼伏地不起,要麼負痛受驚狂奔亂闖,將整個騎兵方陣攪得一團亂糟糟,隨着大批騎兵墜地和戰馬亂奔,就像傳染一般,整個騎兵攻擊波尚未進入弓弩手和投槍手的攻擊範圍便已經亂成一團,而火銃兵卻仍然有條不紊的按照既定戰術進行着齊射。

這一萬名火銃隊士兵堪稱是帝國樞密院的最後王牌,如果不是考慮到這一戰將決定帝國今後的命運,樞密院也不會忍痛將這批原本是打算用着火銃軍種子的火銃隊直接投入第一線戰場,而崔文秀似乎根本就在乎這批軍隊的重要性,毫不猶豫的將這批火銃兵投入到了即將面對最殘酷防禦大戰的第二軍團戰線上。但是不能不說崔文秀的這一下注的確相當準確,當第二軍團已經被普爾人車輪戰法拖得有些承受不起的時候,正是這支火銃隊爲第二軍團重新鼓起了勇氣,看着一片片黑壓壓的普爾騎兵不斷的墜地消失在他們自己地鐵蹄下,而隨後而來的弓弩射擊和投槍風暴更是讓普爾騎兵雪上加霜。真正能夠衝到唐軍步兵防線面前的已然寥寥無幾,根本不足以對步兵防線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席勒全身幾乎都要顫抖起來,他完全不能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千里鏡中地一切對於他來說簡直無法想像。他只能茫然的看着那一隊隊奔騰如雷的重甲騎兵怎麼會在一進入四百米到五百米境內的時候就紛紛墜地,地面既沒有陷阱也沒有絆馬索,而投槍和弩箭根本不可能達到那樣遠的距離,即便是唐人的暴風弩具也不可能產生這樣的威力,更何況在距離上暴風弩具也根本達不到。

沉悶的射擊聲在三千米之外就變得幾乎不可聞,席勒呆滯的目光無法從千里鏡中收回,他甚至懷疑是不是千里鏡欺騙了他,他所期待的一切竟然已經這樣一種結果來完結,這不是他想要地,不。不,他絕對不能接受這種結果,這意味着他的軍事生涯甚至整個命運將就此終結!

幾乎是歇斯底里的命令第二波騎兵迅速啓動。席勒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地情緒,暴跳如雷的命令所有騎兵投入進攻,這一仗如果無法取得突破,那就預示着整個普爾軍都將變成唐軍口袋中的獵物。

普爾人隨後漫無目的的衝鋒對於嚴陣以待地唐軍防線來說顯得多麼無力,第二波衝擊的命運可想而知。雖然不少火銃兵的火銃因爲故障而被迫退出戰鬥,但是早就預留了一千火銃兵作爲機動地指揮官迅速命令這些士兵補充到位,而樞密院也早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火銃數量也備有足夠的富裕,對於樞密院來說,要製作已經掌握了製作工藝流程的火銃並不難,而要將一名普通士兵訓練成熟練的尤其是經歷過真正實戰的火銃兵熟手那才更爲寶貴。

當兩波衝擊以徹底失敗告終時席勒就自己宣佈了自己的結果,一劍封喉是他最好的選擇十多萬重裝騎兵在他手中竟然沒有能夠突破同樣數量的步兵防線,而且輔之以數以萬計的步兵,三十多萬大軍竟然落入數量並不佔優地唐軍包圍圈中被活生生徹底殲滅,他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那對自己對整個家族都是一個巨大的恥辱。如果還被唐軍俘虜的話,那整個家族都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唯有一死也許能夠稍稍洗刷一下自己的罪責,而在此之前,他也已經將所有權力移交給了自己的副手,對於副手將會採取何種策略來應付,他沒有做任何建議。

副手最終選擇了向西靠攏,喪失了絕大部分普爾軍中最強悍的重甲騎兵,想象不出他們還有什麼能夠應對已經牢牢控制了局勢的唐軍,遠水解不了近渴,無論是自頓人還是卡曼人都對普爾人現在的局面沒有任乎何幫助,不降則死,這結局早已註定,但是現在他們需要一個體面的投降方式來結束這一切。

重甲騎兵集羣的覆滅事實上已經宣佈了普爾軍的命運,而西線和南線防禦體系同樣也在當夜的帝國軍連夜發起的進攻中遭遇了潰敗,雖然在北線後撤軍隊的及時接應下免於了全軍覆沒的下場,但是當主帥自殺和主力騎兵覆滅的消失傳來時,普爾人的幾線主將都知道這一仗已經無法再繼續下去了。

大陸公曆702年2月3日,普爾軍臨時主帥塞內富爾伯爵在唐軍主營中與唐軍主帥崔文秀簽署了投降協議,宣佈普爾軍無條件投降,而唐軍統帥崔文秀也明確表示將會按照國際公約對待普爾軍俘虜和投降士兵,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並給與受傷士兵以同等治療條件。

與此同時結束了與普爾人戰爭的唐軍在第一時間就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還在於唐軍糾纏不休的多頓大軍,多頓軍主帥科內奇在也在第一時間作出了反應,全線後撤,而此時唐軍的遊騎兵迅速出擊,一直避讓的雲中警備師團和燕山北平防禦軍也迅速出擊給予沿路阻截,一退千里的多頓軍慌不擇路,在大唐遊騎兵的尾隨追擊下幾乎是上天無路如地無門,惶惶如喪家之犬,從雲中南部逃入多頓與普爾交界地帶,數百里地間,二十多萬大軍能夠回到多頓境內的不足十五萬人,所有糧草輜重輕重器械全部丟失一空。

寒風襲面,如同冰刀一般割在臉上,淒厲的北風掠過海面,讓人忍不住打一個寒噤,厚實的棉袍裹着皮甲此時也沒有任何禦寒作用,這種來自地獄中的陰風足以將人凍成冰棍。遠處一連串的黑點在海浪的搖晃下起起伏伏,如果你向後望去,就可以看見數十隻大小不一的軍船躲藏在這四周,呼嘯的海風讓水手們難以控制住船隻的航向,不得不擴大船與船之間的距離,防止相互碰撞。

左世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濃密眉毛微微蹙了起來,到這個時候都還沒有信號發來,難道真的情報有誤?這一戰關係大東洋海軍的聲威,同樣關係着帝國東部沿海的安全,該死的倭人竟然敢在這個時候趁火打劫,這個立原山川的野心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海軍陸戰師團被那個崔文秀全部徵用了,左世昌有些不大愉快,但是大局要緊,而且薄右使和雷大人也明確表示在戰後海軍陸戰師團將會重歸海軍指揮,並且還會得到擴大,這樣的補償才讓左世昌心境稍稍平衡了一些。但是左世昌也明白,三個海軍陸戰師團要想抗衡十五萬倭人陸軍顯然是薄弱了一些,尤其是在無法知曉倭人具體登陸地點的情況下,整個大東洋沿岸,數千裡的海岸線上,倭人究竟會選擇什麼地方誰也無法預料。

庫克羣島、琉球羣島、寶島,這三處都集結了倭人大量兵力,最新情報顯示第一批倭人陸軍將會有十五萬登陸帝國陸地,而究竟是從哪個地段登陸,直到最後一刻仍然沒有完全掌握。這不能怪帝國情報部門的無能,畢竟這樣絕密的情報即便是倭人中的高層也很少有人能夠知曉,唯一依靠的就是從倭人間諜在這一片地區的活動情況以及海岸線上適合登陸的地點來做出具體推斷了。

從敵人集結的船隻來看,倭人不大可能從一個登陸點進行登陸,尤其是寶島孤懸南部海域,根本不可能和北方庫克羣島和琉球羣島的軍隊會合,現在寶島那邊有大南洋艦隊和米蘭聯合艦隊進行監視,整個北面卻交給了自己的大東洋艦隊來負責,這整個攔截任務也就交給自己了,沉重的擔子壓在左世昌身上讓左世昌也嚐到了夜不能寐的滋味。

何家於應該是燕山府境內較爲合適的登陸點了,情報部門顯示這裡曾經幾度被倭人間諜光顧,而這一帶的糧食和各種物資在某些有心人的收集下也在小幅上懲,加上這裡距離庫克羣島既不像營門口那樣近雖然適合登陸但是太過明顯,也不像竹子口那樣偏僻不宜迅速登陸挺進,左世昌選擇在這條航線埋伏也就是要賭這一把,畢竟沒有絕對的把握,許多時候只能憑藉自己的判斷和直覺了。

第22節 攜手第79節 預謀第7節 絕代雙嬌第六十節第71節 出路第28節 瀘江烽火第60節 江南憶第31節 連環殺(4)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108節 新月半島第83節 一日之災第110節 西大陸第2節 驚豔第71節 籌碼第30節 決裂第56節 破局第9節 暗流(1)第99節 戰猶酣(3)第7節 詭計第62節 潤物無聲第134節 西風漸(3)第119節 要價第1節 東洋第84節 西風(2)第98節 戰猶酣(2)第9節 會獵(3)第23節 騰格里風雲(1)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82節 兩線(1)第23節 屈從第97節 前夜第90節 智者(2)第3節 評書第111節 國家利益第124節 毒氣第26節 算盤第18節 策略第82節 突入第66節 異變(1)第1節 風起第14節 社交第20節 銀狐秘諜第28節 風向第40節 亡羊補牢第95節 公信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120節 還價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58節 安插第19節 莫測第43節 捕蟬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1節 離程第31節 烽煙滾滾(1)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13節 毒計第76節 強行插入(2)第100節 序幕第82節 瓜分?(3)第15節 秘間第31節 陰雲第34節 潛移默化第74節 風起(4)第37節 東進之路第87節 交心(1)第74節 黃金第71節 新大陸第128節 口蜜第19節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82節 巡視第105節 戰猶酣(9)第51節 巡遊(1)第18節 倭諜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71節 試探第84節 骯髒第102節 風捲殘雲第2節 舌戰第39節 深謀第92節 海外殖民(2)第45節 天塹第27節 遠望第28節 人心不足第103節 交火(3)第32節 奇聞第62節 遇襲(1)第113節 覆滅第71節 入城第37節 破襲戰第57節 平衡第29節 隱現第45節 試比高(1)第44節 大成第26節 後手第4節 坐不垂堂第16節 重逢第44節 收復第62節 舌辯第46節 輕薄
第22節 攜手第79節 預謀第7節 絕代雙嬌第六十節第71節 出路第28節 瀘江烽火第60節 江南憶第31節 連環殺(4)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108節 新月半島第83節 一日之災第110節 西大陸第2節 驚豔第71節 籌碼第30節 決裂第56節 破局第9節 暗流(1)第99節 戰猶酣(3)第7節 詭計第62節 潤物無聲第134節 西風漸(3)第119節 要價第1節 東洋第84節 西風(2)第98節 戰猶酣(2)第9節 會獵(3)第23節 騰格里風雲(1)第21節 拉丁洋艦隊第82節 兩線(1)第23節 屈從第97節 前夜第90節 智者(2)第3節 評書第111節 國家利益第124節 毒氣第26節 算盤第18節 策略第82節 突入第66節 異變(1)第1節 風起第14節 社交第20節 銀狐秘諜第28節 風向第40節 亡羊補牢第95節 公信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120節 還價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58節 安插第19節 莫測第43節 捕蟬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1節 離程第31節 烽煙滾滾(1)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13節 毒計第76節 強行插入(2)第100節 序幕第82節 瓜分?(3)第15節 秘間第31節 陰雲第34節 潛移默化第74節 風起(4)第37節 東進之路第87節 交心(1)第74節 黃金第71節 新大陸第128節 口蜜第19節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82節 巡視第105節 戰猶酣(9)第51節 巡遊(1)第18節 倭諜第37節 烽煙滾滾(7)第71節 試探第84節 骯髒第102節 風捲殘雲第2節 舌戰第39節 深謀第92節 海外殖民(2)第45節 天塹第27節 遠望第28節 人心不足第103節 交火(3)第32節 奇聞第62節 遇襲(1)第113節 覆滅第71節 入城第37節 破襲戰第57節 平衡第29節 隱現第45節 試比高(1)第44節 大成第26節 後手第4節 坐不垂堂第16節 重逢第44節 收復第62節 舌辯第46節 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