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風起

隨着冬季的臨近,無鋒的學習生涯也漸近尾聲,無鋒與莫倫、蘇民舜、古基的關係也更加密切,無鋒對莫蘇二人的才能十分賞識,古基獲得的各種消息也源源不斷的傳到無鋒的耳中。

今年對帝國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年頭,除了帝都一帶以及五湖郡、江南郡外,帝國其它地區的農作物收成都很不好,東部海上的夷人在下半年幾次大規模的侵襲帝國東部沿海富饒地帶,給沿海的江南郡、東海郡的幾個府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而且嚴重的影響了帝國的海運貿易,對帝國的強大形象打擊很大。西北的羅卑人再次長驅直入,橫掃帝國西北地區,西北郡六府有五府遭到洗劫,其中慶陽、歸德、博南三府幾乎被擄掠一空,帝國在此區域的軍事力量幾乎成了一片空白,盜匪馬賊趁機四起,局勢一片混亂,慶陽、歸德、博南三府實際上已陷入無政府狀態。

周圍一些本對這片地區懷有野心的人也都持觀望態度,不敢冒然插足,畢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是否能與幾乎每年光顧的狂野剽悍兇猛無匹的羅卑鐵騎對抗,而且能否得到帝國中央的支持也還是一個未知數,否則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所以,周圍的各大勢力都採取了騎牆觀望的態度。關西、燕雲兩郡又爆發了農民奴隸的暴動,所幸及時控制,未釀成大的事件。

幾次回到軍營中,無鋒與化名蕭唐的談笑就帝國目前形勢作了探討,都認爲目前帝國已到了十分困難的境地,周圍各國也肯定對此有所察覺,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局勢大的動盪,如果有機會應該抓住機會,跳出帝都這個圈子,到遠離帝國中心地帶的地方去發展。同時,無鋒也要求古基多收集帝都以外其它地區的情報,尤其是帝國西北地區的情報,爲以後作準備。

在獲取了管瑩瑩和花玉眉的芳心後,在二女的支持下,無鋒又對安琪兒發起了猛烈的感情攻勢,安琪兒的感情堡壘很快就被攻破,只是礙於家族勢力的影響,還不敢公開,與無鋒的關係也就未敢突破最後一道防線,畢竟安琪兒的豔名在帝都的上流社會都鼎鼎有名,多少王公貴族子弟都追求未成,如果發現被名不見經傳的無鋒俘獲了芳心,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對無鋒肯定會帶來負面影響,所以二人約會都處於地下狀態。而無鋒對目前這種情況也相當滿意,除了有些遺憾沒有與安琪兒共享魚水之歡外,不過無鋒想安琪兒是帝都上流社會的一朵花,追求者甚衆,如果這時將她採折,少女變成少婦,肯定瞞不過有心人,必然會帶來一些麻煩,所以不如先暫緩,選擇時機,再便宜行事。

學習生涯很快結束,無鋒對學習效果十分滿意,雖然真正學習並未花多少精力,但認識了幾個朋友,而且還有了三個紅顏知己,也應該知足了。而木力格和沙浪卻受益菲淺,不但獲得一個系統學習軍事戰略戰術知識的機會,而且還獲得了與其它同僚交流經驗的機會,無鋒也在學習期間選擇了一些軍事書籍贈送給二人,要二人珍惜機會,努力學習,二人都圓滿的完成了學習任務。

回到軍營,在檢查完部隊的訓練情況後,無鋒召集了蕭唐、樑崇信、崔文秀、盧曼舉行了一次小型會議,這次會議規模雖小,時間也很短,但在後來的帝國曆史上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因爲在這次會議上,無鋒在介紹完目前帝國所處的形勢後,第一次向自己的心腹們提出了要跳出帝國的中心地帶,尋找機會,擺脫羈絆,以求得更大的發展,他還鄭重的向在座另外三人介紹了化名蕭唐的談笑。

蕭唐又對當前帝國及帝國周邊形勢結合掌握的情報作了進一步的詳細闡述和分析,在座的樑、崔、盧三人在聽完兩人的話語後,震驚之餘,不由得熱血沸騰,回想自己在帝國軍隊所受的待遇,本就對當前帝國有些不滿的他們早就下定了忠於面前這個深不可測的年輕人,只是他們還有很多疑問。

樑崇信首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大人,我們屬於城衛軍系統,恐怕很難有機會到帝都以外的地區駐防,最多有幾回像上年那樣短時間的一些軍事行動啊。”

崔、盧二人也露出深以爲然的神情,無鋒則面帶自信的微笑。“這個你們不必着急,我只是提出一個初步的設想,並不是要馬上施行,更何況我估計帝國今年會對西北邊境的羅卑人用兵,帝國本來去年就有此意圖,可由於前年北方農民奴隸暴動耽誤了準備工作,所以我估計今年帝國的軍事行動勢在必行,因爲西北地區局勢的糜爛已嚴重的影響了帝國方方面面,北方陸路貿易的中斷,使西大陸和中大陸的商品運到帝國後的價格比原來幾乎翻了兩倍,而帝國的商品嚴重積壓,許多商人因此破產,而且羅卑人的軍事侵略對帝國的尊嚴無疑是當面一個耳光,周邊許多國家也因此蠢蠢欲動,老百姓也怨聲載道,認爲當今帝國朝廷無能,因此帝國急需一次戰爭勝利來改善目前的不利局面,到時候,也許我們會有機會的。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加強部隊的充實訓練,崇信和文秀你們要加緊進行,另外盧曼你要將所有後勤物資包括武器、戰馬、糧草、被服、醫藥等一切及早備齊,切不可掉以輕心。”

三人皆起立遵命,無鋒又叮囑三人對此事暫勿外傳。

“羅卑人是遊牧民族的一支,自古以來就與其它幾支遊牧民族一直共同生活在大陸北部的騰格里大草原上,它在大陸歷六世紀初開始壯大起來,先後多次與大草原上的其它幾支遊牧民族爲爭奪大草原的霸權而發生戰爭,進入七世紀中葉後,它的實力進一步壯大,在大草原的東部先後打敗求爾人、努米底人、圖布人和莫特人,稱雄東騰格里大草原,與西騰格里大草原的霸主赤狄人相對峙,並不斷向它周圍唐河帝國、西斯羅帝國、西域諸國、印德安王國、漢森同盟諸國發動侵略戰爭,直到帝國建立。”----摘自《帝國民族列傳》

時間已進入大陸歷691年7月,帝國軍隊也逐漸轉入備戰狀態,尤其是北部軍區的第二軍團和西部軍區的第三軍團更是加緊訓練,城衛軍團也進入了戒備狀態,各種軍事物資也源源不斷的補充到位,一切都是爲了與即將到來的與羅卑人的戰爭。帝都皇宮日月殿,帝國皇帝司徒明月色臉色肅穆,正專心致志的傾聽軍務總署情報部負責人的彙報。

“羅卑人所在的騰格里草原今年又遇上旱災,許多牧民的牲畜都乾渴致死,看來他們要想度過今年肯定要對外發動戰爭,根據我們的情報顯示,他們大酋長瓦德亞下的徵南大將軍貝桑部已開始作先期戰爭動員,主要針對他們西南邊的印德安王國和漢森同盟諸國,估計徵東大將軍屠答部也會馬上進入戰爭動員,目標肯定是我們,因爲西域五國已經按他們的要求向他們交納了糧食草料和牲畜,而莫特人、圖布人已和他們達成協議,莫特人和圖布人將聯合向西斯羅帝國發起進攻,所以他們的目標只有我們。”

“諸位對這次戰爭有什麼看法?”司徒明月有些煩躁,畢竟羅卑人的實力不可小視,與那些農民奴隸組織起來的烏合之衆有天壤之別,而帝國目前軍隊戰鬥力不比以前,勝負難測啊。

“陛下,軍務總署已草擬了一個計劃,我們準備抽調西部軍區第三軍團以及北部軍區的第二軍團的三個師團作主力,另外抽調城衛軍團的兩個師團作預備隊,在準備就緒後就開赴西北郡。根據我們情報,羅卑人的徵東大將軍部約有重裝騎兵三萬人,輕騎兵六萬人,輕步兵六萬人,沒有重裝步兵,共計十五萬人,估計會留守一部分,而我們這次共計出動二十二萬餘人,還不包括已經表示要與我們一起協同作戰的銀川府的一個師團,其中重裝騎兵三萬餘人,重裝步兵五萬餘人,輕騎兵四萬餘人,輕步兵十萬餘人,在兵力對比上我們佔絕對優勢,而且,我們這次是在自己的家門口防禦作戰,能夠充分發揮重裝步兵的防禦優勢,只要後勤物資跟上,肯定能挫敗敵人的進犯。”軍務大臣何知秋不慌不忙的寬慰皇帝,其它幾個大臣也都紛紛表示這次戰役經過精心策劃,肯定會大獲全勝。

“不知軍務總署準備讓誰出任這次戰役的總指揮官呢?”

“這個得由陛下裁奪。”

www●ⓣⓣⓚⓐⓝ●C O

“大家可以推薦一下嘛。”

一個魁偉的身影站了出來。“臣弟毛遂自薦,願意領軍殺敵,爲皇兄分憂。”

衆人一看,原來是陛下的親弟弟鎮國公司徒明志,軍務大臣何知秋眉頭立刻皺了起來,司徒明志性格急燥,好大喜功,根本不是這次戰役指揮官的合適人選。

“公爵大人,這次戰役戰場遠在西北邊疆地區,路遠難走,舟車勞頓,公爵大人貴體要緊,不宜擔此辛苦差事。”何知秋連忙出面勸阻。

“什麼話,本公爵身體健康得很,正想爲皇兄分憂,怎麼,難道何大人認爲本公爵不夠資格,還是對本公爵缺乏信心。”司徒明志的臉色已經有些難看了。

何知秋不由暗自叫苦,嘴裡卻連忙解釋︰“公爵大人想到哪裡去了,大人勇冠三軍的威名早就傳遍了整個東大陸,怎麼會在乎這樣一場戰爭呢?只是下官覺得公爵大人出馬,未免有些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少說這些廢話,本公就想藉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野蠻人來練練手,所以請皇兄下旨讓我領兵。”

何知秋心裡暗暗着急,連忙向在場的其它幾位將軍大臣用眼神示意,但在場的幾位都裝着沒看見,將頭扭到一邊,誰也不願意爲這事去得罪與皇帝關係十分密切的鎮國公大人。

司徒明月倒還有些慎重,“皇弟,這可不是非大非小的事情,可出不得半點差錯,你去可以,但若打了敗仗,後果你是知道的,可別怪朕這個做哥哥的手下無情啊。”司徒明月臉色莊重的叮囑道。

“皇兄放心,到時候您只管聽大捷的消息吧。”何知秋看事已成定局,也只得請鎮國公多加小心,千萬不要輕舉妄動,尤其不能貪功冒進。司徒明志很不耐煩的答應了。

回到府中,何知秋有些煩躁,這次戰役如此重要,關係到帝國西北地區以後的局面,甚至對整個帝國也會產生重大影響,而司徒明志卻絕非這次戰役的合適人選,自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弄不好就會出大亂子,書房裡只傳來一陣陣嘆息聲。

“大人,何事如此煩惱啊?”何知秋擡頭一看,見是自己的夫人何楊氏和小妾何安氏二人。

“是夫人啊,坐吧。”

“我聽下人們說大人回府便到書房唉聲嘆氣,不知出了什麼事,所以過來看看。”平時自己的丈夫都十分沉着鎮定,很少有這種愁眉不展的情況。

“夫人有所不知啊,今天朝議,討論出征西北的指揮官人選,鎮國公大人要求領兵,我勸說不住,陛下已經答應了,我擔心這次出征會有麻煩啊。”

“那大人何不再向陛下進言一次呢?”

“陛下已經決定了,再去諫言,我擔心只會適得其反啊。”

“大人,只要您盡了自己的努力,我們也就問心無愧了。”

“好吧,我這就去晉見皇上。”

“何愛卿,這麼晚了急着見朕,到底有什麼要緊事?”

“陛下,臣還是爲今天朝議上討論的出征西北的指揮官人選一事而來,臣經過慎重考慮,覺得鎮國公大人不是這次戰役的最佳人選,能不能請陛下另外考慮一下呢?”

“哦,爲何何愛卿這樣認爲呢?”

“臣認爲鎮國公大人年齡已經偏大,不再適宜作遠途跋涉,還有鎮國公大人性格比較急躁,臣擔心在戰場上會影響指揮官的判斷。”

司徒明月也有些猶豫,畢竟這是一場事關重大的戰役,不能出一點差錯,他考慮了一下,如果這時不讓司徒明志帶兵出征,他肯定不會輕易作罷,而且司徒明志說得也有道理,這是一支相當於兩個軍團兵力的部隊,如果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掌握,那就會出更大的問題,何知秋對這次戰役的指揮官人選這麼重視,難道?想到這裡,司徒明月定了定神︰“何愛卿,既然朝議上已經定了人選,現在也不好在作更改,這樣吧,朕再叮囑一下鎮國公,讓他小心行事。”

何知秋見皇帝陛下決心已下,只得跪安回府,回家的路上,他有些惆悵,莫非這就是天意?但願自己的預感是錯的。

第83節 風滿樓(2)第49節 矛頭第122節 制衡第14節 閃擊第35節 定計第74節 隱流第33節 專訪第103節 包餃子(1)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123節 收買第74節 大會戰(5)第35節 定論?第89節 警告第9節 溫馨第66節 聲東擊西(1)第74節 雄心如鐵第40節 來臨第96節 春光第111節 陰對陰第3節 情感糾葛第105節 承諾第40節 風雨第6節 萬全之策第23節 無心插柳第51節 變色第33節 立儲第37節 要挾第22節 蛙跳登陸(2)第36節 伏援第37節 引狼相鬥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81節 大計(4)第36節 戰火烈(1)第39節 見聞第128節 口蜜第48節 苦熬第4節 整頓第48節 巨浪第91節 崔木論戰(2)第1節 預言第67節 侵蝕第91節 北伐(4)第105節 縱論第114節 雙姝會第116節 挑戰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73節 火苗第35節 奇兵第15節 亮劍(1)第33節 帝國反擊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106節 戰猶酣(10)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70節 抵京第87節 明智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0節 虛實相間第20節 劍指(1)第7節 劍拔弩張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3節 奇正(3)第8節 帝京(2)第43節 夜不能寐第23節 尊敬第11節 樓蘭明珠第42節 戲弄第57節 攤牌(2)第24節 國策之議(1)第85節 相思第58節 安插第46節 兵壓第52節 名誘第30節 奇襲第101節 仁者見仁第59節 烈風將起第6節 潯陽樓上(4)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107節 故人來第7節 明勢第87節 交心(1)第24節 鐵拳(1)第24節 騰格里風雲(2)第20節 銀狐秘諜第98節 危機意識第49節 籌謀(1)第41節 政策走向第25節 西線無戰事第104節 大手筆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22節 納入第5節 一拍即合第12節 政權架構第61節 東下第100節 序幕第5節 一拍即合第9節 勾引第12節 賜宅第103節 包餃子(1)第17節 鋒煙再起
第83節 風滿樓(2)第49節 矛頭第122節 制衡第14節 閃擊第35節 定計第74節 隱流第33節 專訪第103節 包餃子(1)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123節 收買第74節 大會戰(5)第35節 定論?第89節 警告第9節 溫馨第66節 聲東擊西(1)第74節 雄心如鐵第40節 來臨第96節 春光第111節 陰對陰第3節 情感糾葛第105節 承諾第40節 風雨第6節 萬全之策第23節 無心插柳第51節 變色第33節 立儲第37節 要挾第22節 蛙跳登陸(2)第36節 伏援第37節 引狼相鬥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81節 大計(4)第36節 戰火烈(1)第39節 見聞第128節 口蜜第48節 苦熬第4節 整頓第48節 巨浪第91節 崔木論戰(2)第1節 預言第67節 侵蝕第91節 北伐(4)第105節 縱論第114節 雙姝會第116節 挑戰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73節 火苗第35節 奇兵第15節 亮劍(1)第33節 帝國反擊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106節 戰猶酣(10)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70節 抵京第87節 明智第50節 陰謀之起第10節 虛實相間第20節 劍指(1)第7節 劍拔弩張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3節 奇正(3)第8節 帝京(2)第43節 夜不能寐第23節 尊敬第11節 樓蘭明珠第42節 戲弄第57節 攤牌(2)第24節 國策之議(1)第85節 相思第58節 安插第46節 兵壓第52節 名誘第30節 奇襲第101節 仁者見仁第59節 烈風將起第6節 潯陽樓上(4)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107節 故人來第7節 明勢第87節 交心(1)第24節 鐵拳(1)第24節 騰格里風雲(2)第20節 銀狐秘諜第98節 危機意識第49節 籌謀(1)第41節 政策走向第25節 西線無戰事第104節 大手筆第116節 戰場之外第22節 納入第5節 一拍即合第12節 政權架構第61節 東下第100節 序幕第5節 一拍即合第9節 勾引第12節 賜宅第103節 包餃子(1)第17節 鋒煙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