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糧與財

但這還不是最讓司徒泰焦心的問題,擺在司徒泰面前最大的難題還是糧食和財政問題。燕雲和東大陸其他地方一樣全郡欠收,各地儲備糧食已然告罄,如果不是各地商人大規模的與海上的倭人進行走私交易,只怕問題還要嚴重許多。

對於燕雲甚至東海的商人們的公然走私糧食行爲司徒泰在冷謙的建議下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某些時候,他還不得不通過這些商人進口大批糧食來彌補自己軍糧以及儲備用糧的不足。

好在倭地近些年來一直風調雨順,糧食連年豐收,倭地官方和民間都儲存了大量糧食,而眼下倭人又奪佔了堪察加島和寶島,軍事力量的急速擴張也使得他們急需進口大量的鐵、銅、煤、木材、桐油、生漆以及馬匹等各種戰略物質。

倭人侵佔了琉球羣島、堪察加島和寶島之後又突襲了自己海軍,司徒泰已經命令自己控制區範圍內進行海禁,嚴禁沿海各地與倭人進行物資交易,但並未收到應有效果。首先是司徒元控制下的泉州與倭人交易量急劇攀升,迅速取代了登州、金陵、餘杭成爲與倭人商貿往來最繁忙的港口,而米蘭人和南洋諸國也同樣參與到了與倭人的交易當中來,南洋聯盟甚至成爲了倭人把包括多頓和唐河佔領區內人口販賣爲奴的最大買家,大批的平民被倭人用大船運至南洋聯盟諸國傾銷,讓南洋聯盟那些奴隸販子們喜笑顏開。

而這種行徑也在唐河帝國內激起了極大反響,這也讓保守糧食短缺之苦一度想開放海禁的司徒泰又不得不繼續維持海禁令,只好在暗中大大放鬆了對海禁的管制,通過糧食走私,大批戰略物資運入倭地的同時,倭人的糧食也大量涌入,大大緩解了自己佔領區的糧食緊缺問題,而中大陸南部沿海地區的糧食也開始通過南洋聯盟轉口進入自己的領地,雖然在價格上上漲了許多,但在客觀上卻實實在在的減輕了糧食緊缺的壓力。

糧食問題在沿海地區的確得到了有效緩解,但在內地尤其是水運難以抵達而交通條件又較差的地區卻仍然存在,而糧食壓力得到緩解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倭人軍事實力尤其是海上軍事力量的進一步增強以及自己的財政接近破產,而東海、江南控制區的商人們此起彼伏的抗議浪潮也使得自己不敢再輕易加徵稅釐,大量工商資金和業者的外流也讓司徒泰商透了腦筋,以至於在普爾人效仿卡曼人在黑山和龍泉的惡行之後丟棄下的雲中府竟然無人問津,連司徒泰自己也有意迴避這個問題,憑他現有的財政根本不足以解決雲中府現在這一爛攤子。

貸款?向誰貸?東海和江南的商人們似乎已經有串通一氣的架勢,不但瘋狂轉移資金和人員,而且不約而同的婉拒了自己的貸款要求,這分明就是一種挑釁,但在自己尚未登上皇位之前,他不敢再啓事端以妨害自己的登位大計。向一直支持自己的燕雲和東海土地貴族們借款?這些土地貴族們倒是願意,可是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他們也是有心無力。向外大概就只有司徒彪和李無鋒了,可司徒彪現在正是全力擴張自己勢力之時,只怕不會應允借款與自己,而李無鋒這個傢伙指東打西,聽說在印德安更是大撈特撈,雖然囊中豐厚,但他會借給自己麼?

有時候司徒泰也曾想過索性心一橫尋找些藉口對那些不願與自己合作的大商賈們下手,不信他們拿不出錢來,但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很容易激起各地工商界的敵視和反抗,弄不好得不償失,所以在幾度斟酌之後,司徒泰始終不敢走出這一步。

瞅了一眼仍然在一絲不苟查看各地送來情報的老者,司徒泰心中輕嘆一口氣,冷謙在對形勢上分析以及軍務上都相當有一套,但在對政務的處理上卻不太擅長,而且僅僅他一人也無法支撐起自己麾下整個政權架構,而自己手中最缺乏的便是能夠替自己打理控制區日常政務的人才,現在自己手中控制着帝國東部十三個最重要的府縣,手下卻沒有一個能夠真正替自己扛起這個重任的高級人才,大量府縣除了太過重要必須要由自己人控制的位置由自己安排人掌握外,大部分官員都還是原封不動,繼續行使他們的權力,這樣的管轄如何能夠真正到位有效呢?人才,現在自己做夢都在想這個問題,自己又到哪裡去找既有才能又能忠心不二的爲自己效命的人才呢?

“殿下,雲中府的士紳已經聯合了燕雲郡的一些鄉紳們來向殿下請願,要求殿下儘快派人接管雲中,恢復雲中正常秩序,維護帝國領土完整。”冷謙皺着眉頭把一大疊函件整理完,呈報給自己主公。

“哼,這個時候要我收復雲中府,我拿什麼來餵飽這些難民和流民?普爾人一拍屁股走人了,丟下一個爛攤子,想讓我接手,沒門!誰願意去接手,誰去!反正我不去!”一提起雲中司徒泰就火冒三丈,幾十萬難民不但涌入周圍北平和萊州等地,而且那些逃出來的鄉紳還四處吶喊,給自己施加壓力,要求自己儘早接手,安撫災民和難民,恢復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可現在自己哪裡還有多餘力量估計偏遠的雲中,連普爾人都撐不住了,自己由怎麼能隨便陷入這個泥潭呢?

“殿下,可是這些傢伙已經聯名到了帝都上訪,帝都那些媒體都已經開始關注這件事情,現在處在這個關鍵時候,輿論導向十分重要啊,一旦在別有用心的人授意下,輿論很有可能對我們的聲譽造成很大傷害。”冷謙卻深知這裡邊的難度,有些擔心的提醒自己主公。

“那依你之見卻該如何?我們哪裡還有多餘錢糧接濟他們,一旦接手所有責任都會由我們來扛着,還不如現在故作不知,到時候推個乾乾淨淨。”司徒泰也知道事情不簡單,但囊中羞澀,他實在是無能爲力了。

“殿下,要麼咱們想辦法從軍糧和儲備糧中擠出一點應付,要麼只有想其他辦法把帝都那些媒體堵住。”冷謙也同樣清楚己方財政狀況,所以只能採取變通之法。

“軍糧和儲備糧決不能動,前車之鑑,那卡曼人南征大軍現在陷入困境被李無鋒趁機痛擊就是因爲後勤糧食跟不上造成的,我們決不能重蹈覆轍,軍隊現在是我們唯一的支柱,這一點不用多說。倒是你說的其他辦法不知是指什麼?”司徒泰其實已經估料到了對方所說的其他辦法,不過他希望由對方說出來。

“還有什麼辦法,只能舍點小財動員一些關係把幾大主流媒體的口封住,只要能拖上一兩個月,殿下能夠順利接任皇位,一切名正言順之後都要好辦得多。”冷謙微微苦笑,眼下也只有此法能用,至於中間會不會出什麼亂子和差錯,那也顧不得了。

“嗯,也只有如此了。這樣,你安排得力之人去處理,務必不能出紕漏,這個骨節眼上,容不得有閃失。呃,另外,冷老,你看咱們是不是可以在帝都那邊的商人和金融家裡想想辦法,貸上一些款子,好死賴活也得挺過這兩個月才行。”

司徒泰知道自己自從控制東海江南之後大幅度提高稅率和厘金極大的動搖了東南工商階層對自己的信心,但處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自己也是沒有辦法,大量擴軍需要資金支持,而自己控制的燕雲本來就沒有多少底子,唯有把手伸向商人們,明知是殺雞取卵,也不得不爲,現在要想再從商人們口袋中貸款,那是難上加難,唯有寄希望於藉助自己可能在皇位之戰中最終勝出這個利好消息從帝都商人們那裡撈上一筆,以解目前的燃眉之急了。

“殿下,這恐怕不太容易,帝都那些商人哪一個不與帝國上層官宦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可比江南東海那些商人勢利得多,現在時局不明,要想空口白牙從他們那裡貸到款,老朽也沒有一點把握,除非殿下能夠以一些比較現實的東西作抵,或許還有幾分希望。”冷謙有些爲難,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法子不是不能用,但卻要以背後的實力作後盾,如果一干商人都看好自己主公,那自然不必多說,但如果他們認爲這筆交易風險太大,那他們也決不會拿自己的錢去打水漂,眼下權宜之計就只能以控制在手中的東西去作交換,用鉅額收益來吸引商人們的賭性,成則大賺,敗則慘賠。

“你是指••••••?”司徒泰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似乎想到了什麼。

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12節 牛人第8節 潮起第67節 亂中亂第67節 氣數第99節 偷窺(2)第94節 發財之路第59節 落日第43節 墨玉鳳凰第14節 東利伯亞行省第84節 兩線(3)第59節 接舵第94節 戰爭步伐第113節 回師第26節 算盤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32節 惡狗第9節 暗流(1)第68節 押寶第78節 西來第118節 苛刻第59節 反思第45節 民情第23節 大局已定第24節 東進第4節 根源第51節 外交第1節 危難之際第105節 承諾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4節 席捲第7節 絕代雙嬌第34節 潛移默化第5節 江南故事第8節 好價錢第37節 明志(3)第12節 暗流(4)第77節 配角第65節 蛇芯岬(2)第50節 忤逆第58節 陰謀(1)第83節 風暴漩渦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105節 包餃子(3)第62節 叵測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72節 同類第114節 危險者第3節 遏強扶弱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26節 逆襲(1)第48節 變起第37節 明志(3)第41節 分割(2)第37節 破襲戰第46節 試比高(2)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40節 風雨第89節 後宮第57節 梟雄第34節 偏鋒第20節 鉅變第112節 新時代到來第8節 困殺第4節 席捲第109節 揭蓋第17節 力薦第1節 錯綜(1)第81節 大會戰(12)第76節 大會戰(7)第27節 北風(2)第89節 危境第38節 對策第30節 分裂第110節 退守第77節 大會戰(8)第36節 潛機第10節 比肩(1)第77節 心事第40節 出路第18節 跡象第80節 爭功第71節 入城第23節 騰格里風雲(1)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109節 絕命殺(3)第105節 謀刺第42節 濱海第64節 排行榜(1)第63節 五月風波第57節 攤牌(2)第52節 壯志雄心第29節 死結第88節 故國第102節 強攻第52節 開幕第66節 船上(1)第78節 情事第78節 西來
第131節 中州留守第12節 牛人第8節 潮起第67節 亂中亂第67節 氣數第99節 偷窺(2)第94節 發財之路第59節 落日第43節 墨玉鳳凰第14節 東利伯亞行省第84節 兩線(3)第59節 接舵第94節 戰爭步伐第113節 回師第26節 算盤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32節 惡狗第9節 暗流(1)第68節 押寶第78節 西來第118節 苛刻第59節 反思第45節 民情第23節 大局已定第24節 東進第4節 根源第51節 外交第1節 危難之際第105節 承諾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4節 席捲第7節 絕代雙嬌第34節 潛移默化第5節 江南故事第8節 好價錢第37節 明志(3)第12節 暗流(4)第77節 配角第65節 蛇芯岬(2)第50節 忤逆第58節 陰謀(1)第83節 風暴漩渦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105節 國之體制(1)第105節 包餃子(3)第62節 叵測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72節 同類第114節 危險者第3節 遏強扶弱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26節 逆襲(1)第48節 變起第37節 明志(3)第41節 分割(2)第37節 破襲戰第46節 試比高(2)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40節 風雨第89節 後宮第57節 梟雄第34節 偏鋒第20節 鉅變第112節 新時代到來第8節 困殺第4節 席捲第109節 揭蓋第17節 力薦第1節 錯綜(1)第81節 大會戰(12)第76節 大會戰(7)第27節 北風(2)第89節 危境第38節 對策第30節 分裂第110節 退守第77節 大會戰(8)第36節 潛機第10節 比肩(1)第77節 心事第40節 出路第18節 跡象第80節 爭功第71節 入城第23節 騰格里風雲(1)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109節 絕命殺(3)第105節 謀刺第42節 濱海第64節 排行榜(1)第63節 五月風波第57節 攤牌(2)第52節 壯志雄心第29節 死結第88節 故國第102節 強攻第52節 開幕第66節 船上(1)第78節 情事第78節 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