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以子之矛

“什麼?你說什麼?”這幾句話可非同小可,不但皇帝陛下半閉的雙眼猛睜開來,全身一震,身體一下子坐了起來,連一直默默坐在旁邊的軍務大臣也是臉色大變,甚至猛的站起身來。

“周愛卿,此話當真?消息是否準確?”司徒明月震驚之餘,連連問道,旁邊何知秋凌厲的目光也牢牢鎖定在滿頭大汗的情報大臣臉上。

“微臣不敢妄言,但根據微臣所獲情報顯示,倭人現在正在大力建造的軍船樣式的確與帝國水軍的大型軍船相仿,幾乎沒有什麼改動。據情報反映,倭人在四鹿島上的兩大港口----磯板港和保和港均已經有大量大型軍船在建,並在大東洋上亞羅灣附近,我們的情報人員偵察到了有數量不詳的倭人大型軍船在進行適應性演練。”

一句句話猶如記記重錘落在司徒明月和何知秋二人心上,敲得二人不禁一陣頭昏眼花,饒是有一定思想準備,司徒明月依然感覺到頭部一陣暈眩,連忙將身體靠在了躺椅上。

“周大人,你能確定倭人他們所建造的軍船是仿造我們帝國水軍的大型軍船?會不會是效仿米蘭人的軍船呢?”何知秋說這話的時候語氣也有些軟弱,因爲他知道米蘭人的軍船製造技術雖然雖然和帝國水軍軍船不相上下但卻是各有特點,帝國軍船體積更大,在龍骨設計上更有獨特的造詣,而米蘭人的軍船則稍小一些,在桅和帆的設計上更勝一籌。兩種船型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在外形方面也有很大差距。

“何大人,應該不會有誤,您也知道帝國軍船和米蘭軍船外形特徵不大相同,我們的情報人員不可能會辨別錯誤的。”周保中立即回答道。

房間裡一下子沉寂下來,三人都在考慮着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尤其是司徒明月和何知秋君臣二人更是愁眉深鎖。要知道大型軍船建造技術一直是唐河帝國和米蘭王國稱雄大東洋的基礎,雖然帝國在海洋上並沒有太大的對外野心,但這卻是保衛海防的重要手段,一旦被野心勃勃的倭人掌握了建造技術,加之他們地處大洋之中,明顯更適合發展水軍,要不了多久就會對帝國東部海疆產生嚴重威脅。

帝國和米蘭王國兩國早就將這項技術列爲最高機密,採取了相當嚴格的保密手段,除了帝國中央有保存製造技術的圖紙外,就只有在餘杭府的帝國水軍艦隊總部才存有這項技術的圖紙了,那主要是爲了便於艦船大修時方便而保留的。

而現在很明顯,帝國的軍船製造技術已經被泄露了,而且是落在了東邊海上的倭人手中。倭人本來就長期騷擾帝國東部海疆,幾乎每年都會給帝國鄰海各府縣帶來大量人員物資損失,沿海百姓深受其害,帝國水軍的主要就是負責清剿行蹤遊弋不定的倭寇,這些長期在帝國近海流竄的倭寇其實都有這很深的政治背景,絕大部分都是受居住於大東洋上諸島中倭人勢力最大的幾大家族的支持。

長長的喘了一口粗氣,司徒明月煩躁的按了按自己頭兩側的太陽穴,醞釀了一下措辭才道:“依你之見,這造船技術的秘密是從帝國內部泄露出去的?”

“回稟陛下,微臣可以肯定這造船技術的秘密是從帝國泄露出去的。因爲都知道這造船技術涉及許多方面,也是帝國經過幾百年的積累發展而成,倭人原來自己製造的艦船,體型小,容量少,速度也不算快,抗風浪能力極差,只佔了一個靈活的特點,遠遠不能與帝國軍用船隻相比,這方面的技術絕非一蹴而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的。可現在,倭人已經建成了數量不詳的幾艘軍船並用語實戰演練,在建的還有不少,由於倭人對他們的軍事設施尤其是軍港防範得相當嚴密,我們的情報人員至今仍無法潛入。”情報大臣的臉色此時十分嚴肅。

“可微臣無法確定這項秘密究竟是從何種渠道泄露出去的,這不是微臣的職權管轄範圍。”緊接着他有補充了一句。

此時此刻,司徒明月已經沒有太多精神來追查究竟是通過何種渠道泄露出去的了,擺在面前的是倭人一旦掌握了這些技術,他們的造船技術將會一下子得到飛躍式的提高,甚至很快就可以與帝國水軍比肩,那帶來的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帝國必須馬上就要考慮對策,否則在不久的將來,帝國的東面又會面臨巨大的威脅,尤其是帝國在大東洋上諸大島嶼。

何知秋也在暗自嘆息,他能夠肯定軍船製造技術的泄露有極大可能是從帝國水軍總部出去的,他曾經在一年多前就提醒過名義上是自己下屬的水軍艦隊總指揮官,但似乎並沒有引起對方的重視。他從下屬的軍事情報部門得到消息說倭人幾個大家族在進行勢力整合,尤其是立原家族動作更大,不但吸引了一些小的家族的投效,而且還兼併了一些頗有實力的部族,吞併行動搞得如火如荼。當時自己就在擔心立原家族既然搞出這麼大的舉動,肯定背後有着深遠的想法。果不其然,情報大臣的的話映證了自己的擔憂,倭人所謀甚深啊,尤其是這個立原家族。

但熟知帝國朝中交錯縱橫關係的他知道帝國水軍艦隊總指揮官與眼前的皇帝陛下關係匪淺,

房間裡的氣氛充滿了壓抑和沉悶,良久,司徒明月才仰起頭無力的揮揮手道:“周愛卿,辛苦你了,你先下去吧。”

當情報大臣的身影消失在大門外後,司徒明月才擡起頭來用那低沉的聲音道:“何愛卿,朕是不是真的老了?爲什麼都選在這個時候發作呢?”

陰鬱蕭索的神情看得何知秋也是一陣心酸,今上並非庸人,可他即位的時機的確不好,上一任皇帝留下了太多的窟窿,這些他也無法置評。甫一即位,就遭遇天災,北方几郡的連續水災,一直讓帝國花了好幾年時間才勉強緩過氣來,緊接着又是幾年的大旱,迫使帝國不得不勒緊褲腰帶維持正常運轉,太平教也應該就是在那幾年開始生根發芽的吧。

而此時的北方利伯亞諸國卻處於一個大發展時期,國力蒸蒸日上,兩相對比,也難怪幾國生出窺覷之心。南邊的馬其汗人自從雷覺天主政以來,君臣合力,發展更是迅猛,其實力僅僅在幾年內就超越了東鄰米蘭王國,一躍成爲東大陸南部最強大的國家,尤其是在近兩年裡又連續吞併傑美洛王國、安坤城邦和越京國,實力更是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反觀帝國內憂外患連連,幾大藩鎮勢力的膨脹,遊牧民族的頻繁入侵,更是讓心力憔悴的皇帝陛下顧此失彼,這也真難爲他了。

“陛下,您也不必過分焦慮,眼下倭人雖然掌握了造船技術,但要真正建成一支強大的水軍並不是僅僅靠造幾艘船就能達到的。況且他們眼下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若是我們能夠利用得好,也能讓他們首尾難顧。”何知秋略加思索便是一個主意。

“啊?愛卿快說說。”眼下南北西三面都已經是戰火紛飛,今天又得知連東面的海疆上也是危機初現,這怎麼能不讓司徒明月感到心急如焚,這時候聽得軍務大臣這麼一說,那心中可是大大一鬆。

“據臣所知,那倭人內部也並非一團和氣,他們中間的幾大家族矛盾也相當大,除了實力最強的立原家族控制着四鹿島的大部外,另外還有控制着四鹿島北部的竹野家,控制着鬼島的生比家,以及控制花島和千島的天求家,這幾家實力也都不弱。剛纔周大人所說的正在大肆建造軍船的應該就是立原家,因爲磯板港和保和港是屬於立原家族控制的,而從現在情況看來,其他幾家也應該感受到了立原家的威脅。倭人素來好勇鬥狠,尤其是內部爭鬥的激烈更勝於對外,若是我們能好好加以利用,嘿嘿,那麼他們``````”何知秋沒有把後面的話說完,只是臉帶陰笑的抿了抿嘴。

司徒明月心中大定,連忙問道:“那帝國現在該如何應對呢?”

“嘿嘿,煽風點火,借箭射鳥。”何知秋臉上閃爍着捉摸不定的神色。

將軍務大臣的話反覆咀嚼了幾遍,司徒明月也就明白了大致含義,嘴角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深有感觸的道:“何愛卿,朕就全靠你了,若是這朝中大臣都能象愛卿這般,帝國大好江山何至於此?”

“陛下言重了,微臣不過是略盡作爲臣子的本分而已。”何知秋面對皇帝陛下的這般誇獎卻顯得十分平靜甚至淡漠,話鋒一轉,“陛下,我們前面商量的計劃已經基本準備就緒,只等陛下您一聲令下了。”

“哦?都已經完全準備好了?”對何知秋的話題似在意料之中,雖然話語十分隱晦,但司徒明月卻明確無誤的理解到了對方的意思。

“嗯,萬事具備,只等您的命令了。”何知秋鄭重的點點頭回答道。

“唔,愛卿,那就按你的意見去辦吧,朕會通知尤素夫的。”語氣十分慎重,但也十分堅決,司徒明月企盼的目光落在軍務大臣的身上,彷彿沉重了許多,“這一場仗只許勝,不能敗啊!”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何知秋此時的目光顯得異常深邃。

第53節 挽弓第6節 喜訊第53節 海洋戰略第3節 購糧第41節 垂死掙扎第64節 合理交易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99節 後手第85節 西風(3)第3節 情感糾葛第68節 莫測第44節 反撲第53節 軍事整編第58節 安插第21節 何苦來哉第61節 琴仙姚蓮第23節 屈從第25節 風雨第35節 霹靂第10節 鋒芒(2)第53節 爆發第65節 僕從第22節 南下(2)第37節 相惜第9節 暗流(1)第14節 遙指天南第116節 改革第34節 爭論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35節 割肉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69節 使命(1)第33節 皇位第18節 魔王重臨(2)第57節 約會第25節 光復第114節 受降第18節 跡象第74節 驚變第56節 破局第57節 梟雄第37節 破襲戰第28節 人心不足第37節 破襲戰第7節 攬士第53節 難關第82節 突入第114節 兵壓第3節 隱流第34節 立威第29節 對策第37節 破襲戰第28節 狼子野心第1節 攬才第8節 掌握第62節 叵測第38節 戰略籌碼第6節 分配第2節 危如累卵(2)第53節 經濟會議第86節 錯綜複雜第82節 狡計第13節 塵埃落定第109節 絕命殺(3)第51節 亂因(2)第20節 折戟第64節 高瞻遠矚(3)第29節 北風(4)第25節 比較第73節 當局者第14節 社交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53節 挽弓第116節 收穫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42節 會師第20節 女官第93節 決心第27節 前奏第125節 新時代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44節 應對第110節 退守第112節 入關第63節 遇襲(2)第94節 日落西山第84節 綢繆第69節 使命(1)第56節 覆雨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94節 幻夢第104節 亂!亂!亂!(2)第29節 陰謀第42節 伏殺第60節 江南好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101節 松江第71節 新大陸第44節 反撲
第53節 挽弓第6節 喜訊第53節 海洋戰略第3節 購糧第41節 垂死掙扎第64節 合理交易第68節 戰略與戰術(2)第99節 後手第85節 西風(3)第3節 情感糾葛第68節 莫測第44節 反撲第53節 軍事整編第58節 安插第21節 何苦來哉第61節 琴仙姚蓮第23節 屈從第25節 風雨第35節 霹靂第10節 鋒芒(2)第53節 爆發第65節 僕從第22節 南下(2)第37節 相惜第9節 暗流(1)第14節 遙指天南第116節 改革第34節 爭論第67節 戰略與戰術(1)第35節 割肉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69節 使命(1)第33節 皇位第18節 魔王重臨(2)第57節 約會第25節 光復第114節 受降第18節 跡象第74節 驚變第56節 破局第57節 梟雄第37節 破襲戰第28節 人心不足第37節 破襲戰第7節 攬士第53節 難關第82節 突入第114節 兵壓第3節 隱流第34節 立威第29節 對策第37節 破襲戰第28節 狼子野心第1節 攬才第8節 掌握第62節 叵測第38節 戰略籌碼第6節 分配第2節 危如累卵(2)第53節 經濟會議第86節 錯綜複雜第82節 狡計第13節 塵埃落定第109節 絕命殺(3)第51節 亂因(2)第20節 折戟第64節 高瞻遠矚(3)第29節 北風(4)第25節 比較第73節 當局者第14節 社交第123節 最後一搏(8)第53節 挽弓第116節 收穫第78節 鐵與血的威脅(1)第42節 會師第20節 女官第93節 決心第27節 前奏第125節 新時代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44節 應對第110節 退守第112節 入關第63節 遇襲(2)第94節 日落西山第84節 綢繆第69節 使命(1)第56節 覆雨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94節 幻夢第104節 亂!亂!亂!(2)第29節 陰謀第42節 伏殺第60節 江南好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101節 松江第71節 新大陸第44節 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