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殖民地(1)

事實上獵奴和販奴並不是發源於新大陸的新產業,幾百年來北方遊牧民族不斷襲擾農耕民族國家擄掠平民販賣爲奴的現象就十分突出,現任大唐帝國皇帝陛下的一名妃子狄蕾娜就是被北方赤狄人擄掠爲奴後被賣至東大陸才與皇帝陛下相識的,但是那畢竟是野蠻民族對文明世界的挑戰,並不能成爲歷史主流,而在新大陸的獵奴販奴風潮卻是一浪高過一浪,很快就成爲新大陸上利潤最豐厚、前景最看好的一項產業,幾乎所有在新大陸上建有殖民點的國家都或多或少的被捲入了這項產業中,甚至有些國家的官員還公然爲這項活動進行辯護和正名,美其名曰將野蠻的土著民族從愚昧和黑暗中拯救出來。

獵奴的方式分爲兩種,一種是招募。僱傭軍組成獵奴隊,聘請當地土著嚮導,襲擊較爲弱小的土著部族,將整個部族青壯年和老弱婦孺全部擄掠爲奴,這種方式需要具備一定武力,而且有一定風險,所以逐漸趨於規模化,一些僱傭軍漸漸開始在新大陸上壯大起來,他們更新裝備招募人員擴大力量,並在新大陸的各個殖民點建立自己的聯絡機構,成爲專業的捕奴隊,而且有固定的奴隸販子收購他們的獵物,利潤相當豐厚。

而另外一種方式明顯就有拉亞大陸諸國官方勢力的影子參與,他們挑起新大陸上各種族各部落之間地戰爭。往往是贈送給部落的首領和貴族一些花哨而又不值錢的玩藝兒,諸如玻璃球、金屬刀具和器皿等物品,贏得部落首領們的好感和“友誼”,然後纔會提出購買奴隸的要求,然後爲他們支持的部族提供新型現金地武器和裝備,而這些裝備則用在戰爭中俘獲的戰俘和平民來折抵。

這一種方式往往更爲隱蔽和有效。受到攻擊的部落往往出於報復又會尋求外界幫助,而這又爲那些暗中操縱的勢力提供了機會,他們可以左右逢源,忽而支持這一方攻擊另一方,忽而又支持另一方攻擊這一方,戰爭規模越打越大,也越來越殘酷,大量的土著居民被擄爲奴隸,也爲這些組織和勢力提供了充足的奴隸來源,而這些國家和勢力也藉助這個機會可以一步一步將勢力向新大陸內部延伸。

鮮豔的金鵬旗在薩巴納港的碼頭上飄揚着。整個港口也許除了環繞在港口這一帶的建築物還勉強值得一看之外,其餘建築物大多都是在帝國內地根本不入流的低等房屋,零零散散地分佈在周圍,來往的行人中黑種人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薩巴納港名義上一座港口,但實際上用一座大漁村或者小集鎮來形容更爲合適。不超過五千人的鎮甸僅僅只有三條街道,成Y字形分佈在這個南拉丁洋沿岸的突出岬角上,這裡是大唐帝國在新大陸上地三大殖民據點之一,也是帝國沿着新大陸海岸線向南探索的橋頭堡。

蓋勒尤卜、曼加迪沙和薩巴納構成了大唐帝國在新大陸上殖民金三角,蓋勒尤卜處於新大陸的東北角。與西奧蘭王國的最大殖民據點西沙庫拉相距僅僅只有二百二十公里,而曼加迪沙原本是一座火山噴發而成的島嶼,西北距蓋勒尤卜約三百五十海里。南距薩巴納三百七十海里,面積雖然只有三百多平方公里,但是位置卻奇佳,由於周圍都是一連串地珊瑚礁密佈,所以在最初西大陸的一些探險家和殖民者到達這個地區之後被密佈的珊瑚礁所迷惑,以爲這一地區都是價值不大珊瑚礁,所以就揚帆北返了。而後來地帝國南洋的民間探險家從一大羣珊瑚礁中發現了這座島嶼,並繪製出了詳盡的海圖,而這裡也就成爲帝國前往新大陸邁出的第一步。曼加迪沙在南洋的地方土語意思是希望之珠,帝國也就沿用了譯音名,索性就將這個帝國第一處殖民據點定名爲曼加迪沙。

蓋勒尤卜是帝國真正在西大陸上取得了第一個殖民據點,曼加迪沙雖然是帝國殖民道路的第一站,但它畢竟距離新大陸還有數百海里,距離最近的陸地也還有一百六十海里,而蓋勒尤卜也就成爲了帝國在新大陸陸地上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蓋勒尤卜是當時的西疆官方和民間商家聯合組成地探險隊抵達新大陸陸地上的第一個殖民點,當時探險隊在新大陸登陸後不敢深入陸地,只能沿着海岸線緩緩北上,一週後抵達西奧蘭王國的殖民據點西沙庫拉時才明白這片地區已經被西奧蘭王國列爲他們的勢力範圍,無奈之下探險隊只能返回並在登陸地點建立起一個真正的宿營地,並向本土發回消息,而當本土收到消息時正是帝國即將成立之時,很多事情就被耽擱下來,而探險活動也就陷入了停頓,探險隊只能留下不足三十人留守蓋勒尤卜,其餘人乘船返回東薩摩亞等待帝國的確認。

在帝國建立之後這個消息很快就引起了帝國官方的重視,鑑於西大陸諸國都開始向新大陸進行滲透,大唐也不能落後,帝國很快就指示南海郡儘快派出後續探險隊伍,而南海郡組建的第二支探險隊伍卻在探險過程中遭遇暴風雨全軍覆沒,直到三個月之後第三支探險隊纔算組成功的完成了這次探險與留守的三十多名探險人員會合而此時這些探險隊員由於水土不服和疾病困擾已經有六人身亡,剩下的人也已經是困苦不堪。

好在帝國派出的這一次探險力量規模大了許多,七艘船帶來了兩百多人,並且帶來了相當數量的武器和藥物,所以迅速穩定了局勢,並向企圖向這個方向滲透的西奧蘭探險隊表明態度,這個地區已經屬於大唐帝國控制,屬於大唐帝國的保護地,蓋勒尤卜得名於當地土著的稱呼“月亮之角”,意思是這裡月亮升起的地方。

而這個時候帝國已經得知了除了中大陸的西奧蘭和日德蘭兩國之外,西大陸幾大強國以及南部一些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城市和城市共和國都開始在新大陸北部和西部地區進行全面探險和測繪,並開始就策劃組成聯合探險隊對新大陸內陸以及更遠的地區進行探險,這引起了帝國的高度重視,西大陸諸國企圖將東大陸排除在外的意圖不言而喻,如果不能夠及時在新大陸上站穩腳跟,本來就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先天不足的帝國可能就會在日後可能會出現的瓜分新大陸問題上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所以帝國經濟發展部測繪局、帝國商務部、帝國海軍測繪局和海軍情報局前身都開始分別組建各自的探險力量,開始進行探險殖民。

帝國經濟發展部測繪局和帝國商務部主要聯合民間航海探險社團,提供人員和資金支持,鼓勵他們積極向新大陸東部沿海地區進行探險,而海軍測繪局和海軍情報局則立足於軍事角度,在海軍陸戰隊的參與下,分成多股探險力量全方位沿着新大陸作環繞偵測,甚至僞裝成民間商人繞過新大陸北部沿海的西大陸各國的殖民點向新大陸的西海岸挺進,意圖搶在西大陸諸國之前完成對新大陸的全方位測繪和探索。

而在一年多前,帝國經濟發展部測繪局和商務部在資助南海郡航海協會一支探險隊沿着金冠島向西南挺進,因爲遭遇颶風不得不暫停探險行程躲進一處海灣內,而登陸查看地形的船員卻正好與從蓋勒尤卜基地出發向南進行探險陸上探險隊員相遇,激動之餘,這座海灣被慶賀會師的探險隊員們以帝國皇后之名命名爲安琪兒灣,而薩巴納卻是得名於當地土著的譯音,原意卻是“珍珠匯聚地”,這片海域是當地土著居民採集珍珠的主要產地。

而薩巴納經過一年的建設和發展一躍成爲大唐帝國在新大陸上向南拓展的根據地,紛至沓來的冒險者和探險隊紛紛以這裡爲基地,要麼向內陸探索,要麼就乘船沿着海岸線向南航行,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發現。而嗅覺靈敏的商人們也紛紛在這裡開設商棧和貨棧,收購當地土著居民諸如犀角、象牙、珍珠、瑪瑙、琥珀、翡翠、金砂等土特產,同時向當地土著居民傾銷棉布、玻璃、陶瓷器、絲綢、鐵器、金屬飾品、武器等各種生活日用品,牟取天價的暴利。但是在牟取暴利之時,商人們也不得不承擔相當大的風險,遙遠的海上路途使得航程充滿了不確定性,沒有可靠而又權威的航海圖,使得要準確到達這個地區除了海上航行經驗之外仍然需要一些運氣,而拉丁洋變幻莫測的氣候也是造成這條航線至今沒有哪一家航運公司敢於經營固定航班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11節 謀劃第112節 斷腕第52節 巡遊(2)第78節 情事第47節 獨角獸第64節 背水第38節 風雲第72節 風起(2)第107節 絕命殺(1)第27節 逆襲(2)第4節 分析第84節 圍魏救趙第43節 驚雷第70節 委婉表達第102節 諜影第26節 算盤第42節 夏洛蒂第29節 風雲突變第115節 狼煙再起(1)第68節 押寶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129節 迷情第61節 漩渦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46節 試比高(2)第128節 口蜜第97節 王者戰爭(1)第49節 新經濟動力(4)第31節 挫折第13節 毒計第73節 火苗第111節 圍點(2)第71節 途中第52節 菸草門事件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8節 捕鼠行動第40節 目標第20節 法務署長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5節 江南故事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72節 風雲在起(2)第123節 錫金第44節 大成第43節 搏殺第92節 安第斯之戰(5)第95節 另論第88節 故國第53節 巴陵第69節 揮師第58節 發展大計第69節 決擇第2節 後院起火第7節 攬士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77節 心事第17節 鋒煙再起第20節 折戟第74節 風起(4)第90節 崔木論戰(1)第45節 接收第86節 禍起蕭牆第91節 浴火浴血(1)第112節 新聞戰第19節 擴張主義第119節 敲詐勒索第41節 短兵第140節 放眼(1)第1節 離程第28節 亂象第23節 屈從第44節 一線希望第50節 挺進五湖(1)第5節 分道揚鑣第27節 酒宴第22節 各逞機心(2)第69節 結盟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124節 海權第32節 銅人第72節 敗像第123節 內鬼第16節 窮寇第129節 各個擊破(1)第5節 一拍即合第11節 東南之旅(3)第42節 波及第26節 陰雲第63節 海軍(2)第42節 會師第86節 勢不可擋第85節 西風(3)第85節 乞求第52節 北行第10節 學院軼事第45節 兒女情懷第4節 歸心似箭第62節 高瞻遠矚(1)第15節 密雲欲雨第21節 薄近塵出馬
第11節 謀劃第112節 斷腕第52節 巡遊(2)第78節 情事第47節 獨角獸第64節 背水第38節 風雲第72節 風起(2)第107節 絕命殺(1)第27節 逆襲(2)第4節 分析第84節 圍魏救趙第43節 驚雷第70節 委婉表達第102節 諜影第26節 算盤第42節 夏洛蒂第29節 風雲突變第115節 狼煙再起(1)第68節 押寶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129節 迷情第61節 漩渦第34節 烽煙滾滾(4)第46節 試比高(2)第128節 口蜜第97節 王者戰爭(1)第49節 新經濟動力(4)第31節 挫折第13節 毒計第73節 火苗第111節 圍點(2)第71節 途中第52節 菸草門事件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8節 捕鼠行動第40節 目標第20節 法務署長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5節 江南故事第47節 羣策羣力(2)第72節 風雲在起(2)第123節 錫金第44節 大成第43節 搏殺第92節 安第斯之戰(5)第95節 另論第88節 故國第53節 巴陵第69節 揮師第58節 發展大計第69節 決擇第2節 後院起火第7節 攬士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77節 心事第17節 鋒煙再起第20節 折戟第74節 風起(4)第90節 崔木論戰(1)第45節 接收第86節 禍起蕭牆第91節 浴火浴血(1)第112節 新聞戰第19節 擴張主義第119節 敲詐勒索第41節 短兵第140節 放眼(1)第1節 離程第28節 亂象第23節 屈從第44節 一線希望第50節 挺進五湖(1)第5節 分道揚鑣第27節 酒宴第22節 各逞機心(2)第69節 結盟第69節 戰略與戰術(3)第124節 海權第32節 銅人第72節 敗像第123節 內鬼第16節 窮寇第129節 各個擊破(1)第5節 一拍即合第11節 東南之旅(3)第42節 波及第26節 陰雲第63節 海軍(2)第42節 會師第86節 勢不可擋第85節 西風(3)第85節 乞求第52節 北行第10節 學院軼事第45節 兒女情懷第4節 歸心似箭第62節 高瞻遠矚(1)第15節 密雲欲雨第21節 薄近塵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