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議事(2)

“多謝大人器重,蕭唐無以爲報,唯以全力以赴以報大人之恩!”蕭唐的眼中已經有了一絲潮溼。

我有些感慨,但還是笑着點了點頭,“嗯,那我就看你的表現嘍。”

看到看完情報的凌天放的臉色有些陰沉,我原本笑容可掬的臉也沉重了下來,連一旁的蕭唐也感覺到氣氛的變化。

“怎麼?看完了?有什麼想法?”我端起茶碗蓋,乳白色的水霧嫋嫋而起,青幽幽的湯色令人賞心悅目,但此時的我卻並無多少心情來欣賞這平時看來愜意的一切。

“沒想到事態居然如此嚴重,可帝國中央爲什麼一無所知呢?”凌天放的聲音變得有些飄忽,顯得有些捉摸不定。

“天放,你也聽說過太平教?”我臉色雖然也不好看,但神態卻還算輕鬆。

“嗯,”點了點頭,“我幾年前在中原遊歷的時候就聽說過,而且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還目睹了他們的聚會,當時對他們的情況不夠了解,但當時他們的勢力好象並不算大啊。”凌天放的眼中有很多疑惑。

蕭唐已經接過凌天放遞給他的情報資料埋頭看了起來,說實話,我心裡也十分煩躁,眼看西北就要平定,本想能有幾年安定的這時候又冒出一個太平教,看來天下大亂議程定局,自己想[偏安一隅都不可能,終究會被拖入戰爭的泥潭,只好抓緊尚未爆發時的這一段時間,未雨綢繆,作一些準備應變的工作了。

“根據情報顯示,這個太平教現在發展得相當快,帝國十個郡以及帝都特別行政區除了咱們西北郡他們尚未站住腳外,好象其他地方都已經有了相當規模,只不過現在都還藏在暗處,我看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要浮出水面了。”令我頗感欣慰的是這個太平教在西北郡還沒有多少勢力,不過也要防微杜漸,防範於未然了。

“嗯,這個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這些攙雜着宗教信仰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旦滲入我們境內,要想根絕就要花很大精力。不過,這個太平教中倒有些能人,他們的祖師也就是被稱作大宗師的尤道方和他的三個入室弟子以及他們教中的幾個重要人物都不能等閒視之,無論是文才武略都有過人之處,但不知道帝國龐大的情報部門怎麼會毫無察覺?這倒真有點令人費解。”凌天放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帝國如何應對上。

看完資料後的蕭唐也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原來還在北原郡老家的時候也曾聽說過這個太平教,當時以爲無非是一些招搖撞騙之人利用一些騙人的把戲再宣講一些神佛鬼怪之類的東西,用來騙鄉里的愚夫愚婦們。今天看了這些東西纔算明白這些人打的什麼算盤。不過短短的十年裡能利用這個幌子將勢力遍佈全國,這個尤道方絕對不簡單。他們提出的什麼自由博愛、均貧富、分田地,還有什麼衆生平等、天下人皆爲平等的兄弟姐妹、廢除奴隸身份、取消等級劃分等口號的確很有誘惑力和號召力,尤其是對中下層的老百姓影響很大啊,可以說道出了他們的心裡話。天將大亂,妖孽層出啊!不過,他們的這些教義明顯與帝國的法律和制度相矛盾,這麼多年了,帝國怎麼會懵然不知?如果知道爲什麼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這其中可能也有許多原因。”我對這份情報也作了仔細的分析和研究,再結合平時自己的看法,“有幾種可能性,第一,前幾年,這個太平教只是在帝國中下層以傳道治病等名義進行活動,據悉,這個太平教還在帝國燕雲郡的地方內政部門以社會團體的名義作了登記備案,而且他們原來也沒有提出什麼均貧富、廢除等級制度等比較明顯的與帝國法律制度相逆的口號,這些口號都是在近一兩年來才提出並且只在那些教中忠誠度比較高的入教人員中散佈,普通教衆並不清楚;第二,我估計近幾年這個太平教也在往帝國上層滲透,帝國的一些官員肯定或多或少的也被收買和控制了,很有可能部分地方官員也在爲他們遮掩;第三,他們的勢力在貧富分化較爲嚴重的中原和西部各郡甚至江南郡和五湖郡都有很深的根基,我判斷帝國內部也有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想利用他們,所以纔會如此放任自流;不過太平教這幫主事的人也非尋常之輩,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大家都相互利用,看誰是最終得益者。”

“恐怕帝國周邊的國家和勢力對這樣的機會也不會熟視無睹吧,弄不好這個太平教的背後就有外國敵對勢力的插手支持,否則就算他們中有些人才,但也不可能發展如此快,這肯定離不開大量的資金和情報支持。”蕭唐進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人們都說商人就是如此,只要有利可圖,便會想方設法來謀取。實際上,國家之間何嘗不是如此?這太平教勢力的發展必然會危及帝國的統治,最終肯定會引發內亂,無論是太平教造反成功還是帝國將其鎮壓下去,都會大傷元氣,最終還是周邊國家這些漁翁得利啊,所以能把帝國內部攪得越亂越好,他們就越有機可乘,當然會不遺餘力的支持太平教的發展了。只是這烽煙一起,天下百姓就遭殃啦。”我嘆息着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蕭唐的看法。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成王敗寇,政治舞臺上你方下臺我登場,逐鹿爭鋒,哪裡有人管你老百姓的死活啊。”蕭唐也深有感觸。

“我們暫時還沒有精力來感慨,還是先把我們必須要做的工作落實下去。”凌天放現實得多,“情報顯示太平教雖然在我們西北尚未紮根,由於慶陽和金州都接收了大量移民,有許多移民就來自太平教相當猖獗的地區,這中間肯定會有他們的人員,我們必須馬上展開調查工作,將這些人監控起來,如有骨幹分子,還要採取特殊而又必要的手段堅決予以解決。”

“我想所有這些邪門歪道產生都是有其產生的基礎和條件的,帝國現在內憂外患甚多,國內階級矛盾激化,貧富分化加劇,纔會給了這個太平教的機會,只要我們加緊發展經濟,老百姓能安居樂業,我想他們就是想在西北做些什麼恐怕也很難。當然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總有一些冥頑不靈者想興風作浪,天放的意見十分重要,我們得加強我們自身監控力量,對那些危險分子要以鐵腕手段予以鎮壓,不能心慈手軟。另外,我想我們也得早做防範準備,可以向對付叛軍一樣,派人想法打入他們內部,不過我估計這其中肯定有相當難度,這太平教可不比那些亂軍,想要混進去可得花一番工夫,我們可以好好商量商量。”我綜合了他們的意見並加以分析。

緊接着我又提出我的憂慮,“可是現在這個太平教已經形成了相當大的氣候,縱然在西北他們生不了事,但根據我的判斷,要不了兩年,必將會在帝國的腹心地帶引發一場大亂,到時候整個帝國各方勢力都將不可避免的被捲進去,而且還有外國勢力推波助瀾,不知道那時候我們將何以應對?所以我們現在只有抓緊時間,一方面加緊壯大自己各方面實力,另一方面不惜一切代價發展軍隊,即使是對其他方面有些影響也在所不惜。我今天請你們兩人來就是要向你們交待這個意思。”

見二人都理解的點了點頭,表示領會了我的意思,我又把話題轉回了幾府城守人選問題,“好了,先不說太平教的事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想區區一個太平教也嚇不倒我們,更何況咱們西北還算平穩,我們還是先談談這四府城守以及下屬的各部門官員的人選問題,不知你們心目中有無優秀的人才推薦啊?”

兩人相互對望了一眼,又都謹慎的閉上了口,看那模樣似乎是顧忌什麼。

“怎麼?我想你們倆不會連一個能看得上眼的人都沒有吧?還是覺得要避嫌不好推薦?”我笑着望着二人,看來連凌天放在帝國呆了幾年也學會了慎言這兩個字了。

“我想大人心目中應該有合適人選,不如就請大人先提出來,我和凌大人爲您參考參考,您看如何?”還是蕭唐打破尷尬說出看法。

我搖搖頭,“這樣不好,我心目中雖也有一些人選,但都還不成熟,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是否與我有共同之處,同時你們也得談一談推薦他們的依據是什麼。”

又是一陣沉默,看我有些不耐煩了,最後還是凌天放忍不住發言:“既然大人這樣一來說,我先提幾個,請大人考慮。象莫倫、蘇民舜兩位任誰都足以擔當一府城守重任,我想大人也清楚,我就無須多言了。我覺得金州府財政署署長詹姆斯以及他的副手也是他的同學楊正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在財政工作方面相當出色,對財政工作方面的看法很有新意。還有就是金州經濟發展署的湯其人這個小夥子也相當有能力,雖然年紀小,但頗有大將之風。我就先提這三人吧,請大人定奪。”

我點了點頭,詹姆斯的能力我已經有了很深的印象,他也是我心目中的人選之一,他的副手楊正彬我也有所耳聞,湯其人則不怎麼清楚,看來還得仔細瞭解瞭解。

見凌天放已經率先發了言,蕭唐也就不再矜持,“我推薦慶陽府行政署的穆浩然和情報署的金寧兩個年輕人。這兩位大人都認識,他們的能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穆浩然在行政管理和外交上都很有一套,我也多虧有他幫助纔算把慶陽府的各方面工作運轉起走,而金寧這個小夥子天生一個從事情報收集和分析的好苗子,我知道莫倫的情報署取得的不少成果他都立下了汗馬功勞,莫倫也多次向我舉薦他。”猶豫了一下,蕭唐又發表意見,“還有一個人也很有才幹,只是他進入我們政府部門的時間不長,他是印德安王國的移民,他現在在慶陽府農政水利署工作,他原來畢業於西大陸的海德堡大學,後來還在印德安王國的政府部門工作過,這個人能力十分全面,不僅僅侷限於農業和水利方面,對什麼都有一套,只是加入我們政府機關的時間短了一點,只有一年時間,他的名字叫里奧。”

我點了點頭,“民族出身都不是問題,問題是這個里奧的來歷要搞清楚,別讓別有用心的人鑽進我們內部,而且還擔任了重要職務那可就成了笑話了,可以讓安全部門仔細查一查他的根底。這也是一個必須的程序,凡是需要提拔到重要崗位的都必須經過安全部門的審查,符合條件而又沒有問題的再予以任用。”

蕭唐和凌天放對這一點都沒有異議,他們都知道,既然推薦這些人就要承擔推薦責任,一旦出現問題,自己也要遭受牽連,當然希望能將問題解除在前面。

“你們推薦的人選大部分我都瞭解,不瞭解的也聽說過,與我心目中的人選大致差不多,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就是這個意思吧。”我心中已經有了定論,“我想西北郡行政署署長這一職位就由蕭唐來擔任,整個西北郡的行政事務主要就由你來負責處理。另外,我馬上就要組建西北軍團,軍團長暫時由我兼任,我想,天放你就擔任即將組建的西北軍團的幕僚長,負責軍團組建的一切事務,以後軍事上的事就要多拜託你了。”

二人聽到我的安排,雖然心理上已經有了一定準備,但還是壓抑不住一些激動,幾乎同時站起來行了一個禮,“多謝大人厚愛,我等絕不負大人所託。”

我擺了擺手示意二人不必如此,又停頓了一下,才又繼續下去,“慶陽府的經濟建設已經基本上了正軌,各方面的發展都按部就班的進行,而慶陽又是西北郡的首府,地理位置特殊,爲確保穩定,我決定暫時還是由莫倫擔任城守。金州府的情況也還算令人滿意,這裡也是咱們目前的財政支柱,這裡可不能有半點閃失,就由詹姆斯擔任城守。至於歸德和博南兩府,我考慮這兩地現在經濟都已經滑到了最低點,而且這兩地的農業都不算髮達,以前都是以工商業爲主,要想在短時間裡將兩地的經濟振興起來,非得下大工夫不可。”

在座的兩人也都頜首表示贊同我的看法,尤其是蕭唐想得更遠,自從自己被內定爲西北郡的行政署長那一刻起,他的腦袋就在急速轉動起來,怎樣以最快的速度使得歸德和博南兩府的經濟恢復並重現昔日榮光,這個問題已經成爲了擺在面前的首要問題,可帝國已經不可能再象慶陽發展那時給這兩地多少財政支持了,現今帝國自身也存在很多麻煩,許多地方都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再加之目前帝國中央也有許多大臣對西北易主不滿,能不給西北郡今後的工作制造麻煩已經是最大的支持了,所以也就不要再想其他的了,這一點,蕭唐看得十分清楚。

第45節 試比高(1)第40節 出路第95節 另論第53節 難關第6節 破殺第23節 騰格里風雲(1)序言第18節 人力資源第69節 刺殺第103節 窘境第118節 苛刻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84節 交鋒(1)第23節 天機第23節 原委第3節 角力第16節 亮劍(2)第66節 平衡(2)第52節 菸草門事件第56節 再刺第64節 遇襲(3)第116節 收穫第54節 焦點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65節 平衡(1)第50節 歸途第10節 學院軼事第29節 陰謀第38節 意外之財第8節 壓力第27節 名將誕生第125節 新時代第17節 短兵相接第24節 國策之議(1)第43節 絕世妖嬈第5節 剿匪第67節 北國第51節 巡遊(1)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32節 奇聞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26節 談判(2)第32節 餘波未盡第81節 花水峪第73節 大會戰(4)第82節 突入第39節 天水第94節 日落西山第84節 兩線(3)第27節 名將誕生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81節 大合縱第34節 立威第6節 大暴亂第14節 私人代表第62節 舌辯第54節 度假第7節 攬士第54節 脫殼第39節 大柱第22節 破陣第1節 變故第42節 伏殺第48節 東與西第108節 戰猶酣(12)第8節 壓力第70節 巨人之握手(3)第16節 遊說第103節 入城第35節 奇兵第5節 分道揚鑣第91節 送別第109節 霧鎖唐河第9節 廷議第48節 苦熬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77節 定標第19節 兵戈第80節 大計(3)第78節 轉機第65節 答卷第83節 大計(6)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14節 臥虎藏龍(2)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81節 懸殊第8節 壓力第36節 烽煙滾滾(6)第101節 底牌第18節 倭諜第70節 夫妻第28節 連環殺(1)第46節 瀘江府第53節 經濟會議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36節 進軍第38節 戰火烈(3)第11節 初現端倪第122節 奪關
第45節 試比高(1)第40節 出路第95節 另論第53節 難關第6節 破殺第23節 騰格里風雲(1)序言第18節 人力資源第69節 刺殺第103節 窘境第118節 苛刻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84節 交鋒(1)第23節 天機第23節 原委第3節 角力第16節 亮劍(2)第66節 平衡(2)第52節 菸草門事件第56節 再刺第64節 遇襲(3)第116節 收穫第54節 焦點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65節 平衡(1)第50節 歸途第10節 學院軼事第29節 陰謀第38節 意外之財第8節 壓力第27節 名將誕生第125節 新時代第17節 短兵相接第24節 國策之議(1)第43節 絕世妖嬈第5節 剿匪第67節 北國第51節 巡遊(1)第78節 磨刀霍霍(4)第32節 奇聞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26節 談判(2)第32節 餘波未盡第81節 花水峪第73節 大會戰(4)第82節 突入第39節 天水第94節 日落西山第84節 兩線(3)第27節 名將誕生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81節 大合縱第34節 立威第6節 大暴亂第14節 私人代表第62節 舌辯第54節 度假第7節 攬士第54節 脫殼第39節 大柱第22節 破陣第1節 變故第42節 伏殺第48節 東與西第108節 戰猶酣(12)第8節 壓力第70節 巨人之握手(3)第16節 遊說第103節 入城第35節 奇兵第5節 分道揚鑣第91節 送別第109節 霧鎖唐河第9節 廷議第48節 苦熬第70節 此伏彼起(3)第77節 定標第19節 兵戈第80節 大計(3)第78節 轉機第65節 答卷第83節 大計(6)第132節 分崩離析(2)第14節 臥虎藏龍(2)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81節 懸殊第8節 壓力第36節 烽煙滾滾(6)第101節 底牌第18節 倭諜第70節 夫妻第28節 連環殺(1)第46節 瀘江府第53節 經濟會議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36節 進軍第38節 戰火烈(3)第11節 初現端倪第122節 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