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大合縱

樑崇信對於馬其汗人的表現也是十分惋惜,牙寧這個傢伙不愧是久經戰陣的老狐狸,稍稍嗅到氣味不對馬上就採取了穩守退縮的策略,丟棄瞭如此大一片羅尼西亞,直接退入了越京中北部,論理說羅尼西亞地處山區,馬其汗人依託山區完全可以有抵抗之力,但是牙寧卻敏銳的發現了大唐的目的,如果馬其汗人不果斷撤軍,只怕唐軍下一步就不僅僅是在羅尼西亞與馬其汗軍糾纏,而是直接向安傑挺進徹底將整個馬其汗吞併的領地包圍剿殺了。

桑林城內大汗宮中,氣氛肅穆森嚴,一臉陰沉的畢希利和雷覺天相對而坐,在二人身旁有些焦躁不安的則是定國大將軍普天成,東部局勢的崩壞讓馬其汗國內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唐軍出乎意料的從南洋聯盟北部突然出兵曲線攻取了越京南部的貢明城,一下子打亂了馬其汗國的計劃,原本汗國一直企圖依託羅尼西亞固守,迫使唐軍入越京北部平原,利用汗國優勢騎兵在越京北部平原趁機會戰消滅唐軍,但現在貢明失守,唐軍源源不斷的通過南洋聯盟北部通道向貢明增加兵力,直接威脅到了安傑地區的安全,安傑若是一丟失,馬其汗國本土腹地便敞開呈現在唐軍鋒芒下,這不能不讓汗國的高層感到揪心。

“覺天,利伯亞人那邊情形如何?”畢希利也是第一次表現出如此難看地神色。羅尼西亞僅僅只堅持了不到兩週時間就丟失了,這大大出乎意料,原本希望利用羅尼西亞的山地地形死死拖住唐軍主力,未曾想到唐軍竟然來了一個曲線迂迴,繞開了羅尼西亞的天塹優勢,一口吃掉了貢明。迫使汗國大軍主動撤出了羅尼西亞,畢希利也知道牙寧也是別無他法,一旦唐軍沿着羅尼西亞東部邊沿向北推進,只怕六個兵團都會被唐軍堵在羅尼西亞山地中,縱然能夠掙脫囚籠,只怕也是損失慘重,而現在至少保留了有生力量,利用越京平原和唐軍還有一搏之力。

“恐怕還得要些時間,利伯亞人稱他們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他們還需要一段時間。”雷覺天低垂眼瞼。平淡的道。

“還需要一些時間?難道要等到唐軍攻入我們本土?”普天成恨恨的道:“這些利伯亞人一點也不可靠,如果他們放任不管,我們該如何應對?”

“天成,利伯亞人一樣明白,我們真的完蛋。他們也長不了多久,這一點倒是毋庸擔心,利伯亞四國地掌權者都不是蠢人,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看法和我們是一致的。只是唐軍發動速度太快,竟然選擇了最炎熱的時機發兵,原本大汗和我都判斷唐軍會在十月以後才發動進攻。但是看來李無鋒看察覺到了利伯亞人和我們之間的聯手之勢,所以纔會迫不及待的搶先發動。現在我們需要做的便是要穩住局勢,讓唐軍短時間內無法得手,爲利伯亞人創造機會,等利伯亞人在北方發動之時,便是唐軍陷入困局之時。”雷覺天臉色雖然陰沉,但是眉宇間的堅毅仍然讓人感覺到他並沒有喪失信心。“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必須要守住越京和安傑,死死的拖住唐軍,縱然付出一些代價。我以爲也是值得地。”

“覺天,你認爲我們能夠堅持到利伯亞人獲勝之時麼?”畢希利也第一次對前途感到擔心。

“陛下,我想我們應該做得到,現在唐軍已經是強弩之末,雖然他們奪取了貢明城,但是安傑這邊我們已經作出了應對,至於越京中部,我們有堅城可倚,有機動騎兵優勢,相信唐軍不會蠢得挑釁,拖下去應該沒有太大問題,我在考慮的是我們是否有必要在此之前重新奪回貢明城,還是放在入冬利伯亞人動手之後再來動手。”雷覺天十分冷靜,話語中也是充滿了自信。

畢希利和普天成都沒有料到這位國務大臣這個時候想到的不僅僅是將戰事堅持下去,甚至還在考慮要重新奪回貢明城,這讓二人都對對方的執着和頑強感到一絲由衷的佩服,不過佩服歸佩服,畢希利和普天成對於戰局並不看好,安傑行省軍隊佈置剛剛到位,那個地區地防務一直較爲薄弱,現在首要問題是加強對這個地區的控制,奪回貢明城對於兩人來說都覺得還不是時候。

“覺天,你覺得現在奪回貢明城時機合適麼?”畢希利雖然不太贊同這個時候對貢明發動反攻,但是他對自己這位國務大臣一直相當敬重,對方既然提出這個想法,就必然有其道理。

“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這貢明城沒有城牆,看起來易攻難守,但是那裡卻是水道縱橫,地勢複雜零亂,我們的騎兵無從發揮力量,要想攻克這裡將會消耗我們相當大的力量,麥奇力這個笨蛋竟然想用這種辦法來對付唐人,反而將越京人推向了唐人,這是我們最大的失策,我們失去了越京人地幫助,而越京人現在卻成了唐人最好的幫手,再要想奪下貢明城就不太容易了,幸好唐軍沒有借勢攻入安傑,否則我們還會更麻煩。但是如果我們放任唐軍在貢明城站穩腳跟,只怕唐軍就會通過南洋聯盟北部源源不斷的向貢明增派兵力,那樣一來我們在越京和安傑地態勢還會惡化。”

雷覺天也在掂量其中利害關係,馬其汗人現在需要的是保存實力留待利伯亞人與唐軍交手後在行發動反攻,現在就損耗實力攻佔一個貢明城究竟有無太大意義他也在斟酌。

“覺天,我覺得我們還是暫時保持守勢更穩妥一些,如果你能確定利伯亞人會在這一兩個月之內就對大唐發動戰爭,我覺得我們可以保守一些,這邊死守住越京,那邊卡住安傑,北面保持防務,雖然現在看不出正北面唐軍有動作,但是也不能不小心一些,至於毛淡棉和大寮國那邊,南洋聯盟那些老爺們還在爭論,看來唐人在南洋聯盟那些議員中收買了不少,這樣的行徑居然還不能讓南洋聯盟立即向大唐宣戰,我們在這方面有些遲鈍了,我打算親自出訪南洋聯盟,促使南洋聯盟向大唐宣戰,另外在出訪三國同盟,這個時候能夠爲們這個聯盟多拉上一分力量也是相當有用的。”

此時畢希利也漸漸恢復了往日的自信和堅毅,語氣也漸漸變得明晰和肯定起來,“覺天,你不是說倭人也在積極與利伯亞人聯繫麼?我覺得他們也可以利用起來,如果在利伯亞人和我們都在和大唐陷入膠着之時,他們能夠突然出兵從大唐的江南和東海腹地登陸作戰,乘此機會直逼大唐京畿腹地,那你想一想這會帶來什麼樣的反響?”

雷覺天心中微微一動,這是一個相當毒辣的計策,倭人現在也是惶恐不安,大唐的強盛無疑成爲了倭人地喪鐘,大唐一直對倭人採取封鎖和貿易禁運,並揚言只要倭人還佔據了本該屬於大唐的一寸土地,大唐就永遠和倭人處於戰爭狀態。隨着大唐海軍力量的不斷增強,倭人在大東洋上的優勢逐漸喪失,他們也越發感到不安,大唐內部對於收復被佔領領土的呼聲也日益高漲,甚至已經被納入大唐軍方的議事日程,這更是讓倭人坐臥不寧。

能夠最大程度的削弱大唐甚至肢解大唐自然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莫大好事,但是由於他們和多頓人依然因爲佔領着對方的新月半島和庫克羣島而有着領土糾紛,所以似乎和利伯亞人之間的談判並不順利,如果能夠說服利伯亞人暫時擱置紛爭,促使倭人的陸軍也在關鍵時刻登陸參戰,那就是憑空增添一支生力軍,即便不說從軍事角度上能夠取得多大成功,但也必將將給大唐在心理上和士氣上造成莫大的打擊,甚至影響到整個全局。

“嗯,陛下,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倭人的陸軍膨脹得也相當快,已經超過了二十五萬,而且能夠打敗多頓陸軍,證明他們的戰鬥力也殊爲不弱,雖然他們現在大多以防禦爲主駐紮在他們佔領的土地上,但是立原山川也是一個貪心不足的人,只要一有機會就不會放棄冒險和擴張,給他足夠的好處和對大唐的恐懼,必定可以讓他破釜沉舟參加這一戰,只是他們肯定要在最關鍵的時刻纔會參戰。陛下若是要訪問三國同盟,不妨讓我們的情報部門給倭人帶信,讓他們來夠份量的人到馬哈德或者安達科秘密商談一番,我以爲這也許是這一場決定東大陸日後百年走勢的一個關鍵呢。”雷覺天稍一思索便察覺到畢希利的這個想法相當可行,倭人陸軍如果能夠突襲帝國腹地,還能夠對三國同盟產生微妙影響,弄不好還能左右三國同盟的傾向,這實在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妙計。

第72節 難題多多第114節 兵壓第73節 強弱之勢第20節 折戟第61節 東下第83節 風滿樓(2)第32節 崑崙關第94節 發財之路第12節 戰前第57節 梟雄第96節 大辯論第8節 出使人選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108節 絕命殺(2)第32節 烽煙滾滾(2)第73節 警訊第114節 裝甲獸第67節 危機第1節 離程第108節 來訪第12節 薦才第89節 危境第83節 西風(1)第12節 政權架構第39節 狂想第90節 分道揚鑣第49節 詭流第39節 豪氣沖天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121節 陀姬第23節 晉商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129節 迷情第32節 連環殺(5)第56節 祭天第56節 祭天第5節 流山臺子第37節 東進之路第18節 異動第103節 戰猶酣(7)第133節 西風漸(2)第6節 大暴亂第76節 抉擇第102節 教訓第108節 戰猶酣(12)第18節 倭諜第137節 西風漸(6)第38節 覓路第11節 暗流(3)第89節 碰壁第21節 劍指(2)第33節 商業間諜第47節 虎口拔牙(2)第1節 風起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53節 軍事整編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70節 危機意識第8節 會獵(2)第94節 情報秘書第27節 命運第65節 蛇芯岬(2)第64節 大捷第15節 袒露第74節 絞殺第18節 黑手第3節 新氣象第97節 表演第70節 抵京第37節 東進之路第54節 度假第102節 強攻第66節 平衡(2)第3節 情感糾葛第89節 交心(3)第27節 逆襲(2)第69節 厄運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9節 自食苦果第104節 亂!亂!亂!(2)第65節 答卷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69節 使命(1)第43節 彷徨第92節 風高浪急(1)第83節 大計(6)第1節 危如累卵(1)第79節 葬禮第38節 造勢第15節 技術革命第48節 內鬥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6節 一賭天下第66節 變向第23節 進軍第40節 分割(1)第30節 紅眼第26節 談判(2)第32節 流亡公主第55節 翻雲
第72節 難題多多第114節 兵壓第73節 強弱之勢第20節 折戟第61節 東下第83節 風滿樓(2)第32節 崑崙關第94節 發財之路第12節 戰前第57節 梟雄第96節 大辯論第8節 出使人選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108節 絕命殺(2)第32節 烽煙滾滾(2)第73節 警訊第114節 裝甲獸第67節 危機第1節 離程第108節 來訪第12節 薦才第89節 危境第83節 西風(1)第12節 政權架構第39節 狂想第90節 分道揚鑣第49節 詭流第39節 豪氣沖天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121節 陀姬第23節 晉商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129節 迷情第32節 連環殺(5)第56節 祭天第56節 祭天第5節 流山臺子第37節 東進之路第18節 異動第103節 戰猶酣(7)第133節 西風漸(2)第6節 大暴亂第76節 抉擇第102節 教訓第108節 戰猶酣(12)第18節 倭諜第137節 西風漸(6)第38節 覓路第11節 暗流(3)第89節 碰壁第21節 劍指(2)第33節 商業間諜第47節 虎口拔牙(2)第1節 風起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53節 軍事整編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70節 危機意識第8節 會獵(2)第94節 情報秘書第27節 命運第65節 蛇芯岬(2)第64節 大捷第15節 袒露第74節 絞殺第18節 黑手第3節 新氣象第97節 表演第70節 抵京第37節 東進之路第54節 度假第102節 強攻第66節 平衡(2)第3節 情感糾葛第89節 交心(3)第27節 逆襲(2)第69節 厄運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9節 自食苦果第104節 亂!亂!亂!(2)第65節 答卷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69節 使命(1)第43節 彷徨第92節 風高浪急(1)第83節 大計(6)第1節 危如累卵(1)第79節 葬禮第38節 造勢第15節 技術革命第48節 內鬥第119節 最後一搏(4)第6節 一賭天下第66節 變向第23節 進軍第40節 分割(1)第30節 紅眼第26節 談判(2)第32節 流亡公主第55節 翻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