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鐵劃銀鉤

老夫子上下打量了這位中年人,見此人溫文爾雅甚是知禮,心中的憤怒也就稍稍減了幾分。

但所謂文人相輕,更何況對方是個異族,老夫子輕搖羽扇冷聲道:“你也懂書法?”

紫衣男子對於老夫子的傲慢,卻也並不惱怒,依舊和顏悅色迴應:“呵呵,在下也是略懂皮毛,不過對於各家的碑帖,在下倒是看過不少!”

“哼!你這狂徒,看了幾份碑帖就敢在這裡大言不慚,你可知我等在此苦練不知多少寒暑,也也不敢向孟老先生討教!”

“就憑你這金國蠻夷之邦,也妄稱討教書法?”

“……”

在座的衆位學生紛紛擾擾,對於這師徒二人貿然闖入講學堂,表示着極度的抗議,更對這師徒二人的狂妄嗤之以鼻。

孟老夫子一向和善待人,今日卻沒有去勸阻學生,而是站在一旁看這師徒二人的反應。

紫衣男子冷眼環視衆位學子,沉聲道:“在下雖見識淺薄,但對於書法的好與壞,還是能分得清楚明白!”

說着一擡頭,指着正堂飛檐上懸掛的一塊牌匾,鄭重道:“就說這一副牌匾……”

“這幅字,乃是老夫生平之傑作!你懂得欣賞,都算你有這份眼光!”

紫衣男子的話還沒有說完,孟夫子就一臉笑意的解說起來。看得出,孟夫子對牌匾上的‘廬山國學’四個字,很是自負與滿意。

但紫衣男子卻是冷冷一笑道:“孟夫子,你誤會了!在下是想說這幅牌匾有三大敗筆!不知爲何將這等挫作懸掛於此……”

此言一出,頓時引來一陣鬨堂大笑,紛紛指着這位金國男子不懂書法。

孟夫子更是搖了搖頭道:“三大敗筆?你可知這幅字,有多少文人墨客稱讚不已,甚至當今的國子祭酒,都稱讚此字乃是天下第一,你居然說它有三大敗筆,豈不是貽笑大方?”

“呵呵!所謂人云亦云,人人說好的未必真的好!”紫衣男子卻擺了擺手,不予認同的反駁道。

“先生,何必與這等不懂書法之人多費脣舌,我們這就將其趕出書院!”

“說得對,不懂書法的蠻夷,卻故弄玄虛!我華夏正統精粹之學,又豈是他們能夠登堂入室的……”

羣情激奮嚷嚷不息,這一次孟夫子卻沒有緘默,而是揮了揮羽扇,示意衆人安靜下來。此事關係到他的名譽,所以無論如何也要聽個明白。

於是虛迎以禮,冷言冷語道:“哦?那老夫就洗耳恭聽了!”

紫衣男子,一指牌匾上的字,解釋道:“這幅字的筆勢大起大落,筆法俊俏,自然是取自魏碑的隸書!”

“書法以魏碑爲本,又有何不妥?”孟夫子當即就反駁問道。

“取法於魏碑是沒有什麼不妥,不過白鹿洞書院一向標榜是正統儒學,而儒家興盛於漢朝,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朝乃是儒家成爲國學之始也!”

紫衣男子談談而談,足以見得學識淵博,隨即卻話鋒一轉:“堂堂書院的牌匾,不用漢朝正統的隸書去書寫,反而用魏晉小朝廷的字體,棄大而取小,棄正統而取旁道!孟夫子,你說這是不是一大敗筆?”

“呃,這……”

“至於這‘廬山國學’的廬字,用這等精瘦筆法,乃是第二大敗筆!”

“這……這又是爲何?”

“爲何?哈哈哈!”

紫衣男子竟不由得笑了出來:“孟夫子,白鹿洞書院,位於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之陽,既然是向陽之處設立書院,自然應該是溫暖和熙,而你這個‘廬’字卻瘦骨嶙峋,一副寒冬肅殺之氣,何來向陽之說?”

“這……這……”

“還有這廬山的‘山’字,用峻峭的筆法書寫,更是這幅字敗筆中的敗筆!”

“你!……”

孟夫子被紫衣男子駁斥的半天沒說出話來,冷汗直冒地孟夫子,用顫抖的右手指着牌匾道:“筆法峻峭才能顯出廬山的高險!這又有何錯之有?”

“高險?廬山雖是名山,但並非以高險著稱,高不及泰山,險不及華山!廬山峰巒疊嶂雄踞九江,因此不在於高險,而在於雄!”

“應當用正統的漢朝隸書,古樸無華,才能襯顯廬山的雄偉!孟夫子,難道這不是敗筆中的敗筆嗎?”

嘶!

孟夫子跌坐在一旁,已經是無言以對。在場的衆位學子,也是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方纔還說別人不懂書法,如今人家談談而談道出書法三大敗筆。即便是再愚蠢的人也能看得出,眼前的這位紫衣男子是位書法名家。

“這就是爾等,口口聲聲所言的正統國學?”

孟夫子趕忙起身,顫巍巍的拱手以禮道:“請問閣下尊姓大名!”

“在下呂勝,不知孟夫子有何指教!”

“指教豈敢,老夫孟百譚浸淫書法一生,自以爲書法大成,如今看來也是井底之蛙!”

孟夫子十分汗顏的微微一嘆:“既然閣下指出老夫三大敗筆,定然是身懷絕技!可否留下墨寶,也讓老夫大開眼界?”

名喚呂勝的紫衣男子,看了孟百譚一眼,隨即搖了搖頭:“文人相輕乃宋人之陋習,孟夫子如今已度過大半殘生,卻依舊沒能看開!難怪如此人才凋零!”

呂勝豈能不知孟百譚的用意,這明爲大開眼界,實則是爲了找回顏面。若是呂勝寫的與他水平同等,孟百譚也能輕易地找回些個人顏面。

“既然孟夫子好勝之心不死,那呂某就卻之不恭了!徒兒,筆墨伺候!”

說話間,跟隨呂勝而來的徒弟,已經從隨從的手中接過一個精緻地書箱。待此人輕輕打開書箱,便看到裡面有層層小格。

每一處小隔板都有其獨特用處,裡面工整的擺放着筆墨紙硯。

片刻功夫,呂勝的徒弟就已經將所需之物擺放停當,恭敬退後三步:“師傅,已經備妥!”

呂勝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隨即穩如泰山地坐了下來。這時孟百譚一瞧筆架上的毛筆,不由大吃一驚,倒吸了一口涼氣自語道:“筆頭用到有墨光,非三十年的功底,絕對達不到這個程度!”

又見案頭擺放的一方硯臺,又是吃了一驚:“端州紫雲硯!”

“不錯,所謂端州石工巧入神,跨天磨刀割紫雲!端硯本就名貴不可多得,這紫雲硯更是硯中極品!此硯臺,乃是唐朝柳公權所珍愛之物,如今已有四百年了!”

嘶!

柳公權何許人也,唐代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與顏真卿齊名,稱爲一世之楷模。柳公權在唐代元和以後書藝聲譽之高,或世無第二人。

呂勝拿起毛筆,蘸足了墨水便在紙上緩慢的寫下‘廬州國學’四個大字,每一次落筆猶如千斤壓頂,每一次提筆卻猶如翩翩鴻毛……

待呂勝寫完之後,便起身站在一旁聽由孟百譚點評。

此時的孟百譚,已經無法用言語表達自身的震撼。

孟百譚微微的來到近前垂目觀賞書法,讚歎道:“書法到達這個境界,不知要用……要用掉多少個寒暑,寫禿多少支筆,磨穿多少塊硯!”

呂勝的徒弟,一指孟百譚冷冷笑道:“我師父號稱鐵劃銀鉤,又豈是你能比及的?說什麼蠻夷之地不懂書法,殊不知我大金國纔是文化之正統!”

“你!……”

在座的衆位學士子,雖然很想駁斥,但是如今連孟老夫子都已經敗下陣來,他們又有什麼資格作爲反駁?

“江山代有人才出,當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孟百譚失魂落魄的跌坐在一旁,似乎瞬間蒼老了十歲!

呂勝拱手冷笑道:“既然孟夫子無言以對,那在下就要了你這書院牌匾!”

話音剛落,便由幾名隨從來到飛檐下,將懸掛的牌匾摘了下來!此舉雖然過於妄爲,學子中也有不少人義憤填膺欲要上前阻止,但是卻被孟百譚呵斥了回去。

所謂技不如人,就應當有此結果,即便此刻護住了這塊牌匾,也不過只是一塊沒有用的牌匾。古人對名譽以及信用看得很重,尤其是自負讀聖賢書的文人。

身可死,但氣節不可丟!

呂勝師徒的離去,沒有人上前阻攔,講學堂裡死氣沉沉極爲安靜!呂勝坐在一旁,喃喃自語道:“白鹿洞書院,從此絕矣……”

嶽麓書院,講學堂!

禮、樂、射、御、書、數,被稱之爲君子六藝,文人讀書不單單只是讀書,發展到了當下也是講究全面發展。

此時在講學的會場裡,音律大師姜夔正在首席撫弄古琴。姜夔不過三十餘歲,既是詩人也是有名的音律大師。

即便是京城的教坊司首席樂師,也曾受教於姜夔的門下,可謂是當今音律一派的宗師!因生性散漫不以此爲專業,故而不願入宮爲官。

姜夔在上百雙眼睛的注視下,雙手輕撫琴絃,彈奏的如同行雲流水,一曲《高山流水》讓人聽的是如癡如醉。

曲畢,四周一片死寂,直到過了三個呼吸的時間後,在場的學子們才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待掌聲漸漸平息,卻有一個聲音從門外傳來:“琴聲宛若天賴,餘音繞樑,三日未絕!然而卻未有達到極致,實乃憾事!”

(第一更,票票砸我我!)

第34章 暗蘊清風第12章 男上女下第102章 天子門生第275章 見與不見已陌路第92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229章 二女爭鋒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184章 自己挖坑第104章 心成驢肝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71章 浮雲暗動第318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72章 佛前發難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84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41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15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75章 記名學生第26章 你別亂摸第124章 德壽宮中探緣由第49章 無名大火內有因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42章 龍山喋血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565章 吳府之內起爭端第97章 誰說公主摸不得第36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75章 記名學生第107章 天縱奇才第57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189章 一場誤會第7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338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179章 自古難還風流債第76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264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99章 二人月下話短長第801章 難道又到風起時第20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276章 腿軟了不聽使喚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100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315章 朱仙鎮的圍殲戰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185章 彌勒佛笑第402章 並非泥巴任你捏第100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146章 太白酒樓第10章 陸府賀壽第25章 血腥不燃畏難消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47章 對話雙王暗謀生第58章 赴任在即先離去第3章 無言以對第94章 一場鬧劇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323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31章 才子佳人第96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251章 葉宇釣魚有深意第26章 你別亂摸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57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70章 手化太極做體操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304章 包天三錘震敵首第31章 一箭奪命鎖雙魂第250章 兩本奇書第92章 撿個師傅第2章 招蜂引蝶非我錯第15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64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81章 紅塵萬丈何時盡第75章 口氣不小第46章 亭下漠然訴前因第547章 外面野花知多少第16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11章 古爲今用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122章 莊園之中宇液池第29章 竹杖銅錢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41章 駕馭心術第187章 勸降已是不可能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51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21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235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232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233章 葉宇無奈地決定第15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10章 來則不拒第603章 順利攻下宣化府
第34章 暗蘊清風第12章 男上女下第102章 天子門生第275章 見與不見已陌路第92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229章 二女爭鋒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184章 自己挖坑第104章 心成驢肝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71章 浮雲暗動第318章 城雖未破心已亂第72章 佛前發難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84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41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15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75章 記名學生第26章 你別亂摸第124章 德壽宮中探緣由第49章 無名大火內有因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42章 龍山喋血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565章 吳府之內起爭端第97章 誰說公主摸不得第36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75章 記名學生第107章 天縱奇才第57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189章 一場誤會第7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338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179章 自古難還風流債第76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264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99章 二人月下話短長第801章 難道又到風起時第20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276章 腿軟了不聽使喚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100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315章 朱仙鎮的圍殲戰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185章 彌勒佛笑第402章 並非泥巴任你捏第100章 庭院小閣赴佳人第146章 太白酒樓第10章 陸府賀壽第25章 血腥不燃畏難消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47章 對話雙王暗謀生第58章 赴任在即先離去第3章 無言以對第94章 一場鬧劇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323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31章 才子佳人第96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251章 葉宇釣魚有深意第26章 你別亂摸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57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70章 手化太極做體操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304章 包天三錘震敵首第31章 一箭奪命鎖雙魂第250章 兩本奇書第92章 撿個師傅第2章 招蜂引蝶非我錯第15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64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81章 紅塵萬丈何時盡第75章 口氣不小第46章 亭下漠然訴前因第547章 外面野花知多少第16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11章 古爲今用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122章 莊園之中宇液池第29章 竹杖銅錢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41章 駕馭心術第187章 勸降已是不可能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51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21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235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232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233章 葉宇無奈地決定第15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10章 來則不拒第603章 順利攻下宣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