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禍起蕭牆

從俘虜口中,得知當面倭軍的首領正是上次在雞籠城向我軍投降後又被放回倭國的田中的兒子田中武澤,而昨天被單鐵勇打死的那員倭將則是田中武澤的重將淺見一先鋒官!

俘虜還供認,倭軍一共出動了五千人,他們是來充當先行的,倭國皇太子桃太郎即將率領大隊人馬從馬鬆島趕來增援!

情況看來非常嚴重!

楊賢傑令人把俘虜押了下去,又在功勞簿上記了單鐵勇斬倭將淺見的功勞。

吃過早飯,賢傑又召集衆將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柳雲飛建議,趁我軍水軍還沒有受到重大打擊的時刻,立即放棄該島,奪路突圍。

大部分將領都贊同柳雲飛的建議,但鄧超卻道:“走是一定要走的,但不能走得這麼被動……”

鄧超指出,倭軍大隊人馬不可能這麼快一齊都調出來,他們只可能一批一批地逐漸增加軍力,因爲他們現在是在風浪顛簸的海面上紮營立寨,要停泊幾萬人的龐大艦隊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們能搶灘佔得一塊陸地——這一點,只要我軍不放鬆警戒,敵人在短時間內就不可能得逞;此外,敵人增兵或是往返運送糧食補給,都需要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內找到有利戰機,打退敵人的圍攻和封鎖。

暫不表逆軍怎樣打退倭寇的進攻,卻說賢傑率領先遣軍離開夷州後,夷州的軍務便由雲嬌全權負責。

當是時,福建節度使武仁則是武后的親信,他對夷州這塊肥肉是早就虎視眈眈,雖然大逆和大周簽訂了和約,但武仁則仍不斷集結軍隊、大造戰艦,作出進攻夷州的姿態,製造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

雲嬌便派周柱率領五萬人馬進駐臺中地區,嚴密戒備大周軍隊的動靜,又派王大力率領五萬人馬駐守臺南地區,防備鬼方國的滋擾;派徐向率領五萬人馬坐鎮臺東地區;雲嬌自己則親自駐守臺北地區,一面防備倭寇捲土重來,一面發展生產、訓練軍隊。

忽一日,先遣軍遭遇風暴的凶信傳來,夷州軍民頓時人心惶惶起來。

賢傑的粉絲杜燕茹哭昏過去了好幾回。雲嬌也擔心丈夫的安危,每每暗中以淚洗面,祈求上蒼保佑丈夫平安。然而她是全軍主帥,不宜在軍卒面前表現得過於軟弱,怕不利於軍心的穩定,因此她仍泰然自若,組織諸將,向士卒和羣衆作了大量的宣傳、安撫工作,暫時穩定了夷州的軍心、民心,但人心已經思變了。

一日雲嬌正在府中批閱文件,忽然接到王大力送來的急報,說是土匪趙升、朱國文、王仁貴造反,聚集一萬之衆,盤踞臺南城東的龍王山,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不時騷擾軍民,事態還在擴大,請令定奪。

雲嬌拍案而起道:“這些反動的傢伙簡直是太猖狂了,哼,必須嚴厲鎮壓!”當即行文到臺南,令王大力立刻平定匪患,擒殺反賊。

行文下到臺南,王大力不敢怠慢,乃升帳召集衆將商議,兩旁站立麾下衆將齊大召、周亮、孟常鬆、胡仕成、李妹郎、王七等人。

王大力掃視了衆將一遍,欲點齊大召去討伐龍王山,有李妹郎、王七二將道:“稟元帥,殺雞焉用牛刀?踏平區區龍王山,我二人足矣!”

王大力道:“你二人可敢立軍令狀?”

“軍中無戲言!”二人拍着胸脯道。

王大力沉吟了一下,覺得這二人雖然武藝平庸了一點,但打幾個土匪應該是沒問題的,便點頭道:“好,就令你二人出征!”

當下撥給李妹郎五千人馬,令他三日內趕到龍王山右翼佈陣;令王七率領五千人馬三日內趕到龍王山左翼佈陣,並告誡他們,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趕到指定的地點,不可拖延時日,也不可單獨冒險出擊。調撥停當,又令齊大召爲救應使,去營中挑選一萬精兵強卒,侯日出發,馳援李、王二將。

卻說三日後,王七率領左路軍先到了龍王山下,他一面挑選地形紮營,一面派人去尋找右路軍。誰知派去的人回來報告說附近都找遍了也沒有找到右路軍。

王七正在詫異,不防山上突然鼓聲大震,一彪軍馬直衝而下,爲首一將,騎烏龍馬,持青龍刀,大喝一聲:“龍王山大寨主趙升在此,快納命來!”

王七吃了一驚,強打精神上前迎戰——戰不到三合,便被趙升砍飛了人頭。

趙升擰着王七的人頭大喝道:“投降免死!”

衆軍士便都放下了武器……

幾天後,齊大召率領援軍也來到了龍王山下,正在立陣,只聽山上一聲炮響,衝下一隊人馬,正是趙升。

兩軍排開陣勢,互相用箭射住陣腳。

齊大召手提宣花斧,衝對陣喝道:“呔,趙升,你這毛賊,何故造反?”

“哈哈哈!”趙升一陣狂笑,“搶得到天下的便是王,搶不到天下的便是賊!如今楊賢傑在海上餵了鯊魚,夷州已是羣龍無首,機會難得,我爲何不反?”

“胡說!”齊大召怒罵道。

“齊大召,”趙升卻打斷了齊大召的話,“我知道你有兩下子,過來吧,我們一起打天下,將來我封你爲一字並肩王!”

“呸!你這大言不慚的毛賊、土匪、垃圾,死到臨頭還敢狡嘴憊舌,且吃我一斧!”齊大召圓睜環眼,掄起斧頭便砍了過去。

趙升舉刀急架相迎,兩人走馬相交,好一場大戰。

齊大召原以爲對方不過是個土匪頭子,能有什麼本事?他不知道,這趙升原是大周的武將,武舉出身,一杆青龍刀重一百八,武藝自然是不錯的。只因不甘人下,一心想往上爬,又因和上司不和,這才脫了軍服,跑到夷州參加了大逆軍——也是投機之意,並不是真心想投效大逆。前不久,楊賢傑的先遣軍遭遇了風暴的消息傳來,他便以爲可以興風作浪了,因而拉攏了結義兄弟朱國文、王仁貴造反,撈取政治資本——那時候,手中有一支軍隊那就是政治資本,就可以和當局討價還價。

齊大召同這人大戰了八十個回合,竟是不分勝負,方知對方不可小覷。

正激戰間,逆軍背後忽然喊聲大震,殺出兩隊人馬,正是朱國文、王仁貴。俗話說什麼樣人交什麼樣的朋友,這朱國文、王仁貴既能和趙升稱兄道弟,想必也有兩把刷子。齊大召在三將夾擊之下果然招架不住,只得引軍後退。

叛軍趁勢掩殺,直殺得逆軍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死傷遍地。

齊大召的一萬人馬折損了大半,其中五千投降、三千被殺,止收得二千殘兵敗卒逃回了臺南城。

逆軍的失敗震動了王大力。王大力經過調查,得知失利的根源在於李妹郎。

原來,李妹郎討得軍令的當晚,在家中大擺宴席,和小老婆梅香飲酒作樂,第二天喝醉了,耽誤了行程。酒醒後已過了三天,錯過了趕到龍王山同王七會合的時間。他害怕王大力責罰,悄悄率部冒險繼續按原先商定的計劃和路線進軍,結果同消滅了王七的趙升遭遇。

李妹郎知道自己的武功很菜,哪敢和趙升交戰,竟丟下軍隊獨自逃回了家中,五千人馬盡皆投降了敵人,終於導致全線失利……

李妹郎自知難逃罪責,乃到王大力營中負荊請罪。

王大力憤怒難平,下令斬了李妹郎,梟首轅門號令。又令人去李家中縛了梅香。

梅香被帶到軍中大叫:“無罪!”

王大力嘆道:“李妹郎都是因爲貪戀你的姿色才誤了軍機,你毀了國家、毀了你丈夫,也毀了你自己,唉,紅顏誤國,此話不假!我今天要殺了你,以示號令!”乃令將梅香推出斬首。

由於初戰的失利,臺南的形勢頓時緊張起來。此時王大力手下還有三萬人馬,而龍王山的叛軍也擁有近三萬餘人。

王大力明白,憑自己的力量,已很難消滅敵人,必須請援軍來助剿。因此他一面堅守城池,一面派飛馬向臺北告急。

雲嬌接到急報,忙傳令給臺中的周柱,令他增援臺南。

周柱此時因操勞軍務過度,正臥病在牀,一切軍務都由副帥龍彪處理。

龍彪接到雲嬌的命令感到十分爲難,因爲海峽對面就是武仁則重兵集結的夏門灣,局勢已經十分緊張,如果臺中的兵動,武仁則必會乘虛而入。因此此處的兵力只能加強而不能削弱。但臺南危在旦夕,救兵如救火,如不發兵增援,臺南叛軍一旦得勢,後果不堪設想……

龍彪立即召集帳下的大將華元豐、華元山、曹一顯、謝志君商議。

華元豐道:“臺中的兵力不能削弱,臺南也不可不救,兵法雲‘夫戰,勇氣也’,這就是說,打仗並非靠得是人多,而是靠那一股戰勝敵人的勇力和士氣!我們可以挑選一支精銳部隊突擊敵人的側翼,直插敵人心臟,端掉敵人的老窩,敵人將不戰自敗也!”

華元山道:“精兵須要配勇將,我軍中並無勇猛悍才,如何能行此計?不如令王大力他們暫時守住臺南,和敵人對峙,我們給他源源不斷補充給養,只要他的軍力不衰,就可以始終保持鬥志,令敵軍不能成功。等臺中的形勢緩和、叛軍軍力疲竭,我軍方可增援合擊!”

龍彪認爲華元山的話很有道理,就採納了他的意見,籌集了十萬擔糧草、兵器等輜重物資,派曹一顯率三千軍士押運,發往臺南。

第85章 孔亮作法第24章 不宣而戰第26章 春季攻勢1第37章 情深意惘第107章 路遇四雄第81章 巾幗雄風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26章 血色海空第32章 走向共和第100章 激戰荒島第62章 恨海情天第84章 翻身之仗第42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海底蛟龍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1章 戰雲滾滾第71章 單刀赴會第76章 虎山戰役-2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30章 風華絕代第59章 終成眷屬第116章 天雷神陣第5章 萬螺風雲2第108章 臨危不懼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12章 血染青巖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27章 變故大起第23章 生死兩茫第139章 山中小廬第10章 三姝下山第16章 多情餘恨第69章 行刺陷身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6章 萬螺風雲3第85章 孔亮作法第11章 戰雲滾滾第38章 初釋前嫌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13章 心事誰知第21章 誤中圈套第27章 大戰略1第141章 平地驚雷第16章 大反攻2第69章 行刺陷身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7章 初興義兵第68章 再度受挫第83章 賢傑遇刺第132章 鏖戰北九州-2第7章 硫求驚變第119章 孤城苦戰第25章 熱血癡情第100章 激戰荒島第17章 亳州鏖戰-1第71章 單刀赴會第1章 瀟灑如風第83章 賢傑遇刺第122章 雲飛中邪第138章 魔音攝魂第14章 關鍵一役第29章 兵指東海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38章 初釋前嫌第84章 翻身之仗第107章 路遇四雄第28章 大戰略2第113章 舉義番邦第25章 西線無戰事第54章 大風起兮第17章 亳州鏖戰-1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48章 又生枝節第49章 賢傑歸唐第80章 徐向歸唐第90章 勇者無敵第5章 萬螺風雲2第33章 招婿風雲1第9章 干戈迭起第137章 盛極生憂第102章 龍彪反水第14章 關鍵一役第95章 血沃山河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102章 龍彪反水第99章 溫情脈脈第143章 父子生隙第33章 烏龍嶺3第44章 復仇戾女第114章 衝破羅網第21章 大戰雄關第15章 心有千結第55章 血戰新竹第21章 誤中圈套第23章 大風將起第17章 大反攻3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137章 盛極生憂第139章 山中小廬
第85章 孔亮作法第24章 不宣而戰第26章 春季攻勢1第37章 情深意惘第107章 路遇四雄第81章 巾幗雄風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26章 血色海空第32章 走向共和第100章 激戰荒島第62章 恨海情天第84章 翻身之仗第42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海底蛟龍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1章 戰雲滾滾第71章 單刀赴會第76章 虎山戰役-2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30章 風華絕代第59章 終成眷屬第116章 天雷神陣第5章 萬螺風雲2第108章 臨危不懼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12章 血染青巖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27章 變故大起第23章 生死兩茫第139章 山中小廬第10章 三姝下山第16章 多情餘恨第69章 行刺陷身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6章 萬螺風雲3第85章 孔亮作法第11章 戰雲滾滾第38章 初釋前嫌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13章 心事誰知第21章 誤中圈套第27章 大戰略1第141章 平地驚雷第16章 大反攻2第69章 行刺陷身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7章 初興義兵第68章 再度受挫第83章 賢傑遇刺第132章 鏖戰北九州-2第7章 硫求驚變第119章 孤城苦戰第25章 熱血癡情第100章 激戰荒島第17章 亳州鏖戰-1第71章 單刀赴會第1章 瀟灑如風第83章 賢傑遇刺第122章 雲飛中邪第138章 魔音攝魂第14章 關鍵一役第29章 兵指東海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38章 初釋前嫌第84章 翻身之仗第107章 路遇四雄第28章 大戰略2第113章 舉義番邦第25章 西線無戰事第54章 大風起兮第17章 亳州鏖戰-1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48章 又生枝節第49章 賢傑歸唐第80章 徐向歸唐第90章 勇者無敵第5章 萬螺風雲2第33章 招婿風雲1第9章 干戈迭起第137章 盛極生憂第102章 龍彪反水第14章 關鍵一役第95章 血沃山河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102章 龍彪反水第99章 溫情脈脈第143章 父子生隙第33章 烏龍嶺3第44章 復仇戾女第114章 衝破羅網第21章 大戰雄關第15章 心有千結第55章 血戰新竹第21章 誤中圈套第23章 大風將起第17章 大反攻3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137章 盛極生憂第139章 山中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