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血戰新竹

高應龍也有些疑惑起來。他決定派一支小部隊上岸試一試——乃派謝志君率領五百士兵下了小船,悄悄地向港灣內開進。他們很快到了障礙物前,正要破壞木排、鐵鏈,城上忽然閃過一排火光,炮彈呼嘯而至……

“轟轟轟”一股腦兒砸來的炮彈全落在逆軍的小船四周,有的船連船帶人被掀到了空中,有的船被撕得碎片橫飛,有的翻了個底朝天,有的燃起了大火,火光把海面映得通紅……

高應龍氣急敗壞地喝令開炮。

“轟轟轟”逆軍的炮再次轟響起來,暴雨般傾瀉到城上……

鬼方軍的炮火逐漸被壓制下去,謝志君等人也狼狽地逃了回來。他帶去的五百人被打死一百多,傷者近二百,損失不小。他本人也負了傷,頭頂被火yao燒了大半邊頭髮,另半邊臉則被薰成了黑炭。高應龍急令軍醫調治。

柳雲飛嘆息道:“想不到鬼方軍還有炮呀,這個仗可不好打!”齊大召氣憤地直罵娘:“他媽的,他們這些蠻夷怎麼也知道造炮、打炮?”

高應龍道:“你一個癩蛤蟆坐在井底下知道個啥?你怎知人家就不會造炮、打炮?要知道山外有山……”

柳雲飛笑道:“是‘坐井觀天’吧?”

高應龍捶着腦袋道:“對對,是‘坐井觀天’!”他觀察了一下形勢,下令將所有的大船居於外、小船居於內築成水寨,每隔半個時辰向岸上打一次炮,同時派出細作上岸偵察虛實。

夜幕深沉,海浪滔天,滿天的繁星都隱入了雲層中。

楊賢傑立在船頭,眺望着前方。忽然探子前來報告說,前面已是大甲溪口。溪口從海上一直到河上游的二十里都是深水航道,且河面也較寬,恰恰可以容納大船停泊,岸上也並無一兵一卒佈防。

賢傑聽了,叫軍士取過地圖,同孔亮、周柱、柳雲嬌等研究起來。

軍師道:“可着周元帥率領第二軍先行登陸,封鎖河口,同時控制兩岸縱深!”

賢傑同意了軍師的意見,即命令周柱率領第二軍立即登陸。主力艦隊則暫時拋錨於海上,等待周柱的信號。

兩個時辰後,岸上燒起了一堆大火。賢傑一見,便命令部隊向溪口開進。

卻說臺北海面的逆軍打了一夜的炮,魔裡青也緊張了一夜。然而逆軍除了打炮,並沒有做出登陸的舉動。魔裡青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但仍不敢放鬆戒備。

天亮的時候,魔幹達親自率領一萬人馬趕來增援。至此,臺北城裡的鬼方軍已經達到了三萬。

高應龍正在吃在早飯,忽然他派去上岸偵察的探子帶回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鬼方軍中有一箇中國軍師,名叫陳三仁,精通兵法,還會製造各種邪門火器。鬼方軍的大炮就是他幫助製造的!

高應龍聽了大驚道:“怪不得我說鬼方軍怎麼有大炮,原來是有漢奸在搗鬼呀!”

柳雲飛道:“陳三仁這人怎麼樣?”

高應龍道:“這個傢伙我聽說過,他早年在揚州節度使常昊手下做過通判,曾因販過私鹽被解除了職務,本是死罪,只因朝中——當時還是隋朝,有人說情,用銀子買了命。後來就不知去向了。想不到跑到了夷州——此人很有一手歪門邪道,一肚子的壞水!現在有他相助鬼方軍,不糟纔怪!”

齊大召道:“哼,等我撞見了他,定要把他的屎摳出來!”

這會兒,陳三仁正陪同魔幹達、魔裡青在臺北城上巡視。魔幹達問道:“陳先生,你看這仗怎麼打?”

“拒敵於海上,不使其靠岸,等他們糧食吃完,火yao耗盡,自然退兵。”

“如果我要主動出擊,殲滅他們呢?”

“如果有一支強有力的艦隊繞到敵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自可勝之——但我軍現在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只能採取守勢!”

魔幹達道:“我的海軍在雞籠港還有一百多艘大船,如果全部裝上火炮,能取勝嗎?”

“能——不過,”陳三仁盯着逆軍的船隊看了一陣,忽然疑惑道:“不對呀,眼前的唐軍最多隻有五千人,那麼唐軍主力呢?”

“你說這不是唐軍主力?”

“是的,這絕對不是唐軍主力!很可能只是一支疑兵,故意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唐軍主力則趁機在別處登陸!”陳三仁轉動着賊眼分析道。

魔裡青道:“那依先生之見,唐軍主力會選擇在哪裡登陸?”

“雞籠或者新竹。但這兩處地方太暴露,唐軍只要一靠岸,就會被我軍發覺。他們一定會選擇一個隱蔽的地點登陸,而這個地點,很可能就是……”陳三仁停頓了一下道,“很可能就是大甲溪口!”

“轟轟轟”炮彈呼嘯着一顆接一顆落在大甲城的城牆上。

“衝啊!”楊賢傑正指揮逆軍向大甲城發起猛攻。這時,逆軍已經全部在大甲溪口登陸完畢,其中第一軍的一個營封鎖了大甲溪南岸,擔任阻敵打援,二軍、三軍、大本營軍則在賢傑的帶領下向北進攻。

一個時辰後,大甲城便被攻破,一千餘名鬼方軍被殲滅,剩下的一千多人慌忙退往新竹。賢傑指揮逆軍乘勝追擊,天明時,已進抵新竹南門外。

新竹是座縣城,城牆比大甲高大、堅固,且有鬼方軍一萬人防守。鬼方大將哈佈雷急令緊閉四門,同時派人往臺北告急。

因逆軍是輕騎急進,大炮都留在大甲,一時運不過來,只好暫時不進行攻擊。

賢傑同孔亮、周柱、雲嬌、龍彪研究對策。孔亮道:“我軍打新竹,臺北方面必會來增援,我軍正好來個圍城打援,可一舉擊破敵軍!”

賢傑認爲有理,便令周柱率二軍、龍彪率三軍從新竹左右兩側繞過去,向北急插,以圍殲臺北來的援軍。同時讓雲嬌率領大本營軍進攻新竹。

各軍領令,立即分頭行動。

卻說雲嬌率軍來到新竹城下挑戰。新竹守將哈佈雷是個中國通,早年到中國留過學,擅長騎馬射箭,還舞得一口好刀。

當下,哈佈雷便要出城迎戰。副將剎力道:“不勞大哥動手,待小弟去斬了唐將來!”哈佈雷應允了。

剎力便帶了一千騎兵出城,與逆軍迎面相遇。兩軍便排開陣勢。剎力命通譯到陣前向逆軍喊話:“你們中國人爲何不自守疆土,卻來侵犯我大魔國聖地?”

雲嬌也命通譯到陣前回答對方道:“這夷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你們這些蠻夷之輩爲何不安分守己,卻來奪我疆土,還恬不知恥,反說我們‘侵犯’了你們的‘聖地’?是你們竊據了我們的神聖領土!今天兵到此,趁早下馬投降,免得悔之晚矣!”

對方道:“聽說你們中國人擅長武藝,可敢跟我們剎力將軍交手麼?”

逆軍通譯將對方的話轉述給雲嬌。雲嬌嘴角浮現出一絲輕蔑的冷笑,心裡罵道:“不知死活的東西,也敢在姑奶奶面前耍花槍麼?”她本來想親自一槍去刺翻剎力,然而想想不妥,自己是主將,若去跟那鼠輩交手豈不自降身份?當下回顧左右道:“哪一位將軍願去立功,斬敵將之首來?”

閃出王威道:“末將願往!”說畢,躍馬挺刀,衝到陣前與剎力交手。

剎力可不象中國人那樣,交戰之前還要互通姓名、來一番口水戰。他見逆將衝來,當即迎上去揮刀便砍——

“當”二刀相碰,火星四迸!王威本以爲剎力乃蠻將,不會武藝,沒想到一交手,才知對方刀法沉重,幾乎架不開去。不容他多想,對方的刀又劈了過來——那剎力的刀式樣雖和中國差不多,但招式卻完全不同,古怪得很。

才幾個回合過去,王威便被殺得手忙腳亂、招架不住了。他額頭上沁出汗來,後悔不該出來逞這個能……不容他多想,剎力忽然狂吼一聲,刀片懸起,“嚓”地一聲將王威攔腰斬爲兩斷。王威的上半身隨着慣性從馬上飛射出三、四丈遠,血污飛濺,令人怵目驚心。

逆軍衆將都氣歪了。王威的好友朱史更不答話,躍馬揮槍直衝過去——然而又是幾個回合不到,竟被對方從頭到腳豁成了兩半!

逆軍大將華元豐、華元山、尤奔放輪番出馬,皆被殺敗。

雲嬌大怒,正要親自出戰,閃出少年將軍楊銀道:“姑姑且住,看小侄馬到成功!”話未落音,人已馳馬飛奔而去。

剎力連斬二將,正在耀武揚威,只見一白馬、銀甲、銀槍的少年將軍衝了過來,口裡大叫道:“蠻賊,你道我中原無人麼?”挺槍“刷刷”便刺。剎力急架相迎。兩將立刻走馬相交,殺成一團。

楊銀想以快打快、出奇制勝,因此那槍象暴雨一般又快又狠,如千萬條銀蛇飛舞,不但剎力,連兩邊觀戰的軍士都只覺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就連以槍快自居的雲嬌也不禁爲之乍舌。

然而剎力也實在太不簡單,他竟沒有被楊銀的快槍嚇住,反而沉沉穩穩,用他古怪的刀法一一化解了對方的攻勢。不過在楊銀的快槍前,剎力也並無多大的還手之力,三十個回合過去,剎力一直處於被動的守勢——他總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國人並不容小視。他不得不打起百倍的精神應戰。

忽然,他刀法一變,雙手搓着刀杆,密密麻麻地轉動起來,尤如舞動着一隻巨大的風車一樣。刀影護住了他的全身。

楊銀刺了幾槍,竟刺不進去,反而如觸電一般,雙手酥麻無比,虎口也震得生疼……

剎力忽然大刀一擺,“刷”雪亮的刀鋒急落向楊銀的頭頂。楊銀大吃一驚,低頭猛閃——“嚓”頭盔仍被削掉,束着頭髮的布巾也被割斷,青絲頓時披散下來,狼狽已極。

楊銀不敢戀戰,撥馬便逃。

“哄!”鬼方軍士兵都尖聲怪笑起來,“噓”聲一片。

剎力卻不肯放過楊銀,拍馬舞刀,緊追過去——他的馬快,很快趕了個馬頭對馬尾。他的雙手高擎起刀,便要往楊銀後頸切落……

不但云嬌,連逆軍士卒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有的人都不忍目視——以爲楊銀必死無疑。

不料楊銀突然一個回馬槍,“刷”槍尖狠狠地戳進了對方毫無遮擋的胸口。

剎力當即斃命——他追得太忘乎所以,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的對手會有這一手!

“衝啊!”逆軍的得勝鼓頓時擂得震天響。雲嬌臉上也露出笑容,手中劍一揮,率軍乘勝衝殺過去——前文交待過,古代打仗並不單純靠主將的單挑,但主將單挑的勝負對雙方的士氣影響是很大的。單挑勝了的一方那肯定是士氣大振,敗了的一方則士氣大衰。此時楊銀得勝,逆軍士卒自然士氣大盛、鬥志異常高昂。善於利用士氣的大將往往會在這時抓住有利戰機向敵人發起攻擊,敵人自然無法阻擋。

卻說雲嬌率軍掩殺過去,鬼方軍如何能擋,慌忙退入城裡,閉門不出。雲嬌便令架起雲梯攻城——雲梯都是摺疊式的,隨軍攜帶,需要時打開來便是,方便得很。

暫不表新竹的戰鬥。

卻說臺北城裡,陳三仁正猜測到逆軍可能在大甲溪口登陸時,新竹的告急信使也到達了臺北。

魔幹達大驚道:“新竹如果被中國人佔領,我軍同臺南的聯繫就被切斷了。必須馬上增援新竹!”

魔裡青道:“元帥,我願率大軍去救新竹!”

陳三仁卻搖頭道:“我看不必如此。” Wшw ◆тt kǎn ◆c○

魔幹達疑惑道:“先生有何良策?”

“新竹城牆高厚,唐軍一時絕難攻下;此外中國人善用圍城打援之計,我軍如果貿然輕進,必然中伏!我們應該通知血魔子太子,讓他立刻往北進攻;等時機成熟,我軍便可揮軍南下,與血魔子太子共同夾擊唐軍,定可大獲全勝!”

“那麼我們現在該幹什麼?”魔幹達問道。

“暫時按兵不動!”

第42章 山雨欲來第52章 旗指夷州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98章 海上遇險第16章 大反攻2第143章 父子生隙第34章 節外生枝-1第39章 賢傑改制第23章 大風將起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6章 萬螺風雲3第33章 招婿風雲1第25章 西線無戰事第132章 鏖戰北九州-2第37章 情深意惘第25章 熱血癡情第105章 橫掃千軍第46章 襲取台州第60章 情歸何處第7章 硫求驚變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68章 再度受挫第72章 如雪罹難第33章 烏龍嶺3第57章 攻破臺北第14章 關鍵一役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135章 英雄少年第110章 英靈託夢第53章 海戰初捷第27章 大戰略1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35章 節外生枝-2第20章 三路分兵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7章 初興義兵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1章 賢傑設擂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15章 心有千結第12章 血染青巖第65章 比武封將-2第7章 初興義兵第31章 烏龍嶺1第1章 賢傑設擂第15章 大反攻1第125章 幻魔無天-2第115章 雲妍顯靈第144章 鐵勇殉難第91章 誤陷迷陣第83章 賢傑遇刺第3章 邂逅佳人第24章 神勇少年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6章 馬嘴山下第126章 大破魔陣第53章 海戰初捷第49章 賢傑歸唐第33章 少年情開第37章 情深意惘第13章 節節失利第14章 落花有意第35章 節外生枝-2第101章 禍起蕭牆第138章 魔音攝魂第68章 再度受挫第8章 首戰告捷第15章 心有千結第114章 衝破羅網第8章 憨將謗帥第135章 英雄少年第52章 旗指夷州第116章 天雷神陣第25章 西線無戰事第5章 奇女烏雲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39章 賢傑改制第10章 內外交困第4章 萬螺風雲1第82章 激戰埔里第15章 心有千結第54章 大風起兮第22章 重見天日第60章 情歸何處第69章 行刺陷身第53章 海戰初捷第31章 烏龍嶺1第19章 陰霾又起第18章 亳州鏖戰-2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29章 兵指東海第18章 海上會師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02章 龍彪反水第145章 沉夢初醒第131章 鏖戰北九州-1第58章 再奏凱歌第64章 比武封將-1第82章 激戰埔里
第42章 山雨欲來第52章 旗指夷州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98章 海上遇險第16章 大反攻2第143章 父子生隙第34章 節外生枝-1第39章 賢傑改制第23章 大風將起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6章 萬螺風雲3第33章 招婿風雲1第25章 西線無戰事第132章 鏖戰北九州-2第37章 情深意惘第25章 熱血癡情第105章 橫掃千軍第46章 襲取台州第60章 情歸何處第7章 硫求驚變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68章 再度受挫第72章 如雪罹難第33章 烏龍嶺3第57章 攻破臺北第14章 關鍵一役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135章 英雄少年第110章 英靈託夢第53章 海戰初捷第27章 大戰略1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35章 節外生枝-2第20章 三路分兵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7章 初興義兵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1章 賢傑設擂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15章 心有千結第12章 血染青巖第65章 比武封將-2第7章 初興義兵第31章 烏龍嶺1第1章 賢傑設擂第15章 大反攻1第125章 幻魔無天-2第115章 雲妍顯靈第144章 鐵勇殉難第91章 誤陷迷陣第83章 賢傑遇刺第3章 邂逅佳人第24章 神勇少年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6章 馬嘴山下第126章 大破魔陣第53章 海戰初捷第49章 賢傑歸唐第33章 少年情開第37章 情深意惘第13章 節節失利第14章 落花有意第35章 節外生枝-2第101章 禍起蕭牆第138章 魔音攝魂第68章 再度受挫第8章 首戰告捷第15章 心有千結第114章 衝破羅網第8章 憨將謗帥第135章 英雄少年第52章 旗指夷州第116章 天雷神陣第25章 西線無戰事第5章 奇女烏雲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39章 賢傑改制第10章 內外交困第4章 萬螺風雲1第82章 激戰埔里第15章 心有千結第54章 大風起兮第22章 重見天日第60章 情歸何處第69章 行刺陷身第53章 海戰初捷第31章 烏龍嶺1第19章 陰霾又起第18章 亳州鏖戰-2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29章 兵指東海第18章 海上會師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02章 龍彪反水第145章 沉夢初醒第131章 鏖戰北九州-1第58章 再奏凱歌第64章 比武封將-1第82章 激戰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