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山雨欲來

楊賢傑還在發楞,那龍彪卻欣喜道:“柳將軍真是深明大義,你儘管放心去吧,我們一定不會虧待顏將軍、韓將軍他們的……”

“你住口!”楊賢傑忽然勃然大怒,“少在這裡滿嘴噴糞……”龍彪吃了一驚,不明白賢傑爲什麼發火。

賢傑看着唐使正色道:“足下此番恐怕要空手而回了——柳將軍現在投奔了我,就是我的部屬,我跟你家皇帝有約在先,只要他不來攻打我,我也就不造反。我既不反,柳將軍如何會反?想是你家皇帝聽信讒言,不明真相,失察所至……足下不如先去驛館歇息,本帥再設宴爲足下餞行!”

唐使有點沉不住氣了:“楊元帥言下之意是不肯讓柳將軍跟微臣走囉?”這唐使此番肩負的是另一個使命,只是這個使命不好對人言,因爲太不冠冕堂皇——原來那次雲嬌上殿面君,述說冤情,那太宗皇帝李世民竟也被雲嬌的美貌打動,想要納她爲妃,只是當時在金殿之上主要是議論公事,而公事又因他坦護劉俊義而搞砸了,雲嬌一氣之下反出了長安。李世民思念雲嬌的美貌心切,又不好對人明言,正好這次又有了機會,這才借拿“反賊”之名要把雲嬌誑進宮去,玉成好事。因此才授予唐使密詔,要他無論如何把雲嬌帶進京。

唐使眼見此事要黃,頓時急了——其實拿不拿反賊他也無所謂,如果是別的人,他也就賣賢傑一個人情,因爲穩住楊賢傑不造反是第一位的事情。只是這個柳雲嬌,是皇上愛慕的人,無論如何也必須要帶走的,否則還真交不了差。

“不肯又怎樣?”賢傑乾脆翹起了二郎腿。楊賢傑並知道唐使來要人的另一層含意——幸好他不知道,如果知道了說不定會二次造反,如明朝的吳三桂一樣,上演一出“衝冠一怒爲紅顏”的好戲。

唐使知道楊賢傑不是好惹之輩,也不敢過分剌激了他,儘量用一種委婉的語氣道:“楊元帥還須三思……若不交人,只恐聖上動威,稍動一指,台州三十萬大軍就會前來與元帥在海邊共狩漁獵!而且,秦元帥率領的百萬天兵也隨後就到……還望楊元帥思量這其中的利弊!”

楊賢傑哈哈一笑道:“楊某早就思量好了,那就是奉陪到底!”

“難道你……你就不怕百萬天兵?”唐使有點氣急敗壞了。

“百萬天兵?”賢傑鼻孔裡冷笑一聲,“不,他們不是天兵,是凡人——一百萬個凡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你難道忘了麼,當初在大鐵爐子,唐朝一百萬人馬何等氣勢磅礴,不照樣被我一百多個人逼和了麼?”

“那好吧,微臣只好回京面見聖上,楊元帥好自爲之!”唐使說着,悻悻地拂袖而去。

原來唐使見賢傑態度堅決,知道已經沒有希望,只有自認晦氣。他唯一所恃的便是唐太宗給他的是密詔,是不能見天光的,到時候面聖,只有隨機應變了,不過朝中有一班忠耿的大臣,如魏徵、房弦齡、杜如晦。有衆位大人擔保,應該沒事。萬一有事,大不了不做官,皇上無論如何也斷無殺他之理!

這位唐使忐忑不安回到京中,向太宗奏報了同楊賢傑交涉的結果,當然忘不了添油加醋一番。不過這位大人空擔心了一場,皇上竟然象忘記了密詔這回事——原來,皇上因相思雲嬌,曾有一段時間茶飯不思,也無心上朝。皇上怪異的舉動引起了皇后的注意。

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她的祖先爲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父親長孫晟隋朝時官至右驍衛將軍。她從小愛好讀書,通達理儀,十三歲時嫁給李世民爲妻。唐朝建立後,她被冊封爲秦王妃。李世民登極以後,她又被立爲皇后。她生性節儉、從不鋪張,人也很聰明,很善於察言觀色,能夠看出皇上的每一個心理變化。

她通過旁敲側擊,得知了皇上的想法後,立即婉言勸說皇上此事不可行,那柳雲嬌去投奔楊賢傑,明擺着是看上了楊賢傑,楊賢傑對她也必定是深深愛慕。太宗如果強納柳氏進宮,無異於奪人之美。象楊賢傑那樣的男人是重美人不重江山,從他對吳巧的一腔癡情就可以看出他的爲人,他可以爲了美人而不要江山的。這樣的人你如果奪走了他心愛的人,他必定會造反,那時天下又將干戈紛爭、戰亂不息,對國家是一點好處也沒有。皇上是胸懷大志的人,看重的是大唐三萬裡江山,怎能和那楊賢傑一般見識呢?不若成人之美,打消了此念頭,以換取大唐江山的穩固。那楊賢傑也必定會感恩戴德,銘記陛下的好處,從此成爲大唐的順民。

唐太宗本也不十分看重美色,被長孫皇后這樣一說,也就打消了念頭。其實長孫皇后一半是爲了大唐的天下穩固,一半也是出自私心——任何一位女子都不會樂意有人和她分享一個男人的愛。客觀地說,長孫皇后是一位好皇后,唐太宗的許多功績同她的時常勸諫也是分不開的,但人無完人,有點私心也不奇怪。

長孫皇后卒於貞觀十年(公元636年),享年三十六歲,也是一位薄命紅顏。

當然,唐太宗的這樁風流韻事朝中大臣是一無所知。他們圍繞着是否出兵討伐楊賢傑的問題仍然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但臣相杜如晦力排衆議,認爲大唐目前的威脅來自北方——種種跡象表明,突厥正在調集大軍,很有可能會向關內進犯。因此應加強西北的防禦,而不是討伐不成氣候的楊賢傑。杜如晦還列舉了種種與楊賢傑開戰的後果。

太宗也無意大動刀兵,當下道:“那就容後再議吧。”

“容後再議”即意味着暫時不會發動討伐戰爭了。

然而劉俊義卻不死心,他不好說去討伐楊賢傑,卻藉口沿海等地有海盜需要剿滅,因此向皇上討了一道聖旨,說是去打海盜——他的三萬大軍早已在江陽整裝待發。劉俊義返回江陽後,立即將三萬大軍全部由運河裝船,沿大運河南下。十來天后便進入到了浙江境內,於十月二十四日到達台州。

此時楊賢傑他們已經休整了快一個月。

劉俊義不進台州,悄悄在城外紮營,換了便裝入城,向張權、上官金龍宣讀了聖旨。

張權道:“劉大人你開什麼玩笑,咱們到哪裡去討伐海盜?”

劉俊義命人屏開左右,開門見山道:“當然是去討伐楊賢傑、柳雲嬌!”

張權道:“討伐楊柳?可是咱們沒有聖旨,師出無名呀!”

“張大人不必過慮,討伐‘海盜’的聖旨就是聖旨!何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們來個先斬後奏也未必不可。楊柳本就是皇上的眼中釘、肉中剌,咱們替皇上分了憂,只怕還是大功一件呢!”

張權摸着山羊鬍子犯難道:“要消滅楊柳,談何容易?楊賢傑一杆金槍,有萬夫不當之勇,柳雲嬌的銀槍也威震四方、鮮有敵手,此二人合兵一處,我等豈是他們的對手?”

上官金龍也認爲楊柳不好對付。雖然他們只有三萬人,卻個個都是亡命之徒,驍勇無比,人人皆能以一當十,台州二十萬國軍能夠自保疆土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何談去攻伐他們?

劉俊義胸有成竹道:“楊柳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已有了破敵之計,只須如此……如此,必定能大獲全勝!而且,本官還打聽到一件事,隋朝的末帝楊侗也在楊賢傑營中,若能抓住他,必將功勞蓋世,到那時,連皇上也不得不對咱們另眼相看……管保二位官運亨通、步步高昇!”

張權等人利慾薰心,終於被劉俊義的三寸不爛之舌給說動了,答應和劉俊義一起去討伐楊賢傑。

卻說自唐使碰了一鼻子灰離去後,楊賢傑在軍中整日提心吊膽,擔心唐軍來攻。然而等了一二十天,並不見有什麼動靜,大家的精神也都有些鬆懈下來,認爲唐朝不過是虛張聲勢,並不敢真正來攻。

賢傑便又重新同衆人商議出海的事宜。水軍元帥報告說,目前水軍尚未訓練成熟,不如趁現在局面暫時安定,在此休整上幾個月,等到明年春季二、三月份再出海也不遲。

賢傑尋思,目前已是十月末,到明年二、三月份還有好幾個月,能有三、四個月時間休整及訓練航海技能也不錯,因此同意了江龍誨的建議。

這一日,賢傑照例升中軍帳點卯,忽然軍士來報告道:“報元帥,柳副元帥不知何故率領本部人馬於昨天夜間離開了大本營,向北去了——已經去了四十多裡!”

賢傑吃了一驚,他想不通柳雲嬌爲何突然離去?於是叫人備馬,想去把雲嬌追回來。

孔軍師道:“去追也無益——她必不肯回來,還是由她去吧。我料她也不會走遠,過幾天就會回來。”

賢傑不解道:“爲何?”

孔軍師笑道:“我看她出走的原因有三:第一,要從龍彪將軍他們幾個的身上去找;第二嘛,要從主公身上找;第三嘛,要從柳將軍身上找……”

賢傑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他對龍彪等人大吼道,“你們是怎麼搞的?爲何氣走了柳將軍?特別是你這個龍彪,對柳將軍曾經俘虜過你的事耿耿於懷是吧?你故意擠兌柳將軍的部下,剋扣軍晌和糧草,你該當何罪?還有你華元山、石明亮、齊大召……你們對待柳將軍和她的部屬也很不友好,多次和她們搞摩擦……你們實在是太不象話了!都給我推出去,龍彪斬首,華、石、齊各打八十軍棍!”

龍彪等人腦袋裡嗡地一聲,看賢傑的神色,一點也不象說笑,不由都楞住了,這纔想起平時對待柳雲嬌和她的部屬確實有點過分。楊賢傑雖是他們的大哥,可現在於私,是氣走了他心愛的女人,於公,是氣走了一支同盟軍,楊賢傑現在可是有充分處罰他們的理由!四個人的額頭不由都沁出了冷汗……

好在孔軍師和周柱在關鍵時候發揮了作用,二人都力勸賢傑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若斬大將,恐怕于軍心不穩。孔軍師同時含蓄地批評賢傑漠視柳雲嬌的感情,不給她一個痛快的答覆,這也是造成柳雲嬌出走的原因之一,而且是主要原因。

周柱則批評龍彪等人道:“你們也太不開竅了,你們知道柳雲嬌爲何來投奔大哥?那是看上了大哥呀!你們呀,這是棒打鴛鴦、氣走了你們未來的嫂子呀!只知道記仇,心眼只有雞子那麼大!”

龍彪等人面紅耳赤,一個個追悔莫及,表示甘願受罰。賢傑此時也只是想嚇唬他們一下,並不是真的要處罰他們——若果真爲了一個女人而斬自己的兄弟,那也太說不過去了。畢竟他是既重兄弟情分、又重女人的人,他追求的是一種完美的結果,而不是爲了一方而損害另一方。

當下擤了一把鼻涕道:“算了,今日就看在孔軍師和周元帥的面子上饒了你們幾個,都滾吧!”

孔軍師道:“那不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就罰你們四個往外挑軍營淨所裡的大糞,龍彪二十擔,華、石、齊各十五擔!”

“好!”賢傑笑允道。

“啊?挑大糞?”龍彪等人差點沒暈過去,一個個在心裡暗罵道:“這孔軍師也真促狹,大哥都饒了我們了,他偏還要故意整我們……等下次逮着機會,一定也叫他好看!”

第112章 異域人魚第87章 攻破頑壘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39章 山中小廬第63章 泣血深情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82章 激戰埔里第71章 單刀赴會第113章 舉義番邦第116章 天雷神陣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45章 兩翼攻防戰第66章 比武封將-3第128章 旗指東瀛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45章 兩翼攻防戰第53章 海戰初捷第3章 邂逅佳人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23章 生死兩茫第27章 大戰略1第88章 兵阻路竹第33章 少年情開第94章 賢傑平冤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12章 海底蛟龍第22章 重見天日第123章 此情何須問蒼天第112章 異域人魚第18章 亳州鏖戰-2第7章 硫求驚變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23章 此情何須問蒼天第63章 泣血深情第115章 雲妍顯靈第31章 烏龍嶺1第34章 節外生枝-1第121章 前塵憶夢-2第96章 愛海迷蹤第46章 襲取台州第39章 賢傑改制第14章 落花有意第32章 一見傾情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53章 海戰初捷第73章 青山含悲第56章 熱血忠魂第114章 衝破羅網第31章 勝利歸國第12章 海底蛟龍第12章 海底蛟龍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95章 血沃山河第121章 前塵憶夢-2第8章 首戰告捷第105章 橫掃千軍第59章 終成眷屬第5章 萬螺風雲2第119章 孤城苦戰第20章 奇異海戰第8章 首戰告捷第17章 大反攻3第33章 少年情開第58章 再奏凱歌第32章 走向共和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86章 魘魔邪法第83章 賢傑遇刺第16章 大反攻2第94章 賢傑平冤第32章 走向共和第143章 父子生隙第38章 初釋前嫌第19章 陰霾又起第118章 全線潰退第1章 賢傑設擂第39章 賢傑改制第13章 節節失利第32章 走向共和第61章 黃昏血戰第20章 奇異海戰第25章 熱血癡情第56章 熱血忠魂第77章 情深意長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20章 奇異海戰第26章 春季攻勢1第31章 勝利歸國第97章 新的危機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142章 櫻花戀情第6章 萬螺風雲3第53章 海戰初捷第52章 旗指夷州第28章 心冷息戈第9章 干戈迭起第2章 雲臺麗影
第112章 異域人魚第87章 攻破頑壘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39章 山中小廬第63章 泣血深情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82章 激戰埔里第71章 單刀赴會第113章 舉義番邦第116章 天雷神陣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45章 兩翼攻防戰第66章 比武封將-3第128章 旗指東瀛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45章 兩翼攻防戰第53章 海戰初捷第3章 邂逅佳人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23章 生死兩茫第27章 大戰略1第88章 兵阻路竹第33章 少年情開第94章 賢傑平冤第29章 第二次戰役第12章 海底蛟龍第22章 重見天日第123章 此情何須問蒼天第112章 異域人魚第18章 亳州鏖戰-2第7章 硫求驚變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23章 此情何須問蒼天第63章 泣血深情第115章 雲妍顯靈第31章 烏龍嶺1第34章 節外生枝-1第121章 前塵憶夢-2第96章 愛海迷蹤第46章 襲取台州第39章 賢傑改制第14章 落花有意第32章 一見傾情第130章 大戰鹿島第53章 海戰初捷第73章 青山含悲第56章 熱血忠魂第114章 衝破羅網第31章 勝利歸國第12章 海底蛟龍第12章 海底蛟龍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95章 血沃山河第121章 前塵憶夢-2第8章 首戰告捷第105章 橫掃千軍第59章 終成眷屬第5章 萬螺風雲2第119章 孤城苦戰第20章 奇異海戰第8章 首戰告捷第17章 大反攻3第33章 少年情開第58章 再奏凱歌第32章 走向共和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86章 魘魔邪法第83章 賢傑遇刺第16章 大反攻2第94章 賢傑平冤第32章 走向共和第143章 父子生隙第38章 初釋前嫌第19章 陰霾又起第118章 全線潰退第1章 賢傑設擂第39章 賢傑改制第13章 節節失利第32章 走向共和第61章 黃昏血戰第20章 奇異海戰第25章 熱血癡情第56章 熱血忠魂第77章 情深意長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20章 奇異海戰第26章 春季攻勢1第31章 勝利歸國第97章 新的危機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142章 櫻花戀情第6章 萬螺風雲3第53章 海戰初捷第52章 旗指夷州第28章 心冷息戈第9章 干戈迭起第2章 雲臺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