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秘密試飛(一)

王助第一個從登機口進入駕駛艙,隨後是雷霆、徐舜壽和陸孝彭等到衆人進入駕駛艙之後,才發現駕駛艙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小畢竟從外面看起來,翼龍轟炸機就像是一塊中間有一點突起的飛翼,因爲視覺的影響,讓人感覺它的駕駛艙不會太大,駕駛艙的前風檔高出飛翼表面只有不到1米。

實際上,翼龍轟炸機的駕駛艙也並不小。它的內部寬度達到了2。5米,長度達到了3。5米,比一輛高級轎車內部還要寬,還要長,在舒適性上也是不錯的。從駕駛艙地板到頂部的高度也達到了1。7米,身高1。7米以下的人可以不用彎腰,高一點的稍微低一下頭也就進去了。6名機組成員分成3排,各自的面前都有相應的儀表盤。

雖然翼龍轟炸機的駕駛艙風檔還是由多塊較小的玻璃組合而成,畢竟這時候的玻璃強度不高,難以做成b2轟炸機那種整體式的,但是視野還算良好。

四個人都找了個位置坐下去,這種感覺真是非常好坐在翼龍轟炸機的駕駛艙裡面,就像是坐在一輛高級轎車裡面一樣,空間很充足,畢竟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人機工程,轟炸任務是屬於長時間飛行的一種任務,這就要爲機組成員提供良好的環境,減輕疲勞程度,這也是提高戰鬥力的一種設計思想。

王助高興地道:“翼龍轟炸機首飛的時間初步定在10月1日,真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日子呀”

雷霆點點頭道:“嗯,的確令人期待這次委員長也要親臨,所以首飛一定要做好萬全準備,不能出一點差錯現在翼龍轟炸機下線,只是代表着研製節點進入到了最後一個,那就是試飛在首飛前,進行仔細的檢查和儘可能多一些的滑行試驗,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和明天就要安排技術人員對這架翼龍轟炸機再做一次詳細的檢查,哪怕是一個鉚釘出現鬆動都是非常危險的”

這一次來觀看翼龍轟炸機首飛高級官員也不少,除了委員長外,還有李宗人也要從緬甸飛回來,白崇禧、馮玉祥、閻錫山等軍事委員會的高級將領也將參加,此外還有航空委員會主任周至柔,軍政部下屬的兵工署署長俞大維和航空署署長黃秉衡等人,而雷霆的義弟,西南兵工局局長李又林,還有李惜月自然也是要來的。

現在緬甸戰事基本上處於停滯的狀態,雙方都不敢輕易動兵,誰也沒有把握一下子擊垮對方,所以李宗人這才能夠放心地從緬甸飛回重慶,李惜月自然也是跟他一道回來了。

翼龍轟炸機和殲甲戰鬥機一樣,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所以它也配備了專門研製的轟炸機飛行服。與殲甲戰鬥機的飛行服不同,翼龍轟炸機的飛行服要求沒有那高。畢竟,翼龍轟炸機執行的轟炸任務,飛行時間長達到5個小時以上,所以必須要解決飛行過程中的氧氣供應和防寒問題,當然翼龍轟炸機的座艙是增壓的,這和其他國家的遠程轟炸機不一樣,所以。

像b24之類的遠程轟炸機,由於在萬米高空,飛行環境惡劣,溫度低到零下三十度,轟炸機乘員的臉部、手腳是最容易凍傷的部分。所以電熱保溫帽,保溫供氧一體口罩、保溫手套和皮靴都是必須要配備齊全的。

早在幾年前,二戰爆發的時候,國外的飛行員就已經用上了連續供氧系統和織物面罩,後來又出現了肺式供氧系統,只有飛行員吸氣時,氧氣才能釋放,而且一旦呼吸減弱,壓力增加,開啓閥門,系統自動供給氧氣,這樣就大大節約了氧氣。要知道翼龍轟炸機飛行時間長達5個小時以上,而且有6名乘員,所以翼龍轟炸機的座艙增壓和氧氣供應系統也是需要在試飛中測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如果這些輔助設備達不到設計要求,翼龍轟炸機也是不能服役的。

當然,在這個年代,翼龍轟炸機不可能像後世的轟炸機那樣,要經過很多年漫長試飛才能裝備部隊,因爲這是戰時只要翼龍轟炸機本身沒有大的問題,能夠執行遠程作戰任務,設計指標都基本達到,那麼它就可以投入批量生產,並裝備空軍部隊了。

翼龍轟炸機是一種新型氣動佈局的轟炸機,事實上這個時候美國人也在進行同樣一種飛翼轟炸機的試飛。不過那是一種螺旋槳動力的飛翼機。這就是諾斯羅譜的xb35

1941年4月11日美國陸航頒佈了一種新型轟炸機的方案徵求書,要求這種高空轟炸機能掛載4500千克炸彈飛上16000千米,最大速度要求在7620米達724千米時,巡航速度440千米時,實用升限13710米,最大航程19300千米7620米高度巡航。最後聯合飛機公司和波音飛機公司的方案最後進入初步設計,其中聯合公司的方案最終成爲b36。作爲項目的一部分,軍方也在1941年5月27日授予諾斯羅普一份合同,對飛翼方案進行研究。要求飛翼方案能掛1噸炸彈在7620米高度飛行12870千米,巡航速度402千米時,實用升限12190米,載彈量4500千克,低於4月的方案徵求書。

1941年8月諾斯羅普公司收到更具野心的性能要求。1941年9月陸軍助理部長羅伯特萊維特、亨利h阿諾德將軍和奧利弗p埃克爾斯上將參觀了諾斯羅普工廠後,陸航啓動了飛翼轟炸機項目,1941年10月30日雙方簽訂了正式合同,內容包括支付工程數據、模型測試、製造一架13比例的n9驗證機的款項。

xb35的詳細設計始於1942年初,這和翼龍轟炸機開始設計的時間差不多,不過翼龍轟炸機的進度明顯要快於xb351942年7月5日xb35的全尺寸模型通過審覈爲了支援該項目,諾斯羅普公司製造了4架翼展18。29米的n9飛翼驗證機。該機的尺寸約是b35的三分之一,用於驗證總體概念的可行性,並用於訓練飛行員來如何駕駛飛翼。n9是木材和金屬混合結構,中央段使用了焊接鋼管。機身覆蓋了木質和金屬蒙皮,外翼段爲木質蒙皮,不過具有金屬翼縫和翼尖。1942年12月27日第一架n9首飛,該機在1943年5月19日墜毀,飛行員喪生。

第78章 竊取圖紙第65章 特別的禮品-裸眼3D相機第35章 新的飛機研製計劃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273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368章 波特爾的苦惱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445章 消滅第二軍第112章 外國考察團第244章 華夏的喀秋莎第188章 斬首行動第109章 貓鼠遊戲第248章 激戰同古城第10章 受聘特別顧問第135章 激戰福州城第452章 再戰珍珠港第357章 日本的大禮第357章 日本的大禮第321章 美日決戰(八)第268章 作間部隊已廢第79章 孔小乙之死第307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七)第315章 美日決戰(二)第408章 空襲日軍指揮部第261章 仁安羌之戰(八)第105章 大獲全勝第31章 計劃實施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166章 車載火箭炮的作戰思想第149章 魚雷攻擊第338章 秘密試飛(六)第441章 我要飛得更高第18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下)第401章 形勢變化第351章 我愛我的祖國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422章 特別的轟炸訓練第228章 針鋒相對第239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下)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23章 轟炸東京(下)第135章 激戰福州城第276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下)第166章 車載火箭炮的作戰思想第7章 別院秘議第88章 艾雅的誘惑第168章 軍部的噴氣機招標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51章 迷你渦輪噴氣發動機第138章 大批量生產突擊步槍第206章 驚人之言第205章 被嚇退的李惜月第381章 以寡敵衆第235章 獵鷹出擊第161章 倉惶逃竄第92章 研製航空火箭巢第120章 捷報頻傳第159章 當李逵遇上李鬼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146章 塵埃落定第295章 密封問題第81章 航空報國獎第273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304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四)第316章 美日決戰(三)第259章 仁安羌之戰(六)第5章 歸航第167章 坦克殲擊車爲何物第394章 追逐遊戲第21章 暴走的日本軍隊第380章 子母炸彈的威力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71章 靶場測試(四)第37章 特種作戰(上)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335章 秘密試飛(三)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4章 震驚世界第208章 組建遠征軍第82章 女飛飛第408章 空襲日軍指揮部第147章 大戰珍珠港第379章 激戰正酣第112章 外國考察團第336章 秘密試飛(四)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105章 大獲全勝第153章 倒黴的太平洋艦隊第356章 蘇聯的壓力第137章 全殲日軍第202章 叢林戰法第291章 零的突破第88章 艾雅的誘惑第37章 特種作戰(上)第331章 譁然一片第188章 斬首行動第53章 龍之利爪
第78章 竊取圖紙第65章 特別的禮品-裸眼3D相機第35章 新的飛機研製計劃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273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368章 波特爾的苦惱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445章 消滅第二軍第112章 外國考察團第244章 華夏的喀秋莎第188章 斬首行動第109章 貓鼠遊戲第248章 激戰同古城第10章 受聘特別顧問第135章 激戰福州城第452章 再戰珍珠港第357章 日本的大禮第357章 日本的大禮第321章 美日決戰(八)第268章 作間部隊已廢第79章 孔小乙之死第307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七)第315章 美日決戰(二)第408章 空襲日軍指揮部第261章 仁安羌之戰(八)第105章 大獲全勝第31章 計劃實施第349章 中美談判(五)第166章 車載火箭炮的作戰思想第149章 魚雷攻擊第338章 秘密試飛(六)第441章 我要飛得更高第18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下)第401章 形勢變化第351章 我愛我的祖國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422章 特別的轟炸訓練第228章 針鋒相對第239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下)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23章 轟炸東京(下)第135章 激戰福州城第276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下)第166章 車載火箭炮的作戰思想第7章 別院秘議第88章 艾雅的誘惑第168章 軍部的噴氣機招標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51章 迷你渦輪噴氣發動機第138章 大批量生產突擊步槍第206章 驚人之言第205章 被嚇退的李惜月第381章 以寡敵衆第235章 獵鷹出擊第161章 倉惶逃竄第92章 研製航空火箭巢第120章 捷報頻傳第159章 當李逵遇上李鬼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146章 塵埃落定第295章 密封問題第81章 航空報國獎第273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304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四)第316章 美日決戰(三)第259章 仁安羌之戰(六)第5章 歸航第167章 坦克殲擊車爲何物第394章 追逐遊戲第21章 暴走的日本軍隊第380章 子母炸彈的威力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71章 靶場測試(四)第37章 特種作戰(上)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335章 秘密試飛(三)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4章 震驚世界第208章 組建遠征軍第82章 女飛飛第408章 空襲日軍指揮部第147章 大戰珍珠港第379章 激戰正酣第112章 外國考察團第336章 秘密試飛(四)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105章 大獲全勝第153章 倒黴的太平洋艦隊第356章 蘇聯的壓力第137章 全殲日軍第202章 叢林戰法第291章 零的突破第88章 艾雅的誘惑第37章 特種作戰(上)第331章 譁然一片第188章 斬首行動第53章 龍之利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