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機炮安裝方案

雷霆哈哈大笑道:“好,這炮我看就叫火神好了!它一開動起來,還真是像火神一般猛啊!”

卡尼爾大聲道:“可惜今天的炮彈都打完了,要不我還想再來一把,這炮打起來太過癮了!”

雷霆略帶不滿地道:“卡尼爾,你還說呢。這炮不是像你這麼打的,要照你這樣打,那多少炮彈也不夠用啊。你這一按倒是過癮了,可是五千發炮彈就沒了,你知道嗎?在空戰的時候,飛行員都還要省着炮彈呢,如果裝到飛機上,也就帶個兩三百發炮彈,只能使用點射,否則像你這樣按住不放,那兩三百發炮彈幾秒鐘就打光了,還拿什麼跟敵人幹仗?”

卡尼爾不了意思地撓了撓頭,吶吶地道:“哎,剛纔真的是一不小心就忘了鬆手,打得太過癮了,誰叫這炮設計得這麼好呢?”

雷霆正色道:“通過剛纔的試驗,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出這門炮在設計和製造方面沒有大的問題,當然以後在使用當中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這些都好解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研究一下如何更好的把這門炮安裝到飛機上面,特別是初教一飛機的安裝問題。咱們的初教一飛機本身就比較小巧,如何才能把這一門炮塞到機身裡面去,這裡面可是有大學問。需要我們仔細研究。”

卡尼爾擔憂地道:“雷,初教一飛機全重還不到兩噸,而這門炮加上兩百發炮彈就有150多公斤重,確實有些困難。而且初教一飛機機體比較纖細,恐怕安裝不下這門炮呢。”

雷霆道:“是啊,所以我準備採用一種比較奇特的方法,那就是採用半埋式安裝,把炮的附件都埋到機身裡,把炮管留在機身外,如果不用的時候還可以拆卸下來。因爲初教一飛機設計載彈是兩百公斤,如果安裝這門炮正好合適,也就是說安裝了機炮,就不外掛炸彈;要外掛炸彈就不安裝機炮。這樣也可以靈活使用,不佔用更多的機體空間和重量。”

卡尼爾一聽還有這樣的辦法,一下子興趣就來了,拍着胸口道:“雷,把這個任務交給我,我保證把它完成好。”

雷霆點了點頭道:“卡尼爾,這個任務也只有你有接得下,因爲這需要對這門炮進行一定的改進,它的結構要儘可能再精減一些,同時要便於安裝要機身上。而且在開炮的時候,巨大的後座力對連接結構也是一個考驗,需要做好全面細緻的考慮。”

雷霆作爲一名特級試飛員,飛過多種機型,包括國外的一些機型,對於機炮的佈置方式,可謂非常瞭解,在後世的飛機上各種機炮佈置方式都有。

作爲一種向前射擊的直射身管武器,飛機的機頭附近、靠近飛機縱軸的地方可以說是安放機炮的最好位置了,然而在老式活塞螺旋槳戰鬥機中,由於高速旋轉的槳葉有可能與機炮射出的彈丸發生碰撞,當槍炮的射擊位置位於槳葉旋轉平面之內時,必須使用射擊協調器來短時暫停射擊,防止發生干涉,這樣槍炮的戰鬥射速會明顯下降,所以當時的機炮大部分都位於機翼之上,以避開螺旋槳,但這樣又導致射擊散佈大,不容易命中敵機。

機炮直到噴氣式飛機登場,由於取消了螺旋槳,才終於能佔據機頭的最佳設計位置,然而隨着雷達等航空電子設備的發展,同樣要求使用機頭空間,後來戰鬥機的機炮再次從最佳射擊位置被擠了出去。現代作戰飛機的機炮,其位置佈置五花八門,總體而言,是在滿足其他主要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儘可能靠近機身縱軸,以提高射擊的效果。

美國空軍著名的a-10攻擊機的機炮位於機頭下方,十分顯眼。a-10是作爲應對蘇聯及華沙條約組織對西歐可能發起的大規模裝甲突擊而設計的專用攻擊機,除了可以攜帶大量的導彈、炸彈之外,在機頭安裝了一門gau-8a七管30毫米轉管炮,該機炮採用貧鈾彈芯次口徑穿甲彈,也是打坦克的一大利器,在1200米距離上,可以穿透5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而一般主戰坦克的頂部裝甲也只有30-40毫米。

f\/a-18“大黃蜂”戰鬥機的機炮位於機頭上方,也是屬於最佳射擊位置之一,該機的機炮爲一門m61a1門管20毫米轉管炮,體積較大,在f\/a-18戰鬥機的其他部位都不好佈置,於是機炮被設計到了雷達後方、駕駛艙前邊的艙段中。其機炮射擊時,發射的硝煙有可能會短暫影響飛行員的視線,是其不足之處。

美軍第三代重型制空戰鬥機,f-15戰鬥機的機頭位置也是被大型火控雷達佔據了,而其進氣道與機頭距離較近,如果把機炮放在機頭側下方,射擊產生的廢氣會影響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是以該機將機炮佈置於進氣道外側,機翼翼根的位置。

蘇聯第三代重型戰鬥機,蘇-27戰鬥機和米格-29輕型戰鬥機一樣,都採用了氣動效果較優的翼身融合體設計,翼根處通過邊條與機身圓滑過渡,大邊條產生的脫體渦有利於提高帶仰角機動時的升力,即提高了戰鬥機的機動性能。由於邊條處厚度較大,而蘇制的新一代gsh-301單管30毫米航炮體積較小,所以將機炮佈置於翼身融合的邊條上。f-16戰鬥機也採用了同樣的佈置方式,只是由於m61a1六管20毫米機炮直徑較大,爲此在炮口處凸起了一個鼓包。

雷霆想到這些設計,便對卡尼爾道:“卡尼爾,等會兒我畫幾張機炮佈置的草圖給你做參考,畢竟你以前都是搞陸戰武器,還並沒有接觸過航空武器,我想以你的智慧一定可以想出一個好辦法來。”

卡尼爾驚喜道:“好啊,我正愁着怎麼把機炮改進一下,如果有比較全面的機炮佈置圖給我作參考,那就好辦多了。”

其實在雷霆的心中,還是美軍a10攻擊機的機炮安裝方式最好,它的六管三十毫米機炮位於機頭正下方,相當於離機身縱軸最接近,不但易於瞄準和射擊,又很好的解決了機炮驅動和排焰的問題,而初教一飛機和它類似,都是不準備安裝機載雷達,而且對地攻擊時,使用機炮作爲主要武器。

雷霆正色道:“這樣吧,我覺得這門機炮可以進行系列化改進,分別適應不同的戰機。在初教一飛機上,我傾向於安裝在機頭下方,你可以照着這個方向來試試看行不行。另外,我們接下來要研製的新型噴氣式戰鬥機,採用的是機身兩側進氣方式,將來在機頭可能還要安裝機載雷達,因此就不能把機炮安裝在機頭位置,而可以考慮安裝在翼根處或是進氣道上方的機背處。總之,要讓這門機炮成爲我們將來各型飛機的主戰武器,確保安裝到位,便於使用和維護。”

第181章 坦克開罐器第32章 西南航空學院成立第283章 深入敵後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118章 驚豔女飛官第107章 雲端擊劍第295章 密封問題第235章 獵鷹出擊第57章 訓練霸王花(下)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93章 殲甲戰鬥機設計方案論證會第457章 收復海南第136章 兩面夾擊第189章 暗刃出擊第280章 失望的東條第368章 波特爾的苦惱第172章 前掠翼方案第314章 美日決戰(一)第312章 轟動世界第411章 飯田的春天第351章 我愛我的祖國第305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五)第57章 訓練霸王花(下)第269章 空地對抗第372章 作戰計劃第96章 方案敲定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205章 被嚇退的李惜月第363章 波音飛行試驗場第224章 作戰部署第440章 巔峰對決第105章 大獲全勝第25章 研製國產飛機第249章 送給日軍的炮火套餐第438章 鷹擊長空第188章 斬首行動第38章 特種作戰(下)第284章 緬甸黑龍會第407章 激烈巷戰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20章 第一聯合航空隊覆滅第455章 燃燒的東京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289章 黑龍會的倒黴日子第27章 大人物接見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293章 鋁合金裝甲第209章 單兵火箭筒第172章 前掠翼方案第425章 日本的戰略轟炸機立項第222章 渦槳運輸機立項第176章 螳螂捕蟬第177章 黃雀在後第126章 輪式坦克殲擊車第362章 阿諾德到訪第409章 日軍慰安所第399章 仰光大空戰之三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182章 絕殺第2章 意外穿越了第352章 羅斯福的決定第454章 秋水來襲第241章 雲爆彈的威力第225章 掛名總司令第331章 譁然一片第207章 新的戰法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32章 西南航空學院成立第229章 委員長的勝利第258章 仁安羌之戰(五)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30章 五年計劃第215章 驚人的性能數據第8章 振奮人心第327章 美日決戰(十四)第85章 體驗飛行第312章 轟動世界第187章 天爐中的鬼子第303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三)第295章 密封問題第418章 世界一片譁然第105章 大獲全勝第248章 激戰同古城第73章 靶場測試(六)第404章 豹式坦克殲擊車首戰第345章 中美談判(一)第28章 龍騰計劃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122章 偷襲珍珠港計劃第28章 龍騰計劃第200章 暗刃揚名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340章 秘密試飛(八)第121章 擴建機場第136章 兩面夾擊第353章 中美聯合聲明
第181章 坦克開罐器第32章 西南航空學院成立第283章 深入敵後第286章 勢均力敵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118章 驚豔女飛官第107章 雲端擊劍第295章 密封問題第235章 獵鷹出擊第57章 訓練霸王花(下)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93章 殲甲戰鬥機設計方案論證會第457章 收復海南第136章 兩面夾擊第189章 暗刃出擊第280章 失望的東條第368章 波特爾的苦惱第172章 前掠翼方案第314章 美日決戰(一)第312章 轟動世界第411章 飯田的春天第351章 我愛我的祖國第305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五)第57章 訓練霸王花(下)第269章 空地對抗第372章 作戰計劃第96章 方案敲定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205章 被嚇退的李惜月第363章 波音飛行試驗場第224章 作戰部署第440章 巔峰對決第105章 大獲全勝第25章 研製國產飛機第249章 送給日軍的炮火套餐第438章 鷹擊長空第188章 斬首行動第38章 特種作戰(下)第284章 緬甸黑龍會第407章 激烈巷戰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20章 第一聯合航空隊覆滅第455章 燃燒的東京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289章 黑龍會的倒黴日子第27章 大人物接見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293章 鋁合金裝甲第209章 單兵火箭筒第172章 前掠翼方案第425章 日本的戰略轟炸機立項第222章 渦槳運輸機立項第176章 螳螂捕蟬第177章 黃雀在後第126章 輪式坦克殲擊車第362章 阿諾德到訪第409章 日軍慰安所第399章 仰光大空戰之三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182章 絕殺第2章 意外穿越了第352章 羅斯福的決定第454章 秋水來襲第241章 雲爆彈的威力第225章 掛名總司令第331章 譁然一片第207章 新的戰法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32章 西南航空學院成立第229章 委員長的勝利第258章 仁安羌之戰(五)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30章 五年計劃第215章 驚人的性能數據第8章 振奮人心第327章 美日決戰(十四)第85章 體驗飛行第312章 轟動世界第187章 天爐中的鬼子第303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三)第295章 密封問題第418章 世界一片譁然第105章 大獲全勝第248章 激戰同古城第73章 靶場測試(六)第404章 豹式坦克殲擊車首戰第345章 中美談判(一)第28章 龍騰計劃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122章 偷襲珍珠港計劃第28章 龍騰計劃第200章 暗刃揚名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340章 秘密試飛(八)第121章 擴建機場第136章 兩面夾擊第353章 中美聯合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