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前掠翼方案

第五個上場的是川崎重工的川崎航空機工業株式會社,而代表公司進行方案演示的仍然是其總設計師,此人名叫東鄉平原,曾赴德國進行過兩年的航空技術交流,倒是有一些比較新的設計理念。

在德國的時候,東鄉平原得以接觸到德國的一些飛機設計方案,其中就有享克爾公司的前掠翼轟炸機方案。這次參加競標,想要勝出的話,沒有獨特的設計和性能優勢是不可能的,因此東鄉平原便想到了這種前掠翼方案,雖然德國是搞的是一架前掠翼轟炸機,但是東鄉平原認爲,前掠翼戰鬥機似乎更有前途。

東鄉平原快步走上講臺,迅速把設計圖掛好,然後站在講臺上開始大聲講了起來:“各位,今天我很榮幸代表咱們川崎航空機工業珠式會社向大家展示我們的新一代噴氣戰鬥機設計方案。我們和前面幾家公司的方案不一樣,我們需要的是突破性的設計方案,所以我們的方案大膽的採用了當前世界上最優秀的前掠翼佈局,這還是德國人正在秘密研究的一種氣動佈局,它具有很多無可比擬的優勢,下面我就一一道來。”

東鄉平原站到掛圖旁邊,指着圖紙上一架翅膀向前掠的飛機道:“首先,前掠機翼的阻力非常小。從理論上分析,在相同機翼面積的情況下,前掠機翼的氣動阻力比平直機翼和後掠機翼要低很多,特別是在飛機高速飛行的情況下。機翼的阻力由最小阻力和升致阻力構成,而升致阻力又由升致型阻和誘導阻力構成,大家請看圖,在有升力和激波的情況下,翼型的尾流加厚並且分離點前移,引起型阻的增加,增大了型阻與最小型阻的差值即升致阻力。而誘導阻力是由機翼尾渦下洗引起的,前掠機翼的這兩種與升力有關的阻力比後掠翼和平直翼都低。”

“大家再看,前掠機翼的氣流分離是從翼根開始的,它保持了產生升力的主要部分在大迎角時的有效性,另外前掠機翼的失速特性非常好,我們估算這架前掠翼飛機的失速速度大約在130公里左右,遠遠低於相同規格的常規佈局飛機,同時它還具有良好的抗尾旋性能。從戰鬥機總體佈局上看,咱們的機翼翼根靠後,飛機主要受力結構後移,機身內可利用的容積得到了很大提高,這樣內部的佈置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爲今後的升級帶來了好處。”東鄉平原自信的講道。

“總之,前掠翼飛機的升力更大,載重量增加30%,因而可縮小飛機機翼,降低飛機的迎面阻力和飛機結構重量,減少飛機配平阻力,加大飛機的亞音速航程,改善飛機低速操縱性能,縮短起飛着陸滑跑距離,由於前三點式起落架當中的主起落架比較靠後,因此在降落時不容易擦尾,這對於航母艦載機來說更是最好的方案。我們的方案採用機頭進氣,發動機融入後機身,前三點式起落架,水泡式座艙,下單翼結構。”

“這裡是我們的方案詳細技術數據,咱們的陸軍型號機長12。5米,翼展9。5米,機高3。8米,機翼面積15。5平方米,採用25度前掠機翼,飛機空重32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6000公斤,機內載油量2500公斤,最大載彈量12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900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750公里每小時,失速速度130公里每小時,實用升限14000米,海平面爬升率80米每秒,內油最大航程2400公里,外掛2個300升副油箱後可達2800公里。”東鄉平原一邊說着一邊觀察着會場衆人上的反應。

會場上面幾乎炸開了鍋,所有的人都對這個更加奇特的方案評頭論足起來,就連海軍大臣和陸軍大臣都忍不住跟旁邊的人討論着。東鄉平原很滿意,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樣一來他們的方案纔有更大的機會。

東鄉平原咳嗽的兩聲,繼續大聲道:“我們的海軍艦載型方案,它的基本構型不變,但是機翼面積增加到22平方米,機長12。5米,翼展9。5米,機高3。8米,飛機空重33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5800公斤,機內載油量2200公斤,最大載彈量12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850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700公里每小時,失速速度130公里每小時,實用升限14000米,海平面爬升率80米每秒,內油最大航程2100公里,外掛2個300升副油箱後可達2500公里,海平面爬升率可達80米每秒,起飛滑跑距離最小100米。”東鄉平原信心十足地道:“這是我們設計小組經過精心計算出來的結果。謝謝大家。”

川崎公司的這個方案,海軍部和陸軍部大臣似乎都非常滿意,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種前掠翼飛機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同樣有着難以克服的缺點,要想在這個年代就搞出一架實用的前掠翼飛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實際上,直到二十一世紀,都沒有一架真正的前掠翼飛機投入批量生產。它技術複雜,對與之配套的相關技術要求比較高,氣動部件強度要求大,而且翼尖振顫的問題到二十一世紀都無法徹底解決。

最著名的前掠翼飛機莫過於德國在二戰時研製的亨克爾公司的Ju-287轟炸機,它在5000米高度的最大速度達到864千米/小時,跟Me-262A-1a型不相上下,比P51-D高出了161千米/小時。美國人也在20世紀80年代搞出了帶鴨翼的前掠翼佈局驗證機X29A,X-29A機長16。44米,機高4。36米,翼展8。29米,採用全動式鴨翼、前掠機翼、後機身邊條佈局,機翼內半翼後掠,外半翼前掠,兩半翼交匯處的不利氣流由鴨翼產生的脫體渦捲走,使機翼有較好的升力特性。

另一架非常耀眼的前掠翼戰鬥機就是俄羅斯的蘇47金雕。它採用三翼面、雙垂尾、前後全動式操縱面的氣動佈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技術,機體廣泛採用了複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和隱身能力。裝有兩臺AL-41F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加力推力175千牛,推重比約爲10。機長22。6米,機高6。4米,翼展16。7米,最大起飛重量34噸,最大速度2。1馬赫,升限18000米,最大航程3300公里。不過由於前掠翼這種設計隱身性能差,天生的缺陷,無法彌補,難以適應二十一世紀的作戰環境,再加上氣動發散問題未徹底解決,註定無法裝備。

後來在華夏的網絡上,甚至也流傳着威龍戰機的前掠翼艦載版,並且有軍事愛好者還製作出了CG效果圖,不說別的,光是其漂亮的外形就征服了許多軍迷,當然究竟是否存在這個項目誰也不知道。

第42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170章 油挑子戰鬥機第226章 三國軍事會議第14章 發展研究所的副業第32章 西南航空學院成立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199章 輿論大戰第21章 暴走的日本軍隊第318章 美日決戰(五)第422章 特別的轟炸訓練第452章 再戰珍珠港第130章 方案設計第30章 五年計劃第181章 坦克開罐器第273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316章 美日決戰(三)第139章 戰車應該是這樣的第158章 列剋星敦號隕落第354章 希特勒的決定第360章 知是故人來第207章 新的戰法第108章 空中游擊戰第52章 鋼絲上找平衡第428章 柳州戰役(一)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322章 美日決戰(九)第17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中)第106章 撫州上空的鷹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335章 秘密試飛(三)第141章 震驚四座的設計方案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454章 秋水來襲第280章 失望的東條第311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十一)第369章 敲竹槓第435章 噴氣時代來臨第25章 研製國產飛機第92章 研製航空火箭巢第438章 鷹擊長空第52章 鋼絲上找平衡第29章 李家有女名惜月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319章 美日決戰(六)第182章 絕殺第53章 龍之利爪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430章 柳州戰役(三)第18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下)第324章 美日決戰(十一)第431章 突襲桂林第260章 仁安羌之戰(七)第250章 勝利大撤退(上)第291章 零的突破第153章 倒黴的太平洋艦隊第273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425章 日本的戰略轟炸機立項第142章 聯翼佈局第309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九)第22章 轟炸東京(上)第390章 空中大屠殺第67章 第一支突擊步槍誕生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256章 仁安羌之戰(三)第60章 美女入懷第131章 日本人的噴氣戰鬥機第70章 靶場測試(三)第110章 悲壯的落幕第274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上)第47章 數碼迷彩作戰服第112章 外國考察團第328章 美日決戰(十五)第341章 秘密試飛(九)第110章 悲壯的落幕第108章 空中游擊戰第284章 緬甸黑龍會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171章 後掠翼出現第158章 列剋星敦號隕落第389章 王牌飛行員第178章 無一漏網第52章 鋼絲上找平衡第63章 拍賣獻金(中)第227章 憤怒的委員長第278章 首飛成功第50章 折服徐舜壽第238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中)第407章 激烈巷戰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90章 火神出世第354章 希特勒的決定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146章 塵埃落定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103章 突襲日本艦隊(中)第339章 秘密試飛(七)第99章 暗夜刺殺
第42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170章 油挑子戰鬥機第226章 三國軍事會議第14章 發展研究所的副業第32章 西南航空學院成立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288章 特種兵VS義勇軍第199章 輿論大戰第21章 暴走的日本軍隊第318章 美日決戰(五)第422章 特別的轟炸訓練第452章 再戰珍珠港第130章 方案設計第30章 五年計劃第181章 坦克開罐器第273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114章 再掀高潮第316章 美日決戰(三)第139章 戰車應該是這樣的第158章 列剋星敦號隕落第354章 希特勒的決定第360章 知是故人來第207章 新的戰法第108章 空中游擊戰第52章 鋼絲上找平衡第428章 柳州戰役(一)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322章 美日決戰(九)第17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中)第106章 撫州上空的鷹第163章 馬來亞海空戰第335章 秘密試飛(三)第141章 震驚四座的設計方案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454章 秋水來襲第280章 失望的東條第311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十一)第369章 敲竹槓第435章 噴氣時代來臨第25章 研製國產飛機第92章 研製航空火箭巢第438章 鷹擊長空第52章 鋼絲上找平衡第29章 李家有女名惜月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319章 美日決戰(六)第182章 絕殺第53章 龍之利爪第443章 地毯式轟炸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430章 柳州戰役(三)第18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下)第324章 美日決戰(十一)第431章 突襲桂林第260章 仁安羌之戰(七)第250章 勝利大撤退(上)第291章 零的突破第153章 倒黴的太平洋艦隊第273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425章 日本的戰略轟炸機立項第142章 聯翼佈局第309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九)第22章 轟炸東京(上)第390章 空中大屠殺第67章 第一支突擊步槍誕生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256章 仁安羌之戰(三)第60章 美女入懷第131章 日本人的噴氣戰鬥機第70章 靶場測試(三)第110章 悲壯的落幕第274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上)第47章 數碼迷彩作戰服第112章 外國考察團第328章 美日決戰(十五)第341章 秘密試飛(九)第110章 悲壯的落幕第108章 空中游擊戰第284章 緬甸黑龍會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171章 後掠翼出現第158章 列剋星敦號隕落第389章 王牌飛行員第178章 無一漏網第52章 鋼絲上找平衡第63章 拍賣獻金(中)第227章 憤怒的委員長第278章 首飛成功第50章 折服徐舜壽第238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中)第407章 激烈巷戰第429章 柳州戰役(二)第90章 火神出世第354章 希特勒的決定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146章 塵埃落定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103章 突襲日本艦隊(中)第339章 秘密試飛(七)第99章 暗夜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