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

王助說完了五個論證部分,停頓了片刻,讓與會的人員消化吸收一下,然後繼續道:“各位,關於殲甲戰鬥機戰術技術要求,我們首先請一號工程技術總顧問雷霆上校來講一講吧。雷霆上校不但是殲甲戰鬥機的主要設計者,也是西南航空學院的開創者,他培養了一批特級試飛員,而且他本人也是一名技藝高超的特級試飛員,對於未來空軍作戰理論有深刻的研究。大家歡迎!”

在雷鳴般的掌聲中,雷霆緩緩站起身來,與會人員見雷霆準備發言,便慢慢停止鼓掌,會場又顯得無比的安靜,雷霆朗聲道:“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大家應該很清楚杜黑的抽空權理論。制空權,就是阻止敵人飛行,同時又能保證自己飛行的一種態勢。奪取制空權的方法,只能是空中進攻。未來戰爭,空中戰場將是決定性戰場,空中力量將是決定性力量。戰鬥機,作爲奪取戰場制空權的主要力量,要擔負起消滅敵軍空中力量,摧毀敵軍地面目標和有生力量的作戰任務,因此在空戰中要求戰鬥機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較大的航程和強大的火力;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又要求戰鬥機具有強大的武器外掛能力和一定的防護能力,面對地面防空火力的打擊,必須具有高速突防的能力。”

雷霆環顧了會議室一眼,只見與會的人不是聚精會神地聽着,就是用筆在紙上沙沙地記錄着他的發言,看來每個人都是真心希望把殲甲戰鬥機儘快研製出來,於是他接着道:“從現實作戰需求來看,我們現階段面對的主要是日本人的戰鬥機,比如日軍海軍航空兵的96艦戰,世界第一種性能超越陸基戰機的艦載戰機;還有日本剛研製成功不久的零式戰鬥機,這種零式戰鬥機性能特點是爬升率高,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它是日本飛機設計的重要里程碑,實現了多個第一,如首次採用全封閉可收放起落架;電熱飛行服,機關炮,恆速螺旋槳,超硬鋁承力構造,大視界座艙和可拋棄的大型副油箱等設備,其中21型採用了950馬力的中島榮12星型氣冷發動機,時速達到了533千米,並有可調空戰襟翼,空中纏鬥極爲靈活,是日本海軍航空兵手中的一張王牌;還有ki27戰鬥機,又稱做中島97式戰鬥機,重量輕,格鬥性能優越;97式戰鬥機的後繼型號,隼式戰鬥機,正式型號1式單戰,代號ki-43,其空戰性能同樣優秀;還有日本正在秘密研製的ki-45雙發夜間戰鬥機。這幾種戰鬥機都是我們的殲甲噴氣式戰鬥機將來的對手,因此我們就要有針對性的提出殲甲戰鬥機戰術技術要求。”

雷霆繼續自信地講道:“當然,我們的殲甲噴氣式戰鬥機是一種劃時代的戰鬥機,它具有高亞音速、高升限和強大的火力,正是對付這些低速螺旋槳戰鬥機的先進戰鬥機。我們設計組根據我國目前的航空工業基礎、研製經費、研製時間節點和航空武器裝備中長期發展規劃,初步制定了殲甲噴氣式戰鬥機的主要技術指標,下面我就把這些技術指標給大家念一遍,大家做好記錄之後,我們再做詳細討論。”

雷霆等與會人員都拿好紙筆之後,接着道:“殲甲戰鬥機最大平飛速度要求大於900千米每小時,巡航速度大於700千米每小時,海平面爬升率大於150米每秒,升限大於14000米,機內燃油最大航程2000千米,機內載油量不少於2000公斤,作戰半徑不低於600千米,續航時間不低於2。5小時,限制過載,起飛滑跑距離小於600米,着陸滑跑距離小於1000米,最大外掛重量不小於1000公斤,外掛點不少於5個,空重不大於6噸,最大起飛重量9噸左右。下面請大家認真思考一下,看看這些技術指標有沒有問題。”

這些技術指標一出,與會的人員都是一陣譁然,紛紛開始交頭接耳討論起來。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先進螺旋槳戰鬥機,其最大起飛重量一般不超過5噸,最大平飛速度500至700千米每小時,升限8000米左右,航程普遍只有1000千米左右,載彈量500公斤左右,爬升率更是隻有20米每秒左右,遠遠低於殲甲噴氣式戰鬥機指標。

果然,一個年輕的聲音問道:“雷總,殲甲噴氣式戰鬥機的技術指標怎麼比現役的戰鬥機高那多麼?這可能達到嗎?”

發問的正是年輕的設計員陸孝彭,只見他正一臉疑惑地等着雷霆的答案。

雷霆呵呵笑道:“這位先生問得好!這就是噴氣式飛機與螺旋槳飛機代差。噴氣式飛機突破了活塞式飛機性能的極限,使戰機進入了另一個嶄新的時代。在噴氣式戰鬥機身上裝配的噴氣式發動機可獲得較高的推重比,使飛機獲得較高的飛機速度、高度和機動性能。比如說爬升率吧,殲甲噴氣式戰鬥機的爬升率將達到普通螺旋槳戰鬥機的五到十倍,這意味着在兩機遭遇的時候,駕駛殲甲戰鬥機的我方飛行員,可以迅速爬升到敵機上方,佔據高度優勢,這將決定空戰的結果。將噴氣發動機安裝到戰鬥機上,徹底改變了人類在空中作戰的形式。最主要的衝擊就是速度,佔了速度優勢在空中作戰中就能有更多的變化,空中纏鬥變成是更困難的一種任務,因爲開火的最佳時機變得只在一瞬之間。所以噴氣式戰鬥機還需要性能先進的機載武器,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先進性能,不過這是我們後面要討論的問題。”

陸孝彭若有所思地道:“原來如此。但是噴氣式戰鬥機要裝備什麼樣的機載武器才能發揮其效能呢?是機炮還是其他武器?我還真的很想知道。”

雷霆點點頭道:“好吧,我就提前透露一點。我們重慶飛機工業公司正在研製一款七管二零毫米轉管機炮,我們叫它火神機炮,它擁有高達六千發每分鐘的射速,正適合安裝在殲甲噴氣式戰鬥機上。”

第257章 仁安羌之戰(四)第155章 航母大戰(上)第115章 航空火箭彈發射試驗第310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十)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27章 憤怒的委員長第51章 迷你渦輪噴氣發動機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444章 武漢大會戰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343章 秘密試飛(十一)第271章 轟動世界的救援行動第344章 晉級中將第453章 轟炸日本本土第214章 揭開神秘面紗第403章 日本軍部的命令第161章 倉惶逃竄第294章 浮渡測試第127章 重慶兵器工業公司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309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九)第230章 英國人的優越感沒了第271章 轟動世界的救援行動第377章 大戰疾風第35章 新的飛機研製計劃第21章 暴走的日本軍隊第173章 方案選擇第326章 美日決戰(十三)第344章 晉級中將第340章 秘密試飛(八)第168章 軍部的噴氣機招標第313章 日本人被刺激了第322章 美日決戰(九)第19章 各方反應第227章 憤怒的委員長第294章 浮渡測試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98章 渦噴甲系列化發展第327章 美日決戰(十四)第258章 仁安羌之戰(五)第203章 不讓悲劇重演第223章 遠征緬甸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350章 拉攏雷霆第399章 仰光大空戰之三第160章 悲催的日本飛行員第274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上)第44章 新聞發佈會(下)第130章 方案設計第17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中)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424章 倒黴的日軍特遣艦隊第396章 緬甸方面軍內鬥第42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216章 領導致辭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203章 不讓悲劇重演第335章 秘密試飛(三)第392章 撞到鐵板了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192章 羣龍無首第3章 遭遇零戰第31章 計劃實施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266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下)第355章 丘吉爾也急了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39章 特種作戰訓練基地第248章 激戰同古城第386章 角色轉換第298章 日本帝國的計劃第454章 秋水來襲第86章 壯志凌雲第176章 螳螂捕蟬第73章 靶場測試(六)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456章 千機轟炸第173章 方案選擇第432章 桂林攻堅戰第220章 比想象的還要順利第44章 新聞發佈會(下)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174章 長沙之戰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142章 聯翼佈局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218章 地面試車第445章 消滅第二軍第404章 豹式坦克殲擊車首戰第76章 溫柔鄉第265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中)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11章 渦噴甲下線第277章 長空龍嘯第210章 雲爆彈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356章 蘇聯的壓力
第257章 仁安羌之戰(四)第155章 航母大戰(上)第115章 航空火箭彈發射試驗第310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十)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27章 憤怒的委員長第51章 迷你渦輪噴氣發動機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444章 武漢大會戰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343章 秘密試飛(十一)第271章 轟動世界的救援行動第344章 晉級中將第453章 轟炸日本本土第214章 揭開神秘面紗第403章 日本軍部的命令第161章 倉惶逃竄第294章 浮渡測試第127章 重慶兵器工業公司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309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九)第230章 英國人的優越感沒了第271章 轟動世界的救援行動第377章 大戰疾風第35章 新的飛機研製計劃第21章 暴走的日本軍隊第173章 方案選擇第326章 美日決戰(十三)第344章 晉級中將第340章 秘密試飛(八)第168章 軍部的噴氣機招標第313章 日本人被刺激了第322章 美日決戰(九)第19章 各方反應第227章 憤怒的委員長第294章 浮渡測試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98章 渦噴甲系列化發展第327章 美日決戰(十四)第258章 仁安羌之戰(五)第203章 不讓悲劇重演第223章 遠征緬甸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350章 拉攏雷霆第399章 仰光大空戰之三第160章 悲催的日本飛行員第274章 渦噴甲飛行試驗(上)第44章 新聞發佈會(下)第130章 方案設計第17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中)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424章 倒黴的日軍特遣艦隊第396章 緬甸方面軍內鬥第42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216章 領導致辭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203章 不讓悲劇重演第335章 秘密試飛(三)第392章 撞到鐵板了第221章 首次試車成功第192章 羣龍無首第3章 遭遇零戰第31章 計劃實施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266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下)第355章 丘吉爾也急了第145章 深度剖析第39章 特種作戰訓練基地第248章 激戰同古城第386章 角色轉換第298章 日本帝國的計劃第454章 秋水來襲第86章 壯志凌雲第176章 螳螂捕蟬第73章 靶場測試(六)第300章 美國的抉擇第456章 千機轟炸第173章 方案選擇第432章 桂林攻堅戰第220章 比想象的還要順利第44章 新聞發佈會(下)第413章 燃燒的海港第174章 長沙之戰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142章 聯翼佈局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218章 地面試車第445章 消滅第二軍第404章 豹式坦克殲擊車首戰第76章 溫柔鄉第265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中)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11章 渦噴甲下線第277章 長空龍嘯第210章 雲爆彈第361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356章 蘇聯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