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論戰 阿薩德的評價

沉默了良久,李存煥見那使者還站着,便對祝霽龍吩咐道:“你請這位先生下去休息一番,我們得多作商討,最遲明天……”李存煥微微想了片刻,這才記起韃靼人統帥的名字,補充道:“最遲明天會給阿史德那元帥一個答覆”

那使者低着頭,沉吟片刻,開口說道:“既然如此,小人便不在雁門關多作休息了,還是回到營地爲好。恐怕阿史德那元帥會多作猜疑,徒壞了兩軍情義”

李存煥聞言,感覺那使者說的也對,兩軍距離並不遠,留了使者在這裡,算什麼?難不成是軟禁?便點點頭道:“也好”便對祝霽龍彷彿道:“你親自帶人護送這位先生一路遇到韃靼人的斥候,便回來吧”

使者慌忙雙膝下跪道:“謝大王厚恩”

李存煥擺擺手道:“不必。”

待那使者走了,楊師厚猶豫了片刻說道:“末將認爲此戰應該求穩,之前殿下不知道周節度使已經拿下雁門關,這才急急忙忙的趕過來。現在周節度使已經拿下雁門關,憑藉本身兵力完全可以守住代州。殿下應該領軍回到忻州,在韃靼人還沒有走嵐州來到之前攻下兩關。”

周衍寵聞言也點點頭,猶豫了下,開口說道:“殿下,孟知祥回去了也有一段時間,李嗣源恐怕已經下獄了。而石嶺關有郝毅作爲內應。完全可以在韃靼人趕過來之前拿下石嶺關,進擊太原。”

房屋中的衆人不由竊竊私語起來,不知道周衍寵這話是什麼意思,或者說已經猜到了一部分,但不敢肯定。周衍寵看着李存煥。李存煥點點頭,周衍寵便將李存煥的離間計說了一遍。立刻有不少人當初叫好。

周德威當即進言:“殿下,此次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殿下在這裡聲稱士兵初來乍到,甚爲疲勞,十天後再作決戰。句注山下一帶的帳篷也不用拆毀,末將再讓手下士兵多作活動,定教韃靼人還道殿下依舊在雁門關。此便可以拖住韃靼人十天的時間,殿下便迅速回師忻州,一舉而下石嶺關。進迫太原府等太原府的加急文書送到韃靼人那裡,恐怕已經十多天後了。韃靼人知道了,惱羞成怒進攻雁門關更好,末將叫他們折損數萬人馬而如果韃靼人直接走嵐州入太原府,這也是無礙,此段路程哪怕是全程急行軍,恐怕也要十五六天後。加上之前拖延的時間,殿下早已經進入太原府一個多月了恐怕韃靼人來到了太原府的時候,上面的黃邊紅底黑字的李字大旗,恐怕已經換上了我盧龍的金龍李字大旗”

周德威的話立刻引起不少將領的共鳴,符存審、元行欽、高行周等一衆大至節度使,小至廂都指揮使的諸將都出言,建議李存煥回師忻州,進攻石嶺關。

周德威見李存煥沒有出言,還道李存煥怕雁門關有失。更是拍胸口的說道:“請殿下放心,末將在這裡敢下軍令狀,叫那韃靼蠻子哪怕是一兵一卒都過不了雁門關”

李存煥聞言點點頭,但並沒有表態,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意思。衆將不由有些臉臉相顧,頗爲捉摸不透李存煥究竟在想什麼。難道李存煥想和韃靼人會戰?

雖然說論起兵馬李存煥比對方少了近一半。不過輪精銳程度李存煥卻強過韃靼人。韃靼人是雖然彪悍,但李存煥這些軍隊都是職業兵。同時李存煥麾下大軍鐵甲普及率達到四成,最輕便的兵種,弓弩手也配備上一件棉甲。

棉甲雖然是棉花製成的,但並不肥大,因爲是以棉花打溼,反覆拍打,最後成爲薄薄的棉片,以鐵線、銅釘固定,製成類似魚鱗甲的鎧甲。棉甲的特點便是輕便,防寒,價格低廉,性價比高。雖然是棉花製成的,但在對付箭矢的防禦力上並不比皮革差到哪裡去,棉甲所用的鐵絲密度頗高,一般成年人的尾指不硬來,都插不進去。

最重要的是棉甲的價格甚爲低廉,一件棉甲不過是需要七斤棉花,半斤鐵絲,原材料充足的情況下,一個學徒兩天便可以將一件棉甲製作好。前提是棉片不用他拍打,但製作棉片的工作實在太過輕鬆,完全可以讓出一點小工錢,讓附近的百姓在空餘時間製作。如果不是棉甲在近身作戰的身後對抗刀劍不過是有皮甲一半的防禦力。李存煥早就拋棄了價格昂貴的皮甲,選用廉價的棉甲。

反而是韃靼人,雖然人人都披甲,但問題是十個裡面都沒有一個是穿鐵甲的,基本都是穿皮甲。更因爲技術落後的關係,質量上比之盧龍的皮甲,大部分都只能夠得到一個不及格的評價。

但韃靼人人人帶馬,足足有十多萬騎兵,加上吃肉的關係,體質、身高上都比只漢人要高上幾分。如此算起來,雙方的神算不過五五之分。

如果雙方打起來,這勝算還真不好說。最重要的是,贏了,折損恐怕不少,還容易讓這段時間李克用訓練出不少兵馬來。輸了更加不用說了,西征河東之功將毀於一旦。

李存煥將目光轉移到一直還沒有說話的葛從周身上,開口問道:“不知道葛公如何看待?”

衆人的目光不由伴隨着李存煥的話投射向端坐在左側的第二位的葛從周。雖然從座位名次上來看,葛從周是此間諸將當中排名第三,不過他的存在往往讓衆人忽視。不僅僅是葛從周經常沉默不語,更是因爲葛從周剛剛投降,便得到李存煥的重用。不但被封爲元從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還要領義武留後。再加上此次西征,李存煥特地點葛從周隨行。

明眼人都看出,此戰葛從周沒有什麼大錯,憑藉參戰之功,便會成爲盧龍軍,繼在符存審、周德威後,第三名節度使。要知道李存孝也不過是熊津都督府的大都督,雖然大都督乃正三品從,比之節度使僅僅是一個品階之差。但權勢上便差了不少。

如此一來,葛從周自然招惹到不少人的嫉恨了,楊師厚、耶律阿保機、李存孝這些老臣子就更加不用說了,他們的同袍好友自然就對葛從周不怎麼感冒。所以葛從周遭到其他人的無視是正常的。

見李存煥直接點名提問葛從周,諸將看向葛從周的眼神中,都不由得蘊含幾分或隱蔽,或明目張膽的嫉恨。

葛從周雖然低調,但明顯不是一個怕事的人。彷彿感應不了那些嫉恨的目光。擡頭看着李存煥,顯然早已經胸有成竹,也不見他如何思索,張口便說道:“那便是要看殿下,想要何時南下了”

李存煥聞言,頗有明知故問的意思,開口問道:“你此話是什麼意思?”

葛從周開口回答道:“如果殿下想快三五年得天下,便答應韃靼人的約戰。勝了便可以讓漠南得以安寧。更是得漠南騎兵,日後可以有助於打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重建安西都護府。對於收復關中也有幫助。”

說到這裡,葛從周頓了頓,見李存煥臉色如常,也有些捉摸不透李存煥到底是想什麼。便開口說道:“但如果不與韃靼人約戰,雖然殿下有七八分把握拿下太原府。但戰爭的事情,那裡有絕對的昔日曹孟德百萬大軍南下,荊州望風而降。何其的威風,最後還不是在赤壁被孫劉擊敗。另外殿下打下太原後,萬一李克用逃脫了,逃脫河東西北部。此河北表裡山河,一州之地便如一國,不是高山玩繞,便是大水隔絕。再依靠韃靼人,恐怕也得三五年纔可以平定河東”

李存煥聞言,立刻搖頭道:“三五年?如果是有三五年便好了,以現在的情況四五月宿麥熟了,朱溫便發兵關中和河陽,剷除背叛他的李罕之和劉知俊。如此一來,中原混亂的局面便變了。日後想南討朱溫恐怕便不容易了恐怕得耗十年八年的時間”

周德威皺皺眉頭,開口勸諫道:“殿下兵者,國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豈可輕率呢?殿下現在不過二十又八,縱使平定河東、中原後,也不過是四十許。時挾天下之雄兵南下,不消片刻,便可以定南方。時殿下最多不過五十出頭。何必冒險呢?”

符存審也開口說道:“殿下,鎮遠說的沒有錯。南下有七八分勝算,但和韃靼人約戰,不過是五分勝算罷了”

李存煥搖搖頭,道:“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而且天下英豪壯年而死的也有不少。當在有生之年,作天下大事。”

周德威不由無奈了,對軍師周衍寵打了個眼色,意思是,你去勸勸啊

不想之前支持周德威意見的周衍寵卻點點頭,贊同李存煥所說的,開口附和道:“殿下所言甚是,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而縱觀天下歷朝歷代。開拓疆土,便是朝開國之時與遇到漢武等中興大帝。否則一國疆土不是固定,便是略微失去些許。殿下此舉是爲未來奠基之道”

周德威等人不由有些啞然和鬱悶,不知道是該說周衍寵胡言亂語好。還是該說李存煥高瞻遠矚好了。其中最鬱悶還要數週德威,明明叫你幫忙,你現在反倒成了‘叛徒’。

李存煥笑道:“我哪裡有你說那麼厲害。不過世間事情哪裡有完美的。鎮遠說挾天下之兵威定江南,這話就難說了。昔日挾天下兵威的曹孟德還不是一樣倒了大黴。再說,韃靼人一敗,便是等於絕了河東的援軍。太原縱使不投降,恐怕也多有異心者了”

周德威等人見李存煥主意已經下了,無奈說道:“殿下英明”

李存煥便派馮保都出使韃靼人,與阿史德那協商。三天內,阿史德那後退五十里,讓出可以會戰的戰場,五天後雙方便在雁門關以北的桑乾河上游平原上會戰。

……大帳……

依舊是灰白色的色調的大帳,阿史德那臉無表情的盤膝在軟綿綿的毛氈上,手中拿着一個銀質的酒杯,上面盛放着乳白色的馬奶酒。

“請坐”略帶沙啞的聲音響起,不用問,便是阿史德那的聲音。

對面的韃靼人聞言,略顯隨意的盤膝坐下來,透過穿透大帳窗口的陽光,可以看出來人正是出使李存煥的那名韃靼人使者。不過阿史德那卻是用請坐這個尊敬的語氣,顯然這名使者在韃靼人當中地位不低。

“睿智的智者,阿薩德,你感覺河北的那個漢人的王,他怎麼樣?是不是一個窮兵黷武的王?”阿史德那那略帶沙啞而桀驁不馴的語氣中,罕見的帶有幾分尊敬。並將身邊的一杯散發着誘人清香的碧綠色香茗推到阿薩德身前。

智者阿薩德雙手合十,對阿史德那道:“謝元帥”拿起香茗,抿了一口,彷彿非常享受的,揚起頭,眯着眼。

阿史德那也不催促,端坐在一邊,拿起手中的馬奶酒灌了一大口。一副很有耐心的樣子,如果讓當初大帳中的衆將看到,恐怕早就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他是一個心胸可以裝下很廣闊天地的英雄。”眯着眼的智者阿薩德忽然開口說道。

阿史德那聞言,皺皺眉頭,但沒有反駁,仔細的注視着智者阿薩德。他知道阿薩德會給他一個答案。

果然,阿薩德並沒有讓阿史德那久等,“我在李存煥哪裡,表現的很恭敬。本來以爲會讓他起了輕視之心,但他沒有。他非常的客氣,很快便讓人平身。一點也沒有因爲我來自草原而流露出哪怕一絲的不屑和鄙夷。”

阿史德那雖然不想承認,但他不得不承認,李存煥的確心胸很廣闊。

阿薩德口風一轉,“但如果是這樣,那麼他只是一個仁慈而善於採納意見的王。因爲他接過書信後,並沒有立刻有所決斷,而是讓手下的將領都看了書信一遍,這纔開始發問。”

說到這裡,阿薩德頓了頓,開口說道:“如此,便等他後面的動作了。如果他選擇和你一戰。”說到這裡阿薩德清瘦的臉流出一抹憂慮。“他將是一個披荊斬棘的英雄,而你面對他雖然不得不承認,我認爲他的勝算比較高”

阿史德那本來拿着酒杯,準備往口中的手,微微一滯。旋即到了嘴邊。阿史德那一口氣將杯中足足不下二兩的馬奶酒一飲而盡。銀質的酒杯重重的落在一邊的托盤上,發出清脆的金屬碰擊之聲。

阿史德那看着阿薩德,目光中透着一股認真。一字一頓的說道:“我阿史德那會擊敗他將韃靼推上巔峰”

“希望”阿薩德並沒有多加反駁,只是淡淡然的說了一句,便拿起茶杯。仔細的品嚐其中的美味,大帳中的緊張的氣氛旋即爲之平靜,當無論是怎麼樣,阿史德那的心已經無法平靜了。

阿薩德和他的關係亦師亦友,更是草原上公認的智者。這次他就爲了試探李存煥的情況,特地請阿薩德出馬。不想阿薩德回來後居然給出他這麼一個高的評價。

過了良久,阿史德那開口問道:“他,有沒有弱點?”

阿薩德沉默半響,開口說道:“我看到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弱點的弱點。”

阿史德那不由開口問道:“我的朋友,說吧韃靼一族的命運,現在便掌握在你手中。”

阿薩德搖搖頭開口說道:“命運早有註定。”說道這裡,阿薩德頓了頓,開口說道:“他是一個霸者”

“霸者?”阿史德那不知道這爲什麼會成爲李存煥的弱點,怎麼看也像是在讚美李存煥。

阿薩德緩慢的點點頭,開口說道:“他的手掌,有着厚厚的老繭,大腿有些羅圈腿。他顯然是一個武藝不弱的人。而且他眉目之間帶有幾分霸氣,這不是樣貌造成的。是久居上位所造成的,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霸者。他手下的人都臣服於他。但正因爲如此,如果他受了重傷,或者他戰死。他建立的一切都會瓦解。而且我還聽說,李存煥他還沒有後代。”

其實李存煥不是沒有後代,只是他夫人懷孕的消息只是在上層流傳,下層士兵還不知道,所以阿薩德才會如此說。

阿史德那用力的點點頭說道:“我明白的不過我希望我不會用到這個弱點的時候。我希望我可以堂堂正正的大敗他”

阿薩德拿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輕聲喃喃道:“希望吧”

阿薩德的聲音雖然小,但大帳只有他們兩個人,顯得分外靜悄悄的,阿史德那如何聽不到阿薩德所說的話呢?眉頭不由挑了挑,但阿史德那並沒有說什麼。

阿史德那一向都信奉,世間都是事實說明一切,刀劍獲得一切。嘴皮子不是沒有必要的,但那都是替刀劍服務的。

第344章 絞肉機第53章 攤丁入畝第337章 海戰第39章 契丹人來襲(8)第176章 稻米第286章 終佔雁門關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107章 周德威計破義昌兵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16章 李克用到!第328章 破局(中)第15章 李存孝第349章 對峙第97章 李存審降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268章 有後不喜 意亂心煩第49章 耶律阿保機(上)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278章 李嗣源智設稻草人第350章 滑州第37章 契丹人來襲(6)第281章 李嗣源反?李存勖出征第223章 熊津城第234章 決斷第55章 伏擊(上)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91章 李克用的反擊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102章 乾寧二年第43章 火燒土狼山(上)第65章 劉仁恭的遷回側擊第43章 火燒土狼山(上)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294章 李存煥發飆(續)第92章 撕開長槍方陣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110章 質子?侄子?第191章 通華谷之戰(2)第176章 稻米第202章 新羅來客,樸景輝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90章 破後營第115章 關中亂(1)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54章 陰謀第126章 李克用擁帝第109章 韓夢殷第2章 幽州李存煥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85章 雙雄戰李存孝第47章 脣槍舌劍議事廳第18章 襲營(下)第4章 劉仁恭第95章 李存審第243章 邢州大敗 盧龍危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95章 李存審第151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35章 契丹人來襲(4)第248章 俊才謝彥章第303章 李克寧降第305章 李克用之死(下)第156章 濟水之戰?破軍都進攻!再進攻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291章 瘋狂?聰明?第94章 馮道第304章 李克用之死(上)第258章 河陽寺之變(上)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109章 韓夢殷第42章 借勢而行第20章 困局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187章 宣戰第303章 李克寧降第302章 葛從周夜下太原城第122章 約見李克用(下)第36章 契丹人來襲(5)第30章 乙室活部第309章 敬翔夜話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94章 馮道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52章 忠孝軍第15章 李存孝第111章 十里亭、李存孝
第344章 絞肉機第53章 攤丁入畝第337章 海戰第39章 契丹人來襲(8)第176章 稻米第286章 終佔雁門關第27章 安石洹的陰謀(下)第107章 周德威計破義昌兵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16章 李克用到!第328章 破局(中)第15章 李存孝第349章 對峙第97章 李存審降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268章 有後不喜 意亂心煩第49章 耶律阿保機(上)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278章 李嗣源智設稻草人第350章 滑州第37章 契丹人來襲(6)第281章 李嗣源反?李存勖出征第223章 熊津城第234章 決斷第55章 伏擊(上)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91章 李克用的反擊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102章 乾寧二年第43章 火燒土狼山(上)第65章 劉仁恭的遷回側擊第43章 火燒土狼山(上)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215章 帶方城戰役(5)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294章 李存煥發飆(續)第92章 撕開長槍方陣第229章 各方算計 三月春耕第110章 質子?侄子?第191章 通華谷之戰(2)第176章 稻米第202章 新羅來客,樸景輝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90章 破後營第115章 關中亂(1)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54章 陰謀第126章 李克用擁帝第109章 韓夢殷第2章 幽州李存煥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85章 雙雄戰李存孝第47章 脣槍舌劍議事廳第18章 襲營(下)第4章 劉仁恭第95章 李存審第243章 邢州大敗 盧龍危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95章 李存審第151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256章 王師範心中的糾結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35章 契丹人來襲(4)第248章 俊才謝彥章第303章 李克寧降第305章 李克用之死(下)第156章 濟水之戰?破軍都進攻!再進攻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73章 居庸關大戰(上)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291章 瘋狂?聰明?第94章 馮道第304章 李克用之死(上)第258章 河陽寺之變(上)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109章 韓夢殷第42章 借勢而行第20章 困局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187章 宣戰第303章 李克寧降第302章 葛從周夜下太原城第122章 約見李克用(下)第36章 契丹人來襲(5)第30章 乙室活部第309章 敬翔夜話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94章 馮道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25章 分配戰利品第52章 忠孝軍第15章 李存孝第111章 十里亭、李存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