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

寒風呼嘯着,李存煥脖子裹着一條灰黑色的貂皮圍巾,肩膀披掛着黑色的戰袍。雖然在寒風中,但李存煥依舊穿着冰冷的鐵甲。李存煥並沒有騎馬,現在他的身體狀態並不適合戰馬的顛簸。所以李存煥現在乘坐在戰車上。

“這裡就是王茂章的營地了嗎?”李存煥左手扶着戰車上的欄杆,右手盪開戰袍,伸出穿着鐵護臂手,指着前面的營盤說道。

“是的”身邊簡直嚮導的張嶄畢恭畢敬的應道。

“不像是他的風格”李存煥低聲喃喃道。

李存煥在來之前,王師範極其驍勇,先後挾新勝之軍出擊,小敗王建數次。要知道王建的兵馬可是結合了張嶄的新敗之軍,有近四萬人。在李存煥看來王茂章怎麼樣也給自己一個下馬威纔對。

“大概怯殿下之威,畢竟殿下威震宇內,北擊契丹、渤海,東滅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西御李克用,使其束手無策,南伐朱溫,致使其焦頭爛額。”張嶄一臉諂笑的恭維道。

“王茂章不是這樣的人”李存煥搖搖頭,剛想說什麼。

兩騎飛奔而至,一騎,臉色發黃,略顯醜陋,不過十八九歲,但已經滿臉煞氣,顯然是一員世所罕見的悍將。另外一騎則是相反,臉色白淨,相貌俊朗,與前一位相反的是,滿臉儒雅之氣,怎麼看也是一位當世曹子建(曹植)般的人物,更重要的是身上並沒有着甲,身穿厚實的長袍,張嶄估計是李存煥的幕僚吧。

“殿下,外面天寒地凍,勿傷了身體爲好”相貌略顯醜陋的悍將一來到,勒住馬繮,在馬背上對李存煥拱手說道。

“行欽,你有心了我出來呆的也有點長了,回營吧”李存煥點點頭,開口說道。

張嶄微微一怔,喃喃道:“行欽?莫非是鐵鷹都元副兵馬使?”

“正是?怎麼樣?”李存煥疑惑的看了張嶄一眼,開口問道。

“沒有什麼”張嶄苦笑道。

“你是張嶄吧?”元行欽驕橫的掃了張嶄一眼,冷哼一聲,“那天便是你在山坳攔路吧不過如此不過也幸虧是你帶兵駐守,否則我也不會那麼快帶兵救了殿下回去。”

張嶄聞言,連忙低下頭,苦笑着。心道:你丫一上來,便十多名騎兵不要命的用身體撞開長矛陣,你更是身先士卒的殺進來,我哪裡擋的住

李存煥微微一怔,旋即回過神來,元行欽是想秋後算賬。露出笑着搖搖頭道:“往事如煙,風一來都吹散了。別說廢話了。你這傢伙不好好的待在營地裡,特地來找我回去,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情?”

元行欽聞言露出一抹古怪的笑意,在一邊嘻嘻直笑,也不說話。

李存煥也不對他追問,對一邊的儒雅少年郎問道:“彥章,可便連你也不回我話啊那豈不是我這個殿下就已經衆叛親離。”

謝彥章被李存煥的話擠得找不了藉口,加上到底年紀小,臉色通紅的左支右吾一番,但最後敵不過李存煥那如同鷹隼一般銳利的目光。

“殿下,你有後了……”謝彥章喃喃道。

“嗯?”李存煥聞言,先是一怔,不由大喜,問道:“男的還是女的?”

不等謝彥章答話,李存煥一拍腦門,笑道:“真是高興壞了,最多不過是兩三個月大,那裡知道是不是男的還是女的,是影憐吧?最爲我身邊也就她。”

謝彥章遲疑了下,喃喃道:“殿下,周先生、郭司馬、揚將軍他們都說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可能有問題。”

“有什麼問題?”李存煥滿臉詫異的問道。

謝彥章還沒有答話,猛然一聲排山倒海一般的巨響,彷彿是什麼轟然倒在地上,李存煥的馬車都明顯感覺到天搖地動一般的感覺,戰馬都驚的揚起馬頭嘶鳴,四蹄不安的邁動着。

元行欽臉色微微一變,連忙翻身下馬,死死的捉住馬繮,這纔將拉動馬車的駿馬壓下來。要知道李存煥現在身體不適,帶來的都不是戰馬,而是性情溫順的馬匹,這些馬可沒有戰馬那般膽大。

“怎麼回事?”李存煥也幾乎倒在馬車上,連忙扶着馬車上的扶手。

“殿下下了戰車比較好”護衛在李存煥身邊的馮保都連忙翻身下馬,走到一邊,高聲說道。

李存煥也感覺這戰車好像不太安穩,也點點頭,下了戰車。只見一陣喊殺聲響起,驚的拉車的駿馬,一陣不安的嘶鳴,李存煥不由搖搖頭。“過慣了安逸的生活了,這些馬都是享樂用的。下次別拉出來了,下次我看還是騎馬好”

謝彥章他們卻沒有心思回答李存煥的話,反而一指山丘前方,驚呼道:“殿下是王茂章,他發起進攻”

“咦”李存煥連忙快步走到山丘前,不過身體劇烈運動,不由拉扯住了傷口,痛的李存煥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馮保都在後面連忙一把扶着李存煥,着急的問道:“殿下,怎麼了來人……”

李存煥擺擺手道:“沒有什麼別大驚小怪的,我什麼傷沒有過。”

李存煥說罷,便已經挺起胸膛,從山丘上看下去,只見王茂章的營寨的木柵都倒下來。一名名淮南軍高呼的衝出來。本來圍困營寨的平盧軍不由一陣大亂,他們沒有想到淮南軍居然是以這麼一種情況出現的,他們都關注着營寨的大門。

結果大軍都來不及集結,反倒是淮南軍,陣型整齊,雖然急攻,而不焦躁。相反,王建麾下近四萬人的大軍卻大亂起來。士兵都各自爲戰,多則百餘人,少則三五人。也沒有結陣,不過是憑藉本能作戰。

不過王建到底不是一般人,否則也不會成爲高麗太祖。只見他率領親兵,結成一個圓陣,豎起自己的帥旗,率領大軍前進。本來散亂的平盧軍士兵自然而然的向帥旗靠攏,淮南軍的先期佔得的優勢,開始慢慢喪失。說到底還是王茂章手上的兵力不足,如果他有幾千騎軍在手,恐怕王建也只有落荒而逃的選擇。

“撤”王茂章也不戀戰,下令吹響軍號。

淮南軍雖然撤退,但並不慌亂,左右交錯,互相保護各自的側翼。王建派出一支騎軍企圖擾亂對方的撤退,反而折損了數十騎。無奈唯有約束手下,收拾殘局,眼睜睜的看着王茂章離開。

“神乎其技的指揮藝術”李存煥不得不感嘆起來。

不過一邊的平盧戰將張嶄明顯就尷尬多了,畢竟讚揚一方,往往也是貶低一方。王茂章的指揮是神乎其技,那麼平盧軍的指揮不就是糟糕透頂了嗎?

大概看到了張嶄臉色上的尷尬,李存煥補充了一句。“王(建)兵馬使也不錯,如此快就反應過來,還找對對抗的計策,讓王茂章無功而返。”

當然了,這個無功而返不過是客氣話,王茂章這次少說也殺死斬傷七八百人,更重要的是對士氣的一次沉重的打擊。士氣這個東西往往都是此消彼長,恐怕現在王建正愁眉苦臉的琢磨如何提高士氣了。

李存煥仔細觀看了一番,忽然元行欽憤憤不平的一指某一處,道:“殿下,你看”

李存煥順着元行欽所指的方向一看,原來在王茂章的營寨空地上,數十員戰將席地而坐,開懷暢飲。

這個情景不僅僅李存煥看到了,在下方的王建也看到了。皆因王茂章將木柵都拆除了,雖然談不上一覽無遺。但王建站在指揮車上,卻可以看得七八分。

“誰人是王茂章?”李存煥對一邊的張嶄問道,當初王茂章來青州,王師範在青州宴請王茂章,張嶄自然在席上,而且和王茂章坐的相鄰,自然認得王茂章本人。

張嶄仔細觀看一番,猛然擡手一指東方,道:“殿下請看居住東方的紅甲戰將,那人便是王茂章”

李存煥凝神看過去,只見一員彷彿渾身烈火的戰將坐在東方,頭盔已經脫了下來,雖然披頭散髮的,但卻好不豪邁。依稀可以看出此人的年紀不過三十出頭,相貌有着江南人特有的白淨,不過臉色堅毅,整個人看上去英氣勃勃。

再說王建,見王茂章如此輕視他,不由勃然大怒。本來被王茂章陰了一把就夠氣憤的了,現在王茂章還公然視若無人的席地而坐,開懷暢飲。你這是道老子是什麼人?如此漠視。

王建當即召集家將兼從弟王式廉,王式廉可不是普通人,在歷史上他可是高麗北疆的大元帥,抵禦契丹多次進攻。更是王建手下數一數二的悍將。

“式廉你需要多少兵馬給我擊敗這個狂妄自大的傢伙”王建氣憤的很,下巴的鬍子都其得僵硬的發直。

“只需要本部兵馬”王式廉高聲說道。

“好”王建並沒有廢話,直接下令王式廉率領本部兵馬發起衝鋒。

王式廉的本部兵馬都是王建的家兵家將組成的,換句話說就是王建自己的牙兵。人數不多,只有五百人,但人人異常精銳。首先個個都是三大五粗,身高過六尺纔可以。在這裡說一下,唐朝一尺三十點七釐米,換句話說,六尺男兒便是一米八四,至於七尺,那就是二米一的傢伙。

王建特意從盧龍進口全身板甲,一套全身板甲少說也要六十貫在盧龍買一畝中等的田地,也不過是五六貫錢左右,這一套板甲下來就十畝地。相當於一戶農民小半家財。人人用定製的大刀,不是關大刀。而是刀身長約三尺半,刀柄長約一尺半的那種。

另外每名士兵還配備有一把近身搏鬥用的障刀。還有遠程攻擊用的蹶張弩,蹶張弩更是特地從南方潤州採購。潤州弩手之所以聞名天下,就是因爲潤州製作的弩質量好,加上潤州士兵質量好。

“嗚嗚……”一聲聲嘹亮的號角聲響起,五百名王傢俬兵派出三條戰線。向王茂章軍營發起衝鋒。

王茂章聽到號角聲,將手中的酒一口氣喝盡,酒碗重重的往木桌上一頓,大喝道:“這賊鳥軍莫非以爲我們淮南人好欺負不成”

說罷,站起來對身邊的諸將說道:“諸君,我等一同殺敵來人,給我們溫酒,莫讓我們熱血沙場回來後,喝的是冷冰冰的”

“諾”親兵慌忙應道。

一衆將領也被王茂章激起心中的豪氣,人人拿起頭盔往頭上一套。大喝道:“牽馬來”

淮南軍反應的非常迅速,不過片刻,一衆將領便已經人人準備好,人數也不多。不過是各自率領着的本部親兵,合起來不過是百來騎,五百餘步軍罷了。

“殺”王茂章狀若瘋狂的拿着一杆馬槊,率領大軍衝出去。

“哼”王式廉冷哼一聲,大喝道:“殺賊一級賞錢三貫馬軍翻三倍”

“殺賊殺賊殺賊”王傢俬兵聞言,人人高聲大喊,氣勢激昂。

“殺你個鳥頭”王茂章怒吼道,帶領着諸將殺進去,手中馬槊上下翻飛,將王傢俬兵打的昏頭昏腦。

別看王傢俬兵厲害,但王茂章帶來的都是部下的親兵,論起質量來一點也不比王傢俬兵差到哪裡去。畢竟親兵一般都是將領最後的防線,同時也是最親近、最忠心的人。無一不是裝備精良,武力過人。

加上手下將領都喝了酒,被王茂章一忽悠,人人都衝在最前面。別的不說,僅僅是爲了保護自己的東主,親兵也要奮勇殺敵。更別說,自家將軍都衝在前面了,你這個大頭兵難道還好意思在後面畏畏縮縮的嗎?

結果王茂章讓王建瞪目結舌的將王傢俬兵的戰陣衝了個對穿,王茂章也不知道是不是喝酒多了,熱血上涌。咆哮一聲,朝着王建軍殺過去。

不過不知道是平盧軍的質量真的挺糟糕,還是之前被王茂章雪了氣勢。居然被百多騎在戰陣中衝殺了一陣,渾然沒有辦法拖延包抄的大軍到來,甚至可以說沒有辦法抵擋,讓王茂章從容撤退。而王式廉那邊也敗退了回來,死傷了百多人,而且無論是死的還是傷的,都基本耽擱在戰場上被淮南軍俘虜了。皆因全身板甲太重了,沒有受傷的自己走回來都辛苦。更別說在一邊淮南軍惦掛着你身上穿的那套全身板甲,人人恨不得將你的皮都剝下來。而自己本身又行動不便,不被俘虜了才奇怪。

王建不敢逞強了,連忙率領大軍後撤十里。原本王建的營盤距離王茂章的營寨距離不過五里路程。現在已經一下子拉到十五里外了。顯然是怕了王茂章,近四萬人怕了六千多人?雖然讓人驚訝的瞪目結舌,但這卻是一個事實。

李存煥在丘陵上看着王茂章,王茂章打完,回到去,繼續和諸將放懷大飲,手下的士兵也興奮的怪叫連連。

李存煥不由感嘆道:“當世名將”

“哼”元行欽不服氣了,“殿下,你給我一千騎兵,我沖垮了這些淮南軍叫他們囂張”

李存煥搖搖頭道:“不是平盧軍弱,而是王茂章這個人善於把握節奏,你們仔細想一想,王建是不是都彷彿被王茂章吃的死死的?”

衆人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咋一看王建好像和王茂章你來我往的,但仔細一想,卻彷彿王建在配合王茂章打敗自己一般。當然王建配合王茂章大敗自己不過是一種感覺,事實上誰都知道王建和王茂章一枚銅錢的關係也沒有,王建更不可能拿他自己的兵來到給王茂章送軍功,就算是送,也不是這麼送發。

王建前前後後下來,最少損失了一千五百多兵馬。特別其中還包括一百多王傢俬兵,那可是足夠讓王建心痛莫名一段不短的時間。

這些都是錢啊還有忠心耿耿的勇士,忠心可是用錢可不是用錢便可以買到的,需要用恩情來到籠絡。甚至不少人還是幾代家僕的兒子,那都是要時間才能夠形成的底蘊。

沒有多長時間王建便來找李存煥了,求李存煥派兵助戰。在王建看來,我吃不住你們,但威震天下的盧龍軍總可以了吧?

李存煥來這裡爲的就是收復王茂章,也沒有推搪。王建派來的人剛剛說明來意,李存煥便很爽快的答應下來了。

李存煥讓謝彥章首戰,這讓元行欽甚是不忿,不過當李存煥讓他第二個出戰的時候,立刻高興起來。在他看來,自己是給謝彥章收拾殘局的。

李存煥當即派人給王茂章下戰書,爲了yin*王茂章出來,李存煥在戰書上說,各自出同等的兵力,三千人,如果王茂章勝了。他李存煥一個字也不說,立刻放王茂章等兵馬回去,而且沿途還供給糧食。不過戰敗了,王茂章就需要無條件投降。

王茂章自然知道李存煥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對付,但無奈李存煥捏中了他的死穴。不打就走不了人,打還能夠走得了人。王茂章琢磨了一會兒,一咬牙,便答應了下來。

雖然名知道這可能是李存煥挖的坑,但在這個時候,除了跳下去之外,還有什麼辦法?

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18章 襲營(下)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282章 再會孟知祥第293章 李存煥發飄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181章 火藥(下)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46章 李陸結盟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237章 李克用欲議和第130章 楊師厚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59章 金礦第177章 馬鞍山軍器監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261章 放過王師範?第269章 爭風吃醋 肆意欺騙第14章 不歸路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14章 不歸路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64章 板甲第211章 帶方城戰役(1)第71章 劉仁恭計取三州第118章 關中亂(4)第279章第180章 火藥(上)第122章 約見李克用(下)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23章 任縣大戰(2)第198章 李茂貞的妥協第335章 水師第311章 科舉 劉知俊求援第64章 板甲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6章 黃龍崗(上)第163章 海鶻船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18章 襲營(下)第44章 火燒土狼山(下)第135章 聶夷中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134章 整頓政務第231章 義武發難 朱溫出兵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30章 乙室活部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11章 十里亭、李存孝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278章 李嗣源智設稻草人第287章 阿史德那 約戰定勝負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284章 雁門關第350章 滑州第321章 爾虞我詐 聲東擊西第230章 亂局初現第4章 劉仁恭第8章 黃龍崗(下)第95章 李存審第3章 義子第41章 契丹人來襲(10)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130章 楊師厚第17章 襲營(上)第300章 李克用的動作第151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196章 平壤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48章 封賞第60章 巡視兵器作坊第6章 黃龍崗(上)第234章 決斷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279章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70章 安石洹二敗劉仁恭第137章 惡少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
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18章 襲營(下)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282章 再會孟知祥第293章 李存煥發飄第245章 八卦拒馬陣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181章 火藥(下)第283章 計殺李嗣源 韃靼人南下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244章 葛從周那個憋屈啊!第46章 李陸結盟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237章 李克用欲議和第130章 楊師厚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59章 金礦第177章 馬鞍山軍器監第165章 事務繁多,閒休難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261章 放過王師範?第269章 爭風吃醋 肆意欺騙第14章 不歸路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224章 翻手爲雲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14章 不歸路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276章 英勇徽章 英勇鐵軍第64章 板甲第211章 帶方城戰役(1)第71章 劉仁恭計取三州第118章 關中亂(4)第279章第180章 火藥(上)第122章 約見李克用(下)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339章 吳越動盪第228章 節度天下 司牧黎元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23章 任縣大戰(2)第198章 李茂貞的妥協第335章 水師第311章 科舉 劉知俊求援第64章 板甲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6章 黃龍崗(上)第163章 海鶻船第81章 風起雲涌(6)第18章 襲營(下)第44章 火燒土狼山(下)第135章 聶夷中第169章 王建求見第134章 整頓政務第231章 義武發難 朱溫出兵第240章 介休郡主的惡作劇 聯合第30章 乙室活部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11章 十里亭、李存孝第214章 帶方城戰役(4)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278章 李嗣源智設稻草人第287章 阿史德那 約戰定勝負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284章 雁門關第350章 滑州第321章 爾虞我詐 聲東擊西第230章 亂局初現第4章 劉仁恭第8章 黃龍崗(下)第95章 李存審第3章 義子第41章 契丹人來襲(10)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130章 楊師厚第17章 襲營(上)第300章 李克用的動作第151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196章 平壤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48章 封賞第60章 巡視兵器作坊第6章 黃龍崗(上)第234章 決斷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279章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70章 安石洹二敗劉仁恭第137章 惡少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113章 開闢海上商路(1)第200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