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秋雪的書友應該知道,秋雪之前寫了一本叫做《無格不鬥》的書,但卻因爲某些原因,才寫了三十幾萬字,就斷更了,在此秋雪先向書友們說聲對不起,因爲秋雪的懶惰,讓大家鬱悶了....但秋雪在此保證,這次但求完本,不再牽掛稿酬等因素,全新寫書,回報書友!
這本《驚動天道》,構架很宏大,構思還在《無格不鬥》之前,是秋雪最想寫的一本書。
新書將會從一個浩瀚的江湖開始描寫,武林中人的爭鬥殘殺,恩怨情仇,武學淵源等等......然後再通過神武境武學大宗師的出現來引出仙道,逐漸去揭開仙道大門,那裡會有無窮法寶,無上神通,仙道大門,洞天福地,妖魔鬼怪等等等等......是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
過往的仙俠書,多是寫什麼金丹元嬰之類的,但秋雪是個追求創意的人,所以書中的設定,不會有金丹元嬰,而是一個全新的體系,會讓大家耳目一新,因爲我認爲求新求變,才能在大家審美疲勞的時候,帶來更多的歡愉。
接下來,爲了幫助大家瞭解新書中的武功設定,這裡詳細地解說下武功境界的問題。(略顯繁瑣,不喜歡的話,可以不看。在正文中看也一樣。)
許多武俠小說中,不時會出現什麼內力和真氣之類的,但卻沒有直接了當的解說,概念很模糊。首先我聲明一下,我查過資料,但理解也不深刻,更不敢說準確,所以就按自己的理解來設定了。
打個比方,在遊戲中,內力算是魔法攻擊力,那真氣就算是“藍”,也就是所謂的魔法上限,支撐你發招的東西。這是最普遍的解釋,但我不怎麼認同。我認爲真氣應該人的一種“真元”,一種“元氣”,從層次上來說,要高於內力,所以我將“真氣境”定在了“內力境”之上。
按照我的設定,通過吐納打坐等方法,逐步控制住體內氣血的運行,可以練出內力來,將內力灌注於肢體或是兵器之中,可以發揮出強大的威力。
真氣灌注於兵器之中,同樣是發揮強大的威力,但卻比內力要強悍得多。比如同樣是灌注於兵器之中,內力只能讓兵器上的力量更大些,但真氣卻可以讓兵器更加鋒利,可以產生“刀氣”、“劍氣”等等,就是將真氣灌注在竹葉上,都會變成削鐵如泥的利器!
又比如內力可以用來爲人療傷驅毒,但真氣卻可以爲人續命!(比如《倚天屠龍記》中所說,以張三丰的功力,隨意點上一指,輸入真氣,就是新斷氣之人,也會醒過來。)而且真氣可以隔空傷人,將真氣打入別人體內,封鎖住穴道,可以令人麻痹僵硬。
這是內力與真氣的區別。
真氣境之上的兩個境界,通脈和渾圓,我解釋一下。
因爲人體之中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我認爲這些經脈的通暢與否,直接影響到了氣血甚至是真氣的運行,而且這是一個過程跨越大的境界,從內力境就可以打通某些經脈,但一直要到真氣境圓滿,才能將身體所有經脈打通,所以經脈完全通暢之後,真氣運行無阻礙,就會循環得快,真氣就會很悠長,才能隨心所欲地施放殺招,越戰越勇,那纔會是名副其實的“千夫斬”!
而渾圓境,則是我出於多年對武俠小說的體會所設定的。通脈境的高手因爲身體容量有限,所以要用真氣來衝破一個個的穴道,來儲存真氣。待全身穴位都通了之後,渾身充斥真氣,就會達到一種奇妙的武學境界。
比如可以看破對手的招式,做到後發先至....又或者是出手奇快,做到唯快不破的水準...又或是以點破面等等.....這個境界的人叫做“萬人敵”,在俗世之中,就是可以隻身衝入百萬大軍,取上將首級的人物了。
至於神武境,就再說看,那是武林與仙俠世界的一個轉接點......
嗯,還有時間,再說一點秋雪對仙俠的理解。
提起仙俠,不得不說道《誅X》、《星X變》、《凡人修X傳》等仙俠經典力作了。第一本,被稱作是後現代武俠聖經,是很早的一部網絡小說,由於那是網絡小說還在初步階段,所以這部小說沒有受到過多的侷限,故事很“純”!保留了許多思想和情感色彩在裡面,甚至在血腥紛亂的世道還可以存有仁義之心,這在最近的網絡小說中是很難看到的。我本人是非常欣賞,可以從中借鑑下俠義的理解。
《星X變》,很爽的一部星際修仙文啊!三界飛昇,自創功法,傲視蒼穹....世界非常恢宏大,升級體系也很豐富,融入了作者本人的宇宙觀以及事業觀,很值得借鑑。在網間曾流傳一句話:“網文不讀星X變,縱稱書蟲也枉然!”
但說句不太中聽的話,除了金丹元嬰等境界比較像樣之外,其他什麼幾級幾級天仙金仙之類的,就顯得蒼白無力了,在幾年前這中設定也許還可以,畢竟情節走好就可以了。可是秋雪作爲一個新人,想要創新,所以境界的設定,喜歡求新求變,力求言之有物,所以《星X變》中的體系,就要適當借鑑了。
《凡人修X傳》,慢工出細活啊,既沿襲了飄渺的設定,又創新出了靈根這玩意,使得對修真者的資質有了衡量的標準,這是個創意,秋雪就想找這種創意,繼而學習這種創意!
衆所周之,修仙這東西,爲的就是長生不死,超脫大道彼岸。所以一路血雨腥風,與天爭命,不惜殺人奪寶,甚至都顧不上親朋的性命,這就是修仙!
似乎在大家印象中,修真的人都必須六親不認,冷血殘酷,殺伐果斷.......但秋雪想想要既把修者間殘酷的競爭寫出來,但同時要寫出他們對天道的理解感悟,衍化出道義等等東西......而不是單純的殺殺殺!
總之一句話,秋雪力求寫出一部震撼性的仙俠作品,不管是筆力不夠,還是劇情拖沓,還是更新慢.....等等的一切問題,都統統無視,只要慢慢地寫出屬於我秋雪的仙俠!只求完本!
我敢完本,你敢看着我完本嗎?
下面是具體的關於內功的介紹。(比較複雜,僅作參考。)
內功是通過氣(炁)的練習而成的,練氣講究呼吸吐納,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漸進,從而達到鍛鍊身體內部器官的目的。武術中可以提高耐力、戰鬥力和極強的自我保護作用等。
內功基礎理論
科學上,所謂內功即是寸勁加強版,不依賴距離(即短距離甚至是零距離)發出強大的爆發勁。原理如高頻振動器,內功即將高頻振動轉化爲肌肉本能,在打擊物體的瞬間,在打擊力量不變的前提下,對物體進行零距離高頻打擊,這種所謂的內功,強者甚至可以發出所謂的內力外放,
形成所謂的氣勁,達到遠程攻擊的目的,對物體進行直接打擊時可以出現諸如隔山打牛(與物體表面形成諧振,對物體內部進行毀滅性打擊),劍氣(與武器形成諧振並影響空氣振動,有點像高頻振動匕首)等現象。內勁又有陽勁與之分。陽勁,即採用內功的一般攻擊頻率,但攻擊力量巨大的攻擊方法;陰勁,即攻擊力量稍弱,但是攻擊頻率極高的攻擊方法。這也是內功分陰陽的說法的解釋。無論哪種所謂的內功,均非一兩日可以練成,這需要巨量的時間對肌肉與神經反應的高強度鍛鍊,或者達到一定技術(有可能嗎?)後對肌肉與神經改造。當然,不排除世界上有其他方法可以讓人瞬間學會所謂的內功,但是知道它的基本原理並不難,僅此而已。
人體的穴位和經絡
西方人大多不相信這些,中國人基本相信這個。從解剖學上解釋不出來,不過穴位和經絡的存在是確切無疑的。印度的瑜珈中也有類似穴位的理論。瑜珈認爲人的脊柱上有14個生命能源點,瑜珈的修煉正是刺激這14個能源點,從而達到強身的功效。中國的穴位理論更加詳細,穴位不僅存在於脊柱,更存在於身體的其他部位。而經絡起到一種類似於綱領的作用。奇經八脈把人身的穴位貫穿起來。
氣
氣(炁)這種東西,連很多中國人也不相信,主要是因爲沒見過。當然,氣是看不見的東西,我也沒見過,不過親身體驗過。它的存在也是確切無疑的。連中醫裡也有很多關於氣血的理論。氣功(炁功)是一種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形,調心)爲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爲目的的一種身心鍛鍊方法。氣功的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爲動功和靜功。動功是指以身體的活動爲主的氣功,如導引派以動功爲主,特點是強調與意氣相結合的肢體操作。而靜功是指身體不動,只靠意識、呼吸的自我控制來進行的氣功。大多氣功方法是動靜相間的。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會練習導引、內丹術氣功,佛教裡的禪定、靜坐也包含氣功。氣功常配合武術或靜坐一起練習。練鍼灸的中醫也常透過練習氣功來增進療效。
內功的理論
下面說說內功的理論。各家的內功理太極
論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各家的內功心法不同。中國武術門派衆多。內家有太極、八極、形意、八卦等等。不論哪一門,都有一種所謂的“氣拳”,每一個招勢都要靜止很長時間,這就是內功的修煉。用行話來說叫“樁功”。初級的樁功只是爲了體驗氣,比如某一個姿勢,你要感覺到有熱氣從腳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間。有這種感覺說明練對了,沒有就說明練得不對。當你對於內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練習更加高深的樁功,這時,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導、控制你的內力,並使之在身體裡如何運行。
編輯本段內功的最高境界
內功的最高境界叫做“身知”,就是“身體本身知道氣的運行”的意思。再說得“武俠”一點,叫做“打通任督二脈”。這個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學中醫的人都學過穴位,同時有一首口訣,講的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順序和時間。子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午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一天12個時辰正好周身運行一遍。這就是一個周天(先天大周天)。這個周天是人生來就不停運行的。練內功的人,控制他的內力在身體內快速運行,把本來應該一天完成的運行用一個小時完成,他還可能和正常人一樣嗎?而這個周天(後天周天)又分兩種,一種是大周天,一種是小週天。小週天是指控制氣血只繞行於任督二脈(上起頭頂百匯穴,下止襠部會陰.穴。身體前面中央線爲任脈,身體後面中央線爲督脈),速度快但是長功慢。大周天是指控制氣血繞行身體所有經絡,長功快但是速度慢。這種程度的內功修煉則是隻有“身知”的人才能作到的。達到“身知”的人真的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有一位太極名家(已故),身高1米6多,生前(當時已八十多歲高齡)坐於一把藤椅上,一個身高1米9的壯漢雙手壓住他的胳膊,全身用力壓住他。老人家只是大喝一聲,就用內力把壯漢彈出2米多遠,這就是“身知”的威力。另外,還有一種不爲打人的內功。武當派的老道有一種功夫叫“寒暑鐵布衣”,是張三丰創立的,練這種功夫,可使人不畏寒暑,四時只穿單衣蔽體而能雲遊四海。這種內功不僅涉及到上面所說的理論,還要提到道家獨特的宇宙觀和養生理論。在此不贅述。不過還是那句話,內功也是有極限的。像我現在在長春,經常下雪,天氣較冷,但是我仍然只穿一件襯衣一件外套,不穿毛衣和羽絨服。寒暑鐵布衣比我還要狠,但是也絕不可能只穿一個小褲衩到南極科考去。以上是關於內功講解來源於書籍及民間的傳說,尚無考證及科學依據
武俠小說裡的內功
中國武俠小說裡描述的內功應該誕生於1932年,它的“發明”人叫做李壽民。李壽民還有一個筆名叫“還珠樓主”,他與張恨水等人都是民國初年鴛鴦蝴蝶派小說的領軍人物。李壽民的代表作是《蜀山劍俠傳》,但他最爲著名的蜀山劍俠傳
太極拳內功修煉方法
1、丹田呼吸法
內功修煉有三大要素,即調身、調息、調心。其中的調息,就是指對呼吸的調整,武術諺語云:“能柔軟,所以能靈活,能呼吸然後能剛硬”。丹田之呼吸呢方法極簡單,吸氣時小腹自然凸起,呼氣時則意念肚臍與小腹內收,並後貼於命門即可!
2、肩胯開合
肩與胯,在內家拳中是人身體的根節,形意拳有“六合”之說,其中外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能達外三合者,已經可以打前透後,輕易的致人於死命啦,這裡肩與胯又是關鍵的關鍵。在本功法中,肩(肩胛骨)要求是以向上、向前、向下、向後的順序形成前縱立圓的運動,且吸氣時爲向下向後,呼氣時則向上、向前運動,大家切不可忽視“肩不活,力不透”。胯部是難以主動運動的,但在呼吸中也有開合,大家略爲注意一下,以體會爲主,不要追求大輻度動作。
3、雙手開合
嚴格的說,雙手開合這一步,還包括了雙腳的開合。但與肩胯開合一樣,下盤的開合爲隱,上盤開合爲顯。也就是說,在丹田吸氣外凸時,人的雙掌心的勞宮穴要有內吸之意,雙腳心的涌泉也同樣如此,此時人的五指(趾)皆要有內扣,扒之意;在丹田呼氣後貼時,則人的勞宮、涌泉要有外吐之勁意。從傳統氣功的說法來講,雙手(足)開合可以迅速打開勞宮,練出開磚斷石,以及擊表傷內的小天星掌力,而我個人體會,這一要決是人修煉
由外用內,開發人體潛能,功臻上乘的關鍵。
丹田開合樁功法
丹田開合樁功的具體訓練其實就很簡單啦:雙腳平行站立,間距略寬於肩,下頜微收,虛靈頂勁,上身正直,從頭向下節節垂直放鬆,鬆肩,鬆腰,鬆胯,隨放鬆使重力落於雙足心連線之中點,雙膝略屈,五趾抓地。雙手由身側緩慢上擡,於胸腹之間高度形成環抱狀,雙手掌心相對,掌指斜向前,然後隨呼吸之配合做雙掌之開合。要求,以呼吸爲號令,吸氣時,小腹隨之自然凸起,肩胛骨也隨之向下,向後張開,以肩胛帶勁手臂,手掌外張雙掌勞宮隨吸氣而內吸;呼氣時,肚臍隨之內收後貼於命門處,同時肩胛向上向前合,帶動手臂,手掌內合,掌心之勞宮外吐。勞宮外吐時,要意想雙掌夾一氣團,氣團密集凝實,兩掌壓之不動。如此,功法爲丹田開合功之第一步,下丹田的煉法,修煉得法者,七天之內,丹田形成氣團,勞宮穴打開,初具開磚斷石之實力,進一步修煉,大約36天之內,內氣可以打通大、小週天,百日之內氣貫周身,是習武、養生、健身的絕佳妙法。說在後面的閒話:丹田功的訓練,其內蘊豐厚,它結合了內丹功,武術的筋骨功以及各種訓練方法的精華,形成了高效速成的武學內功。山西派宋氏形意拳李旭洲太師爺一系的傳人,吳炳文先生曾說:“單求氣者,爲氣所滯,單求力者,爲力所拘”,這恰好是對丹田開合功的註釋。在氣功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功法都練丹田,但成者寥寥,是丹田功難修嗎?絕對不是,一般練丹田的功夫,敏感者7天,慢的100天,基本就可以形成丹田氣團,可以行氣於大、小週天。可問題是,單純練氣,煉下丹田者,往往在幾天內就可以初步的精氣充足,進而**大灼,難以自控,使元精走遍,所以對於煉氣者而言,煉精化氣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而在武術的力量訓練中,丹田功屬於腰胯的力量訓練,採用西式肌肉訓練者,沒有不傷腰的,所以有此人認爲腰不是練出來的。丹田開合功的妙處,則是把內修與外煉完善結合,把丹田、肩胯、手足結合起來,這是它高效速成的原因。再者,內家拳中有龍虎二氣之說。有人說“鑽裹踐爲技,龍虎二卸爲擊”,還有人說:“龍虎二氣爲技,鑽裹踐爲擊”。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呢?將此“龍虎二氣”之說放在丹田功之後的閒話中,其實已說明了我的觀點,是以“鑽裹踐爲技,龍虎二氣爲擊”。何謂龍虎二氣?對丹田開合功深入實修,應該有所體悟!練丹田開合功,還應適當節制自己的**,最好能節慾百日。此外,內功修煉有三大要素,即身形、呼吸、神意。內家拳核心講究“形正氣順”。其內修之功驗主要從身形間架上得來,雖然修煉丹田開合功是以呼吸爲重,但如果有人修煉的功效不明顯,那麼應當從身形間架上尋求答案。如果有人在室外煉功,效果不明顯,還可以找一棵松樹,以雙掌虛抱松樹,進行開合。這算個小竅門。修煉本功時間、次數不拘,隨時可煉,尤其以子、午兩時爲佳。唯一必須注意的,修煉本功之後,必修收功!
編輯本段鶴拳道內功
調運內功
鶴拳道用氣,氣沉丹田,注氣不注力,注意更注氣。而這“氣”,按中醫理論是指人體內能夠運行變化的精微物質,有一定的運行路線。武術家認爲,這種氣的運行是可以鍛鍊的。練氣這種功,就是氣功,或叫內功。鶴拳道就是要練這種氣。鶴拳道所練的內功是一種丹田功。丹田可分爲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鶴拳道着重練下丹田,即正中小腹的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的地方。練時應氣沉丹田,有節奏地呼吸,呼吸應當做到綿、細、深、勻、細、柔、有力;且意守丹田。就這樣使丹田這個位置時鬆時緊,有節奏地進行腹式呼吸。不斷地進行這樣的鍛鍊,日久會使你每當訓練開始不久,就會感到腹內有一股暖氣血在流動,全身會慢慢感到發熱。這就是氣血在人體內舒暢地循環流動,它循着經絡,由丹日下行至足心(涌泉穴),然後上行經過背、頸,直到頭頂(百會穴再下行經顏喬至丹田,成爲橢圓形的周流形式。這種氣血運行的速度很快,周而復始,不斷循環。在練丹田功時,腹部應當感到充實,並富有彈性,這樣日久會使體膚變得極其堅韌,經得住相當分量的拳腳衝擊。所謂“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人自出生長到成年,多則陰盛而陽衰。此“陰盛”指人體外形健美,此“陽衰”指人體內氣不足。內氣不足,氣血不能通達四梢,則人多有病,故應以削弱柔順形體之法以助內氣之增長,終達外形與內氣平衡,此練習鶴拳道之目的也。學者不可不知。故看師者鬆活彈抖,竄蹦跳躍,快慢相間,剛柔相濟,未達陰陽平衡就盡力模仿,非但能健身,反傷身矣!所以學練鶴拳道必循矩,不可操之過急。
編輯本段內功的運用
在學習揉手之前,要熟練掌握棚、捋、擠、按、採、挒、肘、靠八種勁。揉手時應把這八種勁適當地配合在一起使用。引化或擊發對方用的不是單純的一種勁法,而是由幾種勁混合而成的。這種混合勁不是指手式與外形的混合變化,而是特指內功發出時兼有幾種勁的作用而言。說到底,就是要根據對方的情況來使用內功。這也是功夫高深者在發勁時,總給人以“棚捋擠按皆非似”之感覺的原因。但必須注意,只有首先分別掌握了棚、捋、擠、按、採、挒、肘、靠八種勁後,才能正確地將各種勁有選擇地混合使用。如:使用棚、按、擠之混合勁擊發對方,或用採、挒之混合勁引化對方時,再以肘、靠內勁爲後援,就分別混合了五種或四種勁。使用混合勁時,不是事先設想固定要哪幾種勁相混合,而是完全取決於當時的情況和使用者的功夫高低,即根據應用自然混合。這八種勁的本質皆是內氣。其區別只在於內氣的不同表現方式和使用方法。內功爲“術”,是無形無象的。手法爲“招”,是有形有象的。“術”爲陰,“招”爲陽,兩者必須相互結合。應用時,正如太極圖所示,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即招裡必須有術通出,術要由招找到通出之路。光有招法而無術的結合是外力較量的手法,光用術而不用手法領出則不能影響對方。只有招中有術,術隨招出,纔是內外相合的太極手法。發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定發”,又曰“靜發”;一種是“活發”,又曰“動發”。定發時腳步不動。學發勁必須先從定發學起。定發是一種基本而又普遍使用的發法。活發是在腳起腳落之間進行的,因此,比定發難,也比定發的威力大。活發法與活步揉手不同。要在熟練地掌握了活步揉手後方能懂得活發的奧妙。活發是在足提起而將要落地之際進行的。“足進一寸,手長一尺”,體現著活發的威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