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探天門陣

皇帝趙恆的旨意先寇準等人到達邊關,不過楊六郎知道自己對陣法所知甚少,便沒有應遼兵大元帥韓延壽的邀請,去九龍山‘觀陣’。知道自己的老母親佘老太君也會來邊關,所以楊六郎是打算與母親一同觀看這‘天門陣’。

不過,這個想法楊六郎沒有對旁人說,也就因此在軍營中產生了一些小誤會。從最底層的兵丁起,開始流傳着‘楊元帥怕了遼國的天門陣,連陣也不敢去看’‘遼兵要勝了,宋朝要敗了’等等的話語。

楊六郎聽後倒是沒有怎樣,可他的幾個義弟可坐不住了。孟良、焦贊,嶽勝等幾人都是楊六郎的鐵桿部下,齊齊來找楊六郎出主意。楊六郎搖搖頭,只說了一句:“謠言止於智者。”

之後,楊六郎便拿出一封親筆書信,交由孟良、焦贊,讓二人去五臺山請楊五郎下山。粗人一個,只會在一旁生悶生。而嶽勝就比較有頭腦,他想既然遼國肯這麼猖狂,這‘天門陣’肯定不是普通的陣法。最好要找來更多的幫手,幫助破陣。

最後還被嶽勝想出一個人來,這個人就他從楊六郎那裡知道的,現在五臺山出家的楊家五郎。其實楊六郎的心中也在做着各種打算,所以也沒有時間去理會那些‘小事’。自從韓延壽三番五次邀請楊六郎去觀陣,他就察覺出這個‘天門陣’應該不容易破。因此,楊六郎便在心中想着請來更多的高手,幫助破陣。

在楊六郎所知的‘高手’中,除了自己的恩師任道安,那就是他的五哥,楊延德了。在老令公楊基業的七個兒子中,就數楊五郎的武藝又高,悟性又好,智慧也是出衆。只可惜楊五郎出了家,做了和尚,不想過問世事了。不過,這次的‘天門陣’可關係到整個大宋朝,楊六郎才迫不得已纔想請楊五郎下山。

就在孟良、焦贊兩兄弟走後三天,朝庭的大隊人馬也到達了高陽關。待大隊人馬安頓妥當,衆人齊聚楊六郎的帥營,一同探討‘天門陣’。本來楊六郎以爲自己的母親佘老太君隨父征戰多年見多識廣,應該能見過這樣的陣法。沒想到,佘老太君搖搖頭,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楊六郎心中一嘆,只得準備應韓延壽之邀去‘觀陣’。佘老太君,寇準等心智過人之人,自然也明白這‘觀陣’就是‘探陣’,韓延壽定也不會安什麼好心,都是不同意楊六郎親自去‘觀陣’。

“本帥及是主帥,就應帶領衆將去探‘天門陣’。如本帥這次不去,軍心會更加的不穩定。”楊六郎的一番話,說得佘老太君等人不得不點頭。

第二天,佘老太君帶領楊家衆女將在高陽關坐陣。楊六郎帶着嶽勝,楊興等衆將前去九龍山觀陣。從邊關到九龍山飛虎峪,必須要經過宋遼兩國交界的地,因爲這九龍山是在遼國的境內。因有韓延壽的口令,把守道口的遼兵沒有阻攔,楊六郎一干人很快來到九龍山前。

九龍山之所以被稱爲九龍山,是因爲它有九座山組成。這九座山遠遠望去很向九條龍匍匐在地,所以九龍山在遼國很是出名。在九龍山口的兩側,附近的山腰上,全都是數不清的帳篷。而九龍山口道路的正中間橫放着木頭欄杆,看得出來,遼兵把守的很嚴密。不過,那些賬篷可讓楊六郎暗暗心驚,如果要是他帶兵攻打遼國,就是那些賬篷,都不容易闖過去。

楊六郎正在觀望時,山坡上突然響起三聲重重的鼓聲。緊接着一羣遼兵護着一員大將奔了過來,那員大將後的有一杆繡着‘白’字的旗幟。再看那員將領,一身烏金的鎧甲,膚色很黑,一臉的煞氣,再加手裡的一對大錘,一看就是猛將。楊六郎與遼兵交戰的次數都數不過來,卻從沒有見過這員大將。看得出來,遼國爲了‘天門陣’也是下足了本錢。

想到這些,楊六郎心更沉了。不過,現在也不容楊六郎再繼續想下去,因爲那員大將來到了楊六郎的面前。那員大將先是看了看楊六郎坐下的‘玉麟麟’,才向楊六郎一抱拳:“本將韓元帥手下大都督白天龍,奉命駐守在九龍山山口。今聞楊元帥來觀陣,特來迎接。韓元帥即刻就到,還請楊元帥稍等……”

不等白天龍說完,山裡又掀起一片塵土,塵土中幾十匹戰馬疾速而來。楊六郎遠遠望去,那爲首之人正是他的老對頭韓昌韓延壽。看清韓延壽的相貌,楊六郎一陣感慨,沒想到幾年未見韓延壽的頭髮鬍鬚都白了。看韓延壽蒼老憔悴的樣子,這‘天門陣’差不多也就是韓延壽最的一戰了。

兩國以‘天門陣’定輸贏的事情,都已經定了來,也就簡單地說了幾句,便由韓延壽親自帶領,往山裡而去。走進九龍山,楊六郎在發現這飛虎峪的真正面貌。那真是怪石嶙峋,古樹參天。再往裡去,道路是寬了,不過兩旁卻沒有多少樹木,全都是山石。又走了一會兒,一座山橫在衆人面前。這座山的正中對着楊六郎有一個石洞,石洞上有兩扇高大的石門。石門很普通,像普通的門一樣,都雕刻着鬼頭,安着石環。而旁邊卻立着一塊巨石,石頭上赫然刻着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天門陣’。

楊六郎正待說什麼之時,韓延壽已經先出口,高聲道:“道長開門吧,‘觀陣’的人來了——”

話音剛落,這兩扇石門便‘嘎啦啦’地緩緩打開一條寬寬的縫。透過門縫,楊六郎等衆將就見裡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不過,從門石裡吹出的風,卻讓人頭皮發麻,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似乎那風中,還夾雜着一股腥醜之味。

“請吧,楊元帥。”韓延壽看到楊六郎等的臉色,心中狠狠地出了一口這麼多年來連敗的惡氣。

無論是什麼人,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有恐懼心裡的,楊六郎也不例外。想着手下衆將都在看着自己,楊六郎深吸一口氣,就要下馬進陣。一旁的嶽勝與楊興卻對視一眼,齊聲道:“元帥稍後,待我二人先行一探。”

不待楊六郎阻攔,兩人已經衝進了山洞。不過,楊六郎剛剛下馬,想隨後進陣之時,裡面卻傳來嶽勝,楊興的驚呼。隨後,兩人便跌跌撞撞地跑了出來,看他們的臉色,像是受到了驚嚇。楊六郎見兩人的表情,知道這陣今日是不能再‘探’下去了。

旁邊的韓延壽見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地,便故作嘲諷地說道:“楊元帥,想必這兩位將軍也看到了一些,本帥看這陣也不用再觀下去了。咱們現在就定下這破陣的期限,也好各自準備。”

楊六郎看着身後又緩緩關上的石門,心中猶豫不決。不過,見到韓延壽麪帶鄙夷,又想說什麼時,楊六郎立刻揚聲道:“本帥就用一年的時間來破你的天門陣,不知道韓元帥是否有什麼難處?”

“難處?”韓延壽哈哈大笑,高聲道:“好,就一年。”

看着楊六郎等宋將遠去的背影,韓延壽冷冷一笑,心中道,楊延昭,你可知道這天門陣用了多長時間,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你就想憑一年時間破陣。真是異想天開,自尋死路。

再說楊六郎一行人從白天龍處走過時,白天龍親自將他們送出了九龍山,並且還意有所指地說道:“楊元帥,下回再要進山,就得留下‘買路錢’了。”

楊六郎身形一頓,沒有理會白天龍而是繼續策馬奔向高陽關。他不能在這裡拖延下去,因爲嶽勝與楊興看起來非常不妥。不過,白天龍絲毫不將楊六郎放在眼裡的態度,楊六郎是記住了。

看到遠處的高陽關,楊六郎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不過,等他回頭想看看嶽勝、楊興的狀況時,臉色立刻一變。因爲兩人的臉色發黑,騎在馬上的身形已經不穩了,眼看着就要栽倒。楊六郎急忙勒住自己的坐騎,喝住所有的部下。這一停下來,嶽勝與楊興也堅持不住了,雙雙從馬上栽下。

正待楊六郎讓人背起兩人時,高陽關內快馬奔出一行人。爲首的自然是孟良、焦贊,落後一步的卻是個和尚。那和尚臉色黑紫,濃眉大眼,身後揹着一把大斧子,不是出家五臺山的楊五郎,還能是誰。

“六哥,你沒事太好了。”孟良、焦贊沒到楊六郎的近前,就飛身下馬,同時嘴裡還關心着楊六郎的安危。身後的楊六郎也是如此,他見楊六郎無恙,眼中的焦急才散去。不過,他的目光落在人羣中臉色發黑的嶽勝與楊興身上時,眉頭一皺。

楊六郎看到楊五郎也是神色一鬆,不過此時不是敘舊的時候。楊六郎先向楊五郎點了點頭,才指揮部下將嶽勝、楊興兩擡進高陽關。回到營帳,楊六郎便立刻讓人叫軍醫過來,卻被楊五郎攔住了。

楊五郎見楊六郎不解,便道:“他們兩人不是受了傷,而是中了毒,這種毒普通人是解不了的。現在整個大宋朝只有一個地方有治這毒的‘解藥’,如果想破‘天門陣’,必須要這個‘解藥’。”

焦贊心急,忙問道:“五哥,你就說吧,這解藥在哪裡,我這就去求。”

“這‘解藥’就在山東穆柯寨……”

第一八四章 風雲變第四十二章 焦贊丟臉第一零三章 邊關被攻第一二四章 殿上跪請罪第九十八章 公開選將第一八一章 終到家第二十五章 義女第一三八章 初探銅鼓山第三十一章 整頓與迴歸第一四七章 楊府的家書第四十九章 比武招親(完)第一五七章 不止受箭傷第九十二章 再入上京(四)第一四零章 王氏女蘭英第八十六章 雌雄雙劍(上)第二十九章 威震全寨第一五零章 接風酒宴匯第一五七章 不止受箭傷第一二一章 酒樓又結怨第一三六章 響亮的耳光第三十九章 平安回宋第十四章 出謀第一一五章 帥印落誰家第八十九章 再入上京(一)第五十七章 途中遇襲第一一一章 宮宴識美人第一二三章 烏雲遮楊府第八十九章 再入上京(一)第九十四章 再入上京(六)第六十三章 匆匆而去第九十一章 再入上京(三)第八十六章 雌雄雙劍(上)第八十章 聯繫姜德第八十三章 翠萍之心第三十四章 那一瞬間的接觸第一七零章 是死還是生第一三零章 夫妻終相見第一二三章 烏雲遮楊府第一二三章 烏雲遮楊府第四十九章 比武招親(完)第七十一章 兩道聖旨第一三零章 夫妻終相見第一五一章 丁普守柳州第一零三章 邊關被攻第四十一章 探天門陣第四十五章 六郎也敗第一一七章 桂英的想法第六十九章 王強之死(下)第九十四章 再入上京(六)第一零八章 凱旋迴汴梁第六十四章 海寧身世第六十六章 計策成功第八十一章 三十軍棍第八十二章 一舉兩得第四十四章 宗保被擒第七十二章 婚前準備第六十二章 情之百味第十七章 命太好第一八八章 將星落第三十八章 夜探駙馬府第四十六章 比武招親(一)第一七九章 紙包不住火第二十三章 反覆第一八五章 共患難第三十章 拔刺第二十六章 臨時決定第一六零章 宗英的經歷第四十六章 比武招親(一)第四十七章 比武招親(二)第一零五章 得見玉皇第一三八章 初探銅鼓山第一一零章 府中思對策第一二二章 過往煙雲事第一六九章 度日如度年第一三一章 臥房私語時第一七零章 是死還是生第一七八章 名聲很重要第一五七章 不止受箭傷第八十三章 翠萍之心第三十八章 夜探駙馬府第一三五章 原來見過面第一四九章 終到桂州府第一二五章 渾天侯之怒第九十八章 公開選將第一一七章 桂英的想法第一五六章 痛苦的決定第三十八章 夜探駙馬府第四十三章 正式相見第二十五章 義女第一二三章 烏雲遮楊府第九十三章 再入上京(五)第五十六章 橫禍飛來第一四三章 鮑勇的末路第一三二章 楊宗鋒歸來第一一八章 宗保統三軍第一六六章 又被追殺了第八十八章 母女重逢第一三七章 九州十一寨第一六五章 張立的請求第一四七章 楊府的家書
第一八四章 風雲變第四十二章 焦贊丟臉第一零三章 邊關被攻第一二四章 殿上跪請罪第九十八章 公開選將第一八一章 終到家第二十五章 義女第一三八章 初探銅鼓山第三十一章 整頓與迴歸第一四七章 楊府的家書第四十九章 比武招親(完)第一五七章 不止受箭傷第九十二章 再入上京(四)第一四零章 王氏女蘭英第八十六章 雌雄雙劍(上)第二十九章 威震全寨第一五零章 接風酒宴匯第一五七章 不止受箭傷第一二一章 酒樓又結怨第一三六章 響亮的耳光第三十九章 平安回宋第十四章 出謀第一一五章 帥印落誰家第八十九章 再入上京(一)第五十七章 途中遇襲第一一一章 宮宴識美人第一二三章 烏雲遮楊府第八十九章 再入上京(一)第九十四章 再入上京(六)第六十三章 匆匆而去第九十一章 再入上京(三)第八十六章 雌雄雙劍(上)第八十章 聯繫姜德第八十三章 翠萍之心第三十四章 那一瞬間的接觸第一七零章 是死還是生第一三零章 夫妻終相見第一二三章 烏雲遮楊府第一二三章 烏雲遮楊府第四十九章 比武招親(完)第七十一章 兩道聖旨第一三零章 夫妻終相見第一五一章 丁普守柳州第一零三章 邊關被攻第四十一章 探天門陣第四十五章 六郎也敗第一一七章 桂英的想法第六十九章 王強之死(下)第九十四章 再入上京(六)第一零八章 凱旋迴汴梁第六十四章 海寧身世第六十六章 計策成功第八十一章 三十軍棍第八十二章 一舉兩得第四十四章 宗保被擒第七十二章 婚前準備第六十二章 情之百味第十七章 命太好第一八八章 將星落第三十八章 夜探駙馬府第四十六章 比武招親(一)第一七九章 紙包不住火第二十三章 反覆第一八五章 共患難第三十章 拔刺第二十六章 臨時決定第一六零章 宗英的經歷第四十六章 比武招親(一)第四十七章 比武招親(二)第一零五章 得見玉皇第一三八章 初探銅鼓山第一一零章 府中思對策第一二二章 過往煙雲事第一六九章 度日如度年第一三一章 臥房私語時第一七零章 是死還是生第一七八章 名聲很重要第一五七章 不止受箭傷第八十三章 翠萍之心第三十八章 夜探駙馬府第一三五章 原來見過面第一四九章 終到桂州府第一二五章 渾天侯之怒第九十八章 公開選將第一一七章 桂英的想法第一五六章 痛苦的決定第三十八章 夜探駙馬府第四十三章 正式相見第二十五章 義女第一二三章 烏雲遮楊府第九十三章 再入上京(五)第五十六章 橫禍飛來第一四三章 鮑勇的末路第一三二章 楊宗鋒歸來第一一八章 宗保統三軍第一六六章 又被追殺了第八十八章 母女重逢第一三七章 九州十一寨第一六五章 張立的請求第一四七章 楊府的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