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十九章 回頭是岸

bookmark

只見三人奔入地洞,走過石階後,便一直到一個三叉路口,三人各認一條甬道,分頭並進。且說孫伯南這一路,他循着早先走過的路一直到達那座宏偉廣大的宮殿。他先用寶劍留下暗記在洞口。

因爲沿着石壁兩旁,隔兩三丈便有同樣的一個洞口,因此只要你在殿中轉幾轉,稍爲大意,便永遠無法確定那個洞口才是來路。

他穿過宮殿,但見四面八方都是巨大雕刻的石柱,莊嚴堂皇,氣派極大,一直走到對面的石壁,只見所有的洞口都一模一樣。

正在拿不定主意該走那個洞時,忽見左邊第三個洞口,掛若一方木牌。

走過去一看,只見木牌上面寫着四個字是“必死絕路”,他不服氣地哼一聲,便闖將進去。此洞起初甚是寬闊,但轉了兩三個彎,便漸漸狹小,剩下丈許寬闊,光線也越來越暗。

最可怪的是一路走去,並無岔道,除了直往前走,便須後退出宮。

他頭也不回,抱着大無畏的精神,決定直闖到底,他是要看看到底有什麼必死的險關。

大約走了五六里路,四周簡直漆黑一團。孫伯南幸而有對神眼,倒也不覺得有何可怕的。忽然看見前面綠光熒熒,走近去一看,原來在壁上有四個大字,寫的是“迷途知返”。他暗中皺皺鼻子,仍然直走。那四個字敢情是用磷劃在壁上,故此漆黑中仍然看得清楚。轉眼前面又是一片綠光。

他走近一看,壁上寫着此處已是島邊,再過去有塊大石,精巧地堵住一個洞口,但機紐便在閱看壁上字跡的人腳下,只要閱讀至此,那塊大石忽自動移開,海水急涌進來,幌眼可將此洞灌滿。

孫伯南哂這:“難道我不會跑,反正路只有一條,縱使海水能把那座大殿淹滿,我仍然來得及跑上上面的一層啊-”

他繼續看下去,不由得一驚,原來下面寫道:“此際腳程再快之人,也逃之不及,因爲離此不到十丈處,有塊大石已掉下來塞住歸途。……”

剛剛看到這裡,轟隆一聲,震耳欲聾。

孫伯南疾如星火般撲過去,只見一塊大石頭,把路塞得全無縫隙。

他更不遲疑,疾向海邊那面奔去,一掠三四丈,轉眼已到盡口,海水奔激衝喘之聲,早已聽到。

近前一看,只見海水入處乃是一個靠着洞頂的圓洞,約有三尺方圓,海水像條白龍似的掛壁下來,他的鞋襪已經溼透。

他跌足嗟道:“這洞偏生是開在上面,就是想堵住也沒辦法了,畢竟這如何是好?我從然會水,但能在水中蹩多久呢?終歸還是得被淹死!唉,老天啊,我孫伯南難道命中註定該溺斃此洞中嗎?”

且說神偷獨孤及善這一路,他所走的是中間那條,裡面甚是光亮,大概是有石間裂縫可通最上的一層,故此透下天光。

他邊走邊留下暗記,記得上一次因迷陷在漆黑不見五指的甬道中,無法找着暗記,現在他小心翼翼,專揀有光的地方走。

轉來轉去,他可就發現自己已經由大圈轉爲小圈子,生像是正向島心腹地轉進去了。於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是遇上岔道,便找一條最光亮的去。

越走越覺地勢低,這獨孤及善平生不知經歷過多少迷陣也似的大莊院,此時心中微覺緊張,因爲他感到自己已逐漸走近迷宮重地。

陡然眼前一寬,原來已到達一座宮殿,這座宮殿和早先那個一模一樣,只不過小了許多倍,同時四周石壁也沒有那麼多的洞穴進口。

他小心地沿石壁走一遍,發覺就在右面那-進口最是光亮,當下拾掇一下身上,將一塊常年帶在身上的玄犀皮扣在左肩衣服下面。

這塊玄犀皮乃是獨孤及善師門至寶,能御一切兵刃掌力。以他這等身手功力,已經有幾十年沒有取用了。

他另外又把兵器撤在手中,那卻是支金光閃閃的合金尺,約莫有尺半長,棱角鋒銳。此尺稱爲“金蛇尺”,乃是武林中一樁特別有名的外門兵器。原來此尺沉重異常,質料特堅,能夠摧木裂石。

這還不打緊,最厲害的是此尺製作精巧異常,尺心藏有三枚“金蛇釘”,體積細小,威力卻大。

一打中敵人,立刻緊嵌入骨,直至骨頭腐朽爲止,確是厲害非常,不過及獨孤及善自從出道以來,未曾使用過內中的金蛇釘。

故此在武林中除非見聞廣博的高人異士,都不知這支金蛇尺原來是因爲金蛇釘而得名。

這位被稱武林四絕的一代神偷-然閃入進口,但覺這條甬道斜斜下伸,走了一程,忽然中斷。

獨孤及善並不轉身回頭,停下走來,精細地四下觀察。

要知他既稱爲“神愉”,自有驚人絕藝,這四壁常人看來,僅像一處故意騙人的絕窖,但在神愉獨孤及善眼中,便大有文章。

首先他發現右面有一塊石的色澤微有不同,這種極細微的分別,在任何人眼中都分辨不出,只有他才能發覺。

同時四壁光光溜溜,獨獨在這塊顏色微有分別的石頭邊緣,堅巖突出,粗糙不平。過此之後,便又光溜溜一片。

他深深吸一口氣,打囊中掏出幾樣小東西,一隻小鑿子,一支小巧的鉗子,還有一條鋼絲。先用那鋼鑿在上面那處粗糙的突巖上輕輕鑿平,登時露出一條小縫,介乎兩處石色不同之間。

他相度距離,又揀定下面一處粗糙突巖,輕輕鑿平。

令人騖異的是他兩次鑿石,都沒半點聲息,連石屑掉下時,也被他用極俐落的了法接住。

之後,這位老人家兩指拈着鋼絲,插入縫中,輕輕一掃,同時側耳細聽。鐵絲極爲輕巧地擦過一些堅硬的東西上,他微微一笑,又蹲低身軀去聽下面的聲音。然後收起鋼絲,另用一支身扁頭尖的精鋼小工具,緩緩插進去,內力傳到上面,巧妙地挑了一下。

跟着先在那塊有如門戶大小的不同顏色石頭上鑿了橫排兩個洞,大小隻容一指,然後才蹲低身去挑下面的縫隙。

他一手扣住一個小洞,運力托起一點兒,然後往外拉,只見登時露出了整扇的石門。這位一代稱絕的神偷,以無比巧妙的手法,居然把瞧不出的石門都給弄開。先在縫隙裡往裡面一張,心中吃了一驚,動作爲之停頓。

原來一眼望進去,只見滿眼奇花異草,地上可沒有半點泥士,一片雪白石地,那些花草就在石地上長出來。

裡面地勢寬廣,約有畝許大小,在奇花異有之中,轟立着一座石刻的圓墩,總有一丈高下,五尺寬廣。

這些圓墩都雕刻着雲紋,乍看來真像一朵朵白雲。其上都一式盤坐着一個老道人,須長及腹,雙目闔垂,法相莊嚴之極。

近門五丈處也有一座雲墩,上面坐着的道人看起來年紀好像最輕,因爲他的面色尚有一點活人氣,不似其他的簡直已如化石。

他把石門挪開尺許,側身挨進去,但覺裡面溫暖異常,是一種令人非常舒服的溫暖。對正石門那座雲墩上的老道人栩栩如生,似乎要睜眼瞧他。獨孤及善忽覺得好像侵犯了人的秘密,因爲微感愧疚,趕緊溜開,走到另一座雲墩,伸手摸摸雲墩上的雲紋,觸手冰冷異常,差點兒打個寒噤。

這使得他奇怪非常,暗中一數,這類雲墩大約將有十個以上,每個道人都是那麼老,算他一個人只活八九十年,加起來也有千載。

這使得獨孤及善肅然起敬,覺得不便多事逗留。

因爲這些老道人好像都在雲墩上坐化,神情莊嚴肅穆,說不出一種令人敬畏的氣氛。饒他獨孤及善平生見多識廣,也感到此處莊嚴之中又含有偉大犧牲的氣氛,壓迫着他。於是他不再深入,退將回去。

但他又想知道是否所有的雲墩都是那麼奇冷,這可和溫暖無比的氣溫大相逕庭,故此甚是好奇。

雖覺得那雲墩上的老道人似乎未死,但終於鼓勇走近去,伸手一摸。

雲墩奇冷無比,似乎比剛纔那個還要冷上幾倍,以獨孤及善的功力,尚且一陣寒慄。當下想到那老道盤坐在雲墩上,怎能忍受得住這般寒冷?不然就是上面並不像下面那麼奇冷?

他驀地一飄身,躍起尋丈,正待伸手去摸,忽見那道人雪白的長鬚無風自動,駭了一跳,趕緊改進爲退,電閃般退飛開去。

只見那老道人長鬚飄飛中,右手輕輕一擡,袍柚飄拂一下,一股無形潛力,突然衝到。

獨孤及善已看出那老道人使的乃是武功中最上乘的“罡氣”功夫,嚇得面色一變,倏然身軀一拗,縮頭藏腿,一面運氣護住左肩。

只聽“轟”的一擊,那股潛力,只是一觸他左肩,便立刻像點燃一枚響炮,大響一聲。

獨孤及善生像被一座大山撞了一下似的,身形翻翻滾滾,直飛開去。頭腦間也震盪得昏昏沉沉的。

可是就在身形電疾撞向石門那一剎那之間,他到底功力精純,不比等閒,勉力使個身法,颼一聲從門縫中閃出,又飛了尋丈,這才撞在外面石壁上,掉下地面。

他昏昏眩眩地扒起來,扶壁站了一會,暗中行功運氣,並無嚴重傷勢,只不過左肩疼痛難當。

伸手入衣服下一摸.忽然大吃一驚,原來那塊玄犀皮已經碎爲數塊。

他不禁暗叫:“好險!”

他暗忖想道:“假如沒有這塊寶貝,我的左肩還能完好麼?那老道人功力之高,已達匪夷所思之境,只怕縱然璇璣子老道長在世,也當不起人家罡氣一擊呢……”

想來想去,此地終非久留之地,奇怪的是那老道人若是迷宮主人,功力又如是之高,何以一擊之後,便仍然端坐瞑目,動也不動。

這可和迷宮禁條不符合,因爲這迷宮第三層例不許人闖入,凡是找到入口者,例必有死無生。

多少年來,唯有璇璣子老道長出入自如。

他把石門託好,回身循甬道走出,剛剛到了洞口,忽然人影一閃,一個人站在他跟前。

這人身法之快,無與倫比,因此第一個意念浮上心頭,便是“此人必是迷宮主人”。眼光到處,只見那人身材矮細,頭綰雙髻,原來是個小道僮,長得眉清目秀,靈慧之氣,盎然外露。

真是好一個根骨上千的人品。

這道僮俊目中射出寒冷如冰的光采,道:“嘿,你可曾進去見到師祖爺們。”

獨孤及善威名震宇內,情知最好撒個謊,大概便沒有什麼麻煩,但以他的身分,又焉能打誑欺騙?

他正在遲疑之際,那道僮舉手摩-胸前一顆大珠,又道:“莫非你沒有進去,因此莫名其妙?”

獨孤及善含糊地嗯一聲,眼光落在那顆大珠上面,不由得失聲讚道:“好一顆大珠,真是稀世奇珍。老朽平生所兒的珍寶小計其數,但若與此珠一比,賤如塵土!”

他本是誠心讚賞,卻不料引開道僮的注意力。

他露出一個天真的笑容,道:“這個本是一條老龍頷下的驪珠,我師父費了整年的心力,才把那條老龍殺死……”

只見他一邊說,一邊用雙手去由-那顆驪珠,但見那顆珠上陡現五色彩光,閃躍流轉。

神愉獨孤及善見到他天真的笑容,心中反而一震,驚忖道:“此子雖然年輕,但早先現身時的身法及語氣,老練之極.然而如今又天真無邪。可見此子一身武功已得真傳,不過年紀委實仍輕,是以老練與稚氣凝於一身。看來要對付此子,只怕比之生平所遇的強仇大敵還要艱於應付”

神偷獨孤及善在心中驚想着,忽見那道僮陡然眼射寒光,似要發話,他連忙搶看問道:

“小道長你這顆珠於真是連城之寶,不知可肯出讓?”

道僮皺眉道:“你這個老頭真是荒唐,此殊是我最心愛之物,故此我師父纔會費了整年心力,殺龍奪珠,憑什麼出讓?”

只見他那愛珠之情,溢於言表,獨孤及善確定了這一點,心中反而暗暗高興。又問道:

“令師可是那個威震天下的迷宮主人?老朽聽了小道長之言,還有一點真並不明白……”他冷笑一聲,道:“你既敢闖入迷官,當然知道我師父的威名。你有什麼弄不明白的?”

獨孤及善平靜地道:“按諸自古之傳說,龍乃四靈之長,有極大神通,令師如何能把它殺死,而奪取驪珠?”

道童眉宇間露出不耐之色,道:“我金鐘島迷宮深藏海底,豈只能見到龍,還有許多古怪的海底生物,你連做夢也夢不到哩,閒話少說,我迷官規矩,不許世間凡人闖進第三層禁地,犯者必死。說不得你要把命留下來……”獨孤及善實在無計可施,若果對方乃是迷宮主人,他便可以依照約定之言,堅持要會齊另外兩人才肯動手。

但這小道僮只及得他孫子的歲數,他豈能說出不打的話。然而另一方面又知道對方年紀雖輕,功夫卻絕對弱不了。

自己如果打算要贏他,還非用出全力不可,到那時節勢難留手,那隻怕會將對方擊斃。

道僮見他沉吟,倏然踏步直欺中宮,伸手去捋他鬍子,另一隻手卻如靈蛇出洞,快如電閃般疾點他脅下。

獨孤及善一閃身,滑溜如魚般轉到他身後,果見小道僮左肩一沉,料他要右轉,便待由左邊繞過去。

他的神愉身法,天下無二,能夠緊吊在一個人身後走十里八里,把東西偷個乾淨,才悄然離開而那人仍無能發覺。

正因爲他的腦筋靈活異常,猛然心中一動,只見他不從左邊轉去,卻反而打從右邊繞走。

小道僮果是誘敵之計,身向左轉,恰好和獨孤及善錯過。

只見他正臉泛紅,眼露慍色,頭也不回反手一掌向身後拍出,一股掌力如狂飆般卷出。

獨孤及善大吃一驚,因爲這掌力雖與那別有洞天的石室中老道人有陽剛陰柔之別,但知脈胳分明。

可以推出同是這種類似罡氣的功夫,只不過這小道僮功力未深而已!當下也自一掌劈出,“轟”的一聲,神偷獨孤及善被震退數步。

那小道僮霍地轉身,問道:“你的武功果真不差,你叫什麼名字?”

獨孤及善對掌之後,心中已有主意,道:“算了,我這麼一把年紀,實在不便和你動手,咱們到此爲止,勞你把令師請出來吧!”小道僮生氣地瞪着道:“你的話好生欠通,豈不聞古人言學無先後,達者爲師,你贏得我,自然見到我師父!”

獨孤及善微笑遛:剛纔老朽已領教過小道長的掌力,的確妙絕人寰,但莫看老朽擋不住,其實你這種最上乘的功夫未曾煉到成功境界,最耗真元,打下去吃虧的將不是老朽……”

小道僮難然知道這個老兒所說的有理,但自恃迷宮絕藝,天下無雙,便冷冷一笑道:

“不管怎麼說,少島主還是要留下你性命在此!你以爲不說出姓名,我便沒有法子麼?哼,十招之內必要使你原形畢露……”

獨孤及善趁這時運集功力,準備全力應付。要知這小道僮年紀雖輕,其實卻極爲厲害!

按理說以獨孤及善爲武林四絕之一,一身功力可想而知。

但在目前這種情形之下,一則已見識過武林至尊璇璣子門下孫伯南的身手,他也是年紀輕輕,但武功之高,竟自不可思議,這小道僮乃是迷宮主人嫡傳弟子,當然不同凡響,因此他不敢大意。

二則以他這麼一大把的年紀和聲望,對付這個小道僮真是勝之既不武,不勝反爲人笑。

是以他必須以全身功力來和他周旋,希望恰到好處地使對方知難而退,把師父叫出來。小道僮呼的一掌擊來,平淡無奇,獨孤及善起了爭強之心,硬想不被對方識出底細,往旁邊一撤身。

只聽那小道僮喊聲“第二招”,拳掌齊出,所取方位極大,拳掌上隱隱發出風雷之聲。

獨孤及善霜眉一皺,用尋常招數一式“推窗望月”推出一掌。

猛聽一聲“第三招”對方掌風忽然自行相撞,轉化出無窮潛力迫涌過來,那小道僮本身已尋隙斜斜攻入,幻出無數掌影。

神愉獨孤及善發現自己如不施展絕藝,勢難硬拚,只好使出武當派九宮步法疾閃開去,跟着用少林伏虎拳連環猛攻三着。

他功力深厚不比等閒,這三拳直有石破天驚之勢。迫得對方連使兩招,才能化解開。老人家又施妙着,左手是崑崙派的混元掌法“仙鶴迴翔”,右手卻是山左秦家的點穴法,張開三指如品字形,直取對方肩胸要穴。

同時口中朗朗叫道:“第六招了。”

小道僮不慌不忙,倏地十指箕張,左抓右掏,出千奇突。尤其是指上風聲特別刺耳,顯見這一路抓法甚是驚人。

獨孤及善情知對方已使出迷宮絕藝“陰風爪”,心中果然想試試這一路爪法有多大威力。

WWW• tt kan• ℃ O

眼光如電,瞥見敵人細小的十指,只有姆指和小指留着指甲,而且捲成一團,並未伸直,估量伸直時大約有兩寸長短。

心中爲之大惑,不知這一路功夫到底是指上功夫抑是爪上功夫。

在這瞬息之間,他已使出神偷手法,在囊中取出一件東西,暗藏掌中。

然後避開正鋒,驀然捏拳猛敲敵腕,左手更以大擒拿手,化解敵人左爪攻勢。轉眼又是一招,他大喊一聲:“這是第七招了。”

小道僮驀地騰身而起,竟然高達三丈,然後一擰腰,頭下腳上,直撲下來,臨到切近,兩手連劃,教人摸不清來龍去脈。

這時獨孤及善只有一法,便是儘量沉住氣待敵人真個出招,否則最易被敵人施棘手鬧個兩敗俱傷,假如敵人已是途窮力盡的話。

此刻那小道僮雖然不算得途窮路絕,但以獨孤及善這把年紀和威望,小道僮如用拚命招數,部划算得來。

好個獨孤及善老謀深算,大笑道:“第八招了。”

驀然一矮身,生像要貼地竄開,這一下果然迫得小道僮立刻出手。

只聽那小道僮冷哼一聲,一時指上風聲大起,十指共有四隻長甲彈射伸長,竟達一尺。

這些指甲竟是薄如蟬翼,透明得像玻璃一般,是以憑神愉獨孤及善的眼力,也以爲僅有兩寸長。

獨孤及善本來假作逃走,其實一連兩個翻身,斜溜開四五步,可是幾縷寒風,已襲到身上。他感覺到這幾縷寒風,比之最鋒利的金刃劈風還要鋒利,使人不寒而慄。而且來得那麼突然,簡直教人不能抵禦,錯非像他這種身手火候,只怕尚未覺出爪風,已教利爪透心抓穿。

在這死生一髮之間,他竟使出生平絕技,只見他身形忽地一甩,轉開尺許,可是右邊身軀仍在敵爪威力之中。

獨孤及善這一手功夫乃是神偷八法中“金蟬脫殼”的絕技,只見他右邊身軀無端卸開一點,代替這位置和重心的卻是那隻右手。

陰風爪已掏在他右手拳頭上,那兒本是他右肩上“缺盆穴”,如今雖彀不着穴道,但掏住了他的拳頭,這也夠慘的了。

小道僮低嘿一聲,猛然縮手,在他想來,陰風爪天下無雙,任何堅兵利器都能掏斷,何況是個拳頭,豈有不連筋骨地掏下整個拳頭之理?

誰知眼光到處,薄如蟬翼的指甲拈住一錠元寶,敵人卻飄開尋丈,毫髮無損,不覺眉頭一皺,力傳甲尖,只見那錠銀元寶齊腰折斷,掉在地上。

獨孤及善笑道:“這是第九招啦!”

小道僮低頭看看那錠銀元寶,慢慢道:“你是武林四絕中的“神愉”獨孤及善!”

獨孤及善聳聳肩,道:“到底露出狐狸尾巴了,你再瞧瞧這是什麼?”

說看,他又揚揚右手,只見在他寬大的掌心中,藏着一顆五彩光暈不住流轉的大珠。小道僮呀地一叫,連忙伸手摸摸胸口,那顆驪珠卻已經不見了,只剩下一條白金小煉。他面色陡變,掄掌便打。這番一上手便用“陰風爪”奇功,四隻近尺長的薄甲,發出尖銳的風聲,身法也古怪無比。

十招不到,把個獨孤及善打得團團而轉。

獨孤及善睜眼如鈴,默察對方路數,剛好到第十一招,猛然運集全身功力,發出一掌。

這一掌威力非常小可,饒那小道僮乃是迷宮主人嫡傳弟子,陰風爪絕藝無雙,但到底火候未臻絕頂,吃老人家一掌迫退。

獨孤及善趁這機會,躍退丈許,朗聲道:”小道長且慢,你若再苦苦相迫,老朽立刻震碎此珠……”

小道僮驚得噯地叫起來,怒道:“老匹大你敢弄碎我的愛珠,決不讓你生出此地!”

獨孤及善道:“你可得言而有信!”

小道僮微楞道:“什麼言而有信?”

獨孤及善道:“你說我若震碎此珠,決不讓我生還,對麼?”

小道僮堅決地點頭。

獨孤及善道:“那麼反過來說,我若不震碎此珠,你可就得送我出去,同時找你師父出來和老朽說話!”

小道僮卻也不笨,但他也不敢硬這相撞,就怕對方受不住,會真個震碎此殊,當下答道:

“你找我師父說話,跟我說也是一樣!”

言語中等於沒有答應送他出宮。

獨孤及善忽然怒道:“這樣說來,你師父不在島上了,那麼早先投石引路,乃是你之所爲,可對?哼,你已犯了金鐘島迷宮規條,你可知道?”

小道僮勃然怒道:“老匹夫你真是活得不耐煩,憑你武林四絕的名頭,只好在別的地方瞎混,我師父臨走時吩咐我若有人闖進二層迷宮,可以投石引他出去,不必傷和氣,但你以爲我怕你們麼?”

他的嘴巴藐一下,表情反而令人覺得甚是天真。

小道僮道:“這是我師父的命令,我犯什麼規條?”

獨孤及善哈哈一笑,道:“你雖聰慧絕頂,可奈年紀所限,到底蹣不過我這把年紀的人,老朽替你說出當時心事吧!原來你可沒把我和江兄放在心上!故此候得我們一上岸,便暗中毀掉那船!但後來一看不對,我們兩個老頭子雖不是驚天動地的人物,卻也不好應付。便依你師父臨走之這,投石引路!這一筆咱們都不必提它,老朽只問你,你既身入玄門,而金鐘島迷宮分明又有一條規例是任何人來到金鐘島,除非闖入第三層梵宮,便聽之自生自滅!可有這麼一條規例?”

小道童恨恨道:“有便怎樣?”

獨孤及善道:“但你卻把在岸邊守船的和尚殺死,船隻也失蹤了——”

小道僮張惶地吶吶疑問道:“我幾時殺死了和尚?”

獨孤及善心中真想一掌劈死這個狠毒的和尚。

他自問雖然迷宮絕藝高明之甚,但對付這個年輕的小孩子,至多拚受一點兒外傷,卻有把握把他擊斃!

但武林四絕之能在江湖上深得衆望,原因不但武功高強,做人之光明正直也大有關係。

獨孤及善雖然有神偷之神,其實卻是個正派君子,霜眉一皺,恨聲道:“若非你師父已不在島上,老朽不把你活活劈死纔怪哩!現在老朽可得等你師父回來!”

小道僮大怒道:“我已足夠擔承此事,你衝着我便行啦”

話聲未歇,飛身過來,陰風爪有如利劍般掏到。

獨孤及善早先已使出神偷八法中“金蟬脫殼”的絕技,避過殺身之厄,他的拳頭是故意代替身軀被他抓住,然後以縮骨功夫把手掌退出來,掌心本已暗藏一錠元寶,引對方入彀,趁這時左手一抹,已盜來這顆驪珠。

如今他更不必隱藏真相,也自施展本身絕藝,單憑一隻左手扣摘-拿,掌影在對方腕肘間不住出沒。

他的右手更加厲害,原來他用兩指挾着那顆特大的驪珠,當作拳頭般向對方凌厲砸搗。

小道僮心驚愛珠被毀,變成束手縛腳,反被獨孤及善追得直往後退。

這時的江老爹在迷官暗黑的甬道中,轉得心頭火發,登時施展威力,劍拐齊施,一陣風雷之聲和石頭崩裂之聲過處,甬道石壁已被攻穿一洞,直通隔壁甬道。

江老爹發現石壁的質地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堅硬,甚至稍覺鬆軟,壓劍橫拐沉思一會,決定再用此法!

要知所謂石質不堅,祗是以江老爹那種功力蓋世纔可以這樣說,較遜一籌的仍然無法衝破他一連攻穿三條甬道,陡覺眼前豁然開朗,原來是座較小的宮殿,還有掌風激鬥之聲傳來。

他正待走出去瞧瞧,忽聽甬道的那廂隆的一聲,只見黑暗中紫光如虹,電射而來,其快無比。

江老爹起先大吃一驚,繼而大喜,原來他起初認出那道紫光乃是有人以上乘劍術,身劍合一飛射過來,這等功力,除非是迷官主人出現。

但隨即他已認出這道劍光乃是璇璣子的璇璣劍,那麼持劍之人,除了孫伯南還有誰?是以爲之大喜。

轉眼間孫伯南已到了江老爹之前,劍光驟歇,只見他張張惶惶地回頭看一下,急忙道:

“爺爺快走,海水要衝過來了!”

江老爹微笑道:“別忙,我可沒瞧見海水呀!”

孫伯南又回頭一望,定睛片刻,要知他的眼力黑夜中如同白晝,但見那邊廂一片碎石滿地,但那有半絲水影。

他忙回頭望望身上水漬齊腰,不但褲子水溼淋淋,靴子還泊泊流水出來,不覺嗟訝道:

“奇怪,早先我被困洞中,海水已經浸上腰間……”

當下他把被誘困洞中經過告知江老爹,那時他耳聽海水洶涌衝入之聲,已經在心中想出脫身之法,那是唯一逃生的機會,便是仗着璇璣劍無堅不摧,逕自把堵塞去路的大石衝碎逃走。轉眼間海水已浸到腳跟,但他仍然猶疑不決。

因爲他忽然想到這第二層迷官低在海面之下,他自個兒逃將山去,並非難事,但海水灌入來,可以很快便將第二層迷宮完全淹滿。

那時節爺爺和獨孤爺爺兩人驟然遇水,也許迷路難出,終於被海水淹來,那豈不是反而由自己害死他們?

他十分惶亂地思忖着時,海水急激上漲,剎那間已淹到膝蓋上,他持劍向那塊堵住逃路的大石直瞪眼睛,竟然無計可施。

他長嘆一聲,忽然把寶劍歸鞘,慷慨地想道:“人生終不免一死,我這一衝破大石出去,極可能害死兩位爺爺,我能幹這種事麼……”他已決心等死,霎時記起許多熟悉的面貌,最令他砰然心動的,便是嬌豔如花的龍碧玉。他記起當日在江邊遇見她,然後在江上泛舟,卻碰上了由龍李延之,在江上一番劇戰,用盡機謀,這才幸而脫身。

跟着又碰上陰陽筆褚兆等人,以及鄭珠娣師姐弟,苦戰一番,兩個人共經患難生死之後,心心相印。

他記得當他要入洞尋寶之時,強敵虎視,龍碧玉極關心地脫下金縷衣讓他穿上,餘暖猶在,使得他的心也爲之溫熱!

可是如今那件金縷衣已經失掉,將來他可要好好解釋一番,才能使她不因此事而嬌嗔。

冰涼的海水沿着他的大腿浸上來,他忽地啞然生笑.現在自己已命在頃刻,他還解釋什麼?

他笑得十分苦澀,同時想起自己千辛萬苦得師父璇璣子遺寶和武功,煉成一身本領!可是,轉眼間他便要永遠葬身海底,那就像曇花芬芳奪目,但何其短促啊!

他又撤出璇璣劍,只見紫光吞吐間,寒氣侵肌,彈劍長嘯一聲,洞中迴響嗡嗡震耳。忽然一個觀念掠過他心中:“若是海水能把第二層迷官灌滿,那麼第三層呢?”

他像在海中漂流的水手般,拚命抓住這一絲生機。繼續冥想道:“迷宮天下知名,敢到此地者,都不是庸手,因此除非那塊大石乃是百鍊精鋼,被困的人定會運幾功力去衝碎那塊大石啊!”

想到這裡,紫光一揮,那塊大石被斫下一大片。

證明並非是精鋼所制,他又向旁選石壁斫一下,石壁更覺輕軟,竟然被剁下尺許大小的石塊。

長嘯之聲倏然衝起,紫光陡地暴漲。逕向大石衝去,碎石紛飛中,已衝破一個洞口。海水從洞口直涌出去,孫伯南明知這條甬道,直達那座可以回到上面去的大殿,趕緊身劍合一,向左側石壁衝去。

果然得見另一條甬道,爲了使海水緩慢一點淹到大殿,他又朝前直衝,打算多開幾個洞。

那知當他穿出那三個洞時,便見前面人影,當下身劍合一地飛射過來,想叫爺爺快走。誰知爺爺十分鎮定,同時後面也沒有海水追到。

江老爹道:“孩子你想得對,否則你真是白死了!試想水火無情,這等機關,焉能大意任之洶涌灌水不停。迷宮主人智計多端,爺爺敢保你一衝破那塊大石,便已觸動機括,自動將海水入口重複堵塞”

孫伯南道:“南兒再去瞧瞧,免得不放心!”

說罷沿舊路疾馳而去,穿過三個石壁破洞,回到那黑暗的甬道中,果然海水已流散消失,細望那邊海水入口果然已被堵住。

不由得非常佩望爺爺高見,不過同時也非常欣賞自己的頭腦!若非想到可疑之點,以他的心性,勢必自願淹死洞中無疑!

回到那邊,爺爺已經不見,暗吃一驚,大聲叫道:“爺爺……你在那裡?”

他的聲音清越宏亮,到處迴音嗡嗡,響個不停。

猛聽有人叫道:“孫兄你在那裡?”

聲音竟是澄月所發,孫伯南爲之一怔,繼而大喜。

他忙道:“是澄月師兄麼?哎呀,你真把我嚇慘啦……”

右邊石柱之後,轉出一人,正是那五臺山後起之秀澄月和尚。只見他神采奕奕,毫無傷疲之容。

孫伯南跳過去,歡喜地埋怨道:“你怎麼攪的,我們回去找你,連人帶船都不見了!”

澄月抱歉地笑笑,道:“我在岸邊等得不耐煩了,便抱着那隻白海鷗入宮找你,轉來轉去,那知已轉迷了路,只好放起那隻白鷗,以後無意中轉到第二層入口的牌坊下面,我便走下來,又轉了好久,轉得自己也沒意思了,便坐着不動,忽然聽到轟隆連聲,我怕是此島陷坍,趕快四下亂闖,忽然見到甬道上開着大洞,便鑽過來,以後有幾個洞,鑽完之後,使聽到你的聲音——”孫伯南那顆心已提到嗓口,慢慢問道:“那麼我們的小船呢?”

忽聽那邊江老爹大吼一聲,孫伯南瞿然一驚,因爲這一吼分明是用力時的吐氣開聲。他當真未曾想到以爺爺的功力,還得叱氣開聲來幫助運力,這一驚非同小可,立刻捷如鬼魅般疾掠過去。

眨眼間已見那廂巨大石柱後,兩條人影漫天飛舞,兔起雞落,快得難辨容貌,同時掌風虎虎,勁烈無比,正打得激烈。

以孫伯南的眼力,當然能夠看出正在相鬥的人影,乃是神偷獨孤及善和一個面目韶秀的小道僮。

這小道僮大約只有十五六歲,但已能和獨孤及善打得有聲有色,這等功力,真是駭人聽聞。孫伯南立刻聯想到這小道僮乃是迷宮主人,登時一腔熱血沸騰而涌。

須知當年孫伯南的父親鐵漢孫鎮林被仇人殺死後,有一點跡象表示他死在陰風爪下。以前武林中大家還不知道人屠羅-已投身迷宮服役,稱爲迷官侍者。故此江老爹也以爲他的殺父之仇,乃是金鐘島迷宮主人。

不過他老人家辦事十分仔細,老覺得其中大有蹊蹺之處,便是那鐵漢孫鎮林只是江湖上中等的人物,怎會和不履中土的金鐘島迷宮主人結怨?這是其一。

第二點是在鐵漢孫鎮林猝然暴斃的最近期間內,江湖上死了不少人,由南至北,因東到西都有武林人被仇人弄死的消息,死法都大概一樣,又都是江湖中下層的人物,因此江老爹老是覺得不可能是迷宮主人所爲,這次泛海探島,也是查明實情多於伸手報仇之意!當然除了孫伯南父仇之外,江老爹還有一個秘密的心願。

那便是憑他身爲武林四絕之首,在中土已無敵手,便想碰碰那迷宮主人,看看畢竟鹿死誰手。

孫伯南又大不相同,對於父親被殺的仇恨,他一向深藏心中,如今已屆爆發邊緣,本來就難以控制。

何況他對父死的內情不大深悉。縱然他已知道人屠羅-是迷宮侍者,多半是殺父的仇人,但歸根結底,還是迷宮主人傳的絕藝。

這時氣就大了,雖見江老爹站在一旁,左手託着一顆大珠,卻也忘記了江老爹剛纔大吼一聲是何原故!

驀地長嘯一聲,飛起半空,嘯聲搖曳中,運集九死玄功,電急向劇斗方酣的兩人撲去。

獨孤及善耳聽四面,眼觀八方,發覺孫伯南疾撲而來,心中十分不悅,忽見孫伯南淳厚的面上,已變成狠戾之容,那對眼睛中更像冒出火來似的。

他早已知道孫伯南身負血仇之事,這刻便已明白其故。猛可運十成之功,劈出一掌。小道僮擋之不住,陰風爪威力難施,竟被獨孤及善乘隙退開。

孫伯南喝道:“吃我一掌。”

呼地飛到,相隔丈許,便自一掌劈出。

要知孫伯南自服了“芙蓉露”之後,已等於煉了一甲子的功力,加上璇璣子秘傳“九死玄功”,威力絕大。

這一掌運全力劈將出來,一丈之外,力量已達。

小道僮怒喝一聲,陰風爪倏然捲起,雙掌平推而出。刮啦啦暴響一聲,掌力如山撞將出去兩種都是世間罕睹的奇功力量,在半空中一觸,孫伯南長嘯一聲,乘勢追敵,原來那小道僮雖然使出迷宮絕藝,雙撞掌竟是發出罡氣力量,但孫伯南仍能將他震退,並且乘勢追擊。

雙方一觸之下,小道僮內臟血氣翻騰,搪之不住,若再硬拚,五臟必被震得挪位受傷。當下四隻薄薄的長甲倏然伸直,插入如山掌力中,居然亳不受阻,抓向孫伯南上中兩盤。孫伯南這才明白爲什麼“陰風爪”之能天下稱雄,敢情不但掏鐵如泥,連自己這種崩山裂石的力量,也能抓開空隙,向敵人遞招。

當下使出石室十大式,豎掌作個砸勢。

小道俺但覺渾身都不自在,無論自己想抓的那一處,都將被敵人制住,氣得差點兒吐血地撤回招式。

孫伯南凝立如山,慢慢道:“孫伯南今日要爲父報仇,你要小心戒備了!”

江老爹忽然朗聲道:“南兒且慢”

孫伯南聞言退開半丈。

江老爹問獨孤及善:“這顆驪珠是否還給少道長?”

獨孤及善點點頭,江老爹便左手一舉,只見一道五彩光暈飛將出去,小道僮便伸手接住。

江老爹問道:“小道長你師父真的不在島上?”

小道僮得回驪珠,對這老人有了好感,便道:“是的,他老人家不在,可是什麼事我都能夠作主!”

江老爹道:“這個當然,令師不在,小道長便是一島之主!”

斜眼一覷,只見孫伯南已平靜下來。

原來,他故意多說幾句閒話,用意就是爭取一些時間,使孫伯南稍爲平靜。否則他紅了眼睛,便難分皁白。

老人徐徐道:“南兒不必發急。”

他又道:“這位小道長是迷宮主人的高弟,啊,對面那位便是藥山大師的高足澄月師傅麼?”

原來他已聽到孫伯南大叫之聲,以及澄月對答的話,這一來老人家便對這個小道長改變了觀念。

因爲若不是澄月及時的出現,江老爹可能會親自出手,把這小道長擊斃爲澄月報仇。孫伯南道:“他不是迷宮主人?”

小道僮立刻向他瞪眼睛,江老爹向他道:“小道長,這是老朽的世侄孫,姓孫名伯南,乃是武林至尊璇璣子老道長的唯一傳人……”此言一出,小道僮面色一變,望住他背上的寶劍。

江老爹又道:“南兒,俗語說得好,冤有頭,債有主,我們只可等他師父歸來,絕對不可以再爲難他。”

澄月應道:“好教老檀樾得知,那迷宮侍者人屠羅-要在岷山創立‘通天教’,大概迷宮主人會到場主持開山典禮……”

江老爹道:“哦,這樣我們只好趕赴岷山了!”

小道僮極爲憤怒地冷嘿一聲,道:“我不怕你們人多勢衆,那個要走,先過我這一關!”

江老爹暗忖道:“早先獨孤兄把驪珠擲給我時,曾被他乘攻了一掌,以我掌力之重,尚且應付不易,看來南兒的功夫卻將克住他,不如命南兒給他吃些苦頭,也可以煞他金鐘島迷宮的威風”

孫伯南正在待命,江老爹便道:“南兒你替我們開路吧!小道長認爲使得麼?”

小道僮冷笑道:“那一個來都可以!”

孫伯南躍到他面前,先問道:“你的陰風爪算不算兵器?”

小道僮微微一楞,道:“就算是兵器,你又怎樣?”

孫伯南道:“我麼,教你嚐嚐寶劍的味道!”

說着“嗆”的一聲,自背上撤下璇璣劍,登時一片紫氣冷芒,映得衆人鬚眉都變了顏色。

他彈劍作勢,劍上身傳出一陣龍吟虎嘯之聲,又道:“此劍不畏你的陰風爪,因此你得小心!”

小道僮凝神運功,連忙深深吸了一口真氣,身形更漲大許多,顯然他已準備全力相拚。

江老爹捉個空問澄月道:“你們的船可是也被毀了?”

澄月笑道:“貧僧後來找到一處隱僻巖洞,便把船隻藏在裡面!”

孫伯南一聽此言,立刻減卻七八分敵意。

假如可能的話,他甚至願意不打,打算趕緊放舟歸去,以免錯過了岷山開宗主教盛典。

小道僮等了片刻,見對方仍無出招之意,便大喝一聲,四爪暴伸,直向孫伯南抓去。孫伯南使出石室伏魔十大式,連環三劍,卻只屬一招。霎時紫光暴漲,有如神龍出海,隱隱挾着風雷之聲。

小道僮運爪如風,連使五招,纔算避開對方這一劍,心中爲之大駭,同時也確定對方必能贏他。便驀然回身躍入甬道,那邊正是通到許多雲墩和有老道人打坐的別有洞天。孫伯南不知就裡,揮劍直衝。

要知天地萬物俱暗含生克之理,武功上也不例外。

東海金鐘島迷官的絕藝在武林各種絕學中別樹一幟,尤其是“陰風爪”更是妙用無窮。

試想那個小道僮縱然有靈藥伐手洗髓,但是總不及那武林四絕獨孤及善的功力精純。然而就是因“陰風爪”妙用無方,使得獨孤及善也不得不全力應付。

如今孫伯南一出手,雖說璇璣劍神物利器,天下忘憚,但主要還是璇璣子絕學正好克着迷宮秘學之故。

這時孫伯南一劍衝去,紫龍盤空,冷芒寒電,懾人心膽。

眼看那小道僮運氣作勢,面目間流露出戾厲之氣。

江老爹久經大敵,一望而知內有蹊蹺,那小道僮不知何故,必會使出同歸於盡的招數。

心中才自微動,尚未有所動作。

獨孤及善大吼一聲,涌身攔截孫伯南,疾逾奔電。

只見他施展最上乘心法,身形輕巧得有如飛燕般在空中連翻兩個身,剛好彎曲地衝進劍光範圍之內。

左手一招“神龍出海”,五指箕張,先是掌擊,繼化抓攫之勢,硬奪敵劍。右手由上而下,發出一股掌力,壓將下去。

孫伯南明知自己略一變招,總可佔些便宜。

但獨孤爺爺此舉,定有深意,當下右手劍藏起鋒刃,用劍杷撞出,左手一翻,托住頭頂。

“砰”地一響,人影倏分,孫伯南飄退尋丈,方始落地,獨孤及善本來在空中也震退半丈,但只聽他輕嘯一聲,反臂一振,忽然如箭離弦,疾然衝到孫伯南前面,方始墜地。孫伯南見他追到,吃了一驚,暗自戒備。

獨孤及善打個眼色,大聲道:“你暫且罷手,老朽剛剛想起一件要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江老爹也躍過來,輕輕道:“那條通路必有隱情,南兒不可燥急輕進!”

獨孤及善翹起姆指,道:“江兄真個神目如電,等會兒老朽再詳細告訴你!”

江老爹也稱讚他道:

“獨孤兄剛纔那一手,天下罕睹,南兒你可變招用劍威脅獨孤兄,但獨孤兄右手下壓的掌力,早已留下退步,你想想看……”

孫伯南恍然大悟,心中忽生凜懼之心,恭容道:“獨孤爺爺自然手下要留情的,南兒豈敢自驕!”

原來孫伯南這時想到到底薑是老的辣,他雖然不至於敗陣,但剛纔認爲變招可佔便宜的想法敢情也得落空。

於是想到自己僅僅憑看未曾十分精純的“九死玄功”,以及石室伏魔十大式,去對付修爲數十年的迷宮主人,艱險之處境可想而知。

即使是用來對付那個僅得迷宮六成絕藝的人屠羅-,實在也十分艱困危險,他可沒有勝利的把握。

小道僮守着那條甬道洞口,不言不動。

江老爹靄然笑道:“我等此次來迷宮,已經見識過島上玄妙絕世的佈置以及小道長的武功,內心實在欽佩,我等既沒有犯貴官規條,闖入第三層禁地,照例可以離去,小道是想必不致於留難”小道僮沒有言語,江老爹微笑拱拱手,率先撤退。大衆跟着他,走到對面。

這刻可就由孫伯南引路,只因他乃由一條畢直的甬道遇上機關,此後衝破大石,便逕開三個大洞而達此宮。

不久功夫,大家已到了島上,澄月深深吸一口氣,生像那失去自由已久的囚犯,一旦脫離羈絆,心中輕鬆之極。

他們把船找出來,四人下船,泛槎於碧海中。獨孤及善便把早先闖入那個洞府裡的遭遇說出來!

江老爹見聞最是淵源,這時擊掌嗟道:“老朽現在可就明白了……”

孫伯南見他嗟時暗露憂色,忍不住追問道:“爺爺快告訴我們呀……”

這句問話正是其餘兩人的心聲。

江老爹沉思片刻這才慎重地道:“老朽先師平生足跡歷遍天下,見聞之廣,不在話下。

他老人家生平又酷嗜秘籍,一生也不知瀏閱了多少秘典奧籍。饒是這樣,昔年他老人家也曾到達那條進入該洞的秘道,甚且還在石門外偷窺了好一會兒,故此老朽其實也知道第三層迷宮禁地的大略情形!同時武林傳說迷宮有好幾代主人仍然生存的話,老朽雖不盡信,但也不敢完全反對,便是因老師說過,那些雲墩上跌坐的老道人俱都栩栩如生,卻又不知是生是死!

他又道:“先師把他本人許多猜忖都曾告知老朽,但始終不能證實,如今聽獨孤兄一言,便記得先師曾經推測過一種可能性,恰是不誤!”

說到這裡,其餘的三人更急了,都想快些知道那些老道人是否仍然生存?爲什麼跌定在那些奇冷無比的雲墩上,而沒有出來……

江老爹捋捋頷下白鬚,安慰地笑道:“假如那位驚退獨孤兄的老道長一出來,只要他一舉手,我們數人全都死無葬身之地!”

孫伯南不大服氣此言,卻又不敢駁斥爺爺,暗想道:“我們驚天動地般地打了這一陣,爲什歷他們不出來?”

斜眸一看,澄月正在望他,彼此會心一笑。

江老爹答道:“哈,哈,年輕人不服老朽的話麼,老朽試問你──”

江老爹指着孫伯南,嚇得孫伯南忙站起身來。

他又道:“假如你以現有的功力,推想下去,即使練到如璇璣子老道長那般驚世駭俗,但你能否把爺爺一掌打得身軀不由主地飛開尋丈,還要撞在石壁上,方始穩住?正如那老道長對獨孤爺爺的施爲一般?”

孫伯南不敢冒失,沉思許久,然後決然道:“南兒自問絕對無法臻此境地!”

江老爹非常嚴肅地說:“對了。”

他又道:“你想得不錯,那樣子你簡直是陸地神仙了!但是獨孤爺爺所遇的老道長直有陸地神仙的功力,縱然璇璣子老道長身爲天下武林至尊,也搪不住那位老道長一掌!你是信不信!”孫伯南面上露出十分困惑的表情,吶吶道:“爺爺的話,當然不會哄我,可是我真不明白呀……”

江老爹道:“我知道你不明白那一點,但你聽我解釋過,必定能夠衷心信服,坐下來,孩子,爺爺慢慢告訴你……”

“那位迷宮中的老道長,不消說乃是上一代的主人,他如今雖然功力蓋世,但卻不能在世上炫露,這真是可悲之事,可是也無可如何,換了任何一個人,也將如此!”“那金鐘島本是座火山口,數百年來沒有爆發,你可知是爲了什麼?噢,我不該再賣關子了,告訴你吧,這是因爲金鐘島下有一股寒泉,重逾常水萬倍,那火山因這股寒泉罩住,故此不再能噴發!”

“這本是先師從一本秘籍上閱得,知道東海諸島中,有這麼一個島是如此情形,但卻不知是那一個島。按照那本秘籍上記載,這股寒泉,五百年便竄流到別的地方去,或者沉入地心。於是那座海島便因火山噴發而完全毀滅!可是五百年早已過了,但東海仍無火山爆發,海島沉沒之事!因此先師懷疑金鐘島便是。不過因爲他老人家沒法證實,故而始終不能肯定。

“現在我們做個假定這座海島就是金鐘島,那麼那第三層禁宮,便是寒泉源頭所在了。”

“七百年前第一代迷宮主人煉成絕代奇藝,同時也是玄門修真之士,他忽然發現此島沉毀在即,本來無甚要緊,但火山一旦爆發,將必海嘯發生,海底億萬生靈,俱將死亡,那位可敬的得道全真,以一生智慧,想出了一個辦法,便是煉成這家無上玄功以肉身座鎮寒泉,使寒泉不致溢走。”

“然而生命終當有其極限,故此這位得道全真收了個資質極佳的徒弟,準備當他羽化之後,一旦寒泉在九十年時限過後又再流遷之時,便復以肉身座鎮!不過他明白世人貪生惜身的至理,便想到一個方法!”

“大家都知道武林人對方名心,最難自制,尤其成功越高者越甚!”

“那位可敬的得道全真,把一身武功分作三支,一支流傳中土,便是璇璣子老道長這一派,一支便是迷宮主人這一派,要知以那位第一代迷宮主人的功力,彼時已幾能先知,道力不可思議,故此傳給後代迷宮主人的一支,雖是舉世無儔,奧妙無比,但另一支卻能恰好克住,算不得天下第一。”

“這麼一來,其後迷宮主人自然全心鑽研武學,與世絕緣,希望最後嬴得那一派的武功而稱尊天下!”

這時不但孫伯南和澄月兩人睜大眼睛,連白髮蒼蒼的獨孤及善有點等不及的神色,渴欲立刻知道那第三支武功到底傳給誰!

他又道:“剛纔老朽不是說過,那位老道長杷一身武功分作三支麼?”

“那第一第二兩支,雖然厲害,但到底還是俗世上的武功,第三支卻有點玄妙,已入道家無上玄功之內,非血肉之軀所能比擬。”

他道:“這一支就傳給坐在雲墩上的老道長們……”

他歇一下,嚴肅地環顧大家一眼,繼續道:“但那些老道長卻是以生命換取這一門絕藝!”

江老爹道:“以我如今將所有資料集合起來的判斷,相信那種玄功必須憑籍那“寒泉”

的力量,才能鎮住心火而不致走火入魔!獨孤兄你當然也體會過這種滋味,當我們煉到某一層微妙的關頭時,便自動中止,不敢妄自逞強衝破那一層境界。可是那些老道長們不但已衝破那人天之間的險關,還因得大神通得得知前因後果,故此他們此後茫茫歲月,永鎮雲墩之上,不敢離開。直到他羽化之日,另立一墩,再由他的傳人座鎮其上,代替了他那永無休止的任務……是的,他們爲了億萬生靈着想,故此不能離開那雲墩,以免寒泉溢走,火山復活。

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的確令人敬佩!

孫伯南讚歎道:“南兒現在也知道師父當年既是贏得迷官主人,何以還留下那“迷官天下險”的幾個字……”獨孤及善道:“江兄心地磊落,總是期人以善,故此凡事都往好處着想。但以老朽另一個看法,那些老道長們既然參透玄機,也許就明白人力不足以和大自作相抗,縱然他們能夠在碧海上踏波飛渡,但只怕時間迫促,任他本領再大,也逃不出海嘯山崩的威力範圍。既然必死無疑,倒不如留鎮宮中,希望煉到某一個地步,能夠兩全其能地離開金鐘島,以後永遠傲嘯人間,做那陸地神仙,與天地同不朽!這個想法確不免有褻瀆神仙濟世心腸之處,但也是人情之常呢!”澄月和孫伯南這兩個小夥子,想不到這位老人家還有這番道理,都衷心欽佩地大點其頭。江老爹笑道:“哈,哈,獨孤兄點破這一點,未免大煞風景,老朽不過要這些少年人專心一些,不要紛擾猜疑而已,說老實話,獨孤兄所猜度的理由,恐怕也是迫使那些功力超世的老道長們困在島底的有力原因之一!”

衆人嗟訝好久,各自沉思。

忽然“呱”的一叫,頭上掠過一隻大黑鷹。

孫伯南忙把當日神鷹指引迷途之事說了。

江老爹明由那神鷹是謝他當日在天池埋葬它主人法體之恩,故而屢次引路,大聲向它道謝一聲,那神鷹凌空飛走,不知所蹤。

數日平穩航程之後,已到了定海縣,四人棄舟登路,結束了這一趟探險行程。大家都浮起一種幸而無恙重歸故里的感覺。

於是便首先到館子大吃一頓,祭祭讒壞了五臟神,最可憐或澄月,這時還得吃碗素面。

他們本決定大夥兒直赴岷山,下手翦除那通天教的惡人。

可是上岸後獨孤及善一打聽,知道岷山開教典禮訂在下月中旬,離現在尚有一個月。同時更聽聞少林峨嵋都被通天教主人屠羅-鬧過,死傷了不少人。

這些駭人聽聞之事,本足以令他們十分關心,可是正有一件切身大事,使他們更加要注意的。便是那人屠羅-旗下幾個也是一時高手的香主宣佈一事,說通天教成立之後,首先要把武林四絕的“南江北歸,獨孤神拳震九洲”這四人收服。

若然他們不肯歸心投順,便用他們的首級懸掛在岷山主壇的旗杆上。這等大言可不是隨便可以胡謅。

武林四絕的威名在江湖上流傳了一甲子,而現在四人俱都健在,功力更不知何等精銳,憑他人屠羅-敢出此大言,豈有不立刻鬧傳天下之理!

直到如今,武林中人都沸沸騰騰地談論著此事。

那通天教主人屠羅-若是單隻揚言對付武林四絕,倒也罷了,但他提的一共是五個人,那一個正是年紀未滿二十的少年英雄孫伯南。

江湖上差不多完全未曾聽過孫伯南的名頭。

這刻忽聞出諸於羅-慎重宣示地必欲對付的五人之內,登時激起一片狂潮,大家都拚命打聽此人來歷。

不久這些江湖人都弄明白孫伯南乃是南江的世侄,可是謠傳他已亡故在衡州府璇璣子所留的石洞中。

何以通天教主羅-要列舉出來?一時羣情困惑,紛傳猜忖之詞。

孫伯南倒沒想到數日之間,居然名揚天下,心中說不出是股什麼滋味。

四人商議一會,決定分頭行事,下月十日左右,便是離岷山二百餘里的青城山會合。一路是由澄月和尚兼程趕到五臺,稟知藥山大師。

因澄月知道當日藥山大師爲了這場武林大劫,曾邀諸位好友如武林四絕的神拳查本初,滇邊大俠鐵牌手熊應宗,烈火星君等人談論過此事。

或許他老人家知道神拳查本初下落,便可約來岷山。再說藥山大師功力超世,若肯再履紅塵,當然也是上佳的幫手。

獨孤及善則到處打聽,並且訪訪一些隱居已久的老友,若然還在人世,便可多一兩把高手助陣。

再說他識得震山手歸元泰,碰上了豈不是四絕聚首。

江老爹和孫伯南一逕返回衡州,好教家中各人放心,略略打點之後,再赴青城,剛好趕上日子。

決定之後,各自上路。江老爹這時真是歸心似箭,因爲當日孫伯南趕赴金鐘島迷宮之時,朱玉華江上雲仍未有蹤跡。

江老爹並不大憂慮江上雲,只擔心朱玉華不知何故沒有碰上。

雖說有震山手歸元泰師徒跟蹤而去,但她一個清白女兒家,人又長得太過美豔,危險比江上雲多了百倍。

同時如果有個什麼不妥的話,雖把仇人千剮萬剁,又有何用?因他的老臉也沒處好放!

兩人兼程趕回家去,走入衡州時,老人家不禁深深地嘆息一聲後,纔對孫伯南道:“好孩子,我們爺倆一番奔波,想不到重回故里,心情如此恍惚和親切!唉,若果你華姐,已平安在家,爺爺真不想再入江湖走動了!”

他說得如此深沉感慨,使得年輕的孫伯南忽然沉思起來。

他想道:“我如今可沒有這種感慨,反而雄心勃勃,恨不得立刻到達岷山,和那仇人與一羣魔頭作那生死之鬥。然而,將來我會不會像爺爺這樣呢?爺爺少年之時,也該是多麼瀟灑軒昂,什麼事也不會令他灰心和退縮!但如今……”

他憐憫地望老人一眼,歲月不留人,他知道老人那一腔熱血豪氣,雄心壯志,都隨着以往的青青雙鬢,悄悄地流逝無蹤!

沿途有許多人都十分尊敬和親切地向他們爺兒倆打招呼,鄉音滿耳,的確叫人依戀懷憶。

現在連孫伯南也有着一份淡淡的俏沉心情了。

越近家裡,兩人都不期而然地緊張起來。

江老爹飽歷風霜,當然不露出形色。但孫伯南卻完全表現出來,他恨不得趕快跑回家去。

那個黑紙金字的招牌,已經瞧得清清楚楚。“江家老店”四個字顯得十分光亮神氣。江老爹望着那幾個金字,心中稍覺安穩。

因爲這個招牌一向是由老家人江忠揩拭的,如今顯得這歷光亮,可以推想到近來老家人江忠並沒有爲了別的事情而疏忽了此事!

假如家中有什麼不幸的話,江忠還會理會到這回事麼?

孫伯南內心實在忍耐不住了,因爲這兒盡是熟人,江老爹已回覆龍鍾老態,走得奇慢。

他懇求道:“爺爺,讓我先跑回去!”

江老爹沒有做聲,依然慢慢走着,半晌才道:“大丈夫要能擔當一切,同時要能剋制自己。這不但在立身處世必須如此,便在武功方面,也須如此。你已修習了內家上乘功夫,何以這麼沉不住氣?”

話雖是這麼說,到底江老爹本來也是個多情種子,天生熱腸,對方自己唯一的孫子和孫女豈能毫不動心?

於是腳下也不知不覺地快了許多。

孫伯南唯唯恭應,但一直忍耐到離店門還有十餘家店面之時,忽然大叫一擊,撤腿就跑,一直衝入店中。

只見店面只有李胖掌櫃坐着打盹,這刻正是午飯之後。

孫伯南沒有叫他,風也似捲入後面,第二進院落,乃是江老爹和江上雲所居住,這時靜悄悄的,毫無生息。

他在這兒稍微停一下腳,沒聽見什麼聲息,便又往內跑。那顆心直吊在喉嚨口,那是因爲太過寂靜之故。

一直闖入內院,竟也全然不見人影,王氏的房門的廉子低垂,隨着微風輕輕幌動。朱玉華閨房深鎖,寂靜無聲。

他爲之楞住在院子中,不能動彈,歇了片刻,這才覺得悲從中來。華姐姐和雲弟恐怕都未曾歸來,他覺時想到江老爹該是何等悲愴!

只見人影一閃,滿院風生,他身邊已經站定一人,擡眼瞧時,卻是由發蒼蒼的江老爹。

老人家滿面喜容,這時也自一楞,道:“孩子發什麼呆,到後面園子裡看看去呀!”

孫伯南真想不出爺爺何以能夠高興,江老爹呵呵一笑,道:“是了,你急吼吼的撞入來,沒有問問李掌櫃!他們全都在後園呀……”那後園中人頭真不少。

靠院牆邊的樹下站着慈祥賢慧的王氏,扶着朱玉華的肩頭,再旁邊江上雲坐在躺椅上,神氣十分萎頓。

鄭珠娣在另一廂,身體已恢復了八九成,但眉宇間流露出鬱抑之色。

上官理不在,原來歸元泰此老眼光如電,已知江上雲十分摯愛着朱玉華,因此上官理如果插入一腳,到頭來只怕悲劇收場。

正好江湖上沸沸騰騰,都是通天教鬧出的事,同時又和自己武林四絕有不不幹系,故此乘機着他外出探聽消息。

上官理這一去總是好幾天,以免他對着溫柔美麗得如一江春水的朱玉華,空自單思受苦。

孫伯南大叫一聲,衆人齊齊回顧,登時一片**。

龍碧玉一下子飛到他懷中,孫伯南真想摟住她,但這時人太多了,趕快向她眨眨眼睛,不敢過份親熱。

朱玉華可就投入江老爹懷中,抱住爺爺歡喜得眼淚也流出來。江上雲一面叫爺爺,一面拉住孫伯南的手,也非常興奮激動!

這天晚上,大排筵席,恰好上官理也回來。

於是濟濟一堂,爭談別後之事,雖然以江老爹孫伯南爲中心,但沒有一個被冷落的。因爲大家都發生過那麼多的事情,以致說之不盡。江上雲已服了孫伯南的芙蓉露,只見他不但精神奕奕,而且在暗中功力也增加了幾倍。震山手歸元泰一望他的眼神,已知就裡,心中黯然一嘆,自-以後,想把上官理造就成四絕傳人之心,也非打消不可了。

不過他還是十分高興,因爲憑他們武林三絕之外(神舉查本初未知消息,但神瑜獨孤及善卻準去),還有藥山大師之輩,再加上孫伯南的璇璣劍,江上雲的家傳劍拐,別說是通天教,縱然迷宮主人也在,也不須懼怕,正好拚個強弱,免得那金鐘島迷宮以爲中原無人。他們熱鬧地過了十日,獨孤及善忽然來到,又是一場高興。神偷獨孤及善一生孤獨,不但沒有兒女,連個徒弟也沒有。

又過了六七天,離岷山大會之期,只有十三四日,大家準備起行。

家中留下朱玉華和龍碧玉,雖然她們都要去,但江老爹不準。鄭珠娣本也不準一道去,但因怕那南疆石龍婆來找她,因此必須把地帶着。

這些日子來,獨孤及善發覺鄭珠娣最是可憐,因此對她十分慈愛。鄭珠娣能夠同行,還是獨孤及善的主張。

門外七匹駿馬都準備好了,三位老人家三個少年和一個美豔姑娘,由勢浩蕩地上馬。上官理黯然回顧,只見朱玉華溫柔地注視他。他立刻迴轉頭,因爲他要把這對眼睛永遠鐫刻在心版。

他知道再看下去,那雙眼睛會移到另一個人面上,這樣子他在異日回憶時便沒有完整的印象。

鐵蹄上塵土飛揚,這位少年豪俠帶着受創的心,自憐地和悵惘地策馬而馳。他一直沒有回顧。

但他也不覺得十分寂寞,因爲他已帶走一對溫柔明亮的艾眸,此後的歲月中,他將與她常在……鄭珠娣則早已死心,她從江上雲當日抱恙囈語之時,已明白這個俊美不羈的少年,只愛看朱玉華一個人。

她終於死了這條心,雖然不免十分酸楚!

因爲她知道縱然在多少年之後,獨宿深閨,午夜夢迴,總會憶思起前塵影事,而江上雲俊美瀟灑的容貌就會浮上心頭……

她一生在形跡上**不羈,但內心卻異常嚴謹自守。從來未曾付過一絲一亳的感情,可是既然全部付出之後,便永遠不能收回,以彼也沒有可付出的了!

一個蒼老的嗓子,溫靄地從她耳邊升起來:“小女孩,催馬走吧!”

現在他們因爲已經出了城外,因此大家都加快速度,她因爲悵思遐想,故此墜在後面。

她悲哀地擡目看看那位慈祥的老人,幽幽嘆口氣,道:

“好的,獨孤爺爺,我必須繼續前走,人生不就是這從麼……?”

人生和命運果然不管世人的悲歡憂恨,一味要向前滾動。

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一章 買劍客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四章 劍氣沖天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十一章 八陣圖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十八章 黑道好漢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十九章 回頭是岸第十一章 八陣圖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四章 劍氣沖天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十一章 八陣圖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十五章 何方神聖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十九章 回頭是岸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十五章 何方神聖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五章 何方神聖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十九章 回頭是岸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一章 買劍客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一章 買劍客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十九章 回頭是岸第四章 劍氣沖天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一章 買劍客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一章 買劍客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九章 武林四絕第四章 劍氣沖天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十八章 黑道好漢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十七章 紅顏薄命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九章 武林四絕第十一章 八陣圖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十五章 何方神聖
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一章 買劍客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四章 劍氣沖天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十一章 八陣圖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十八章 黑道好漢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十九章 回頭是岸第十一章 八陣圖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四章 劍氣沖天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十一章 八陣圖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十五章 何方神聖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十九章 回頭是岸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二章 風雨滿樓第十五章 何方神聖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五章 何方神聖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十九章 回頭是岸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一章 買劍客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一章 買劍客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十九章 回頭是岸第四章 劍氣沖天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一章 買劍客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一章 買劍客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六章 陰陽雙筆第九章 武林四絕第四章 劍氣沖天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七章 緣贈金縷衣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三章 江南一怪第五章 神秘柬帖第十四章 緣結千古第十章 天下重寶第十八章 黑道好漢第十六章 英靈有知第十七章 紅顏薄命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八章 江南第一美人第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九章 武林四絕第十一章 八陣圖第十三章 風雲變色第十五章 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