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

四月初的時候,府兵陸陸續續開始集結。

最先抵達許昌的是來自陽翟的禹山防以及來自襄城的穎橋防。

總計五百六十餘人,挎刀持弓,意氣昂揚。

四月初四,幕府發下了一批冠服、器物。

“此謂‘武冠’,一人一件,若遺失,就得花錢了。”文吏從大車上取下一頂武冠,交到部曲督許猛手中。

許猛就是潁川本地人,自稱祖上乃召陵許氏別支。但看他那熊樣,五大三粗的,還不識得幾個字,大夥平日裡都暗笑他裝讀書人。

這次他又出醜了,看着手裡的武冠,對文吏抱怨道:“我聞有狗尾續貂之事,爲何這武冠上卻無貂毛?”

文吏一聽就笑了,道:“許督莫要玩笑,部曲督如何比得上貂蟬?”

貂蟬是一種俗稱。

國朝有制,侍中、常侍戴武冠,加黃金璫,附蟬爲文,插以貂毛,黃金爲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這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冠戴的遺制。

北地寒冷,胡人常以貂皮暖額,趙人學了過去,遂以附冠。秦滅趙後,將此冠賜給侍臣使用,漢魏以來皆沿此制。

此冠又稱貂蟬冠,戴此冠的武人亦被稱爲貂蟬,一般是中高級將領或皇帝侍臣才能戴,比如邵勳常戴的冠飾就是貂蟬冠。

許猛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了些消息,但又不完全懂,於是鬧了笑話。

“此冠不叫‘貂蟬’,曰‘籠冠’。”文吏又拿起一頂武冠,手指輕敲了敲,發出幾聲悶響,可見比較堅硬。

籠冠算是武冠的“基礎款”,內襯平上幘,上加凃漆紗弁。製作弁的織物本來相當稀疏,但凃上漆後即成一籠狀的硬殼。

籠冠又稱武弁。

解釋完後,文吏又給部曲將、副部曲將、部曲長史、別部司馬等官員發放武冠、戎服。

府兵體系正在完善,制度粗疏。

按照初步設計,以三百人爲一防,置別部司馬一員——劉備爲平原相時,關羽、張飛就當過別部司馬。

四防爲一督,主官爲部曲督,另置部曲將、副部曲將、部曲長史各一員,正副部曲將在農閒時負責操練,長史擔任文書後勤工作。

不出徵時,府兵散於鄉里,部曲督、部曲將、副部曲將、部曲長史、別部司馬無令召集者,立斬。

也就是說,底層府兵軍士平日裡在家務農、練武,除了農閒時的集體軍陣操練之外,府兵將校不得隨意召集——這是唐代摸索出來的套路,有效避免了兵爲將有。

從中可以看出,府兵們聚在一起的時間不算很多,軍官也不是很熟悉部下們的能力、性格,嚴格來說不太好,與長年聚在一起的募兵不好比,就相互間默契、配合而言差了很多。

但這是一種低成本的部隊,一次性投資到位之後,日常維持費用很低。

府兵也有自己的優勢,即他們可以置辦適合自己使用的裝備,自行決定如何錘鍊武技。

總體而言,時間長了以後,府兵們的武藝都還不錯,且爲多面手,諸般兵器都能耍一耍,戰場適應能力很強。

發完武冠後,又發公服、佩劍。

七品以上的官員穿朝服,因爲他們有上朝的資格了,雖然不一定真上朝。

七品及以下則穿公服。

公服亦稱從省服,是朝服的簡化版本,沒有皁領袖、皁撰(緣邊)、綬帶、蔽膝、簪導等。

本來也沒有佩劍,這次是邵勳特別要求的。

但這個劍……

“竟然是木劍!朝廷這麼窮?”有人嚷嚷道。

“你別說,這劍雖然不能殺人,但挺漂亮的。”有人揶揄道。

劍首之上,按照品級不同,則有蜯、金銀、玳瑁雕飾。

衆人摸着劍首,再看看繪製着精美圖案的劍鞘,心底滋生出了別樣的情緒。

武冠、公服、佩劍,就連靴履都發放了。

有人迫不及待,當場脫衣,換上新服,惹得旁人哈哈大笑。

文吏則搖頭苦笑。

粗鄙之人,沐猴而冠,世風日下,世風日下啊。

他想起了趙王司馬倫時的舊事,王府奴僕都能封官晉爵,狗尾續貂之事臭名遠揚,那大概是國朝第一次把官員公卿的體面狠狠踩在腳下。

陳公這是第二次了,唉。

他雖然在幕府做事,但不代表什麼事都認可。

眼前這幾個粗笨壯漢,大字不識一個,唯曉得提刀殺人。

威嚴的公服穿在他們身上時,總有種滑稽之感。

公服、朝服、冠飾之類,非常吃穿戴之人的素質。

有人穿起來,俊美有儀,氣度非凡,給人飄飄欲仙、遺世獨立的感覺。

有人穿起來,怎麼看怎麼彆扭,醜得要死。

其實陳公穿起來也不好看,但他身上的氣質不錯,沉穩平和、不怒自威,倒也有幾分威嚴的氣息。

這幾個新上任的部曲督、部曲將之流就差太多了。

再看看他們互相打趣——

“許督穿上這身,回家後夫人都不認得了,怕是要被趕出家門吧。”

“爾母婢!這身公服穿在身上,怎麼感覺比鐵鎧還重?”

“哈哈,官威深重啊。”

“也是,老子現在是官了,以後睡覺都不捨得脫下。”

“過陣子回了陽翟,我就去那幾個土族家門口轉轉。仗着有上千部曲,平日裡吆五喝六的,其實他就是個白身罷了。媽的,我要讓他下跪。”

“哈哈,可別這樣。人家看到你當了官,連夜帶着部曲投效明公,說不定混個比你更大的官。”

“哈哈!”

衆人樂不可支,臉上洋溢着發自內心的笑容。

不愁吃穿了,現在又有了官身,日子更有奔頭了。

說到底,這一切都是陳公給的啊。

回家以後,就督促子侄輩加緊練武,將來繼續爲陳公廝殺,搏一份前程出來。

唔,最好再認點字,別像他這般大字不識一個,想往上升遷都難,更不可能出任地方官。

但這都是幸福的煩惱了。

即便是七八九品的武官,在鄉里也是一個無法被忽視的人物,誰敢欺辱他?

文吏在一旁默默看着,心中彷彿有某些東西被打碎了,難受無比。

不過他很會調節自己的心態。

這些粗鄙武夫都能當官,意味着他這種沒有門第的讀書人也有了上升的可能。

誠然,他沒讀過幾本書。僅有的讀過的書上的內容,還模糊不清、錯漏甚多,他也不確定自己讀得對不對。

就文化水平而言,他肯定是不如士人子弟的。

問題是他要求也不高啊,弄個官身就行,哪怕是第九品的最低級官職。

有了官身之後,他就可能被更高層次的人邀請,參加聚會、宴飲,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書籍,學習更多的東西,慢慢積累家底。

屆時,子孫後代的學識肯定比他強,能比他走得更遠。

一個家族,就是這麼一代代披荊斬棘,奮力前行的。

“明日陳公召見爾等,穿戴好公服、武冠,莫要誤了事,切記。”文吏離開之前,叮囑了句。

還在嘻嘻哈哈的幾人神色一凜,下意識站直了身子,連連點頭。

******

四月初五,晴。

邵府之內,邵勳拿起一枚“部曲督印”,粗粗掃了一眼。

這是少府製作的,效率非常高了。

整體不大,大概長寬高各兩三釐米的樣子,非常袖珍的一個銅製官印。

印上有駝紐,看着還算精緻,印底的文字刀鋒犀利,挺峻清晰,不算粗製濫造之物。

他也有官印。

陳郡公的官印是馬紐,平東將軍官印則是龜紐,整體比“部曲督印”、“部曲將印”之類大很多,製作也更精美。

“許猛。”邵勳放下官印,輕喚一聲。

“末將在。”許猛大聲迴應道。

“此印收好,你現在是府兵禹山督之長了。上千勁卒,交予爾手,勿要令我失望。”邵勳拉過他的手,將官印塞了過去,說道。

許猛虔誠地捧過官印,神色有些激動。

有人輕咳了一下。

許猛反應了過來,當場跪下。

邵勳一把將他拉起,道:“豈能折辱壯士?來人,賞絹二匹,另給酒食。”

“諾。”立刻有僕役前去準備。

接下來,邵勳又給另外幾人發放官印。

每個人都要勉勵一番,有的甚至還能叫出名字,讓他們激動不已。

“這都是你們應得的。”邵勳揮手讓衆人坐下,笑道:“我亦起於鋒刃之間,深知武人不易。戰陣廝殺,有功不賞,如何說得過去?便是朝廷忘了,我亦要爲爾等討取。”

衆人聽後神色振奮。

誰說立了功就一定要賞的?國朝可沒這個規矩。

給你賞,那是恩賜。

不給伱賞,那是尋常。

不光國朝了,自漢以來都是如此。

軍功封侯是少數,大部分人立了功並無賞賜,因爲廝殺是你的本分。

從地裡召集起來的農夫,荒廢了家裡的田宅,罷遣回家之後,有什麼賞賜?

戰死之後,誰給撫卹?

所謂羽林遺孤才幾個人?做做樣子罷了。

而且,做樣子也做不到你身上,你什麼身份?戰死後遺孤也配當羽林郎?

身份,這是一道看不見但明白無誤地擺在那裡的天塹。

能讓他們這些最底層的廝殺漢脫穎而出當上官,那簡直是再生父母。

這種好事,一般只有在亂世開啓、新朝建立的時候纔有可能出現。

唔,新朝建立……

每個人都若有所思,甚至慢慢滋生了更大的野心。

僕人將酒食端了上來,每人都有份。

邵勳見了,笑道:“走,去院中一起吃酒,與爾等同樂。”

衆人轟然應諾,跟在邵勳身後,畢恭畢敬。

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神速(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三十章 勤王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九十九章 辦公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四章 攤子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一章 縣令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軍神速(下)
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神速(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三十章 勤王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九十九章 辦公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四章 攤子第六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一章 縣令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業?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軍神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