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章 通過了嗎

荊湖卷 684章 通過了嗎?

什麼?張居正臉色一沉,饒是他老成謀國,此時連呼吸都濁重了兩分,沉聲道:“爲什麼小處對、大處錯,你且說來。”

秦林連珠炮似的道:“誠然統一貢賦徭役有利於中小農戶和無地農民,但是歸併之後的納稅,仍然是盯着田畝,但東南沿海許多商人富甲一方,名下卻沒多少田畝,陝西、河南等地田地貧瘠,卻仍要徵收大筆稅賦,這公平嗎?試問張太師,是計畝徵稅合理,還是計財徵稅合理?朝廷總講重農抑商,重農究竟是指重視農業,還是指重重的收農稅?抑商,收很輕的商稅,卻用禁海和別的辦法限制民間行商,由權貴把持貿易,這就叫抑商?”

“你、你是說增加商稅、減低農稅?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連張居正這麼沉毅果決之人,捧着茶碗的手也是一抖,潑出了幾滴茶水。

正如秦林所說,統一的貢賦徭役,着眼點仍然是田畝,仍然是農業,而完全不涉及商稅。

精明強幹如張居正,就看不到商業能夠提供的大筆稅賦嗎?當然不是,招撫五峰海商、新開海禁,杭州港每年增加的商稅銀子都是幾十萬兩,他親自操辦,不可能不知道。

關鍵在於阻力,即使是獨掌朝綱的張居正,想增商稅也談何容易,因爲這時候大部分地區的大宗商品交易,都已被權貴集團把持,而這些權貴裡面有不少都是張居正的政治盟友,他推行新政已經得罪了很多勢力,如果再加商稅,引起的反噬,連首輔太師也唯恐難以應對。

譬如方逢時、王崇古爲什麼積極推動俺答封貢?只因他倆和晉商關係匪淺,只要實現封貢,開放長城沿線的邊貿,三晉商人便能獲得極大的利益,方、王不遺餘力的執行封貢政策,固然有利國利民的一面。但和這點也不能說沒有關係。

秦林在杭州之所以開放海禁,徵到大筆商稅。乃是打掉了官商勾結的海鯊會的結果。但全國有多少個“海鯊會”,都能打掉嗎?朝中大臣。甚至江陵黨的盟友。又有多少是方逢時、王崇古這樣的,增加商稅,他們會贊成嗎?要知道,正德、嘉靖都曾派太監出去收礦稅,也都毫不例外的被士林清流們罵成“與民爭利”,以帝王之尊,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

想到這裡,鐵腕宰相張居正的心底,也涌起了幾許虛弱無力的感覺。不過他心性堅毅,很快就擺脫出來,把臉一虎:“秦林,別以爲提出來就能過關,知其然還得知其所以然,你能徵到商稅嗎?又有誰能獨立於地方官府之外,切實將商稅徵到中樞?”

秦林笑着挺了挺胸,今天他穿的一身飛魚服,胸口的飛魚補服在燈火之下顯得格外燦爛。

“你是說……錦衣衛?”張居正瞪大了眼睛。

秦林點了點頭。

明朝稅制是在初期農業化背景下制定的,重視農稅、忽視商稅,到了商業高度發達的中後期,就很不合適了。但此時士林清流、地方豪強已經形成了合力,只要加商稅就是改變祖制、就是與民爭利,依靠地方官府根本徵不起來,就算張居正的一條鞭法都沒這麼大威力。

這樣一來,財政積重難返。到了明朝末年油盡燈枯的時候,當時全國上下真的湊不出一筆軍費嗎?不!崇禎連五萬軍費都湊不出,臣子們也一個勁兒哭窮,闖王入京卻從權貴府邸“拷掠”出幾千萬銀子,清兵南下,更是從江南的地主和富商家中搶走了遠勝大明國庫的財富。

從正德到嘉靖再到後來的皇帝,不是沒看到這種制度的弊端,他們的辦法都是派太監出去,做礦監、做稅監收錢,但徵收範圍只限於幾處關卡、幾座礦山,並且總被清流指責爲閹黨殘虐害民,效果不佳。

在和徐文長商議的時候,秦林結合後世國稅、地稅分列的辦法,提出以地方官府徵收農稅,錦衣衛徵收商稅的想法,徐文長大爲讚歎,並在細節上予以增補修改。

比起臨時派出的礦監、稅監,錦衣衛是朝廷常設的機構,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小旗遍佈全國各地,擁有足夠的武力對付抗稅的地方豪強,又獨立於州縣行政體系之外、不受地方挾制……靠,只要給予徵稅權,不就是武裝加強版的國稅局嗎?

張居正聞言渾身劇震,他當然不知道幾百年後的國地稅分置,但聽秦林一說,很快就明白了這個辦法的優劣利弊。

“且不談朝中怎樣才能通過錦衣衛徵商稅的決定,單單是這個辦法本身,”張居正頓了頓,眼睛也眯了起來:“錦衣衛本有查緝奸邪惡逆之特權,武裝也與軍隊相類,若再掌握財權……”

秦林又挺了挺胸脯,“所以必須用忠心耿耿、與陛下君臣相得的大臣,來掌管錦衣衛。”

這廝臉皮厚到家,所謂忠心耿耿的大臣,就是指他自己吧!

張居正忍俊不禁,心道你也不見得有多忠心,前面這條已讓他有了意外的收穫,便催促秦林說第二點,改各類實物徵稅爲徵收白銀的問題。

“全部徵銀當然是個好辦法,原來徵收糧食布匹什麼的,儲存運輸都麻煩,品質檢驗和調撥也成問題,現在全徵銀子,朝廷用銀子發官俸軍餉、買糧食布匹都方便,”秦林先讚了一通,張居正自是急不可待的等他說弊端,果不其然到這裡秦林就再次話鋒一轉:“但是,銀子是從哪兒來的,張太師您知道嗎?”

銀子當然是煉礦煉出來的,張居正幾乎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畢竟他心思極爲機敏,很快領會了秦林的意思,驚道:“啊,老夫明白你的意思了!中國產銀不多,唐宋直到國朝初年銀子都很少,民間交易只得用銅錢、紙鈔,是近百年來走私、海貿,東西兩洋的銀子流入,市面上才銀兩充斥的。”

中國古代一直以來,銀子都不是主要貨幣,因爲古代國內的銀礦產量很低,在商業發達的宋朝,就因貴金屬貨幣的不足,催生出了人類史上第一張紙幣——它仍是以銅錢爲結算單位的,而不是銀兩。

明朝的銀子也不是某一天就突然多起來的,而是隨着對外貿易的增加,中國瓷器絲綢海量出口,日本白銀和西方殖民者從美洲得到的白銀大量流入,日復一日積累起來的,這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五峰海商對這一點非常清楚,秦林和金櫻姬交談又結合後世的印象才得出結論,同時如果不是秦林特意提起,就算張居正也不會刻意去想。

張居正何等人物,只要想起來立刻就明白了其中弊端,他拈着鬍鬚沉吟道:“不妥,實在不妥,銀子雖方便,卻大部分要由外藩輸入,貨幣之權乃國之至重,假手外人總爲不妥……可用銅錢交易極不方便,發紙鈔百姓又不肯相信……”

秦林賊眉鼠眼的進言:“小侄聽五峰海商說,東瀛有銀山,銀子產量極多,呂宋島亦有大銀礦,本是土人產業,近來被佛郎機人霸佔,另外南洋諸國產香料,運去西洋就能換大筆銀子。”

張居正越發驚訝,天朝上國的理念讓他不敢苟同,睜着眼睛道:“秦賢侄,你是說?”

“搶唄,”秦林撇撇嘴,“咱們不搶,遲早也得被西洋人搶了,自打馬六甲城被西洋人佔領,咱們大明朝在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幾十號朝貢藩屬,還不都成了西洋人的囊中之物。”

這、這怎麼行?張居正一個趔趄,咱講的是富國強兵、內聖外王,就算是鄭和下西洋,也沒去搶別人家的東西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秦林壞笑着露出一口白牙,“所以聖人都說了,滿天下的好東西,都可以是咱們的。”

得,秦林嘴裡聖人都成劫道的了,張居正無可奈何的揮揮手:“罷了,讓老夫再想想,你這些離經叛道的話,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再不許告訴第三個人。”

本來考秦林的,張居正卻有種自己反被考到的感覺,啼笑皆非之餘,他打點起精神,鄭重的瞧着秦林:“老夫知道你與衆人不同,告訴我,你對大明朝的忠心究竟到哪一步?”

秦林也不瞞這位老丈人,直抒胸臆:“在小侄心中,關於忠誠的理解和亞聖孟子相同,民貴、社稷次之、君最輕。”

張居正怔怔的把秦林瞅了半晌,最後長出一口氣,似乎做出了某項重大的決定,背轉身就朝外走,走了三步又回頭:“怎麼還不跟上?”

啊,這是考校通過了?怎麼沒提紫萱下嫁的事情?秦林一頭霧水的跟在後面。

走到各位客人歡宴的正廳,張居正的臉色似乎紅了許多,酒意也發作起來,和各位來賓大聲說笑,還一反常態的和李幼滋講了兩個帶點色的笑話,惹得衆位賓客歡聲笑語不斷,秦林待在旁邊,不曉得張太師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有心人就注意到,秦林是和太師一塊兒出現的,難道傳言是真的,太師會把獨生女兒嫁給他做平妻嗎?不可能啊,平妻只是民間稱呼,朝廷和律法都視爲妾室,以堂堂太師之尊,怎麼可能把女兒嫁給人做妾?莫說秦林剛晉升太子少保,就算是一鎮親王,怕也不能呢!(未完待續)

693章 夫人也破案257章 天意難測293章 強強聯合347章 隆中對312章 夜御十女1022章 阿瑜陀耶120章 居心不良881章 龍虎交匯171章 微服偵查546章 隱藏十年的真相142章 火燒燕子磯310章 掣電槍七十一章 秦林的告誡498章 劫持人質434章 朱堯媖的要求657章 秦一槍890章 師法老泰山127章 指紋顯影245章 以牙還牙1120章 三心二意480章 幕後黑手837章 魂斷友恭橋1041章 兒歌三百首459章 長官施恩不望報558章 敢惹我老婆337章 新婦回門187章 完璧歸趙200章 心證513章 軍營見聞954章 效命督主208章 劉一儒的小算盤691章 有所不爲923章 做個好人313章 新官來了1017章 報答和報復192章 逆推278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448章 好大的竹槓124章 秦林的詭計200章 心證八十八章 心理攻勢896章 霍家的悲劇1005章 獨斷專行796章 騙廷杖948章 技止此爾920章 秦林的新職務753章 自作孽411章 師爺鬥師爺1121章 反其道而行之133章 隔代遺傳第8章 青蒿893章 要命的奏章第11章 班頭370章 叩見太后822章 蘿莉控去死242章 島津家的陰謀1125章 風雲匯聚748章 智者千慮155章 張紫萱的憤怒977章 執迷148章 金櫻姬的圖謀654章 漢奸毒計919章 都門潛流939章 宮女之死429章 舉賢薦能212章 不同之處199章 雨花臺女屍案954章 效命督主第17章 黃連祖147章 臨時工威武277章 已死的相關人305章 死亡訊息一零四章 隔江有耳518章 不合理的邏輯593章 拉人下水568章 形勢複雜296章 海上血案528章 莫名其妙212章 不同之處757章 這是高倍的535章 誤會198章 揍他丫的176章 案情輪廓764章 失手被擒1067章 一騎絕塵975章 牽機藥281章 束手就擒778章 抉擇536章 李建方的野望338章 元宮奇珍1077章 真假藥方319章 竟是誰家之天下158章 得理不饒人748章 智者千慮第19章 骨骼清奇474章 酸酸甜甜538章 查到皇帝頭上大章771章 奔赴京師七十三章 眉筆379章 各自念拳經
693章 夫人也破案257章 天意難測293章 強強聯合347章 隆中對312章 夜御十女1022章 阿瑜陀耶120章 居心不良881章 龍虎交匯171章 微服偵查546章 隱藏十年的真相142章 火燒燕子磯310章 掣電槍七十一章 秦林的告誡498章 劫持人質434章 朱堯媖的要求657章 秦一槍890章 師法老泰山127章 指紋顯影245章 以牙還牙1120章 三心二意480章 幕後黑手837章 魂斷友恭橋1041章 兒歌三百首459章 長官施恩不望報558章 敢惹我老婆337章 新婦回門187章 完璧歸趙200章 心證513章 軍營見聞954章 效命督主208章 劉一儒的小算盤691章 有所不爲923章 做個好人313章 新官來了1017章 報答和報復192章 逆推278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448章 好大的竹槓124章 秦林的詭計200章 心證八十八章 心理攻勢896章 霍家的悲劇1005章 獨斷專行796章 騙廷杖948章 技止此爾920章 秦林的新職務753章 自作孽411章 師爺鬥師爺1121章 反其道而行之133章 隔代遺傳第8章 青蒿893章 要命的奏章第11章 班頭370章 叩見太后822章 蘿莉控去死242章 島津家的陰謀1125章 風雲匯聚748章 智者千慮155章 張紫萱的憤怒977章 執迷148章 金櫻姬的圖謀654章 漢奸毒計919章 都門潛流939章 宮女之死429章 舉賢薦能212章 不同之處199章 雨花臺女屍案954章 效命督主第17章 黃連祖147章 臨時工威武277章 已死的相關人305章 死亡訊息一零四章 隔江有耳518章 不合理的邏輯593章 拉人下水568章 形勢複雜296章 海上血案528章 莫名其妙212章 不同之處757章 這是高倍的535章 誤會198章 揍他丫的176章 案情輪廓764章 失手被擒1067章 一騎絕塵975章 牽機藥281章 束手就擒778章 抉擇536章 李建方的野望338章 元宮奇珍1077章 真假藥方319章 竟是誰家之天下158章 得理不饒人748章 智者千慮第19章 骨骼清奇474章 酸酸甜甜538章 查到皇帝頭上大章771章 奔赴京師七十三章 眉筆379章 各自念拳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