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3章 要命的奏章

荊湖卷 893章 要命的奏章

紫禁城東南角的文淵閣,坐北面南,上下兩層,面闊六間,兩頭山牆青磚砌築直至屋頂,黑色琉璃瓦頂,綠色琉璃瓦剪邊,式樣簡潔素雅,便是內閣輔臣辦公之處,大明朝政中樞之所在,。

終大明一朝,文臣到此便是頂峰。過去的幾十年裡,多少名臣巨擘在此指點江山,身處文淵閣,北望帝闕皇極殿,與紫禁城東北角的司禮監分庭抗禮,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乾坤如畫任我揮灑!

然而伴君如伴虎,朝堂傾軋如風刀霜劍嚴相逼,誰又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文淵閣是高處不勝寒的羣山之巔,也是激流涌動的漩渦中心,多少英傑的豪情壯志在此黯然魂消,或貶謫出京,或告老還鄉,餘生中回顧記憶中已褪色的京華煙雲,心頭只剩下幽然一嘆。

萬曆十一年秋,繼徐階、高拱、張居正、張四維等等名臣之後,文淵閣又迎來了新的主人,原籍南直隸蘇州府,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狀元及第的申時行申汝默,!

只不過這一位和前輩諸君大異其趣,高拱、張居正等輩,哪個不是手腕強硬精通權謀?就連兩面三刀的張四維,也頗有點勾踐臥薪、韓信忍辱的遺風,獨獨到了申時行,行事則多謀少斷、爲人則兩面討好,朝野有心人盡皆拭目以待,從此朝堂政局恐有別於前代……

申時行自十里長亭歸來,第一次以首輔身份來到文淵閣之時,何嘗不是心潮澎湃。早已熟悉的建築,似乎都變得鮮亮些了,一種新鮮的感覺讓他在門口稍有躊躇,不過僅僅轉瞬之後,他微笑着舉步,輕輕邁過了那道無數讀書人窮盡一生也無法跨越的門檻!

餘有丁、許國緊隨其後,分別在各自的座位落座,餘有丁從三輔升次輔。地位實際上沒什麼變化,依舊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新入閣的許國則灑脫隨性得多,時不時和閣中辦事的官吏隨員說兩句笑話,看似輕鬆寫意。

兩位閣老爲各自書案上堆疊的奏章做着票擬,所涉事體稍大或者處理略有疑難的,必定請教申時行,煩請首輔老先生來拿主意。

內閣辦事隨員官吏也像往常那樣進進出出。聯絡六科、六部,將情況火急的奏章遞入,將完成票擬、需要及時處理的奏章送往司禮監等待批紅,端茶送水,噓寒問暖……

一切都顯得那麼有條不紊。

殊不知平靜的水面之下早已暗流涌動,餘有丁故作老成、許國瀟灑隨性,其實翻開每一本奏章時都提心吊膽,仔細看看貼着的籤條不是顧憲成的名字,這才舒口氣。慢條斯理的翻開處理。

那一本不得了,羅織罪名、盡起大獄,多少人要倒黴去職。多少顆腦袋要落地?只怕不壓於一年前扳倒馮保、盡謫江陵黨諸大臣的架勢!無論誰接到都是個燙手的山芋,不,簡直就是一顆點燃了的震天雷,!

餘有丁是拿定主意明哲保身了,張四維也沒給老夫萬兩黃金,秦林也不曾和我有殺父之仇,何苦攪合進來惹得一身騷?

許國更是新晉的閣臣,資歷還淺得很,哪裡敢接這顆定時炸彈?說不得,天塌下來高個子頂。不管顧憲成這份奏章從誰的書案上冒出來,票擬的事情,都還是煩請申大首輔親筆罷!

奔走忙碌的內閣辦事隨員,更是人人留了七八個心眼,時不時偷眼瞧瞧三位輔臣堆滿了奏章的書案。再看看閣老們的神情變化,稍微一點點動靜便會引得他們支起耳朵——定國公府、司禮監、儲秀宮、東廠錦衣衛、六部九卿三法司科道言官,不知多少雙眼睛盯着文淵閣,不知多少隻耳朵等着這裡的內線傳出消息!

唯獨衆人矚目的焦點,新任首輔申時行還是一副溫文儒雅的溫吞水樣子。不慌不忙的翻開一本本奏章,仔仔細細的逐字逐句讀了,到了文理精深詞句淑麗之處,還要搖頭晃腦的吟哦一番,最後才提起極品湖州紫毫筆,在呵氣成水的端硯上飽蘸徽州松煙墨,落筆便是漂亮的臺閣體小楷。

見申時行這番做派,那些拿了定國公府或者儲秀宮大筆銀子的內線,就一個個急得百抓撓心,還不得不佩服一句:申老先生每逢大事有靜氣,不急不躁,淵停嶽峙,真乃宰相風度!

文淵閣外面,又是另一番場面,張小陽和張尊堯各據一方劍拔弩張,各自都有一羣擁躉。

儲秀宮派來的順公公地位超然,什麼也不說,只是冷眼旁觀,卻也有不少宦官走馬燈似的接連過來拍他馬屁,鄭貴妃專寵六宮,手下奴才自然水漲船高。

“申時行申老先生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所有人心頭都存着這麼個疑問,在謎底揭曉之前,誰也猜不準。

日頭漸漸偏西,永樂大鐘的渾厚鐘聲遠遠傳來,眼看到了內閣下值回家的時間,可文淵閣中除了正常的文牘出入,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閣外衆人奇怪,身處閣內的何嘗不是?

看看申時行依然雲淡風輕,許國性子直些,幾番開口欲言又生生憋了回去;深知老同學爲人的餘有丁卻眉心微動,似乎想到了什麼。

“唔?”申時行再取過一本奏章時,發出了驚訝之聲。

來了!餘有丁、許國頓時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不料申時行笑笑,接下來一句卻是:“咦,山西巡撫出缺,吏部奏章上來都有兩個月了吧,都察院吳君澤這才薦了張公魚,真可謂後知後覺了。”

嘉靖年成例,督撫大員須由九卿會推,到了萬曆年間,張居正執政以來內閣權勢日重,有九卿推舉,內閣就可直接票擬了。

君澤是吳兌的字,時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正是九卿身份,他和僉都御史張公魚交好,而張公魚就是申時行的得意門生,既然申老先生這麼說,餘有丁和許國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餘有丁心頭巨震,瞬間腦中轉過了千百個念頭。臉上仍是雲淡風輕的笑容,思忖片刻,話裡有話的道:“張都堂爲官清正廉潔不畏豪強,身負海內清流之望,在地方任親民官也頗有建樹,出外爲朝廷守牧一方,正是極好的人選。”

申時行看了餘有丁一眼,點頭笑了笑。餘有丁這老同學也是個人精,點明不畏豪強四字……這番,承他的情吧!

許國一直在翰林院、詹事府,新近才入閣的,此時見事比兩位老狐狸那還差了一層,心頭暗笑那張公魚家世豪富,申閣老不知受了他多少孝敬,才替他謀一地巡撫的職位?不過張某人已是僉都御史,升一級以副都御史銜出任巡撫。也是符合規矩的。

那些各方勢力安插在文淵閣內外的眼線,卻沒多留意這道奏章,巡撫雖然算得上封疆大吏,。但紫禁城裡頭個個眼高於頂,也就不覺得一個三品巡撫有多了不起了,畢竟各家許的銀子,都是讓他們盯住顧憲成那本奏章的。

申時行將這本奏章與之前票擬好的許多本放在一起,招來跑腿的隨員,手指頭在這疊奏章上拍了兩下,吩咐道:“都是要緊的,從速送去司禮監!”

張居正做首輔時,申時行就是三輔了。自然在內閣裡招攬了幾個心腹,這隨員早已受過叮囑,此時心領神會,接過奏章就朝外頭走。

隨員捧着奏章剛剛出門,張小陽和張尊堯就爭先恐後的擠上來:“有沒有吏部顧某人的奏章?”

順公公面子上不動聲色。其實也支楞起耳朵聽着動靜。

“沒有,”隨員搖搖頭,把一疊奏章攤開請他們看。

衆人再一次失望,除了顧憲成那本,他們對別的奏章沒有半點興趣。

過去一炷香的時間。紫禁城東北角司禮監幾乎完全相同的重演了這一幕,張鯨張誠的心腹一擁而上,七嘴八舌的問有沒有吏部顧郎中的奏章。

“諸位公公,委實沒有,”隨員很老實的答道,順手把奏章遞給位列第一的秉筆太監張誠,飛快的使了個眼色。

張鯨眼中寒光閃爍,這傢伙老奸巨猾,心念電轉,用力將桌子拍了拍:“拿來咱家過目!”

“哼!”張誠冷哼一聲,畢竟對方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也不好硬爭,只好將奏摺摔在桌上,任由張鯨的心腹接過去,一顆心卻提到了喉嚨口。

大明朝幅員萬里,中樞需要處理的事務何等龐雜,這裡就是三十幾本奏章,張鯨一本本看過去,不是哪裡說有災請賑濟,就是文官狗屁倒竈的打嘴仗,或者邊關將帥請糧請餉,某省缺了某官,某地的土司又鬧起來……

張鯨今天格外勤勉,不知道看了多少奏章,這時候早已疲憊不堪,一目十行的看過去,見確實沒有顧憲成的彈章,心下不免異常失望,沒精打采的重新坐回位置,喝口熱茶,懶洋洋的閉上眼睛:“咱家乏了,先假寐一會兒罷,!”

張誠心頭冷笑,他是秉筆太監,便將奏章取過來批紅。

明朝內閣大臣的建議是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稱爲“批紅”,只不過大部分時候皇帝只批幾本最緊要的,其餘都由司禮監太監代筆。

萬曆擊倒江陵黨,剛開始親政時,倒也勤快了幾天,每本奏章都親自批紅,還不到一年就懶惰下去,也像前代皇帝那樣只象徵性的批個兩三本,其他都由司禮監太監代勞了。

張誠提筆批紅,從高拱時代開始,內閣就壓過司禮監一頭,此時他無非按票擬照抄一遍,就這般也花了半個時辰。

別說太監不幹正事兒,抄書也挺費體力的,張誠站起來伸了伸懶腰,就準備把奏章交給張鯨用印。

“小德子,都把印用了吧,申閣老升首輔第一天,這個面子是要給的,”張鯨閉着眼睛突然來這麼一句,原來他並不曾真的睡覺,聽着動靜呢!

饒你奸似鬼,也得喝秦少保的洗腳水!張誠肚子裡暗笑,將奏摺遞了過去,由張鯨的屬下一一蓋印。

候批紅髮下,用關防掛號,然後發中書舍人寫軸用寶,便是朝廷明詔,六科給事中有封駁之權,不過近來封駁之事已經很少,更何況張公魚乃科甲出身,清流中名聲極好,又在都察院廣結善緣,而都察院那幫子都老爺從來和六科給事中穿一條褲子。

張鯨閉目假寐,看似悠閒自在,心頭納悶不已,顧憲成那道奏章,怎麼還沒票擬過來?太陽都快落山了……

“呼~~”文淵閣中,申時行長長的伸了個懶腰,又捶了捶後背,自嘲道:“申某真不是做這首輔的材料,往日見江陵相公、鳳磐相公日理萬機猶有餘暇,申某坐這半天,已然腰痠背疼啦,。”

許多隨員官吏就暗笑不迭,申老先生每本奏章都搖頭晃腦的吟哦一番,票擬的字也要一筆一劃的臺閣體小楷,這樣搞恐怕累死了也做不完呢!

“罷了,明日再來,”申時行將奏章一推,抖了抖袖子,招呼兩位同僚:“餘年兄,許老弟,咱們走吧!”

餘有丁心頭有了計較,自是無有不遵。

這就離開了?那道奏章……許國心神微震,看着申時行似笑非笑的臉,忽然若有所悟,看看申時行已走遠,他臉色變幻不定,終於跺了跺腳,緊緊的追了上去。

顧憲成的奏章到底在哪兒?三位輔臣剛走,隨員書辦們就全都擠進了暖閣,七手八腳去翻那些還沒處理完的奏章。

沒有,沒有,全都沒有!上百本貼着條子的奏章,就是找不到顧憲成的名條!

衆人大眼瞪小眼,一個個莫名其妙,秦林倒不倒臺他們不關心,可事情弄成這個樣子,到底該怎麼和各自背後的主子交待?奏章又到哪裡去了?

午門外,三位輔臣拱手作別,上轎各自離開,約好晚上換下這身公服,再到申時行府上慶賀。

綠呢大轎放下了轎簾,申時行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從寬大的袖子取出一份奏章,赫然貼着顧憲成的名條!

首輔申老先生把奏章捏在手裡,眼前浮現出張四維、顧憲成得意的臉,終於他冷笑一聲,慢慢的、慢慢的將奏章撕成了碎片!(未完待續)

437章 白象殺人事件820章 拯救加拉夏392章 雌雄對決434章 朱堯媖的要求980章 義不受辱890章 師法老泰山959章 可怕的胎教598章 空翻蝶1103章 最後一搏871章 驚現疑點953章 東廠爭鋒858章 泛舟渡河868章 一箭穿喉355章 收購折俸773章 託付927章 重回帝闕144章 無所遁形1035章 摩擦痕跡346章 南鎮撫司260章 單刀會824章 波塞冬號113章 溺死手套402章 戚帥威武127章 指紋顯影713章 混戰595章 她好我也好738章 指鹿爲馬377章 在劫難逃985章 施甸施甸794章 天命易鼎402章 戚帥威武492章 水井藏屍1143章 清君側318章 試看今日之城中456章 象拔的怨念978章 花粉癬889章 各打小算盤498章 劫持人質六十章 端倪初現727章 尋訪春桃九十六章 大獲成功706章 砸傷和割傷六十八章 巧計尋蹤415章 帝師鈞旨757章 這是高倍的808章 三塊碎屍590章 不解之緣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639章 宣撫欽差337章 新婦回門244章 鬼子的隊伍313章 新官來了793章 國祚1019章 愚蠢的問題940章 開始偵訊953章 東廠爭鋒451章 徒手格象秦長官524章 獻俘564章 嚴清的逆襲129章 打臉要打狠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六十三章 有房一族743章 錢之惑五十章 蓮花烙577章 燈神穆先生675章 買一送一664章 創傷後應激反應670章 牽線木偶426章 狗急跳牆324章 幾番搓磨288章 救星到了927章 重回帝闕612章 鋸頭成癮秦長官363章 怕你不倒黴194章 一擊斃敵322章 得償所願四十七章 指揮使的怨念1097章 案情模擬969章 訟棍出馬第22章 生活反應九十五章 辨血追蹤125章 當街殺人530章 呂桂花之死331章 陰差陽錯648章 血型之辨151章 被隱瞞的真相789章 請戰289章 老友重逢591章 陰差陽錯951章 推他一把758章 竹實的提示六十八章 巧計尋蹤762章 甕中捉鱉893章 要命的奏章663章 缺失的抵抗傷836章 第四起命案877章 恭候多時1020章 滅此朝食六十五章 升官發財1022章 阿瑜陀耶
437章 白象殺人事件820章 拯救加拉夏392章 雌雄對決434章 朱堯媖的要求980章 義不受辱890章 師法老泰山959章 可怕的胎教598章 空翻蝶1103章 最後一搏871章 驚現疑點953章 東廠爭鋒858章 泛舟渡河868章 一箭穿喉355章 收購折俸773章 託付927章 重回帝闕144章 無所遁形1035章 摩擦痕跡346章 南鎮撫司260章 單刀會824章 波塞冬號113章 溺死手套402章 戚帥威武127章 指紋顯影713章 混戰595章 她好我也好738章 指鹿爲馬377章 在劫難逃985章 施甸施甸794章 天命易鼎402章 戚帥威武492章 水井藏屍1143章 清君側318章 試看今日之城中456章 象拔的怨念978章 花粉癬889章 各打小算盤498章 劫持人質六十章 端倪初現727章 尋訪春桃九十六章 大獲成功706章 砸傷和割傷六十八章 巧計尋蹤415章 帝師鈞旨757章 這是高倍的808章 三塊碎屍590章 不解之緣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639章 宣撫欽差337章 新婦回門244章 鬼子的隊伍313章 新官來了793章 國祚1019章 愚蠢的問題940章 開始偵訊953章 東廠爭鋒451章 徒手格象秦長官524章 獻俘564章 嚴清的逆襲129章 打臉要打狠八十五章 玄都兜率火六十三章 有房一族743章 錢之惑五十章 蓮花烙577章 燈神穆先生675章 買一送一664章 創傷後應激反應670章 牽線木偶426章 狗急跳牆324章 幾番搓磨288章 救星到了927章 重回帝闕612章 鋸頭成癮秦長官363章 怕你不倒黴194章 一擊斃敵322章 得償所願四十七章 指揮使的怨念1097章 案情模擬969章 訟棍出馬第22章 生活反應九十五章 辨血追蹤125章 當街殺人530章 呂桂花之死331章 陰差陽錯648章 血型之辨151章 被隱瞞的真相789章 請戰289章 老友重逢591章 陰差陽錯951章 推他一把758章 竹實的提示六十八章 巧計尋蹤762章 甕中捉鱉893章 要命的奏章663章 缺失的抵抗傷836章 第四起命案877章 恭候多時1020章 滅此朝食六十五章 升官發財1022章 阿瑜陀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