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斷人財路

京師裡做生意的,誰不找個靠山,投靠過去,以逃避朝廷賦稅。鄭國寶這無敵大隊一出,京師裡商販全都倒了運,那些投靠勳貴的還好。鄭國寶給武功勳貴、宦官內相面子,不去動他們。可是投靠文官的商家就全都倒了黴,該交的錢一分不能少,自己投靠後,老闆沒能保護自己,這商家的怨言自然就多了。

這且不說,當初萬曆曾招鄭國寶問對。由於是親戚問答,也沒那麼多顧忌,鄭國寶明言我大明之弊不在於兵將不堪用,不在於器械不精,不在於城郭不固。在於錢糧不足,在於政令不通。而要想錢糧充足,就得薅羊毛。要薅羊毛,一是文官、二是士紳、三是鹽商。這三家的羊毛薅下來,便足夠大明國用充足,不受錢糧所累。另者便是要攤丁入畝,火耗歸公,賦稅上定要均勻,不能重北而輕南。

朝廷上有了錢,就能不怕開支,大量製造快槍、重甲,也能保障邊軍的軍餉,不至於短缺。而當兵的有了軍餉,打仗便有精神,任是虜賊、女直,全都不放在眼裡,到那時自然能保大明江山千秋萬世。

再者今日朝廷說是,必有一干人等出來說非。朝廷說非,這幹人就出來說是。指手畫腳,浪言欺君。口內雖有千言,胸中並無一策,只知破壞不懂建設,只知反對,卻無章程。似這等人在朝一日,於我大明便無分毫好處。

鄭國寶之所以說這些,在於他穿越後也發現,這個大明,與他所知的那個大明,並不完全一樣。

比如說,這穿越者視爲大殺器的燧發槍,大明朝已經完全能夠製作,只是受制於費用,產量有限而已。在薊遼防線那,還修着菱堡,至於說長槍方陣等等,更是地方的軍兵都操練的普通技藝,拿不出手。你要是拿這個當法寶,那就純屬自己找抽臉。

再者,這海禁,按說原本歷史上,雖然有隆慶開關,可他駕崩後這朝廷就不怎麼顧海貿,白白便宜了海商。可是如今大明朝月港市舶司照常開張,而且還是個一等賺錢的衙門。

至於土豆、玉米、白薯這些大殺器般的東西,在大明也不難見到。只是這些玩意,卻沒有想象中那麼神奇,產量也沒高到那個地步。幾條常見通道一堵死,他能想到的,就只剩下收稅和收權了。

他這建議很得財迷妹夫萬曆的歡心,郎舅兩個甚是相得,但卻不料消息被人泄露出去,大明朝那些仁人君子們頓時便炸了營,無不恨鄭國寶入骨。收稅?你難道不知道,你這一收稅,就是讓我們從口袋裡往外掏錢麼?

後來那無敵大隊一出,這幫文官知道,那些話怕不是說着玩的。更有幾個嘴賤的言官,上本彈劾,結果被大漢將軍的廷杖活活打死。那些出名刺頭文官的家裡,還派了錦衣衛,說是保護安全。可是任誰家住進去一羣面目可憎,舉止粗鄙的錦衣軍漢,誰也不高興啊!

正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鄭國寶雙手沾滿文官父母的鮮血,與一干清流,結下無數殺卻雙親之仇,這累累血債,如何能放過?因此這些飽讀詩書,深知禮儀,大明朝人品最好的君子們,無不欲將鄭國寶食肉寢皮,方解心頭之恨。若不是缺少楊升庵那等首領人物,怕不早就去效法孔聖人誅少正卯了。這次得了機會,如何能夠放過?直將鄭國寶比做那萬通,江彬,請求天子必須嚴辦。

好在皇貴妃也極有手段,她的小兒子朱常治剛剛夭折,她身體和心情都不大好。再一趕上這事,更是雪上加霜。索性使出小女人的性子,哭鬧起來,扯亂青絲抓破芙蓉面,跪求皇帝將自己一門盡除,趁了外臣的心意。萬曆皇帝聞不得這河東獅吼,只得伏低做小,好說歹說,纔算把愛妃哄的有了些笑模樣,心裡一塊石頭纔算落地。

至於那嵩山派奇襲衡山的事,鄭貴妃隨口說了句:“鎮嵩軍是些什麼根底,萬歲又不是不知道,想必是窮的狠了,想去架票發筆橫財。被我堂哥攪了好事,便要來亂咬,萬歲若是信他們的話,我們一家便是勾結魔教的妖人。還是快快殺了,免得禍亂宮廷。”

萬曆只得又陪着小心說好話,哄愛妃高興。他在母親那剛捱了一頓數落,李太后看鄭貴妃向來不順眼,連帶着看鄭國寶自然也就不順眼,便讓皇帝要從嚴處置,殺一儆百。可是如今的萬曆早已親政,再被母親指手畫腳,心裡未免有幾分不悅。又在夫人這捱了一通排頭,如同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讓這萬民之主甚是憋屈。

大明朝雖然沒有踢貓效應這個詞,但是找個比自己弱的撒火,這種本能萬曆還是具備的。他找的貓,就是東廠的督公張鯨。先是把張鯨叫來劈頭蓋臉一通臭罵,接着就又恨上了鎮嵩軍,要不是這幫人賊性不改的去架票,能讓我受這個氣麼?當先便要選派御史前去查一查,這幫人到底是否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說來這鎮嵩軍的根基,原就是一羣趟將,首領王天縱乃是伏牛山雲巖寺的僧兵出身,後來與一干兄弟拉桿子架票開圍子,很是闖出些名頭。又趕上河南、陝西鬧災荒,河南的土地有許多是佛田,收不上賦稅,陝西那裡則也是大多數都是大臣家的田地,不能徵稅。朝內又有一干有良心的文臣上疏,說南方賦稅太重,乞求減免。但是朝廷的總收入是一定的,減免了南方的稅收,就只好加派到北方身上。

既然佛田不能收稅,士紳不好收,只好把稅加到民田頭上,使大批自耕農破產。許多人走投無路,要麼拉桿子做趟將,要麼上山去投杆子,又有關中刀客加入,鬧的河南省內烽煙四起,大小杆子無數。便是朝廷命官,也不敢隨意下鄉。

後來朝廷專程徵發大軍剿匪,把杆子殺了個落花流水,死傷慘重。無數豪傑,被押上斷頭臺一刀了帳。眼看着這些趟將就將被掃進垃圾堆,人道毀滅,就在這時,又有文官出來。說朝廷殺戮太重,有傷天和導致天災頻發,還應以安撫爲主。

恰好當時趕上幾處地震,按照彼時天人感應邏輯,這地震便是皇帝的罪過,要下罪己詔,要檢討自己的過失。後世花旗國的風災,要是讓明朝文人知道,早把觀海同志罵成十惡不赦桀紂之君了。萬曆皇帝敵不住文官們的嘴炮,只好派了人下去招安。

那些趟將本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再打下去就要全軍盡沒,遇到招安這種事,自然沒有不從的道理。因此便紛紛改換門庭,搖身一變,從綠林響馬,變成了朝廷官健。

不過這兩個營頭的鎮嵩軍,錢糧上一向不足,大半糧餉都靠地方自籌補充,因此少不得就做些作奸犯科的事。如今這一查,怕是這支隊伍也就要活到頭了。由於當時朝內局勢穩定,無論是萬曆還是朝中一干大臣,誰也沒想到調查鎮嵩軍將會引來多大的亂子,於這事上都沒太在意,覺得左右是一干強盜,還能怎麼樣?還不是想搓扁就搓扁,想揉圓就揉圓?

鄭國寶的事雖然暫時平息,但是鄭娘娘心裡有數,這事還沒完。劉正風若是落到嵩山派手裡,被拷打出口供來,承認自己是魔教妖人,那自己堂兄娶了他女兒,身上還是擺脫不了勾結魔教的嫌疑。雖然這種嫌疑不至於真要了堂兄的命,可是自己要角逐皇后,自己的兒子要當太子,自己的堂兄需要一門強有力的姻親,這些都不允許堂兄與魔教沾上關係。

第183章 武林盟主第254章 雅集第323章 收徒第163章 毛遂自薦第454章 婁山(五)第238章 援兵第98章 劍掃華陰(一)第356章 滅口第253章 舊恨第105章 慶功酒第190章 合作分成第87章 重回華山第243章 一掃光第81章 一箭雙鵰(二)第291章 預提鹽引第377章 並派(七)第216章 神醫風範第165章 銅錢選帥第484章 尾聲第284章 救兵第94章 傳劍(二)第65章 俠義丐幫第287章 豪俠第85章 一箭雙鵰(六)第348章 審訊(二)第212章 仙女臨凡(二)第441章 東廠(三)第464章 奪關(九)第265章 總壇第95章 傳劍(三)第181章 崔少白第342章 拜堂第12章 魔教來襲(上)第45章 夜戰新野第426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63章 無雙無對第383章 奪帥(二)第114章 風清揚(六)第330章 滅教第301章 忠臣榜第239章 四公子第331章 斷香第2章 設計報冤屈第9章 初鬥嵩山派第298章 改引爲票第165章 銅錢選帥第333章 討魔第226章 鄭娘娘第179章 處置第279章 查抄第228章 朝天闋(二)第265章 總壇第243章 一掃光第168章 投誠(一)第316章 試探第131章 摧枯拉朽(一)第210章 魔頭下落第211章 仙女臨凡(一)第320章 叛徒第239章 四公子第98章 劍掃華陰(一)第319章 反水第63章 無雙無對第91章 佛道之爭第478章 滅播(三)第230章 仗義死節第56章 錯姻緣第483章 滅播(八)第3章 往事如風第295章 觀禮(下)第440章 東廠(二)第416章 評選(一)第257章 莊重禪與吳子玉第149章 金刀無敵第75章 肥羊拱門(上)第172章 出走第38章 楚宗登門第189章 討價還價第330章 滅教第337章 重逢(中)第440章 東廠(二)第418章 評選(三)第104章 塵埃初定第304章 棋子第268章 見世面第382章 奪帥(一)第260章 聲東擊西第99章 劍掃華陰(二)第37章 送臉上門第57章 用心良苦第217章 不給錢就砸第435章 勤王(五)第324章 開壇第307章 投誠(一)第176章 瑞恩斯坦第149章 金刀無敵第111章 風清揚(三)第452章 婁山(三)第11章 風波又起第421章 盟主(二)
第183章 武林盟主第254章 雅集第323章 收徒第163章 毛遂自薦第454章 婁山(五)第238章 援兵第98章 劍掃華陰(一)第356章 滅口第253章 舊恨第105章 慶功酒第190章 合作分成第87章 重回華山第243章 一掃光第81章 一箭雙鵰(二)第291章 預提鹽引第377章 並派(七)第216章 神醫風範第165章 銅錢選帥第484章 尾聲第284章 救兵第94章 傳劍(二)第65章 俠義丐幫第287章 豪俠第85章 一箭雙鵰(六)第348章 審訊(二)第212章 仙女臨凡(二)第441章 東廠(三)第464章 奪關(九)第265章 總壇第95章 傳劍(三)第181章 崔少白第342章 拜堂第12章 魔教來襲(上)第45章 夜戰新野第426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63章 無雙無對第383章 奪帥(二)第114章 風清揚(六)第330章 滅教第301章 忠臣榜第239章 四公子第331章 斷香第2章 設計報冤屈第9章 初鬥嵩山派第298章 改引爲票第165章 銅錢選帥第333章 討魔第226章 鄭娘娘第179章 處置第279章 查抄第228章 朝天闋(二)第265章 總壇第243章 一掃光第168章 投誠(一)第316章 試探第131章 摧枯拉朽(一)第210章 魔頭下落第211章 仙女臨凡(一)第320章 叛徒第239章 四公子第98章 劍掃華陰(一)第319章 反水第63章 無雙無對第91章 佛道之爭第478章 滅播(三)第230章 仗義死節第56章 錯姻緣第483章 滅播(八)第3章 往事如風第295章 觀禮(下)第440章 東廠(二)第416章 評選(一)第257章 莊重禪與吳子玉第149章 金刀無敵第75章 肥羊拱門(上)第172章 出走第38章 楚宗登門第189章 討價還價第330章 滅教第337章 重逢(中)第440章 東廠(二)第418章 評選(三)第104章 塵埃初定第304章 棋子第268章 見世面第382章 奪帥(一)第260章 聲東擊西第99章 劍掃華陰(二)第37章 送臉上門第57章 用心良苦第217章 不給錢就砸第435章 勤王(五)第324章 開壇第307章 投誠(一)第176章 瑞恩斯坦第149章 金刀無敵第111章 風清揚(三)第452章 婁山(三)第11章 風波又起第421章 盟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