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馬車

方纔夏潯和漢王爭這統兵之權時,張輔就已感到左右爲難。

他不想涉入政爭,在皇子爭儲的鬥爭中,他一直努力保持着中立,既然漢王表達了想要領兵的意願,不管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張輔不能跟漢王爭。但是現在夏潯竭力鼓吹由他領兵的好處,他不表態,豈不讓皇上覺得他不願再去安南受苦?

無奈之下,張輔只好硬着頭皮道:“只要皇上一聲令下,臣願立即領兵,平定安南!”

朱棣不置可否地“唔”了一聲,又看向徐景昌和金忠:“你們……怎麼看?”

徐景昌和金忠對視一眼,齊聲道:“臣以爲,打是一定要打的,至於派何人出征,伏惟陛下聖裁!”

徐景昌是鐵定跟夏潯走的,至於金忠,金忠當年在通州做衛指揮,燕王靖難時,他歸附燕王,助世子朱高熾守北平,乃是太子一黨,當然也贊同夏潯的意見。

但是他們都不傻,隨侍聖駕這麼久,還不知道皇帝的爲人麼?如果大家衆口一辭地贊同輔國公的意見,領兵出征的十有八九就是朱高煦了。這事兒,必須得經過一番勢均力敵的爭奪,要讓皇上覺得這人選是他定的,而不是受朝臣們所左右。

朱棣嗯了一聲,身子輕輕一翻,仰躺在榻上,望着帳頂出神。

書房中衆人都不敢再出聲,只是靜靜地等着,過了半晌,朱棣才道:“你們都退下吧,朕再好好想想。楊旭留下,你難得進趟宮,陪朕聊聊天!”

“臣等遵旨!”衆人紛紛站起,施禮退下,朱高煦欲言又止,轉身走到夏潯身邊時,才狠狠瞪他一眼,把袍袖重重地一甩,拔步而去。夏潯輕輕撣了撣袍袖,笑得溫文爾雅。

等衆人都退下了,朱棣把夏潯喚到身邊坐下,自己也翻身坐起,神色鄭重地問道:“文軒,你以爲,對安南,朕當施以何策才最妥當?”

夏潯正色道:“臣仍然認爲,當扶持傀儡,以夷治夷!直接兼併,納而治之,得不償失!”

朱棣微微蹙起了眉頭,夏潯問道:“皇上北伐,逼死本雅失裡,迫降阿魯臺,大獲全勝,爲何不就此將塞北草原納而治之,設立郡縣,反而扶侍阿魯臺,寬待優撫?”

朱棣道:“這還用問麼?在那大草原上設州府流官,叫他們治理誰去?但安南可不是草原大漠,依朕看來,若強要比擬,倒可以用遼東去比。”

夏潯搖頭道:“安南雖然沒有大漠草原,卻有深山大澤,以臣所見,差可比擬北疆草原,而非遼東。”

他靜靜地思索了一陣,說道:“安南自立已近五百年。而五百年前,也是時叛時附,從不曾有一刻安寧。元朝橫行萬國、所向披靡的時候,也僅能屢破其國,而非據而統治。元朝如果非要佔領安南,派駐官吏,能不能做到?當然能!可它爲什麼不這麼做?因爲得不償失!如果是我中原繁榮之地,他們會甘願放棄麼?

皇上,漢王殿下剛纔說的那句話是對的,安南民衆自以非類,心不在朝廷這兒!他們往往思其舊俗,一聞賊起,相煽以附。賊酋所至,輒以供給隱蔽,朝廷在那裡扎不下根!太祖高皇帝說:‘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現在呢,陛下對安南民衆優容有加,不納其稅,不徵其役,已經不是不足以供給、不足以使令的問題了,而是根本不要他們履行臣民的本份,一但遇到水澇災害,朝廷還要撥付無數米糧過去賑災。結果呢,一有機會,他們依舊要反,皇上以爲四海之內皆赤子,他們卻是一羣喂不飽的白眼狼!”

朱棣沉聲道:“朕今在虎背,尚能退否?”

夏潯斷然道:“不能!退則威儀盡喪,唯有一戰!”

朱棣默然。

夏潯沉思良久,搜腸刮肚地想着後世的一些政策,看看有什麼稍加變通可資利用的,想了許久,才緩緩說道:“皇上,眼下,是必定要打的。咱們可以隨着戰局的發展變化來決定,如果能壓得住,這郡縣之制便可貫徹下去,歷三代五代之後,當可教化了他們。

若不可得,便等時機成熟時,在安南擇一人,封其王,轄其地,官制體系一應從我大明之制,但是官員任免由其自便,地方一應事務,由自自理,禍福休咎,陛下想管就管,不想管那也是他們自己的事,不致加重我大明的負擔。再以後,如果時局能向着對我大明有利的方向發展,再順勢而爲,豈不比現在事半功倍麼。”

夏潯不知道還有沒有人想得出更妥當的辦法,這就是他針對當前時局所想出的辦法:先打打看,征服得了就征服,征服不了到時再退一步,封其土王,自轄其地,半獨半統,地方自治,但是這個王卻不是屬國之王,而是藩王,類同於周朝封的諸候。

這種程度的控制,不致激起他們的強烈反彈,因爲除了一個名份,其他的都是他們自己在治理。權利是他們自己的,義務也是他們自己的,這種情況下再反,就是他們得不償失了,這筆帳只要不是太蠢的人,都能算的明白。

而大明依舊是他們的君主,比起本來的歷史上,連綿二十多年的戰爭,搭進去無數的人命,把大明的府庫都折騰空了,最後才被迫簽訂“城下之盟”,結果這城下之盟簽訂之後,還沒等宣佈出去,體面地主動撤兵,整個交趾就已被人家武力收回要強的多。

同時,這個謀劃的關鍵之處在於,法理上,它不是一個讀力的國家,而是大明的一藩,主動權掌握在大明手裡,而這恰恰是現在的安南統治者不大在乎的一點,那麼未來時機成熟的時候,要納其地爲內郡,完全合理合法。又或那時候大明帝國已經壽終正寢,繼承其衣鉢的中原王朝也依舊是安南合法的主人。

朱棣沉思良久,才道:“未來的事,且看時局如何變化,再做相應對策吧!朕病體剛愈,易生疲乏,現在思慮久了,又有些睏倦,你先回去吧,朕要歇一歇!唔,乘朕的御輦回去!”

夏潯怔了一怔,乘御輦?這是莫大的殊榮,只有帝師或年老德昭的老臣,才偶爾享受一次這種待遇,在封建禮教君臣父子的年代,這是可以寫入史書的隆重大事,夏潯哪敢答應,連忙遜辭道:“皇上隆恩,臣惶恐!臣騎馬來的,還是騎馬而歸吧!”

朱棣笑了笑,道:“你爲朝廷立下莫大功勞,朕卻不能賞你,深以爲憾。還不叫朕表表心意麼?”

帖木兒是被大明輔國公刺殺的,這事情絕對是機密中的機密,比那五十年、一百年後方可授權解密的重要檔案還要重要,只要帖木兒帝國一曰不亡,這個秘密就絕不會公開,所以夏潯立下的這樁奪天之功,實在是無法獎賞。賞雖無法賞,朱棣這麼做,顯然是在向夏潯表示謝意。

君臣父子的封建禮教下,臣子爲君王做任何事都是應該的,就算以身代君,替主去死,也是天經地義的,朱棣能這麼做,那是極爲難能可貴的一件事。夏潯略一遲疑,只好躬身道:“君王賜,臣愧受了!”

乘着那平穩無比的御輦離開御道,轉入小巷梧桐樹下,光線穿過樹葉投下斑斕的影子,窗簾時明時暗,如染碎花。夏潯斜倚上車壁上,陷入沉思當中。

眼下,安南局勢一如他當初所料,大明陷入了泥淖,一雙泥足想拔也拔不出來。他不是上帝,不能包攬一切,也不能讓世間一切盡隨他的願望而發展,眼下他只能儘量做好善後之事,儘量避免本來歷史上數十萬大軍在安南持續數十年之久的戰爭,從而給大明造成的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

至於將來,現在儘量鋪好路,留下個伏筆,子孫們要是爭氣,時機成熟時自然能拿回來。子孫們若是不爭氣,就算是現在這些家業,也會被他們敗個精光,祖宗就算累吐了血再給他掙來多少,還不是給別人做嫁衣?

車子經過一個水坑,雖然這車名匠打造,御馬和御手都訓練有素,車子還是顛簸了一下,將枕着頭沉思的夏潯磕了一下,夏潯輕輕揉揉額頭,忽然覺得這歷史的發展倒很像自己乘坐的這輛車子。

人是御者、馬是制度、車是生產力。一個時代的統治者、可以左右朝政方向的這些大人物,若能成爲一個優秀的御者,在同樣的歷史條件下,這輛車就能比別人走得更快更穩。但是這並不能長久,政隨人亡。要想走得長遠還是要靠那匹馬。

國家的根本體制與方向就是那匹馬,制度錯了,爛了,該換了的時候,那麼御者再優秀也無濟於事。而這輛車,就是歷史客觀條件下的物質條件,即便御者再優秀、拉車的馬再神駿,車子什麼樣就有一個什麼樣的極限,你搞大躍進,這車就得散架。

就像朱棣打敗了韃靼,選擇扶立阿魯臺爲韃靼之主同瓦剌唱對臺戲一樣,如果現在大明擁有他那個年代的武器的打擊範圍、交通運輸的條件、通訊設施的便利……,還需要這麼做麼?朱棣完全可以直接統治韃靼的領土,對安南,也是這樣,不能不想想這套車能載多重、能跑多快啊!

夏潯長長地吁了口氣,拋開了只有他這種未來人才會去糾結的爛問題,開始認真思考當下的困局,沒有當下,又哪有未來:“這件事,我一定要想辦法制止,絕對不能讓漢王掌兵!這條鯉魚,差的就是那龍門一躍了,讓他跳過去,就是第二個燕王!”

()

第277章 兄弟情義第913章 螳螂?黃雀第488章 暗中覈實第183章 雙雙下套第863章 趙欽差第888章 人人喊打第187章 情與法第65章 問心第618章 認祖宗的專業人士第620章 一邊挖坑一邊埋第560章 投石第767章 收割第1021章 四十大盜第755章 斬獲第520章 以迂爲直第694章 紀綱立功了第144章 秘諜與飛賊第438章 好輕功第7章 你要變白第133章 惡女先告狀第820章 鳳凰·飛蛾第215章 八略難行第126章 未雨綢繆第100章 難纏的小鬼第68章 蜜意柔情第190章 佳人遠來第1039章 天國再建第695章 車下坡第270章 我希望那只是一個傳說!第323章 除夕夜,故事多第276章 快馬揚鞭第1022章 一不作第1017章 奪路第743章 胳膊肘兒往裡拐第676章 陳瑛的風格第408章 勸進第133章 惡女先告狀第769章 分贓第476章 毀人不倦第873章 大雨留人第526章 洗塵第208章 海妖第813章 美人計難行第605章 埋種第928章 父子君臣第675章 一片苦心第406章 王不見王第416章 爲情所苦第470章 是,主人!第1032章 不再逃第166章 奉旨泡妞第377章 衆人尋他千百度第158章 下餌第353章 朝覲第147章 做事要絕!第1004章 一棹春風一葉舟第887章 羣情洶洶第1004章 一棹春風一葉舟第691章 八仙過海第776章 十三騎第275章 君欲揚帆第959章 分道未揚鑣第523章 再回頭第116章 大雁南飛第787章 天淵並存第796章 造化弄人第547章 一石數鳥第666章 貪官相第319章 百泉情報站第132章 自重亦自卑第127章 小郡主的香囊第52章 彭大姐的推理第308章 利動人心第489章 開審第194章 擄姑娘第406章 王不見王第370章 夢想與希望第177章 一定要管!第984章 決裂第173章 引狼入室第346章 幽怨的心第474章 上天言好事第691章 八仙過海第961章 掘窟第953章 知足第249章 建文元年第893章 十八歲第720章 你開心我開心?第816章 斬首計連環第265章 緊鑼密鼓第558章 要權第513章 故人第346章 幽怨的心第845章 暗打算第162章 棒打鴛鴦第424章 不屑仁者譏第645章 糊塗一時第602章 好奇害死貓第816章 斬首計連環第427章 示警俏佳人
第277章 兄弟情義第913章 螳螂?黃雀第488章 暗中覈實第183章 雙雙下套第863章 趙欽差第888章 人人喊打第187章 情與法第65章 問心第618章 認祖宗的專業人士第620章 一邊挖坑一邊埋第560章 投石第767章 收割第1021章 四十大盜第755章 斬獲第520章 以迂爲直第694章 紀綱立功了第144章 秘諜與飛賊第438章 好輕功第7章 你要變白第133章 惡女先告狀第820章 鳳凰·飛蛾第215章 八略難行第126章 未雨綢繆第100章 難纏的小鬼第68章 蜜意柔情第190章 佳人遠來第1039章 天國再建第695章 車下坡第270章 我希望那只是一個傳說!第323章 除夕夜,故事多第276章 快馬揚鞭第1022章 一不作第1017章 奪路第743章 胳膊肘兒往裡拐第676章 陳瑛的風格第408章 勸進第133章 惡女先告狀第769章 分贓第476章 毀人不倦第873章 大雨留人第526章 洗塵第208章 海妖第813章 美人計難行第605章 埋種第928章 父子君臣第675章 一片苦心第406章 王不見王第416章 爲情所苦第470章 是,主人!第1032章 不再逃第166章 奉旨泡妞第377章 衆人尋他千百度第158章 下餌第353章 朝覲第147章 做事要絕!第1004章 一棹春風一葉舟第887章 羣情洶洶第1004章 一棹春風一葉舟第691章 八仙過海第776章 十三騎第275章 君欲揚帆第959章 分道未揚鑣第523章 再回頭第116章 大雁南飛第787章 天淵並存第796章 造化弄人第547章 一石數鳥第666章 貪官相第319章 百泉情報站第132章 自重亦自卑第127章 小郡主的香囊第52章 彭大姐的推理第308章 利動人心第489章 開審第194章 擄姑娘第406章 王不見王第370章 夢想與希望第177章 一定要管!第984章 決裂第173章 引狼入室第346章 幽怨的心第474章 上天言好事第691章 八仙過海第961章 掘窟第953章 知足第249章 建文元年第893章 十八歲第720章 你開心我開心?第816章 斬首計連環第265章 緊鑼密鼓第558章 要權第513章 故人第346章 幽怨的心第845章 暗打算第162章 棒打鴛鴦第424章 不屑仁者譏第645章 糊塗一時第602章 好奇害死貓第816章 斬首計連環第427章 示警俏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