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依仗

兩人僵持了片刻,最終還是孽承王低頭服輸。這倒不是說他貪生怕死,又或是被困數百年靜極思動,實是因爲在他心中,早已將高庸涵當成了冥界的貴客。

其實早在十年前,高庸涵和審香妍、明八、月馱琅一行破掉斜樑洞禁制,進入顯密天罡陣之時,這片海域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後來隨着丹意等人以陣破陣,強行打開萬仙大陣陣眼,更使得禁制愈發古怪。而最爲令人擔憂,卻又爲孽承王所喜的是,斜樑洞與幽冥界之間的那條通道,較之以前要清晰了許多。這就意味着,逃離此地的機會來了。

在發現這一變化之後,孽承王並沒有急於嘗試,而是十分謹慎地觀察了一番。畢竟,當初被扯進厚土界的經歷,至今令他心有餘悸,生怕再被扯進哪個不知名的虛空。直到確認通道背後就是幽冥界時,才逼迫幾個陰靈走了一遭,來回試了好幾次,終於可以確定不會有什麼大礙,頓時如釋重負心情大好。不過在離開斜樑洞之前,他很想再等一等。基於對魂魄的深刻體悟,孽承王總覺得高庸涵還會再來,不爲別的,只爲了他魂魄深處的那點印記。

反正已經答允了高庸涵的請求,孽承王也就不再隱瞞,將幽冥界的種種禁忌細細講了一遍,最後說道:“高老弟,地府內魂魄無數,你想要找你那幾位朋友,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何況幽界掌管三魂,冥界掌管七魄,想要救人那可是難於上青天了。”

“莫非,就沒有什麼捷徑可循麼?”高庸涵知道孽承王說的是實情,眉頭一皺問道:“我以前主持東陵道軍務,所有人員、甲仗、糧草之類都有名冊記錄在案,隨時可以查到詳情。幽界和冥界創立已有數萬年之久,想來應該也有名冊纔對,是不是?”

“名冊自然是有的,不過都存放在兩大神殿之內,一般人根本看不到。”孽承王搖了搖頭,回憶道:“我隨侍五冥神君多年,也只有八百年前凝愁仙子大鬧地府那次,才被神君恩准進入殿內查看生死簿。你一個外人,漫說要翻閱生死簿,只怕連神殿都休想靠近。”

“是,這件事原本就很難,所以我纔要請大王不吝賜教!”高庸涵從來就沒覺得下地府找人是件輕鬆的事,對此中的難處早有準備,是以聞言後並不灰心。此時得知有名冊可供查閱,當真是意外之喜,表面上卻不宜有所流露,轉而問道:“人死後魂魄歸於地府,在九幽冥瀑裡被強行剝離,分別投往幽界和冥界,而後又是什麼一種情形呢?”

“這個說起來很麻煩,簡單說來,我們冥界掌管的是‘魄’。在七魄隨同九幽冥瀑進入冥界後,會依照其生前善惡,將七魄分遣不同的地方了卻前債。待前債償還到一定程度以後,便把七魄重新捏在一起,扔進輪迴井裡等着輪迴。”

“你們憑什麼判定是非、善惡?”高庸涵心思敏銳,一下子看到了癥結所在。回想起末都廬難城下的慘狀,以及地府妖童肆虐會間集,甚至孽承王操控陰魂等事,率直髮問:“幽冥界恐怕算不得一方淨土,內中想來一樣藏污納垢,有何資格斷他人錯對?”

“你說的沒錯,我們沒有這個資格,便連九幽神君和五冥神君二人,也沒有這個資格。”孽承王的神色很是複雜,顯見對幽冥界的狀況心存憂慮,默然良久才低聲嘆道:“幽冥界自創立之日起,一座法輪便隱於九幽冥瀑深處,所有的善惡都是由它來界定。這座法輪,據說是以因果而生,專以因果辨別是非,故而被尊稱爲善惡因果輪。”

“這法輪從何而來?”

“傳說在天地生成的那一刻起,便有了因果,自然也就有了善惡因果輪。法輪具有不可思議的法力,內藏因果循環深不可測,乃是與天地同壽的神器。”孽承王說到這裡,面容一整肅然道:“幽冥界之所以能自成一統,全是由這善惡因果輪而來。”

“嗯,看來這善惡因果輪之於冥界,仿如靈山道體之於九重天境,果真是造化神奇!”高庸涵連聲讚歎,續道:“那麼幽界呢,想來也是如此了?”

“大體上差不多。”孽承王撇了撇嘴,說道:“總之,除了修真者之外,所有的魂魄都要經歷這麼一遭,最後統統進入輪迴井,時機一到才能轉世投胎重新做人。”

“哦,修真者有何不同?”

“若是修真者,一般都不願遭受輪迴之苦,故而大多都會放棄輪迴的機會,轉而成爲幽界或者冥界的執事。”說到這裡,孽承王忍不住搖了搖頭,皺眉道:“可是從九界坍塌以來,死後進入地府的修真者魂魄越來越少,咱們費盡力氣也查不出個究竟,那麼多修真者,死了以後倒底去了哪裡,着實令人費解得很。”

這件事,那隻名叫靈童的修鼻惡鬼也曾提到過,只是高庸涵剛剛恢復地府記憶不久,一時間並沒有想起來。此時聽了孽承王這番話,登時憶起往事,又想到葉帆、審香妍以及魁豹等人都是修真者,不由得大急,暗想:“這下糟了,如果王爺和妍兒他們沒有進入地府,可又去哪裡尋他們呢?”

“怎麼,你要找的人都是修真者麼?”孽承王察言觀色,見高庸涵神色大變,微一轉念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當即勸慰道:“這個倒不必過於擔心,興許這些年情況有變也說不定。再說了,這趟地府之行不走上一回,你能甘心麼?”

“大王說的是,不管我那幾個朋友有沒有到幽冥界,我都要走這一趟。”高庸涵深吸口氣定了定神,忽然察覺到孽承王適才的態度有些奇怪,當下問道:“你怎麼突然轉了性子,反而一力勸我去地府呢?”

“咳咳!”孽承王頗爲尷尬地笑道:“你義氣深重,我一時被你打動說漏了嘴而已。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要勸你三思,一旦踏入幽冥界,可不能亂來!”

孽承王顧左右而言他,將話題扯到一邊。其實,他的本意是想把高庸涵帶回冥界,再暗地裡向馨月公主求證,如果真如心中所想那樣,就不打算放人回去了。以高庸涵的修爲,當可成爲冥界的一大助力,如此一來,與幽界之間的爭執,等若是多了一分勝算。只是這個想法絕不能說出來,更不能讓對方看出端倪,唯有哈哈一笑遮掩過去。

“我理會得,你只管放心!”高庸涵見孽承王神情閃爍,知道他的話不盡不實,卻也懶得追究,拱手道:“多謝大王指點,咱們這就走吧?”

“不急,不急!”孽承王嘿嘿一笑,狡黠道:“待我準備一下,最多三天,三天後咱們準定出發。”說完,也不等高庸涵有何反應,徑自閃身竄出洞府,轉瞬不見了蹤影。

事已至此,高庸涵不便多言,只得耐心等待。三天後,孽承王臉上掛着掩飾不住的喜色,一搖三晃走進洞來,得意地叫道:“高老弟,我帶你去個地方,須臾便可直抵幽冥界!”

“竟有這等事?”高庸涵大感詫異,轉念之間恍然大悟,笑問道:“可是你當初來時的那條虛空通道,被你給打通了?”

“我可不敢奪人之美,”孽承王哈哈大笑:“要不是你,恐怕還得費一番力氣。”

“原來如此!想不到十年前那次誤打誤撞,居然打開了厚土界和幽冥界的通道,真正是出乎意料。”高庸涵連連感嘆,心中不禁暗想:“前事爲因,今時受果,可見這因果輪迴無處不在,自當時刻警醒,不敢有須臾懈怠。”

兩人邊走邊聊,不大會功夫便來到斜樑洞所在的海域,故地重遊,在高庸涵眼中又有了幾分不同。巨大的山峰依舊倒插在海底,而原本連綿數裡的峰巒卻倒塌了不少,一些地方已然堆積成新的山峰,遠遠望去竟似有幾分猙獰之意。

原先,海水中有無數大小不一的漩渦,如今這些漩渦彙集到一處,形成了一個方圓數百里的海漩,將斜樑洞所在的那座山峰包裹起來。至於海水中蘊含的深深怨氣,似乎在上次異變當中被削弱了不少,只是偶爾襲來時更覺犀利,彷彿要鑽入到人的魂魄深處一般。

“自從你當日走後,這片海域如同天崩地裂一般,其聲威之大連我都不得不退避三舍。”孽承王談及那日情景,神色間猶自流露出幾分惶恐,可見其時異變何其慘烈,“足足過了大半年纔算平靜下來,之後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喏!”孽承王說着伸手一指,指着遠處一座倒塌的山峰說道:“就是在那裡,我察覺到幾分地府的氣息,幾番試探,總算找到了一條出路。”

“你既已找到出路,爲何不走?”高庸涵這一問,倒並非是說起了疑心,僅僅只是不解。

“說實話,我只能確定這條通道通往幽冥界,但是具體通到哪裡就不知道了。從那些陰靈帶回來的消息,山那邊極有可能是幽界,嘿嘿!”孽承王頓了一頓,沉聲道:“幽、冥兩界向來不和,我一直沒有成行實際上是心存顧慮,怕落到幽界手裡,就算不至送命也很難保證不受辱,所以始終下不了決心。”

“此外,還有一個顧慮。”孽承王一面解釋,一面又像是說給自己聽,語速低沉而有力:“我身爲九殿冥羅之一,冒然出現在幽界的地盤上,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引發誤會,萬一因我再起爭端,那可就百死莫贖了。”

“有你作伴,合咱們二人之力,一旦身陷幽界,脫困的把握自然要大得多。更爲重要的是,你身上另有一種與衆不同的東西,我相信這種東西足以使我們轉危爲安。”終於說到高庸涵身上,然而孽承王的話卻很奇怪,可供依賴的居然不是他散仙一流的修爲,而是另一種獨特的東西。這就令人好奇了!

高庸涵心中一動,接口問道:“但不知是什麼東西,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這個麼,我也說不大清楚。說是印記吧,又比印記要來的真實貼切,彷彿天生的一般;說是靈念神識吧,又較之更加具有天地本源之氣,實在是妙不可言!”孽承王撓了撓頭,遲疑道:“以我對魂魄的認識,卻看不出你的魂魄是何來歷,只覺得其中有些東西玄妙得很。這在幽冥界數萬年的歷史上,不敢說是空前絕後獨一無二,至少我還是頭一次見。”

上次見面時,高庸涵的魂魄寄居的乃是肉身皮囊,看不真切。這次凡胎束縛已去,透過靈胎自然看得通通透透,是以纔會令孽承王稱奇不已。高庸涵那麼多巧到毫巔的機緣,那麼多與衆不同的果報,究其根源,正是源於這一點。然而這一點倒底是怎麼回事,即便是孽承王這等幽冥界頂尖高手,也一樣一無所知。

類似的話,高庸涵至少已經聽了好幾遍,想起以前的種種,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今生前世。照默提上人的說法,在穿越時空回到上古之時,他會遇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從此人身上方可知道自己的來歷。這個人他確實見到了,就是天機門祖師道一真人,而道一真人對他的態度十分奇怪,有許多話似乎不願多說,追問無果惟有作罷。不過上古之行並非一無所獲,高庸涵已多少猜到了點真相,只是無法肯定而已。此時見孽承王如此說法,心中所想又多了一分把握,一時間頗有些心亂如麻。

“每個人身上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想不明白就不用去想了。”孽承王拍了拍高庸涵肩膀,示意他不必被這些飄渺的東西所困,而後豪氣干雲地說道:“高老弟,咱們二人這就去吧!”

第五十七章 心魔第六章 異變第十二章 抉擇第十九章 內丹第十九章 內丹第二十二章 相邀第十九章 墜海第二十二章 闖關第四十五章 應戰第二十二章 俱傷第四十章 定計第二十五章 攛掇第十四章 古玉第五十章 書院第十九章 內丹第五十章 圍困第二十七章 脫困第四十一章 圍城第五十章 幻術第二章 強援第二十三章 天龍第四十章 婚約第八章 拉攏第三十三章 煅煉第四十四章 主事第七章 秘聞第四十七章 順利第三十八章 葬夢第十七章 疑霧第四十一章 故地第一章 驚變第二十四章 定議第十四章 九幽第四十二章 示弱第五十四章 正氣第四十七章 止戈第九章 心界第二十六章 斜樑第三十六章 對決第二章 時空第二十四章 定議第二十章 鬥劍第四十一章 道體第六章 守牆第三十九章 混戰第四十五章 前戰第四十六章 冰釋第二十二章 驚嚇第十五章 血戰第十章 膽寒第四章 破門第三十九章 還陽第二十四章 天火第三十八章 戰殤第二十七章 上仙第五章 偶遇第五十二章 公敵第四十七章 內訌第三十九章 誤會第九章 紈絝第二十一章 煉器第三十章 絕地第三十二章 城府第五章 聚散第三十二章 脫身第二十五章 夢境第十七章 亂麻第二十一章 霧海第九章 紈絝第十九章 要挾第四十三章 是誰第三章 軼事第十七章 明滅第十七章 追蹤第二十四章 定議第九章 誤導第十章 逼問第五十章 圍困第二十五章 攛掇第一章 恨意第二十五章 夢境第十五章 密聞第一章 布錦第四十七章 強辯第三十四章 戰火第十三章 辭官第二十章 奪令第十一章 世交第二十九章 合作第四十二章 示弱第三十六章 歸位第五十五章 假扮第五章 酒局第三十三章 進擊第四十二章 算計第三十七章 權力第三十一章 入定第五十八章 寶瓶第二十二章 俱傷第十六章 決斷
第五十七章 心魔第六章 異變第十二章 抉擇第十九章 內丹第十九章 內丹第二十二章 相邀第十九章 墜海第二十二章 闖關第四十五章 應戰第二十二章 俱傷第四十章 定計第二十五章 攛掇第十四章 古玉第五十章 書院第十九章 內丹第五十章 圍困第二十七章 脫困第四十一章 圍城第五十章 幻術第二章 強援第二十三章 天龍第四十章 婚約第八章 拉攏第三十三章 煅煉第四十四章 主事第七章 秘聞第四十七章 順利第三十八章 葬夢第十七章 疑霧第四十一章 故地第一章 驚變第二十四章 定議第十四章 九幽第四十二章 示弱第五十四章 正氣第四十七章 止戈第九章 心界第二十六章 斜樑第三十六章 對決第二章 時空第二十四章 定議第二十章 鬥劍第四十一章 道體第六章 守牆第三十九章 混戰第四十五章 前戰第四十六章 冰釋第二十二章 驚嚇第十五章 血戰第十章 膽寒第四章 破門第三十九章 還陽第二十四章 天火第三十八章 戰殤第二十七章 上仙第五章 偶遇第五十二章 公敵第四十七章 內訌第三十九章 誤會第九章 紈絝第二十一章 煉器第三十章 絕地第三十二章 城府第五章 聚散第三十二章 脫身第二十五章 夢境第十七章 亂麻第二十一章 霧海第九章 紈絝第十九章 要挾第四十三章 是誰第三章 軼事第十七章 明滅第十七章 追蹤第二十四章 定議第九章 誤導第十章 逼問第五十章 圍困第二十五章 攛掇第一章 恨意第二十五章 夢境第十五章 密聞第一章 布錦第四十七章 強辯第三十四章 戰火第十三章 辭官第二十章 奪令第十一章 世交第二十九章 合作第四十二章 示弱第三十六章 歸位第五十五章 假扮第五章 酒局第三十三章 進擊第四十二章 算計第三十七章 權力第三十一章 入定第五十八章 寶瓶第二十二章 俱傷第十六章 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