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菊宴

竇昭仔細地回憶着儀姐兒和淑姐兒的婚姻。╔╗

前世她們兩個都嫁給了讀書人,好像一個姓孫,一個姓吳,但兩人都功名不顯,仕途上沒什麼建樹。

不知道是哪兩戶人家?

她思忖着去,去了六伯母處。

紀氏也正爲竇昭的課業頭痛。

她對竇昭道:“讀書、寫字都急不得,也急不了的事,也急不了,每天讀半個時辰的書,寫半個時辰的字,自然會日漸‘精’進

。我倒愁你的‘女’紅針黹、管家算帳。黃氏眼看着就要生了,總不能叫你也過去湊熱鬧。你跟着我學做針線,雖比得不那些針線上的人,可這居家過日子的縫縫補補卻也不用求人,只是管家算帳,不能紙上談兵,最好還是跟着二嫂學——她主持中饋,事多,你跟在身邊才能學到東西,我這裡畢竟遇到的事少,想告訴你,了沒有實例,就怕我越說你越糊塗。”

六伯母事事都爲她打算,竇昭很感‘激’。

只是她情況特殊,六伯母擔心的,恰恰是她最擅長,而且根本不用學的。六伯母覺得她可以慢慢來的,恰恰是她最缺乏,也是她這一世最希望衙的。

她笑道:“我看還是好好讀書吧!您不是說,人從書裡乖嗎?我書讀好了,等到要學針線管家的時候,肯定能事半功倍。╔╗”

對於竇昭帶着幾分天真的樂觀,紀氏只能在心裡苦笑,想到她那幾年跟着自己的時候也曾‘摸’過針線,遂道:“我看不如這樣。你每天辰正過來,讀一個時辰的書,寫一個時辰的字,下午未正到酉初學做針線。管家的事,等開了年之後我看儀姐兒、淑姐兒是怎樣打算的,你們三個在一塊兒做個伴。”

竇昭可不敢在紀氏面前拿針線,她就是想模仿儀姐兒他們,歪腳的針線也一樣走得平整。一準要‘露’餡。

“不如上午跟着你讀書寫字。下午我在家裡練習針線。”竇昭笑道,“西府也有針線很好的僕‘婦’。”

紀氏同意了。

竇昭開始每天早上往返於東、西兩竇。

沒幾天。竇世英有信回來,說他侯了翰林院檢討之職。

祖母問竇昭:“檢討是做什麼的?”

竇昭只知道這是七品小官,笑道:“大概像縣衙裡的胥吏一般。”

祖母笑道:“難怪你祖父不願意爲官。╔╗他也曾做過翰林院的檢討。”

二太夫人卻對竇世英能到翰林院去很滿意。笑道:“和中直又到一塊去了,兩兄弟,以後也有個照應。”

紀氏就趁機說起竇昭的事來:“……說是想儀姐兒、淑姐兒都跟着黃氏學針線,她也想去

。[棉花糖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我見黃氏不方便。沒有答應。家裡的孩子都漸漸大了,有些事也要早做打算了。要不到時候就讓壽姑跟着儀姐兒和淑姐兒一起學規矩,您看如何?”

“這件事以後再說吧。”二太夫人說着,問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事來,“……我尋思着還是要請了各家的主母來家裡賞賞菊。這重陽節不賞菊,哪裡像重陽節?”

紀氏不好再在這個話題上打轉,但竇昭從小跟着她長大,她沒有‘女’兒,把竇昭當成自己的‘女’兒一樣養着,琴棋書畫都略有涉獵,雖談不上‘精’通,應酬文人雅士卻也不至於怯場,眼看着在針黹‘女’紅上點撥一番,再學些管家的本事就功德圓滿了,偏生找不到好的人指點。‘女’人最終還是要擅於管家,從前的那些辛苦豈不是白費了?

她猶不死心,順着二太夫人的話笑道:“去年七叔的墨菊拔了頭籌,聽說今年比去年開得更好,您看要不要搬過來應應景?”

竇世英走後,他的‘花’房‘交’給了竇昭。

二太夫人笑着點頭,道:“一事不煩二主。╔╗這‘花’去年是你幫着借的,今年也依舊由你去搬吧!”

紀氏笑着應了。

卻有點‘摸’不清楚二太夫人的意思。

若是想擡舉竇昭,讓竇昭跟着二太太身邊學着管家,順水的人情爲何不做?若說想壓着竇昭,搬了竇昭養的墨菊做‘花’魁,真定縣的主母們恐怕都要知道竇昭了。

王嬤嬤知道紀氏爲着竇昭的事去見太夫人了,見她回來卻神‘色’恍惚,心立刻跟着懸了起來,緊張地道:“怎麼了?太夫人都說了些什麼?”

紀氏接過王嬤嬤捧上的熱茶喝了一口,這才把見二太夫人的經過跟王嬤嬤說了一遍。

王嬤嬤心驚道:“難道太夫人想把四小姐留在家裡不成?”

“那到不至於。”紀氏道,“就算是太夫人想,也能留得住才行。”

王嬤嬤想了想,沉‘吟’道:“你還記不得我們府上的十三小姐,嫁的時候跟過去的都是九太太的人,結果十三小姐想和姑爺……都得看嬤嬤們的臉‘色’,十三姑爺一氣之下索‘性’擡了身邊的通房做了姨娘

。十三小姐害臊,不好意思說,要不是那位姨娘生下了庶長子,家裡有誰知道這件事!”

紀氏臉‘色’大變,急得在屋裡走來走去的,半晌才冷靜下來。╔╗

她吩咐王嬤嬤:“你給我磨墨,我給中直寫封信。”

王嬤嬤猶豫道:“六爺‘性’子急,您何不給七爺寫封信?”

“七爺身邊有王氏,”紀氏無奈地道,“只怕事情沒辦成,我反成了衆矢之的。”

王嬤嬤不由嘆了口氣。

竇昭不知道紀氏的擔憂,早上聽紀氏講完了《詩經》,下午練了一個時辰的字,然後陪着祖母在東跨院裡散步。

她商量祖母:“六伯母說,講完了《詩經》,我就不用去她那裡讀書了。”

祖母很高興,道:“那豈你不是把書都讀完!”

“書怎麼能讀得完?”竇昭笑道,“只不過是六伯母說,《史記》、《左傳》這樣的功課,非大儒不可開講,她從前也不過是跟着哥哥們聽祖父講過一遍。照本宣科可以,若是授課,卻不敢。”

祖母很可惜。

竇昭道:“您說,我們請個老儒在家裡教我怎樣?”

祖母有些遲疑:“你父親怎麼說?”

“若是您同意了,我就寫封信給爹爹。╔╗”竇昭笑道。“有不然。只怕二太夫人那邊就通不過。”

“我就吃虧在沒有讀過書。”祖母沉聲道,“你跟你父親寫信吧?他要是不同意。我們就回田莊,難道他們的手還能伸到田莊去不成?”

當初祖母搬到田莊去的時候,祖父就寫下了契紙。把田莊送給了祖母做爲養老田。祖母去世後竇家才能收回來

竇昭高興得不得了。

她就知道,不管她做什麼,祖母都會無條件的支持她。

竇昭拉着祖母回屋給父親寫了封信。

剛剛放筆,秋葵進來稟告。說紀氏過來了。

竇昭和祖母忙迎了出去。

紀氏不住地給祖母賠不是:“哪能讓您迎出來!”

祖母卻笑道:“壽姑你小得您照顧,我們都感‘激’不盡。您若是和我客氣。那就太見外了。”

自紀氏嫁進來,雖然每年都能見到祖母,也會笑着說上兩句話,對祖母卻不瞭解。直到竇昭要把祖母接到家裡來住,紀氏這才差人仔細地打聽了祖母的爲人,放心地讓竇昭陪着她。因而說了幾句閒話,就說明了來意。

祖母聽說是借墨菊,立刻熱情地陪紀氏去了‘花’房:“你看什麼時候要?前一天讓人給您搬過去——這‘花’晚上要受了‘露’水才長得好。”

紀氏笑道:“壽姑的‘花’種得這樣好,是受了您的指點吧?”

“是壽姑這孩子聰明。”祖母說着,‘露’出與有榮焉的驕傲,“我從前告訴她用鯗骨引火蚊,她看着‘花’枝不長,就知道在‘花’枝旁丟兩塊鯗骨,我都沒有想到!”

紀氏呵呵地笑。

祖母就指了‘花’房裡開得正‘豔’的剪秋紗、雁來紅、老少年:“您看這些‘花’,開得多好啊!”然後要送一盆秋海棠給紀氏,“走到哪裡都是菊‘花’,破破顏‘色’。”

紀氏看那海棠嬌柔粉嫩,層層密密地開在翠綠‘色’的葉片之間,未經風雨已有種楚楚可憐之‘色’,惹得喜歡,心中一動,道:“壽姑,你這裡還種了些什麼?”

竇昭到了京都之後就再也沒有事過稼穡,嫁到濟寧侯府後,每逢心中煩躁不安的時候,就喜歡蒔‘弄’‘花’草,曾經親手養出過二‘色’牡丹,這些尋常的草‘花’對她而言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

她笑道:“您是爲了重陽節的菊宴嗎?我這邊還有盆建蘭還在‘花’期,不過是品種尋常,但擺在廳堂裡迎客到也看得過去。”

紀氏不禁睜大了眼睛打量竇昭:“沒想到你還會種‘花’?”

竇昭汗顏,忙道:“不過是膽子大,不怕麻煩,今年種不好,明天再來而已。”

“能屢敗屢試,已是極好。”紀氏不停地讚揚竇昭,聽得祖母心‘花’怒放,要把用紫砂盆種的一株茶‘花’紀氏:“……聽說能開出各種顏‘色’的‘花’來。”

紀氏驚愕:“十八學士?”

竇昭謙虛地笑道:“去年才移栽過來的,還沒有開‘花’過,也不知道能不能開出十八朵來。”

紀氏忙吩咐擡盆的粗使嬤嬤:“你們小心點!”又問竇昭,“怎麼養?”

“最好放在鑲琉琉的窗櫺前,兩、三天視土的溼潤澆水,水不可積陳,澄上一兩天最好,”竇昭說着,就覺得有很多的事都需要‘交’待,乾脆道,“我每天早不是要去您那裡上課嗎?到時候我幫您照看就是了。”

“那最好不過了。”紀氏喜笑顏開,“我正好跟你學學怎樣照顧這十八學士——家祖最喜歡茶‘花’了,我宜興的孃家,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茶‘花’,一年四季‘花’開不敗。”

茶‘花’的品種不一樣,‘花’期不一樣,竇昭聽着就能想像出其盛況。

的姊妹們、兄弟們,不好意思,沒想到會暈車,然後躺了一會纔有‘精’神。先把加更的貼出來,我吃了飯就寫更新章節。

今晚無論如何也會完成進度,但沒辦法保持時間,大家還是明天早上起來看吧!

※(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299章 眼色第195章 變化第226章 路口第358章 春節第285章 雞飛第183章 上京第515章 除籍第320章 頭痛第246章 喜愁第188章 應對第72章 插手第111章 酒樓第142章 善後第262章 進宮第417章 追源第518章 扭曲第24章 心思第339章 東宮第341章 衝突第403章 見到第173章 若失第164章 姍姍第87章 劫持第165章 後山第82章 遊玩第111章 酒樓第156章 決定第84章 暗涌第40章 敲山第437章 嫁妝第66章 做伴第95章 反悔第208章 次日第81章 鄔善第189章 出手第456章 投奔第128章 道謝第276章 膽大第203章 拜堂第82章 遊玩第192章 慌亂第60章 守制第69章 菊宴第256章 清點第195章 變化第467章 嫁妹第155章 條件第110章 兩難第505章 宮變第114章 投宿第81章 鄔善第445章 借錢第412章 韋賀第94章 後續第127章 搶種第189章 出手第86章 田莊第477章 吐露第204章 輕快第392章 女色第218章 決裂第340章 壽辰第157章 辦法第323章 插曲第119章 談判第58章 喪事第178章 夜宿第451章 漆黑第330章 靠近第240章 差錯第190章 談心第385章 慍色第353章 朋友第255章 名分第318章 碰面第57章 祖父第192章 慌亂第426章 洗三第299章 眼色第238章 催妝第163章 探花第448章 禪寺第74章 收留第196章 願望第34章 混亂第276章 膽大第71章 相逼第169章 幕僚第199章 黃雀第152章 反擊第198章 結善第516章 祠堂第261章 疑問第252章 論序第185章 不決第104章 提親第223章 補救第335章 通風第146章 大雨第473章 我往
第299章 眼色第195章 變化第226章 路口第358章 春節第285章 雞飛第183章 上京第515章 除籍第320章 頭痛第246章 喜愁第188章 應對第72章 插手第111章 酒樓第142章 善後第262章 進宮第417章 追源第518章 扭曲第24章 心思第339章 東宮第341章 衝突第403章 見到第173章 若失第164章 姍姍第87章 劫持第165章 後山第82章 遊玩第111章 酒樓第156章 決定第84章 暗涌第40章 敲山第437章 嫁妝第66章 做伴第95章 反悔第208章 次日第81章 鄔善第189章 出手第456章 投奔第128章 道謝第276章 膽大第203章 拜堂第82章 遊玩第192章 慌亂第60章 守制第69章 菊宴第256章 清點第195章 變化第467章 嫁妹第155章 條件第110章 兩難第505章 宮變第114章 投宿第81章 鄔善第445章 借錢第412章 韋賀第94章 後續第127章 搶種第189章 出手第86章 田莊第477章 吐露第204章 輕快第392章 女色第218章 決裂第340章 壽辰第157章 辦法第323章 插曲第119章 談判第58章 喪事第178章 夜宿第451章 漆黑第330章 靠近第240章 差錯第190章 談心第385章 慍色第353章 朋友第255章 名分第318章 碰面第57章 祖父第192章 慌亂第426章 洗三第299章 眼色第238章 催妝第163章 探花第448章 禪寺第74章 收留第196章 願望第34章 混亂第276章 膽大第71章 相逼第169章 幕僚第199章 黃雀第152章 反擊第198章 結善第516章 祠堂第261章 疑問第252章 論序第185章 不決第104章 提親第223章 補救第335章 通風第146章 大雨第473章 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