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疑問

內宮不得干與朝廷。

這是太宗皇帝定下來的祖訓。

刻着太宗皇帝親筆題字的石碑據說就立在坤寧宮的宮門外。

皇后娘娘卻可以調動皇上的親衛軍!

是因爲這樣,遼王纔有了野心?還是因爲遼王有了野心,皇后娘娘纔開始有所行動?

書到用時方恨少。

竇昭此時卻恨自己前世對這些事關心得太少。

待到宋墨梳洗完出來,她笑着倒了杯茶放在了炕桌上。

宋墨從善如流地坐在了竇昭對面的炕上。

竇昭打發了服侍的丫鬟,悄聲問他:“皇后娘娘怎麼調得動你們這些禁軍?”

宋墨沒想到竇昭會問這個,有些意外,但還是很耐心地解釋道:“承平九年春,皇上批改奏章的時候突然昏迷不醒,後經太醫院精心診治,病雖然好了,卻落下了個頭痛的毛病。那個時候沈皇后已殯天四、五年了,萬皇后剛剛執掌後宮,跟着太醫院的御醫學了指法,每天給皇上按摩,皇上頭痛的病症漸漸舒緩。承平十一年,黃河決堤,奏摺報到宮裡的時候,皇后娘娘正在給皇上按摩,見皇上爲賑災御史的人選煩心,就推薦了當時還只是個翰林院編修的沐川。也是那沐川的運氣好,當時皇上屬意的葉世培得了痢疾,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便叫了沐川進宮召對,這才知道沐川的父親曾任過開封府的知府,他從小跟着父親在任上長大,對河工頗有心得。皇上就讓他做了賑災御史。

“他的差事當得極好,不僅沒有流民滋事,而且還拿出了一套整治黃河的方法,葉世培看了大爲讚賞,並照着他的方法治理黃河,這幾年黃河一直沒有決過堤。沐川也因此一路高升,累官至工部尚書,中極殿大學。

“皇上見皇后娘娘有識人之道,偶爾會和皇后娘娘說起朝中之事,皇后娘娘每每都能一語中的。時間長了,皇上對皇后娘娘越發地信任了。”

說到這裡,他語氣微頓,流露出少有的躊躇之色,但很快又隱於眼底,溫聲道,“有一次,皇上突然犯病,皇后娘娘怕被人看見皇上失儀,吩咐宮女關了坤寧宮的宮門,卻被皇上失手推倒在地,額頭磕在了香爐上,滿臉是血……可皇后娘娘抱着皇上,硬是不撒手,一直等到皇上平靜下來,太醫院的御醫趕到,這才用鹽水草草清洗了一下傷口……皇上之後很是愧疚,就給了皇后娘娘調動金吾衛、旗手衛和神樞營的權力……”

前世,她從來沒有聽說過沐川是皇后娘娘的人。

竇昭駭然失色:“皇上竟然病得這樣重?”

現在是承平十六年,也就是說,皇上已經病了七年了!

她隱隱有點明白爲什麼遼王的宮變能成功了。

щщщ ¤ttk an ¤℃o 宋墨點頭,聲音也低了幾分:“前些年還只是隔個兩三年犯次病,可今年已經連着犯了兩次了。”他說這話的時候憂心忡忡,顯然很擔心皇上的病情。

竇昭只得安慰他:“若是皇上病重,就會涉及到儲位之事。你還是注意些,英國公府聲名顯赫,最好不要參與到其中去,誰做皇上不要籠絡朝臣?這從龍之功,或許對別人而言是機遇,於我們卻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她的話婉轉中帶着幾分直率,直率中又帶着幾分勸慰,讓宋墨眼睛一亮,又疑惑道:“你怎麼會想到這上面去?”

“今天早上嫂嫂們來看我,說起家鄉的一件異母兄弟爭產的舊事,我有感而發。”竇昭腦子轉得飛快,道,“三、五百金的家產且爭的得頭破血流,何況是這麼大一片江山?”

宋墨失笑,覺得竇昭的疑心很重。按道理,竇昭這樣的人等閒不會相信誰,可不知道爲什麼,竇昭卻從來沒有懷疑過他……他不由盯了竇昭看。

竇昭穿了件家常的翠綠色夾襖,臉色紅潤,看上去很精神,耳邊的珍珠璫流動着明潤的光澤,映襯得她的面龐細膩如脂,明豔非常。

“怎麼了?”竇昭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臉,“是不是有什麼髒東西?”

“沒什麼。”宋墨道,“先前看着你臉上有道印子,再仔細一看,原來是你發上珠釵的反光……是我看錯了。”

“哦!”竇昭鬆了口氣。

宋墨已道:“這幾天你在家裡做什麼呢?”

竇昭頓時來了興趣,把陶器重去真定打聽自己,卻被段公義等人打了悶棍的事講給宋墨聽。

宋墨錯愕,隨後暢快地大笑起來,道:“你若生在春秋戰國,只怕是第二個孟嘗君——雞鳴狗盜,人才濟濟啊!”又道,“段公義這件事做得好,你應該重重賞他纔是。”

竇昭不由抿了嘴笑,說起陳先生等人會在十月來京的事:“……到時候怎樣安排,還請世子拿個主意。”

這是竇昭的陪房,宋墨斷然沒有把人收爲己用的道理,何況宋宜春對宋墨的敵意昭然若揭,竇昭身邊也需要人護衛。他商量竇昭:“不如就住進頤志堂吧?把內院的事交給他們。”

這也是竇昭的打算,道:“對外只說是我的陪房,關鍵的時候,卻可以幫着你做事。嚴先生等人在明,陳先生他們在暗,纔是萬全之計。”

宋墨本就有些眼熱陳曲水的善謀,段公義的善伐,不禁有些躍躍欲試,越想越覺得竇昭這主意好。

不過,人數好像也太多了些!

可能是嫁妝準備得太匆忙,竇昭的陪嫁多是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甚至還有擡銀票,卻沒有什麼田莊商鋪。既然決定了一明一暗,突然冒出這麼多人來,得有個合理的解釋纔是。

他笑道:“我就跟嚴先生說一聲,讓他在十月份之前給你置辦幾個田莊,到時候只說是岳父大人賜給你的體己。”說到這裡,他不由失笑,“有了那一擡銀票墊底,不管岳父大人做出怎樣驚世駭俗的事來,恐怕大家都不會覺得匪夷所思!”

竇昭嗔怒:“不許說我父親的壞話!”那斜睨過來的目光,帶着幾分不經意的嫵媚。

宋墨心中砰砰亂跳。

“豈敢,豈敢!”他急聲道,“只是覺得岳父是性情中人而已,絕沒有戲謔之意。”說到這裡,心中一動,笑道,“岳父送了我們一份那麼大的厚禮,派幾個護衛來,也是理所當然,情之所至!”倒可以解釋竇昭身邊爲何有這麼多護衛了。

竇昭這才明白他爲什麼擔心,眼底不由閃過幾絲促狹之色,道:“這個你不用擔心。陳先生他們來後,還會帶一部分產業過來,到時候大家就不會懷疑我爲什麼有這麼多陪房了。”

岳父嫁竇昭最少也花了五、六千金,縱然再補些產業給竇昭當陪嫁,也不會太多。

宋墨並沒有放在心上,問起英國公來:“……我走後,父親可曾把你叫去問話?”

“沒有。”竇昭笑道,“公公早上走的時候,我還沒有起牀;他下了衙,通常都有很多應酬,回來的時候天色已晚,我不便過去問安——這幾天倒一直沒有碰到公公。”

宋墨心中稍安,道:“你也沒有遇到天恩嗎?”

“前天他曾派了個小廝給我送了兩包茯苓粉過來,”竇昭說着,忍不住笑了起來,“說吃了可以寧神養氣,讓我吃完了再跟他說。”

宋墨聽了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歉意地對竇昭道:“他就是這個性子,從小被母親寵慣了……”說到這裡,不免有些唏噓。

竇昭遂笑道:“我沒有弟弟,會把他當親弟弟一樣看待,你放心好了。”

是啊,有竇昭在身邊,他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宋墨一掃剛纔的頹然,笑道:“對了,我記得你要真定的田莊和家裡都有很大的花圃,頤志堂後面也有個小花園。明天我休沐,不如幫你翻土搭架,整個花圃出來吧?你看看哪裡合適?要不要搭個花棚?我記得豐臺那邊的花農,家家戶戶都搭花棚。要不要添幾塊太湖石之類的?顧玉這幾天正好有事要去趟淮安,我讓他好好地幫你挑兩塊石頭。”

竇昭奇道:“你去豐臺做什麼?”

宋墨道:“有朋友在豐臺大營當差,路上看到很多花農的花棚,一時好奇,過去問了問。”他是說做就做的性子,一面說,一面下炕趿着鞋子,要和竇昭去小花園。

望着宋墨興沖沖的樣子,竇昭不由得啼笑皆非:“馬上要立冬了,哪有這個時候翻土搭架的?要整花園,也得開了春才行啊!”

“是嗎?”宋墨訕然,趿着鞋子的腳僵在了那裡,眉宇間有着進退兩難的尷尬。

竇昭看着,心湖中卻如同被投入了一塊石子,漣漪一圈圈地盪漾開來。

宋墨貴爲英國公府世子,什麼樣的朋友在豐臺大營當差,纔會讓他親自去豐臺大營探望?

她彷彿又看見那個在菊田裡幫她挖菊苗而滿頭大汗的昳麗少年。

“不過,”竇昭笑盈盈地望着宋墨,眼底有她自己都沒有察覺的縱容,“這個時候搭花棚倒是正好,說不定還可以趕着種一茬水蘿蔔。等到過年的時候,用小竹筐裝了,是再好不過的年節禮物了。”

她這是在給自己解圍呢?還是真的能種一茬水蘿蔔呢?

宋墨凝神着竇昭,笑意卻從眼底溢到了眉梢。

“花棚裡還可以種水蘿蔔嗎?”他穿上了鞋,“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所以說你不懂稼牆嘛!”竇昭笑着,和宋墨並肩出了內室,“要不然,大冬天的,哪兒來的水蘿蔔和小黃瓜?”她用商量的口吻對宋墨道,“要不,我們今年也試着種種吧?到時候如果種了出來,就給寧德長公主、陸老夫人這些親戚都送些去,你看如何?”

“好啊!”宋墨根本不懂這些,自然都聽竇昭的,“要不要請個人過來幫忙……”

兩人說着,穿過穿堂,往小花園去了。

跟着他們身後的素心不禁低了頭偷笑。

小姐最不耐煩哄人,卻總是情不自禁地哄着世子爺。

求粉紅票啊!

ps:給大家推薦一本書。

禾晏山的《蘭香緣》。

書號:2723760

簡介:她是首輔的孫女,家族捲入奪嫡風波獲罪。

與新婚丈夫雙雙死在發配途中。

她帶着記憶轉世投胎,成爲江南望族林家的家生丫鬟陳香蘭。

這一生,香蘭有四朵桃花。

一朵不能要,

一朵她不要,

一朵還沒開好就謝了

還有一朵……唉,不省心啊……

這是一個小丫鬟想脫離宅門而不得的故事。

第443章 重陽第197章 籌謀第507章 前後第77章 進府第107章 前夫第228章 一一第252章 論序第521章 責怪第67章 挽回第427章 孩子第323章 插曲第251章 回門第157章 辦法第138章 妒忌第5章 回家第489章 被迫第104章 提親第331章 應付第262章 進宮第268章 誤會第438章 好笑第518章 扭曲第425章 取名第307章 對月第357章 匡超第156章 決定第510章 出頭第409章 不認第427章 孩子第109章 來遲第185章 不決第221章 迅雷第14章 婆婆第29章 說話第265章 封誥第199章 黃雀第216章 殷勤第167章 敲山第208章 次日第126章 宋家第227章 衆人第182章 詢問第95章 反悔第242章 識破第306章 擡舉第223章 補救第169章 幕僚第23章 妹妹第333章 禮品第65章 後果第233章 執意第470章 醒悟第225章 相約第226章 路口第416章 鴻雁第88章 驚愕第343章 懷疑第452章 難爲第14章 婆婆第74章 收留第521章 責怪第322章 氣極第472章 你來第187章 再次第73章 所求第231章 猜測第155章 條件第75章 坦誠第91章 捅破第150章 甦醒第341章 衝突第66章 做伴第396章 黎家第274章 別想第197章 籌謀第515章 除籍第281章 分頭第212章 承認第179章 對峙第117章 主意第204章 輕快第100章 再見第225章 相約第171章 試探第140章 鬥法第259章 嚇唬第391章 舊聞第509章 救人第462章 田莊第91章 捅破第131章 朋友第199章 黃雀第120章 談話第346章 報喜第238章 催妝第250章 提醒第261章 疑問第9章 丫鬟第350章 伯府第114章 投宿
第443章 重陽第197章 籌謀第507章 前後第77章 進府第107章 前夫第228章 一一第252章 論序第521章 責怪第67章 挽回第427章 孩子第323章 插曲第251章 回門第157章 辦法第138章 妒忌第5章 回家第489章 被迫第104章 提親第331章 應付第262章 進宮第268章 誤會第438章 好笑第518章 扭曲第425章 取名第307章 對月第357章 匡超第156章 決定第510章 出頭第409章 不認第427章 孩子第109章 來遲第185章 不決第221章 迅雷第14章 婆婆第29章 說話第265章 封誥第199章 黃雀第216章 殷勤第167章 敲山第208章 次日第126章 宋家第227章 衆人第182章 詢問第95章 反悔第242章 識破第306章 擡舉第223章 補救第169章 幕僚第23章 妹妹第333章 禮品第65章 後果第233章 執意第470章 醒悟第225章 相約第226章 路口第416章 鴻雁第88章 驚愕第343章 懷疑第452章 難爲第14章 婆婆第74章 收留第521章 責怪第322章 氣極第472章 你來第187章 再次第73章 所求第231章 猜測第155章 條件第75章 坦誠第91章 捅破第150章 甦醒第341章 衝突第66章 做伴第396章 黎家第274章 別想第197章 籌謀第515章 除籍第281章 分頭第212章 承認第179章 對峙第117章 主意第204章 輕快第100章 再見第225章 相約第171章 試探第140章 鬥法第259章 嚇唬第391章 舊聞第509章 救人第462章 田莊第91章 捅破第131章 朋友第199章 黃雀第120章 談話第346章 報喜第238章 催妝第250章 提醒第261章 疑問第9章 丫鬟第350章 伯府第114章 投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