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兩百章 “引進”德國專家

bookmark

柏毅並沒有誇大其詞,而是實實在在道出了當下志願軍一線部隊的軟肋,自打老葛犧牲之後,柏毅便對老葛生前的日記反反覆覆研究不下數十遍,不僅如此,只要有時間便會跑到正在白雲廠附近駐訓的重火力連。

找到那些曾在朝鮮戰場上負傷歸隊的老兵詢問一線戰場的情況,所得到的回答基本上是異口同聲,那便是志願軍一線步兵的伴隨火力太弱,根本不足以對抗聯合國軍的裝甲目標和堅固攻勢。

用老葛曾經的司號員,現任重火力連連長的趙晨鋼的話說:“哪怕是支援火力強勁的重火力連,在面對敵人的裝甲目標和堅固工事都非常棘手,甚至有時不得不採取刺刀見紅的方式來達成任務目標,更何況其他部隊的裝備情況還不如重火力連,所以部隊的傷亡很大……”

柏毅聽罷之後,便是久久不語,儘管重火力連有着14.5mm高射機槍,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這樣看起來豪華的重火力,可要是嚴格論起來,這些裝備基本上都屬於面殺傷的火力壓制武器,針對有生力量還能夠抗衡一二,可遇到裝甲目標和堅固攻勢便很難發揮作用。

無奈之下,志願軍所依靠的戰術依舊如國內戰爭時一樣,由戰士們扛着炸藥包,冒着猛烈的炮火快速突進,才能將敵人的裝甲目標或堅固火力點一舉拔掉,這套戰術看似簡單,可往往伴隨着難以想象的犧牲,甚至在極端的情況下,真是是用戰士們的一條條性命換來的突破口。

而這還是朝鮮戰爭初期的運動戰階段,隨後的拉鋸戰和陣地攻防戰,類似的問題將會更多,對此柏毅是有着清醒的認識,要不然他也不會在蘇聯千方百計搞到德國二戰末期研製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爲的就是想依靠德國的成熟技術,迅速解決志願軍應對裝甲目標和堅固攻勢薄弱問題。

只可惜,由於經驗方面太過薄弱,導致組裝那些被拆卸的德國機械進度異常緩慢,以至於“鐵拳”反坦克火箭筒的仿製工作至今無法展開,再加上蘇聯方面或明或暗的壓力,導致柏毅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轉向改進現有裝備。

比如在35mm轉輪式榴彈發射器中增加一款破甲彈,再比如對輕型身管火炮進行改進,完善反裝甲能力等等,總而言之就是在舊裝備上修修補補,至於根本問題卻沒有徹底解決,爲此柏毅也是頭疼不已。

但卻也沒辦法,他是有着未來70多年的技術經驗,也的確對軍工機械有着旁人無法想象的優勢,可面對二十餘類,近千臺機械的龐大零部件,饒是有着穿越者這個金大腿的柏毅也是束手無策。

沒辦法,他終究是人,不是神,金手指儘管強大,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況且要組裝的還是以精密著稱的德系機械,柏毅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因爲在他的記憶中,根本找不到與這些機械的交集。

正因爲如此,他跟陳耀陽等人一樣,也是拿着圖紙,摸着石頭過河,最多最多也不過是經驗豐富一些罷了,更何況組裝機械又不是搭積木,幾個部件拼在一起就能開工,其中的精密程度又是並不比加工一套高難度工件來得輕鬆。

甚至有時一個電線接頭,或者一顆螺母的偏移都有可能導致機械運轉不令,無奈之下只能拆了重新再來,如此反反覆覆之下,儘管從蘇聯運回來這批機械零部件也有二十多天,可柏毅他們卻只組裝了六臺,可既便如此,這六臺機械中也不一定完全達到標準。

眼見於此,包括柏毅在內幾乎所有的白雲廠幹部職工都很是苦惱,就如同土豪看着保險箱裡被碎紙機攪碎的一堆美元殘片一樣,明知道是鈔票,卻根本拼不起來,更別談能花出去,對此柏毅也不是沒想過辦法,甚至都準備找總後首長看看能不能從東德聘請一批專家過來協助白雲廠組裝這批機械設備。

幾天前來到沈城,柏毅就想彙報這個問題,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亞克託耶夫,結果不但改變的柏毅的最初想法,甚至還爲他指出一條更快,更好也更高效的道路,那便是從蘇聯“引進”德國專家。

蘇聯有德國專家嗎?自然是有,不但有而且數量還很龐大,要知道蘇聯一路反攻德國之時,可不單單是裝甲機械化軍團的狂飆突進,順帶着將一路上重要的戰略物資統統打包運回蘇聯。

而這其中最重要便是人力資源,高端人才自不必說,中層的工程師,底層的技術工人,乃至最普通的學徒工、農民、軍人,統統一股腦的押回蘇聯,甚至連身體強壯的婦女都不放過,沒辦法,數年的殘酷戰爭令蘇聯的人力資源幾近枯竭,想要在戰後迅速恢復沒有勞動力怎麼能行?

可蘇聯國內的壯勞力在戰爭中消耗巨大,顯然無法擔起這份重任,於是這些壓回來的“德國戰俘”便是最好的廉價勞動力,將他們派往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掘土開礦,播種收割,便可源源不斷的供給蘇聯工業體系所需的原材料。

而這些德國戰俘當中,卻有很多不可多得人才,如此埋沒於茫茫的西伯利亞荒原中,簡直是暴殄天物,因此當柏毅聽到亞克託耶夫那句:“你們被送到西伯利亞勞改營”,整個人便如同被電流擊中一般,電光火時間便打破原有桎梏:

找什麼東德,蘇聯纔是德國高端人才的大寶藏,一座座人滿爲患的西伯利亞勞改營,可以說囊括了半個德國的先進人才,如果能利用一個有利契機,派遣人員前去學習,甚至弄回來一批成熟的技術專家,那對白雲廠乃至整個國家都是受用無窮的。

而這個契機不是別的,正是如今正在進行的無坐力火炮的研製工作,利用這個項目着急可以培養的人才,再利用這個項目進行初步的篩選,進而用這個項目撫育出一些令蘇聯都感興趣的“新花樣”,從而令蘇聯人再刮目相看的同時,不得不攜手合作,如此柏毅便可利用這個口子,完成人才的儲備計劃。

正因爲如此,柏毅對所謂的新式無坐力火炮的性能弄得可謂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什麼遵循成熟的德國“鐵拳”反坦克火箭筒,什麼仿製美國的m18式57mm無坐力火炮更靠譜,統統都不要,直接另起爐竈上馬新產品。

至於基礎指標更是吊炸天,說是獨步全球也不爲過,馮衝等這些被招來的骨幹們哪裡知道這其中深層次的原因,帶着十足的熱情聽完一連串黑到家的黑科技之後,那股子慢慢的熱情便登時消失,取而代之的只有越來越深的懷疑。

也就是柏毅這個前世穿越而來的軍事裝備學研究生,仗着未來70多年的豐富經驗,面對馮衝等人的疑問和懷疑能夠從容不迫的分解一二,若是換做其他人,哪怕是某大學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沒辦法招架這些骨幹越發刁鑽刻薄的問題。

就拿今天來說,算上馮衝的質問,柏毅已經回答不下十個問題,饒是他對答如流,也覺得腦袋都快空了,因此趁着馮衝無話可說,柏毅直接將話頭引向激戰正酣的朝鮮前線上,還別說,將志願軍戰士一亮出來,一屋子的骨幹們便激昂澎湃起來,各個冒着勁兒要讓前線的志願軍少受傷亡。

柏毅眼見於此,便見好就收,直接宣佈結束今天的技術討論,於是一屋骨幹帶着高亢的熱情,呼啦一下從屋子裡涌了出去,奔向各自的宿舍,開始挑燈夜戰,從而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暗暗許下的誓言!

“真累死我了!”

看着骨幹們已然消失在眼前,柏毅再也支持不住,一屁股坐在旁邊的馬紮上,旋即拿起一旁的水杯咕咚咕咚將大半杯水一股腦的喝了進去,這才稍稍緩過勁兒來,而這時留下來的陳耀陽卻衝着柏毅很是同情的嘆了口氣:“你呀,真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他們這些骨幹一個個可都是人精,你剛纔的借勢推脫,可是瞞不過人的!”

“也沒指望瞞過他們,不過你說得對,他們都是人精,對人精就得來點乾貨,否則還真壓不住!”

“怎麼?要露一手?”陳耀陽意味深長的笑着問道,柏毅點了點頭:“沒錯,是該露一手了……”

就在柏毅和陳耀陽商量着露一手震震場子時,對於新式無坐力火炮的質疑也在骨幹中間愈發的熱絡起來,正如陳耀陽所說,柏毅根本瞞不了這些人精,儘管他們對志願軍的情況很是關切,爲此不惜暗自發下誓言要改變現在不利局面。

可柏毅最後那明顯草草結束的態度,還是看在衆人眼裡,特別是還有一肚子問題的馮衝,對柏毅這般就結束討論會很是不痛快,因此當他走出屋子後,便沉着臉衝着同宿舍的張毅不滿的說道:“就這麼結束了,簡直讓人難以理解,若是沒這個本事,就不要牽頭,牽了頭還推三阻四,我又不能吃人,幹嘛要躲?”

“柏毅也不算躲了,今天已經答了那麼多問題,脣槍舌劍的,你還別說,着實有不少咱們往日裡不曾接觸的知識!”

自學成才的張毅是個天生的樂觀派,對技術如飢似渴的程度,讓他只專注於聽講和認真記錄,與馮衝這種科班出身,愛動腦筋的相比,顯得木訥很多,不過馮衝卻不以爲然,撇了撇嘴不屑道:“是有不少新知識,也的確讓我們開拓了眼界,可問題是這些新知識能實現嗎?不說別的,就說柏毅定的無坐力火炮的指標,你自己看看都是什麼?80mm以上口徑,榴彈射程大於1500米,直瞄射程不低於300米。

最重要是戰鬥全重不超過18公斤,18公斤!我的老哥哥,不到36斤的重量,那還是無坐力火炮嗎?簡直就是異想天開的天方夜譚,你曾經參與仿製過美國m18型57mm無坐力火炮,應該清楚,那麼先進的無坐力炮空炮也要25公斤左右,可咱們的呢?80mm以上口徑,還不能超過18公斤的戰鬥全重,我是想不出用什麼材料,或許只能用紙片能達到要求!”

“這個……”

張毅聞言還想說什麼,可話到嘴邊卻又讓他嚥了回去,馮衝說得沒錯,柏毅這無坐力火炮的指標實在太駭人了,問題是性能指標這東西上嘴脣一碰下嘴脣就出來的,若是幻想還好,可東北局軍械部的要求確實要將這種高指標的裝備立即研製出來,這簡直有種趕鴨子上架,太讓人無法理喻了。

不說別的,光材料就很難辦到,要知道18公斤的戰鬥全重,又必須是80mm以上的口徑,免不了需要輕質材料才能實現,可問題是當下的中國連最基本的鋼鐵產量都無法保證供給,其他的材料就更不用說了,簡直就等於沒有,面對如此嚴峻而現實的問題,如此高的性能指標簡直就是笑話。

“如果盡於此也就算了,關鍵是柏毅居然還提出利用無坐力火炮原理髮展處一款班組支援武器,與大口徑無坐力火炮這款營連級裝備一道,構築起步兵攻堅的火力打擊體系,說實話,他這個想法很好,可還是那句話怎麼實現?

指標是很亮眼,但還是那句話,如何實現?材料、結構、計算、發射藥、彈藥種類……那個不是足以讓人絕望的攔路虎?可柏毅到好,直接繞過這些東西,大談性能,這根科幻小說有什麼區別?你說,有什麼區別?”

“這個……或許也是讓我們爲未來打基礎吧?”張毅不置可否的答道,馮衝卻冷笑:“打基礎?我說老張,咱們是來研發裝備的,是要着眼於眼下,是要實事求是,可不是來這高談闊論,好高騖遠的,若是打基礎,我那幾本書回家慢慢看就行了,何必還要在這裡空耗時間?反正還是那句話,既然柏毅躲,就讓他躲,反正我這就向上級寫舉報信,再這樣下去整個研製的風氣都要被他帶壞了!”

言罷,馮衝帶着一臉的決然推開宿舍的房門,拿出別在胸口的鋼筆,坐在牀頭便奮筆疾書起來……

第四百五十章 指揮所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五百零七章 黃泥粘褲襠第五十一章 想法被斃了(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零六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條腿走路(1\4)第五百五十八章 宋崇會造飛機第十章 就這麼簡單(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1)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佬來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坦克液力機械傳動系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刻不容緩的防空武器(下)第兩百一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身藏功與名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生的狙擊手第三章扭轉戰局第十一章 想低調都不行(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2)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一百六十五章 換裝德械(中)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定要坑第二十五章 家裡蹲也有高材生(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實戰爲準繩(下)第四百二十章 是坦克,也是戰神第一百九十五章 來自蘇聯首席專家的“忠告”第四百八十二章 形勢逆轉(上)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懼症(爲四火大大加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國軍魂(上)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第兩百零二章 令人驚歎的計算方法:有限元第四十章 不及格(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鑄造車間的隱憂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 這工藝,真是沒誰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美軍給咬上了第十六章 大殺器(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六十九章 用一仗打出數十年的和平(第五更)第八十一章 難測的“意思”(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一十九章 反裝甲子母彈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三十八章 因爲愛情(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零五章 急轉直下的戰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囂張的美國空軍(昨天補更4\5)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三十二章 不服輸的人(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棱軍刺(上)第四十四章 “串糖葫蘆”(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六十一章 妥妥的黑科技(下)(2\4)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了瘋的美國人第兩百七十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下)(1\5)第五百二十二章 具有德國品質的高精準度步槍第一百零二章 人才培養模式(3\5)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魔術師第三百二十八章 修壞了我負責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戰士方姚章(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祖宗的失蠟法第兩百八十三章 蘇聯的坦克天才第兩百二十四章 打雜的德國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驚豔三槍第五百章 仿製VS原裝(中)第兩百四十章 工業之魂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雲軍工學院(下)第十七章 不可思議的逆轉(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部四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實戰爲準繩(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二十六章 獻青春的人(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失守第九章 神一般的炮術第四百九十二章 我就是要造槍造炮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定要坑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教你打天上的美國鬼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迫降的米格—15第五百二十四章 都是標準惹的禍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一百八十四章 這仗沒法打:中國士兵人手一具“手炮”第兩百六十二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中)第兩百六十章 馮·萊曼博士第三百八十四章 攻堅利器第三十六章 長徑比與小口徑第三百九十章 犀利:志願軍的近戰攻勢第兩百八十五章 偏離軌跡的劇本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鐵血阻擊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四百四十二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下)第二十七章 嫺熟工藝(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式手榴彈(下)(五更完畢)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言不合,屍體滿車(3\4)第三百七十八章 白磷彈(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下)
第四百五十章 指揮所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五百零七章 黃泥粘褲襠第五十一章 想法被斃了(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零六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條腿走路(1\4)第五百五十八章 宋崇會造飛機第十章 就這麼簡單(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1)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佬來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坦克液力機械傳動系統第一百四十六章 刻不容緩的防空武器(下)第兩百一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身藏功與名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生的狙擊手第三章扭轉戰局第十一章 想低調都不行(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2)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一百六十五章 換裝德械(中)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定要坑第二十五章 家裡蹲也有高材生(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實戰爲準繩(下)第四百二十章 是坦克,也是戰神第一百九十五章 來自蘇聯首席專家的“忠告”第四百八十二章 形勢逆轉(上)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懼症(爲四火大大加更)第兩百七十八章 底牌(昨天第四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國軍魂(上)第兩百七十七章 病根(補昨日第三章)第兩百零二章 令人驚歎的計算方法:有限元第四十章 不及格(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四百七十五章 鑄造車間的隱憂第九十三章 終於有基礎了(四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 這工藝,真是沒誰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美軍給咬上了第十六章 大殺器(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六十九章 用一仗打出數十年的和平(第五更)第八十一章 難測的“意思”(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一十九章 反裝甲子母彈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第三十八章 因爲愛情(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零五章 急轉直下的戰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囂張的美國空軍(昨天補更4\5)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視的差距第三十二章 不服輸的人(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棱軍刺(上)第四十四章 “串糖葫蘆”(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六十一章 妥妥的黑科技(下)(2\4)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了瘋的美國人第兩百七十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下)(1\5)第五百二十二章 具有德國品質的高精準度步槍第一百零二章 人才培養模式(3\5)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魔術師第三百二十八章 修壞了我負責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戰士方姚章(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祖宗的失蠟法第兩百八十三章 蘇聯的坦克天才第兩百二十四章 打雜的德國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驚豔三槍第五百章 仿製VS原裝(中)第兩百四十章 工業之魂第一百三十章 被友軍鄙視了(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雲軍工學院(下)第十七章 不可思議的逆轉(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五百一十二章 工業部四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實戰爲準繩(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二十六章 獻青春的人(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失守第九章 神一般的炮術第四百九十二章 我就是要造槍造炮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定要坑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教你打天上的美國鬼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迫降的米格—15第五百二十四章 都是標準惹的禍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降雷霆:米格—15的屠戮第一百八十四章 這仗沒法打:中國士兵人手一具“手炮”第兩百六十二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中)第兩百六十章 馮·萊曼博士第三百八十四章 攻堅利器第三十六章 長徑比與小口徑第三百九十章 犀利:志願軍的近戰攻勢第兩百八十五章 偏離軌跡的劇本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鐵血阻擊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四百四十二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下)第二十七章 嫺熟工藝(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式手榴彈(下)(五更完畢)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言不合,屍體滿車(3\4)第三百七十八章 白磷彈(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