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正義(一)

1939年9月12日,荷蘭,阿姆斯特丹,水壩大道廣場,王室迎賓宮。

時隔幾日,再次到達荷蘭的德意志帝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成了荷蘭王室的貴賓,住進了輝煌富麗的水壩大道廣場王宮。中午的時候,還在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公主朱麗安娜和公主的丈夫貝恩哈德親王,以及荷蘭部長會議主席亨德利庫斯.科萊恩一起共進美餐。

“戰爭就快結束了,是嗎?”荷蘭公主朱麗安娜用德語問裡賓特洛甫。

“公主殿下,”裡賓特洛甫優雅地一笑,說,“這取決於英法兩國能否正確看待德意志的統一和崛起。”

統一和崛起!

朱麗安娜公主從血統上說也是個德意志人,她當然瞭解德意志的統一和崛起是什麼意思。

普法戰爭所造成的並不德意志的完全統一,而是一分爲二。以普魯士爲中心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二元制帝國。而德奧合併和波希米亞迴歸(德國人是這樣認爲的),則意味着德意志真正統一的開始。

現在德意志第三帝國所標榜的,也是繼承德意志帝國和奧地利帝國的雙重法統。這意味着德意志第三帝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重生!

雖然德意志第三帝國並沒有提出要恢復神聖羅馬帝國的全部疆土,但是它卻在追求神聖羅馬帝國強盛時期在全歐洲領袖羣倫的國際地位。從德國二十年代就開始的“建立歐洲聯盟”的宣傳中,就可以想象出德國想要領導歐洲的野心了。

而且,現在的德國彷彿也有這樣的實力了。

在收復了波森、西普魯士和西里西亞的失地後,德國的本土(包括波羅的、奧地利和波希米亞)面積就已經超過了80萬平方公里!如果再算上“合法佔領”的立陶宛和西烏克蘭(這兩塊地盤最後通過公投成爲德國一部分的可能性很大),德國的領土很有可能會在未來接近100萬平方公里,超過了英法歐洲本土的總和。

而德國的人口在合併了部分波蘭人、立陶宛人和烏克蘭人(指西烏克蘭土地上的人口)後,估計將多達1.1億,也超過了英法兩國的總和。

另外,在得到了西烏克蘭(包括利沃夫、外喀爾巴阡、沃倫、羅夫諾、塔爾諾波爾、史坦尼斯拉夫等省)後,德國等於又得到了一個“萊茵工業區”。因爲那裡本來就是奧匈帝國的重工業中心,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和有色金屬資源,還擁有油田,而且還有大片的黑土地。德國的經濟實力將會更加強大!

“那麼,有沒有具體一些的條件?”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問。她和她的人民都不想打仗,無論參加哪一邊。因此在波德停戰談判(目前還沒有最後達成停戰協議)的消息傳來後,威廉明娜女王就想調停德國和英法的戰爭。

只要英法和德國不打了,荷蘭自然就安全了。可是裡賓特洛甫提出的“德意志的統一和崛起”,卻讓威廉明娜有些失望。

因爲一個霸主的崛起,必然意味着舊的霸主的衰弱!而舊的世界霸主,又怎麼肯眼睜睜看着霸權的失去呢?

“廢除《凡爾賽條約》和《聖日耳曼條約》;比利時歸還賠償州;英法歸還竊占的德國海外殖民地;允許德國和‘全盧森堡’合併——當然,合併必須得到盧森堡的同意;割讓部分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鐵礦區給德國;英法比三國歸還所有從德國得到的賠款!”

裡賓特洛甫說出了不可能達成的和平條件。可是在德國一方看來,這樣的條件已經非常溫和了。德國沒有索回全部阿爾薩斯和洛林,只是想要回部分鐵礦區。作爲補償,本來就屬於德意志邦聯的盧森堡迴歸德國——是“全盧森堡”而不是半個盧森堡!

德國是想要回1839年《倫敦條約》前的盧森堡大公國,包括現在屬於比利時的一半土地!

“這不可能!”荷蘭部長會議主席亨德利庫斯.科萊恩皺着眉頭說,“這完全不現實……”

裡賓特洛甫微微一笑,說:“在12天之前,德國想收回旦澤自由市也是不現實的,可是現在,歐洲第二陸軍強國已經匍匐在德意志的腳下請求原諒了!或許到10月份的時候,法蘭西也會跪倒在德意志的腳下!”

這個時空因爲沒有去攻打華沙堅城,所以德國12天就打垮了波蘭——現在前線已經基本停火,波蘭的波茲南集團軍和普魯士集團軍被包圍,濱海集團軍、羅茲集團軍、克拉科夫集團軍覆滅,喀爾巴阡集團軍、莫德林集團軍損失三分之二以上。波軍陣亡、被俘、重傷、失蹤的總數超過了40萬,還有20萬人被圍困,而德軍的損失還不到1萬人(因爲沒有華沙攻堅和布楚拉河會戰,德國的損失不大)。

“那麼荷蘭怎麼辦?”威廉明娜女王的聲音放沉了,“難道我也要匍匐在威廉皇帝的腳下?”

如果現在是希特勒擁有全權,威廉明娜是不敢這麼說的,可是威廉皇帝畢竟是復辟了。

“不,不,不,”裡賓特洛甫連連搖頭,“陛下,德意志不會忘記荷蘭在最困難的時候給予的幫助,我們絕不會侵犯荷蘭,我們希望荷蘭能夠繼續保持中立。”

德國和荷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歷史上二戰時期的入侵從軍事上講,只是爲了方便進攻比利時罷了。在荷蘭南部有個叫林堡的省,這個林堡省有那麼一部分土地正好位於德國和比利時之間。在德國制定的《黃色方案》和《曼施坦因計劃》中,軍隊都要從林堡通過。

不過現在的德國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卻不打算因此佔領荷蘭——借個道而已,沒有必要佔領人家全國,而且佔領下來後還得管飯,多麻煩啊!

所以德國現在的策略就是儘可能維持荷蘭的中立。

“可是9月6日的空戰事件怎麼解決?”威廉明娜又問,“我們的中立地位已經被破壞了!”

“這是違反《國際法》的!”裡賓特洛甫說,“荷蘭是國際聯盟的成員,而且海牙還有國際法庭。我想,你們應該向國際聯盟提出控告,讓國際聯盟派出調查團來調查9月6日的事件,然後再通過確保荷蘭中立的決議。”

國際聯盟現在還沒有停止運作,而德國、蘇聯、法國、英國和波蘭這幾個交戰國都是國聯成員,荷蘭當然也是國聯成員。

“利用國際聯盟來保證荷蘭的中立?”威廉明娜和朱麗安娜公主互相看看。

看來德國人還是講道理的。

“可是英法在國聯中的影響力很大啊。”荷蘭部長會議主席亨德利庫斯.科萊恩提醒說。

“你們可以建議,關於9月6日事件的調查和仲裁,應該排除參戰國的參與。應該由國際聯盟中的中立國派出的代表進行調查。而且,你們還可以提出建立一箇中立國的確認和保障機制。”

“這是……”威廉明娜女王似乎沒有聽懂。

裡賓特洛甫解釋說:“任何一個想要在這場歐洲戰爭中保持中立的歐洲國家,都可以向國際聯盟提出確定中立的請求。如果得到參戰各國書面同意,那麼它們的中立地位就得到確認。如果某個參戰國在戰爭中明顯侵犯了該國的中立地位,可以由該國向國際聯盟提出控告,國際聯盟中的中立國可立即對其實行集體制裁。”

現在宣佈中立的國家有很多,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這三個低地國家都宣佈了。

但是宣佈中立沒有什麼用,交戰國不承認照樣扁你。所以赫斯曼在戰前就琢磨出一個“確認中立”的原則,想要中立的國家提出,然後由參戰國確認——有些國家比如比利時,佔了德國的地,拿了德國的賠款,還在20年代佔領過魯爾區。現在一個“宣佈中立”就能躲過災禍了?這是不現實的,哪有那麼好的事情?所以德國可以不確認它的中立,當然也可以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確認比利時的中立。

而如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芬蘭、挪威、瑞典,哦,還有個丹麥,丹麥和德國之間有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但是德國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建議不追究,所以這些國家的中立是可以得到德國確認的。

至於德國爲什麼放棄北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其實是爲了丹麥的保護國冰島和屬地格陵蘭的中立地位——這其實是一個專爲英國所設定國際政治上的陷阱。

因爲1907年的《海戰時中立國權利和義務公約》的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規定了戰時交戰國的軍艦可以在中立國港口停泊24小時並且補充燃料和補給。當然,中立國可以立法禁止,但是丹麥肯定不敢。

也就是說,在未來德國的破交艦隊可以派出補給艦在冰島和格陵蘭的港口停泊和添加燃料,這將大大延長它們在北大西洋的活動時間!(。)

第902章 軍神朱可夫第1241章 陷入苦戰第473章 英國也有王牌第611章 海獅行動(九)第965章 細菌戰——潘多拉魔盒第490章 大英帝國的菜鳥第287章 反擊(四)第1148章 羅斯福之死(九)第432章 廣告戰(二)第723章 大包圍-無畏第21章 赫斯曼的小算盤第334章 輪到法蘭西了(一)第1207章 美利堅存在艦隊第206章 未來的統帥(二)第705章 保衛列寧格勒-迷霧中的奇襲第1003章 信仰不滅第970章 南雲司令官第6章 商量着做夢第149章 脆弱的循環第570章 曼哈頓終於來了第1129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八)第402章 意大利不面(三)第1231章 還有自由法國第19章 革命在八月?第769章 一次性噴火第6章 赫斯曼報告第464章 大油田第128章 再不打就老了第826章 決戰巴拿馬——一觸即發第332章 統制派第919章 大西洋戰線第1118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七)第1035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五)第622章 轉折點要來了第56章 大計劃幕後的隱麪人第1161章 羅斯福之死(二十二)第393章 打醬油的土雞第257章 蘇德的死穴第773章 飯桶保衛倫敦第1229章 什麼?又來了很多轟炸機?第348章 法蘭西不哭(六)第919章 大西洋戰線第513章 打贏纔是硬道理第390章 投票和投降第1256 原子彈 十三 第1257 原子彈(十四)第1066章 和平鴿墨索里尼第1206章 飛彈們又要來了?第853章 大決戰——要飯第692章 帝國反擊戰完第458章 要命的制裁第864章 大決戰—結合部會戰,,第481章 GC主義戰士第321章 維京軍團(三)第620章 肯尼迪的小目標第209章 未來的統帥(五)第1062章 美國人的復仇武器第910章 女皇陛下忠誠的彼得格勒第1277章 自由的火種第542章 虎!虎!虎(二十二)第476章 漫長的開始第928章 不要非暴力第280章 奇襲(七)第994章 大有大的好處第449章 沙漠之虎(九)第314章 風起大西洋(十二)第238章 代號“黑色”第560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九)第1100章 尼米茲的把握第1011章 朱可夫的擔憂第1138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七)第673章 大雷雨(三十七)第158章 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第901章 列寧格勒無好人第474章 歐共體的老二第456章 套在美帝脖子上的絞索第865章 大決戰—最自信的人第752章 冰海有夜戰第1214章 登陸北美洲(六)第1015章 7天打到莫斯科?第143章 貨幣戰爭(十三)第1190章 高奇堡計劃——可靠情報第325章 德意志的解放服務第746章 GC主義戰士去紐約第937章 猶敗五第1196章 高奇堡計劃——背鍋俠杜魯門第12章 糊塗的克倫斯基第481章 GC主義戰士第109章 納粹黨來了第169章 機會要來了第431章 廣告戰(一)第1229章 什麼?又來了很多轟炸機?第532章 虎!虎!虎(十二)第1281章 杜魯門的決斷第1097章 海上運動戰第1042章 拿什麼拯救您,敬愛的斯大林(中)第263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241章 利沃夫陷阱第795章 丘吉爾之死(二)第1167章 選舉和戰爭(四)第91章 戰爭與合作
第902章 軍神朱可夫第1241章 陷入苦戰第473章 英國也有王牌第611章 海獅行動(九)第965章 細菌戰——潘多拉魔盒第490章 大英帝國的菜鳥第287章 反擊(四)第1148章 羅斯福之死(九)第432章 廣告戰(二)第723章 大包圍-無畏第21章 赫斯曼的小算盤第334章 輪到法蘭西了(一)第1207章 美利堅存在艦隊第206章 未來的統帥(二)第705章 保衛列寧格勒-迷霧中的奇襲第1003章 信仰不滅第970章 南雲司令官第6章 商量着做夢第149章 脆弱的循環第570章 曼哈頓終於來了第1129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八)第402章 意大利不面(三)第1231章 還有自由法國第19章 革命在八月?第769章 一次性噴火第6章 赫斯曼報告第464章 大油田第128章 再不打就老了第826章 決戰巴拿馬——一觸即發第332章 統制派第919章 大西洋戰線第1118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七)第1035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五)第622章 轉折點要來了第56章 大計劃幕後的隱麪人第1161章 羅斯福之死(二十二)第393章 打醬油的土雞第257章 蘇德的死穴第773章 飯桶保衛倫敦第1229章 什麼?又來了很多轟炸機?第348章 法蘭西不哭(六)第919章 大西洋戰線第513章 打贏纔是硬道理第390章 投票和投降第1256 原子彈 十三 第1257 原子彈(十四)第1066章 和平鴿墨索里尼第1206章 飛彈們又要來了?第853章 大決戰——要飯第692章 帝國反擊戰完第458章 要命的制裁第864章 大決戰—結合部會戰,,第481章 GC主義戰士第321章 維京軍團(三)第620章 肯尼迪的小目標第209章 未來的統帥(五)第1062章 美國人的復仇武器第910章 女皇陛下忠誠的彼得格勒第1277章 自由的火種第542章 虎!虎!虎(二十二)第476章 漫長的開始第928章 不要非暴力第280章 奇襲(七)第994章 大有大的好處第449章 沙漠之虎(九)第314章 風起大西洋(十二)第238章 代號“黑色”第560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九)第1100章 尼米茲的把握第1011章 朱可夫的擔憂第1138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七)第673章 大雷雨(三十七)第158章 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第901章 列寧格勒無好人第474章 歐共體的老二第456章 套在美帝脖子上的絞索第865章 大決戰—最自信的人第752章 冰海有夜戰第1214章 登陸北美洲(六)第1015章 7天打到莫斯科?第143章 貨幣戰爭(十三)第1190章 高奇堡計劃——可靠情報第325章 德意志的解放服務第746章 GC主義戰士去紐約第937章 猶敗五第1196章 高奇堡計劃——背鍋俠杜魯門第12章 糊塗的克倫斯基第481章 GC主義戰士第109章 納粹黨來了第169章 機會要來了第431章 廣告戰(一)第1229章 什麼?又來了很多轟炸機?第532章 虎!虎!虎(十二)第1281章 杜魯門的決斷第1097章 海上運動戰第1042章 拿什麼拯救您,敬愛的斯大林(中)第263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241章 利沃夫陷阱第795章 丘吉爾之死(二)第1167章 選舉和戰爭(四)第91章 戰爭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