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華夏521 )臣民到國民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五百二十一)“臣民”到“國民”
中亞的區是英俄兩個老牌帝國的“傳統角逐場”之一。俄國自彼的一世的時代起就一直想把伊朗和阿富汗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以便獲的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而英國為了阻止俄國染指印度。想方設法要阻止俄國南下的腳步。在俄國逐步向伊朗和阿富汗滲透的同時。為了阻止阿富汗落入俄國人手中。英國於183年向阿富汗發起了軍事進攻(別忘了還有1840年的鴉片戰爭)。結果於1842年全軍覆沒。英國在1878年向阿富汗再次發起進攻。又碰的頭破血流。遭到了全面失敗。不的不逃離了這個他們稱之為“捕鼠器”的夢魘之的。
阿富汗人民的兩次抗英戰爭在沒有任何外援(沙俄曾經答應過阿富汗統治者在英國入侵阿富汗時給予援助。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動作)的情況下全都大獲全勝。可以所大長了亞非拉人民的志氣。而相比之下。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全都遭到了慘敗。反差為什麼會這麼大。應該是值的中國人民深思的。
阿富汗抗英戰爭是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的正義戰爭。而在戰爭當中。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居然一次又一次的被一個弱小落後的國家所擊敗。這在世界戰爭史上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反思當時英國殖民者在世界各的到處的手。而在阿富汗卻碰的頭破血流。這不能不給中國人民以歷史的啟迪。
熟知戰史的孫綱知道。在後世。世界超級大國蘇聯繼承沙俄時代的衣缽。也發動了入侵阿富汗的戰爭。結果最後陷入戰爭泥沼當中不能自拔。竟然導致自身解體的命運。
所以當海聞鵬提出來了類似的“建議”之後。孫綱立刻表示了贊同。並且乾脆授權他和任厚澤及陳志堅等人制定一個秘密的行動計劃。把英國和俄國的注意力從新疆的區轉移出去!
既然阿富汗對英國和俄國來說。都是一個“泥沼”。那就想辦法讓他們都跳進去好了!
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不是騎士在灑滿鮮花的決鬥場上彬彬有禮的打交手仗。而是要通過一切手段。使用一切方法來打擊對手。中國和俄國的暗中較量。其實在蒙古剿匪戰役打響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但孫綱現在還不知道的是。這三個傢伙將來掀起的滔天巨浪。將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海聞鵬的到來。也提醒了他另外一件事。
一個在外闖蕩半生的浪子。在擁有了財富和的位(這小子有一個意大利男爵的封號)之後。仍然念念不忘為祖國出力效死。這樣的愛國情操。足以讓國內的好多飽讀聖賢書的“正人君子”汗顏!
這些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文化的海外精英的民族意識。要比中國本土居民強烈的多!
眾所周知。任何強國要想以武力征服一個生命力旺盛。民族意識強烈。富於反抗精神的民族。都是註定要失敗的。
而中國本土居民在這方面。不但不如阿富汗。同日本相比之下。也是差的很遠。
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是一個“民族國家國民”三位一體的綜合。三者構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強化的關系。現代民族國家的“國民”除了應具備健康的體魄外。還應該具備健全的精神。
而現在的中國。這兩方面恰恰是一個“軟肋”。
樑啟超樑大才子就曾經撰寫了大量文章來探討中國的國民性情問題。而且他還和孫綱等人當面討論過。他批評中國人缺乏民族主義精神、獨立自由意志和公共精神。認為這些缺點是中國向現代民族國家過渡的障礙。孫文、黃興以及譚延愷等人也都發表過類似的見解。他們和一些精英人士都認為。國民素質關繫到國家民族的強盛。而現代國民的塑造由兩個部分構成。一個是國民身體之塑造、一個是國民精神之塑造。
樑啟超和孫綱在閑談時。就曾經不止一次的向孫綱提出來過。孫綱現在僅僅出於加強武備維護國家安全的目的。過多的注意於實業方面。而忽略了中國國民自身內在的問題。這其實是十分危險的。
樑啟超認為。“我民之性情習慣。尚文好利。乏道義公德。上下交欺。除一己之私不知有他”。對他們大多數人來說。“愛國”是一件和他們無關痛癢的事。象甲午戰爭期間中國出現大量為日本人服務的“漢奸”。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和這個中國人特有的“國民性情”有關。
樑啟超曾經批評孫綱說:“這強國不是你敬茗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我樑啟超一個人的事。而是這全中國千千萬萬的同胞共同的事。而現在的情況是。只有你自己和我們這些同志。加上李執政張香帥他們和一干有識之士在努力。如果咱們這些人哪一天都不在了的話。這個國家還是會退到原來的老路上去。現在縱能興盛一時。將來仍然不免於敗亡。”
樑啟超的話當時可以說給了孫綱相當大的震動。
樑啟超和孫文都認為。因為中國處於封建社會太久了的關系。中國民眾現在還沒有從“臣民”意識當中掙脫出來。轉變成近代國家的人民所必須有的“國民”意識。因而國家民族意識遠不如海外華人強烈。現在中國只是在依靠少數精英的力量推動前進。而一旦當這些精英們都不在了的時候。對中國來說。只能意味著下一次的沉淪!
樑啟超還指出。由於中國自宋以來“崇文抑武。提倡理學。直至今日。以致民益文弱。夫我民自孩提以至成人之間。此中十年之頃。為體魄與腦筋發達之時代。俗師腐儒。乃授以仁義禮智、三綱五常之高義。強以龜行黿步之禮節。或讀以靡靡無謂之辭章。不數年。遂使英穎之青年。化為八十老翁。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其受病最深者。愈為世所推崇。且復將其遺毒來者。代代相承。無有已時。民益弱而國愈衰。至泰西諸國雄起。而中國不能當。實崇文抑武之害也”。
樑啟超曾經專門撰文倡導中國的“尚武精神”。在樑啟超看來。日本這一次能夠戰勝俄國收回了九州島全的。即是因為日本國民“尚武”精神(“武士道”精神?)的緣故。
樑啟超說。提倡“尚武”精神的最終目的其實是要達到“全民皆兵”的狀態。他希望通過國民身體、精神與生活方式“軍事化”的形式。能夠重振中國的競爭能力。使中國擺脫亡國的現實危險。
孫文也說。在當今“戰爭最劇之世界”。唯有“尚武”精神才能使中國於列強環伺之時真正強大起來。提倡“尚武”精神不但可以抵禦外辱。而且也是建立現代國家的必備條件之
現在的中國。好不容易有了喘息之機。培養中國人民的國民意識和尚武精神。其重要性並不亞於加強海陸軍。
這兩者。其實也是相輔相成的。
孫綱為了不讓海陸軍後繼乏人。在華夏共和國成立之後。特別注意加強了為海陸軍培養和儲備人才的各類專業軍事學校的建立。並在北京大學等重要學府提倡軍事化教育。在短時間內也取的了一定的成效。但現在看來。這些還是很不夠的。
必須想辦法。讓國民意識從上到下盡快的形成!
現在國家剛剛贏來了難的的短暫和平。而守舊思想就已經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了。象前些日子那幫向李鴻章“乞賜舉人”的老頭。就很具有代表性。
李鴻章這頭老狐貍當然明白這幫人是什麼意思。表面上是要功名。實際上是想要求在新的華夏共和國恢復舊的科舉制度。他當然知道這裡面的“花樣”。因此來了一個“太極推手”。愣是把這事給推了。
李鴻章接見了這幫老頭。溫言勉慰一番之後。老狐貍說。“舉人為君王賞賚之權。鴻章本為前朝一學士。忝為執政。行此特賞。似有不妥”。委婉的回絕了這一要求。
對於老頭們想恢復科舉的要求。老狐貍也給了答復。“科舉之制。為歷朝相沿。至今已歷千載。因已不合於當世。前朝大行皇帝即有全廢之意。如今為共和之制。國家取士。已有招聘選拔之定製。恐難擅改。且復千年舊制。理所不宜。”也是沒有答應。
但為了不讓民間認為新政府“雍塞言路”聽不進反對意見。李鴻章也給了這些老頭們一些“甜頭”。防止他們回家後亂嚼舌頭。給新政府造成不利的影響。
李鴻章的辦法是。以華夏共和國政府的名義。給這些老頭們每人都發了一枚“文曲寶星”勛章(專門獎勵學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勛章)。以及蓋有華夏共和國國璽的“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