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玉門油田

民國四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北方軍新一輪的整編完成了。陸軍方面編成十一個混成旅,下轄六十六個步兵營,以及三十三個炮兵營。空軍方面編成七個飛行聯隊,各轄一個地勤保障營和四個飛行中隊,只是兩個紐堡17戰鬥機中隊和一個亨氏運輸機中隊的飛機遠沒有到貨。

參謀本部在接到陳安通知,可以考慮增加轟炸機中隊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改裝成運輸機中隊。也是,在中國根本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給你炸,能夠一次性運輸一個全副武裝步兵班的大傢伙,更適合疆域遼闊的中國使用。尤其是鐵路一時半會不能完成全線建設的時候,從新疆到唐努烏梁海,實在太漫長了。

除了陸軍和空軍,各專署的直轄營以後,還有軍械署的汽車運輸營三個,以及鐵路運輸營三個,以及大本營直轄的水師一個營。北方軍政府下轄的軍事力量,達到十萬八千多人。

這還沒有完,按照參謀本部制定出來的民國五年整訓計劃,還必須完成三十八個步兵營和十八個炮兵營的擴編,總規模達到十五萬多兵力,纔有實力完成現有西域四省和北域二省的防衛任務。

北方軍政府轄區的行政結構也得到整合,新成立的軍政府布政司由彭英甲擔任布政使,副職則是楊增新,新疆被分爲南疆和北疆兩個省份,在平叛中立了功勞的金樹仁擔任了南疆省長。甘肅也將青海湖一帶拆分出去,另置了青海省,只是星宿海一帶還是被馬家軍殘部控制着。

外蒙古科布多一帶雖然是出於蒙古大草原西側,但是陳安硬是要叫成漠南省。唐努烏梁海地區,自然是單獨建省了,反正不是外蒙古的。包爾漢在南疆平叛末期意外重傷,還是沒有能圓成爲北方軍的夢,但卻被意外提拔到唐努烏梁海省任省長。

北方軍政府的布政司成立的第一件事情,仍和當年彭英甲當然甘肅布政使時一模一樣,向陳安要錢。經過三年的鐵路大建設,甘肅經濟社會明顯得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單憑政府稅收三年一番多的增長幅度就足以讓布政司全力以赴。

要不是移民實邊計劃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布政司甚至願意減少陳安的補助,以減輕軍費的壓力。但是彭英甲估計,到民國六年時五年計劃結束,布政司的財政狀況就會穩定下來,保持收支平衡。

但是爲了持續拉動經濟發展,彭英甲向陳安建議,民國六年以後,布政司將基礎設施投入比例提高到軍費一樣的三成,仍舊用這筆鉅額資金在軍政府轄區進行鐵路大建設,至少再進行十五年,實現全區域主要城市之間的鐵路網連線。

財務署連同布政司進行了測算以後,發現新的十五年計劃中,按照彭英甲的辦法,實際上不再需要陳安的軍費補助,甚至從民國七年開始,鐵路線建設上還會多餘一百三十多萬銀元返還給軍費,並會逐年增多,至遲民國十一年以後,就可以保證三成的軍費全部如期撥付北方軍。

計劃是美好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民國五年的預算,陳安亦是無語以對。本來要更換掉所有火炮,就已經靡費無數,再加上參謀本部的大擴軍計劃,更是雪上加霜。一年的軍費開支估算竟然要七千一百多萬銀元,而陳安辛辛苦苦幹一年軍火商人至多隻能獲得七千五百萬銀元。

要不是陳安總算和法國達成協議,一次性傾銷了那批淘汰的火炮,又賺取了二千萬銀元左右,今年的收入扣掉軍費,甚至還不夠交付布政司的鐵路建設補助和年底購置軍火款項。

陳安無奈之下,只好縮減了購買英法兩國國債的規模,只用一千萬銀元採購算了。附帶的,不還點北方銀行的債務也不好,多多少少還上一些。最後的軍政府預算中,陳安看着那個鮮紅的二千一百萬欠債,只好嘆息了。又少了一點,能不增加就算不錯了。

雖然是滿屁股的債務,但是有兩筆軍火生意,陳安卻放棄了。北洋軍和護**,都先後派人找到或重慶辦事處,或漢口辦事處,提出要購買大量的軍火物資。已經打定主意,要淡出國內政治漩渦的陳安,毫不客氣地拒絕了。

護**交情不夠,拒絕了也就是了。北洋軍卻馬上派來了特使,而且拿來了袁世凱大皇帝的親筆信,據說是要封陳安爲親王。

陳安一看勢頭不對,馬上拉上林月兒,跑到甘肅玉門去了,選擇了一個避而不見。

袁世凱的特使,迫不得已只好待在階州,任務沒有完成,他也不敢回去。

但是林玉山的情報署,卻繼續收集着國內這場內戰的一切消息,彙總以後按時報送給躲在玉門的陳安。

在情報署的描述中,護國戰爭簡直是小孩子的過家家,蔡鍔的護**主力要餉沒餉,要槍沒槍,隨軍帶着一大批的煙土到處販銷,才總算籌集到了勉強買糧食的軍費,真可謂是艱難度日。

北洋軍在起初的反擊中着實打了一些狠仗,但是隨後在兩名一線指揮官的縱容下,完全變了樣子。槍朝天上打,炮朝溝裡放,糧食則剛好賣給護**,換來煙土賺暴利,這就是這場護國戰爭中後期的真實寫照。

這兩名根本不願意給袁世凱賣命的一線指揮官,自然是鼎鼎大名,一位是專門造自己長官反的馮玉祥,一位是號稱秀才將軍的吳子玉。

Www▪ ttκΛ n▪ C O

袁世凱依然被矇在鼓裡,前方每天都是申請軍火補給,派人去查看也確實耗費無數,只是漢口兵工廠、江南製造局全部加班也趕不及如此多的軍火單子,鞏縣兵工廠又沒有建好。焦頭爛額的袁世凱大皇帝,只好再次派出特使,向陳安求助。

兩名特使都傻乎乎的待在階州苦等,沒辦法,陳安死不回來,北方軍又拒絕特使前往,真是無比糾結。民國五年二月,第三位特使再次南下,曾經被讚譽爲有鳳來儀的熊總理親自擔任。但是這位藉口疏通陳安的特使,根本就沒來階州,徑直跑到南方避居去了。

再多的軍火也經不住敗家子的揮霍,很快一線北洋軍彈藥告罄,紛紛發電報要求後退補給。袁世凱大皇帝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北洋軍防線忽然全線崩潰了。

不過這個時候,陳安在玉門見證了中國石油工業的真正到來。

在萊恩這個半拉子工程師的主持下,北方集團正式在玉門油田進行勘察鑽探。趙壽山親自從延長油田抽調了二十多名技術骨幹,配合萊恩使用三套美國進口的鑽探採油煉油設備進駐玉門。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連續組織數次大規模鑽探,終於在民國四年八月十一日,玉門油田發現了第一口擁有工業油流的油井。

民國五年初,陸續發現了另外幾口工業油井,煉油產房和油田防衛設施等都已建成,一個步兵營整建制進駐,進行嚴密守衛。

陳安到達玉門油田後,親手啓動了第一次正式煉油程序。消息被情報署徹底封鎖,甚至爲此在玉門專門設立了一個小城鎮,供油田守衛者和工人以及家屬居住。

陳安不想再發生德**火交易泄露的事情,因爲油田的誘惑遠大於幾十架即將淘汰的戰鬥機,稍有不慎就是整個北方軍都無法抵擋的。玉門油田初次開發就有日產百噸以上原油的規模,估計年產原油不小於四萬噸。

在這個年代,原油年產量最多的也就是美國的三千四百萬噸,在中國周邊印度年產一百一十萬噸,伊朗年產二十萬噸,都算是產油大國了。

按照陝西延長支援的老技師分析,如果能夠增加幾套設備,再找到一些較好的油井,玉門油田年產十二三萬噸應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要全部投產,不止汽油,還有煤油、潤滑油等化工產品,年收入至少也有千萬銀元左右。

陳安當即決定再次投入一百萬銀元擴大投入,儘可能實現年產十二萬噸原油的目標,不過這次是用北方集團多年積累,總算不會增加負債。只是年產四萬噸的話,提煉出汽油不過八千多噸,只能解決北方軍大半年的油料需求而已。所以必須繼續擴大產能。

至於延長油田,陳安還是決定再投資一次,看看能否找到更好的工業油井,最好能夠形成年產萬噸就最理想了。再加上未來還要勘探新**山子油田,要想自己的命脈不被人控制,北方軍還是有把握的。當然,買來原油進行儲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這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民國五年的鐵路建設計劃,剛巧也正好是準備修築甘州到玉門的線路,玉門油田的大開發卻也是正好合在一起了。

也是在今年,整合起來的北方軍政府布政司,提出了利用今年的收支餘額,購買一些西方列強的壓路機等修路設備,在六省區域內逐步推進築路計劃,力爭今後十五年鐵路主幹線基本完工的同時,也實現縣道之間都擁有較爲平坦的通車砂石路。

北方軍政府轄區的發展越來越快了,而關內此時正亂成一團。

第48章 連環刺殺第52章 隴海攻防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40章 黑色狂潮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1章 突發事件第49章 泡妞公司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61章 低調行事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3章 赤塔對峙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32章 豐滿水電站第27章 空中優勢第205章 交易第2章 諸多英傑第6章 紅色恐怖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98章 夏爾坦克第44章 仿製雷諾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61章 心灰意冷第22章 伏擊作戰第75章 東北軍在哪裡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87章 緊急補給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33章 秘密援助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80章 棄守東撤第138章 站隊問題第40章 年夜飯第18章 無計可施第6章 炮轟陳家莊第63章 鐵路國有第45章 階州軍演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198章 奇襲第65章 滿城抓捕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78章 攻打小鎮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149章 機械的力量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21章 和田餘孽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45章 階州軍演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148章 北方的債卷第57章 隴南鐵路第76章 馬家分裂第73章 何以至此第115章 標準防空武器第145章 國學大師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12章 燈下定計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74章 居延漢簡第23章 還可以買官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9章 攪渾水再說第47章 大災降臨第162章 寒冬時刻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166章 艱難的財政第104章 豺狼虎豹第144章 漠北省立第30章 外興安嶺以東第57章 山西歸吳第26章 上海老鄉第130章 草原伏擊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第92章 收復首戰第195章 阿拉木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27章 北方工業第91章 一千萬銀元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85章 孤懸敵後第159章 搖搖欲墜第一章 步兵武力第44章 仿製雷諾第188章 天降奇兵第96章 黑夜圍殲第45章 輕裝師計劃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90章 醒中國論第150章 空軍聯隊
第48章 連環刺殺第52章 隴海攻防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40章 黑色狂潮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1章 突發事件第49章 泡妞公司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61章 低調行事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3章 赤塔對峙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32章 豐滿水電站第27章 空中優勢第205章 交易第2章 諸多英傑第6章 紅色恐怖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98章 夏爾坦克第44章 仿製雷諾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61章 心灰意冷第22章 伏擊作戰第75章 東北軍在哪裡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87章 緊急補給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33章 秘密援助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80章 棄守東撤第138章 站隊問題第40章 年夜飯第18章 無計可施第6章 炮轟陳家莊第63章 鐵路國有第45章 階州軍演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198章 奇襲第65章 滿城抓捕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78章 攻打小鎮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149章 機械的力量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21章 和田餘孽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45章 階州軍演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148章 北方的債卷第57章 隴南鐵路第76章 馬家分裂第73章 何以至此第115章 標準防空武器第145章 國學大師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12章 燈下定計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74章 居延漢簡第23章 還可以買官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9章 攪渾水再說第47章 大災降臨第162章 寒冬時刻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166章 艱難的財政第104章 豺狼虎豹第144章 漠北省立第30章 外興安嶺以東第57章 山西歸吳第26章 上海老鄉第130章 草原伏擊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第92章 收復首戰第195章 阿拉木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27章 北方工業第91章 一千萬銀元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85章 孤懸敵後第159章 搖搖欲墜第一章 步兵武力第44章 仿製雷諾第188章 天降奇兵第96章 黑夜圍殲第45章 輕裝師計劃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90章 醒中國論第150章 空軍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