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中亞失陷

顯然陳安遇刺事件,蘇聯人和日本人都有足夠的動機。;

在黃煒的空降營護送下回到階州大本營的陳安,還沒有好好休養一陣子,就愕然聽到了蘇軍大舉進攻中亞的消息。不僅如此,日本人也在這個時候忽然從青島登陸長驅直入濟南,硬生生擋住了北伐軍繼續進攻的勢頭。

令人萬分驚訝的是,蘇軍竟然調集了大批剛剛訓練出來的傘兵部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到中亞守軍的防線縱深。雖然這些空降的傘兵因爲很快被敵軍合圍遭到極大損失,但是中亞守軍的後方卻被攪得一團糟,所有的後勤線路全部被破壞了。

蘇軍空降兵在後方混戰的時候,新成立的土庫曼斯坦方面軍大舉出動,先是進行了長時間的炮火準備,然後利用坦克縱隊進行火力衝鋒,五個集團軍十餘萬蘇軍在上百千米的寬大正面全線突擊。

因爲錯誤判斷導致主力被調往後方剿滅蘇軍空降部隊,一線防守的中亞守軍根本無力抵擋住蘇軍瘋狂的進攻態勢,三個小時不到,前線守軍就徹底完蛋了。後方剿滅了空降蘇軍的中亞主力緊急調回防線,還沒有到達的時候就聽聞前線已失守,居然馬上士氣崩潰,被隨後追蹤而至土庫曼斯坦方面軍幾乎徹底全殲。

待在後方的伊萬諾夫和階州大本營幾乎是同時接到前線主力被殲滅的消息。

伊萬諾夫和北方軍各自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應對措施。

北方軍馬上派出一個步兵團的力量,向西推進數裡,將當初爲了照顧伊萬諾夫的面子而主動退出駐軍的浩罕城重新佔領,並瘋狂地構築野戰工事。伊萬諾夫執意要用浩罕共和國的名義,而浩罕城卻是在我們的領土之內。因此,北方軍並沒有在浩罕城裡駐軍,只是派出了巡警力量值守。

伊萬諾夫的部隊失敗的如此之快,即使是胡景翼和李虎臣也預料不及的。當然,這跟蘇軍運用空降後方以及坦克突擊戰術,應該有着直接關係。固執的伊萬諾夫按照昔日沙俄軍隊的模式,徵集和造就的軍隊在新戰術新武器面前顯然是不堪一擊的。

前線失利之後,主要戰力被殲滅的伊萬諾夫,馬上遷都到波斯邊界的阿什哈巴德城,一天數封電報發給新攀上的主子英國人,緊急求援,希望英軍直接出兵干涉。

可惜伊萬諾夫徹底失算了。

此時的英國人,根本沒有精力應付伊萬諾夫的請求,國內罷工遍地開花,國外英聯邦成員焦躁不安。尤其是此時,英國人正焦急地派出一支一萬二千多人的部隊進駐中國上海,與越來越激盪的中國民族主義浪潮進行對抗。英國人、美國人和其他西方列強以及日本人,都在蔣介石或明或暗的幫助下,準備用武力對抗國人日益高漲的收回租界呼聲。

如同古浪地震帶給北中國民衆一次刻骨銘心的民族精神凝聚機會,高唱着三**意的北伐戰爭同樣給了關內國人一股反對帝國主義的狂潮,而後來的反蘇浪潮則是這種民意到巔峰的反響。

苦候英國援軍不至的伊萬諾夫,終於在蘇軍的高歌猛進聲中,絕望地拋棄手下,帶着幾個親信孤苦伶仃地逃進了英國人控制的波斯。

現在的波斯已經是剛剛成立不久的巴列維王朝。王朝新立,還屬於動盪不安的多事之秋,國王禮薩汗還顧不上對這個逃難而來的沙俄皇室後裔好好招待。

伊萬諾夫在波斯非常悽苦的只待了幾天,居然莫名其妙的離奇身亡了。到底是誰幹的,從此成了永遠的不解之謎。

蘇聯人指責是英國人制造了這起聳人聽聞的謀殺事件,目的是爲了不承認沙皇在英國倫敦的秘密黃金存款。

英國人毫不客氣地反咬蘇聯人策劃了這次暗殺,如同當年蘇俄肅反時悄無聲息消失的衆多俄羅斯貴族們一樣,就是爲了掠奪他們的私人財產。

也不知道是怎麼扯皮的,最後居然扯到了當年存放在喀山的沙俄秘庫黃金上,結果就將矛頭統一對準了第三個懷疑者日本人。高爾察克死後,流落在捷克軍團手上的黃金,後來被當時佔據海參崴的日本人扣押住了,以至於捷克人回到歐洲時並沒有多少資產帶回去。

狂妄的日本人立馬站了出來,傻乎乎地拿出一張當年日本干涉軍扣押的清單,上面明顯沒有什麼狗屁黃金,清單上還有捷克軍團幾位軍官的簽字證明。只是非常詭異,這幾位簽過字的捷克軍團軍官都沒能再次出現在歐洲,究竟是生是死根本無人知曉。顯然在喀山金庫的問題上,日本人說了謊。

沒過多久,最令人稀奇的事情出現了,當年參與扣押捷克軍團財務的幾位日本軍官,居然都剖腹自殺了,甚至沒有任何動機。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都震驚了,但是馬上就緘口不言了,幾位自殺軍官的上司,現在都是日本皇軍的軍部大佬。

無論是英國人,還是蘇聯人的注意力都被轉移了,居然是日本軍部的某些人上下起手,弄走了那五六百噸黃金,而背了黑鍋的卻是毫不知情的日本政府。

可憐的伊萬諾夫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中,爲之嘆息的只有曾經多次打過交道的北方軍。如果不是伊萬諾夫執意靠向英國人,甚至在蘇軍就要攻破最後城池的時候,依然傻傻地等待永遠不會到達的英國援軍,而是直接向北方軍求援又何至於如此呀。

很久以後不少秘密檔案被北方軍的情報署竊取,終於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當年伊萬諾夫不是沒有想過向北方軍求援,但是很快被自己的親信心腹拼死勸說繼續等待英國人,甚至據說還出示了英國人的已經發兵干涉電報。

英國人肯定沒有發過這封電報,北方軍的情報署完全可以肯定,因爲那個伊萬諾夫的親信心腹後來成了蘇聯的高官之一。

只是非常不走運,這位無從知曉究竟原本是契卡、還是後來投靠契卡的高級軍官,在蘇聯國內鋪天蓋地的大肅反中立即成爲了反革命的典型,連審訊都沒有過直接槍決了事。

日本人沒有瞎忙乎,一邊和蘇聯人以及英國人打着嘴仗,一邊肆無忌憚的派出大軍死死控制住濟南城及周邊,就是不讓北伐軍繼續北上進攻安*。

蔣介石很快就妥協了,北伐軍掉頭南下忙着佔領膏腴之地不說,更多的是爲了對付汪精衛的勢力擴張。

剛剛同流合污的汪精衛和蔣介石,翻臉就如同翻書,反蘇成果纔有點名堂,馬上又開始對峙起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讓汪精衛和蔣介石措手不及的事情發生了,以李宗仁爲代表的桂系軍閥忽然發力,左右連橫,上下互動,居然成功地**迫蔣介石宣佈下野避讓風頭。

長江以南地區看似精誠團結的北伐軍勢力,馬上分裂成蔣、汪、李三派,各自爭鬥不休,整個北伐進程再次停滯下來。

無論是關內,還是關外的中國人都看傻眼了。

西北邊防督辦馮玉祥聽到此事,兩眼一黑,直接從馬上摔了下來。副官趕緊宣佈,督辦大人要養病,原本擬定的出兵呼應北伐一事暫緩。

真正倒大黴的自然還有這個馮玉祥了。

大張旗鼓的改編也做了,信誓旦旦的誓師也幹了,笑裡藏刀的清黨也清了,一切可以給的臉皮都給了,結果北上接應他脫離窘境的北伐軍卻不管不顧地縮了回去,簡直就是狠狠打了倒戈將軍一記耳光嗎。

馮玉祥心中只有泣血了,陝北的井嶽秀懾於北方軍的多次警告,**放棄了對他的進一步援助,只能偷偷摸摸送些物資而已,就連軍火都難以補給。榆林的步兵師,用的也是北方軍制式的武器,口徑和東拼西湊起來的馮玉祥部隊根本對不上。

南邊的閻老西,不愧爲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的天才,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真正可以支援過來的,卻只有微乎其微的丁點物資,還不如他們送來的老壇醋實用。

已經改稱救世軍的吳子玉部隊,實力恢復強勁,正磨刀霍霍,想再次出兵清剿昔日的戰友現在的叛徒。

因此,得知北伐軍暫停北上之後,馮玉祥只覺得全身冰涼,渾身寒顫不已。

在巴爾喀什湖地區,席捲了中亞的蘇軍土庫曼斯坦方面軍,大舉推進,一直到錫爾河附近的塔什干和浩罕等地,才停下進攻的腳步,和北方軍的駐守部隊進行對峙。

就在蘇軍中亞部隊開始緩一口氣的時候,胡景翼的北部軍團忽然有了異動。

大量的北方軍空軍偵察機飛過中亞上空,肆無忌憚的進行各種偵查拍攝。一個裝甲旅和兩個步兵旅,開始向前線進行部署。駐守在前沿的部隊,忽然出動工兵,清理阻礙突擊的各種障礙物和拒馬以及地雷等。

中亞蘇軍徹底慌了,能夠一舉奪回中亞已經是竭盡全力了,現在剩下的可戰之兵已經不足五六萬人,根本不是武裝到牙齒的北方軍北部軍團重兵突擊。

誰也不知道,北方軍究竟是怎麼想的。莫斯科手忙腳亂地調集部隊增援中亞,土庫曼斯坦方面軍進攻地太順利了,以至於莫斯科都還沒有準備好後續力量。英國人馬上開始煽風點火,極力鼓動北方軍進攻有產者的天敵蘇俄勢力。

偉大的小禿頭領袖不是說,戰略性轉移也是布爾什維克的策略之一嗎。莫斯科很快就作出了決定,畢竟他們根本沒有做好和北方軍全面衝突的準備。當年在伊爾庫茨克選擇暫停,現在在中亞同樣也只能是這個選項了。

中亞蘇軍指揮部派人和北方軍接觸,很快達成了沿着邊界線就地停火的協議,方面軍代表和北部軍團代表在協議書上簽字畫押。

沿着邊界線停火,而不是控制線停火,就意味着莫斯科默認了1840年邊界。這份臨時決策之下草草簽就的協議,最後成了蘇聯人無法辯解的劃分邊界證據。後來莫斯科反悔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將當初簽字的幾個高級軍官以裡通外國的名字槍決,然後矢口否認當初曾經簽過這一份協議。

悲催的是莫斯科萬萬沒有想到,某位軍官的後人,居然冒着天大風險秘密保留了當初莫斯科大鬍子親筆簽發的密電照片,最後爲了給父輩討公平,而將照片公之於衆,再一次揭穿了蘇聯高層無恥的嘴臉。

聲明1:《軍火帝國無彈窗》由作者深海帶魚實時同步更新軍火帝國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閱讀,書友所發表對軍火帝國無彈窗的評論,並不代表木魚哥贊同或者支持軍火帝國讀者的此觀點,我們的立場僅限於傳播更多讀者感興趣的信息。 木魚哥提醒您:喜歡本書請“推薦” 看完最後一章記得“加入書籤”

聲明2:軍火帝國最新章節由作者“深海帶魚”更新,木魚哥提供軍火帝國無彈窗在線免費閱讀!《軍火帝國》情節描寫環環相扣,令人回味無窮;人物刻畫讓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果對小說軍火帝國(深海帶魚/著)內容、版權等方面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到站務管理區發帖。如果發現軍火帝國無彈窗未及時更新請聯繫我們。如果您喜歡小說軍火帝國,請支持作者到書店購買VIP/正版圖書。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

第112章 渾水摸魚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第148章 重型炸彈第107章 熱河空虛第18章 無計可施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188章 天降奇兵第36章 空降奇兵第93章 突擊車輛第187章 牧師袋鼠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2章 燈下定計第138章 站隊問題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187章 牧師袋鼠第154章 極限航程第175章 北方護僑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191章 閃擊第176章 中條山戰區第一章 誘敵深入第34章 奉系內訌第98章 延長油田第95章 飛行員班第8章 白俄臨時政府第100章 秘密轉場第6章 紅色恐怖第54章 徐州火車站第83章 棄守錦州第181章 燒炭卡車第65章 滿城抓捕第58章 瘋狂計劃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52章 隴海攻防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156章 最後防線第81章 慘痛代價第172章 天生被包圍第44章 仿製雷諾第135章 虛假的迴歸第97章 花馬池向東第69章 軍備競爭第72章 失敗的選擇第47章 岷江阻敵第39章 李氏步槍第8章 白俄臨時政府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69章 新光復軍第6章 紅色恐怖第121章 和田餘孽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75章 滿清終結第25章 階州遊擊第70章 江南光復第171章 令人惋惜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34章 奉系內訌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119章 喀什事件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94章 迪化求援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64章 出人意料第54章 徐州火車站第25章 哈爾哈河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153章 後勤戰爭第174章 沙河阻擊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199章 互贈第143章 空運援軍第191章 閃擊第35章 準備動手第73章 重整武備第15章 擺脫追兵第138章 站隊問題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93章 防空火力第36章 空降奇兵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204章 刮骨第148章 重型炸彈第181章 遠征軍團第181章 遠征軍團第104章 豺狼虎豹第67章 敢死隊員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6章 紅色恐怖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
第112章 渾水摸魚第53章 牛膠竹筒水炮第148章 重型炸彈第107章 熱河空虛第18章 無計可施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188章 天降奇兵第36章 空降奇兵第93章 突擊車輛第187章 牧師袋鼠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2章 燈下定計第138章 站隊問題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187章 牧師袋鼠第154章 極限航程第175章 北方護僑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191章 閃擊第176章 中條山戰區第一章 誘敵深入第34章 奉系內訌第98章 延長油田第95章 飛行員班第8章 白俄臨時政府第100章 秘密轉場第6章 紅色恐怖第54章 徐州火車站第83章 棄守錦州第181章 燒炭卡車第65章 滿城抓捕第58章 瘋狂計劃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52章 隴海攻防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156章 最後防線第81章 慘痛代價第172章 天生被包圍第44章 仿製雷諾第135章 虛假的迴歸第97章 花馬池向東第69章 軍備競爭第72章 失敗的選擇第47章 岷江阻敵第39章 李氏步槍第8章 白俄臨時政府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69章 新光復軍第6章 紅色恐怖第121章 和田餘孽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75章 滿清終結第25章 階州遊擊第70章 江南光復第171章 令人惋惜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34章 奉系內訌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119章 喀什事件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94章 迪化求援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64章 出人意料第54章 徐州火車站第25章 哈爾哈河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153章 後勤戰爭第174章 沙河阻擊第123章 省軍叛變第199章 互贈第143章 空運援軍第191章 閃擊第35章 準備動手第73章 重整武備第15章 擺脫追兵第138章 站隊問題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93章 防空火力第36章 空降奇兵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204章 刮骨第148章 重型炸彈第181章 遠征軍團第181章 遠征軍團第104章 豺狼虎豹第67章 敢死隊員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6章 紅色恐怖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