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熱河空虛

夏爾b1坦克轟轟地已經發動起來,冒出幾股青煙,首先向着城內開去。

中尉連長轉過身來,大吼一聲,“全體都有,齊步走。”

一排長雙手高舉一面五色國旗,挺起胸膛,走在第一位,他的弟兄都跟在後面,排成四列整齊向城內走去,衝鋒槍全部橫在腰間,步槍和輕機槍都背在右肩,重機槍小組和迫擊炮小組則在最後面。

在後面是二排的弟兄,三排的弟兄,以及連裡其他官兵,更後面是另外兩個步兵連和營部直轄部隊。在後面是另外一個步兵營。

一個坦克連十二輛夏爾b1坦克帶頭,兩個個步兵營跟在後面,浩浩蕩蕩地向着敞開大門的齊齊哈爾城區挺近。

“咻

啪”城門口突然炸出一個燦爛的煙花,隨之就是噼裡啪啦無數的鞭炮在炸響,歡呼的浪潮剎那之間從城門彌散到了整個齊齊哈爾。

猶如變戲法一般,街頭巷尾突然出現了數不盡的民國國旗。

剛剛還在爲日軍僞軍消失無影無蹤而膽戰心驚齊齊哈爾市民,不知從哪裡摸出來隱藏已久的這麼多民國國旗,在日本人統治期間,藏這種東西可是死罪呀。

在茶肆門口翹首看着城門口正在舉行進城儀式北方軍的一位茶客,有些驚訝地看着胖乎乎的老闆在二樓窗戶那裡繫着一面國旗。

“老闆,你搞錯了,北方軍使用的是五色旗,不是青天白日旗。”茶客趕緊叫住累得滿頭大汗的茶肆老闆。

茶肆老闆頓時傻眼了,自己只保留了一面青天白日旗呀。

國旗樣式的變化,悄然體現着每一個激情四溢的年代。辛亥革命初期,民軍首先使用的是十八星旗。中華民國初立,決議使用五色國旗。而袁世凱大總統倒臺後,南方政權就提出使用青天白日旗了。

張學良帶領東北軍易幟,改得就是將原本的五色國旗,換成了青天白日旗。

僞滿洲國成立,所謂的皇帝溥儀決議使用黃底五色旗成爲國旗,但是卻將五色的原本含義進行了大規模改動,裡面一款顏色居然成了大和民族的象徵,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過僞滿洲國的國旗在黑龍江省沒掛上幾天,立馬又換回了昔日的五色國旗。

民國時期的東三省地域寬廣,松花江以南包括哈爾濱都是吉林省範圍,緊貼漠南的姚南一帶都是奉天省範圍,而黑龍江以南松花江以西,則都是黑龍江省的地盤。

黑龍江省下轄四道,海滿道就是早已經被北方軍控制的海拉爾一帶,黑龍江流域西側則是黑河道,嫩江流域就是龍江道,松花江流域西側則是綏蘭道了。省城齊齊哈爾,位於龍江道的南部地區,是整個黑龍江省甚至是東三省最重要的兩橫兩縱交通網絡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

兩橫就是中東路鐵路線,和松花江的水運路線,兩縱就是錦州至姚南至齊齊哈爾至克山的鐵路線,以及從大連至奉天至長春至哈爾濱至海倫的鐵路線。

除了齊齊哈爾,兩橫兩縱絡中另外一個重要的節點,就是在黑龍江省一江之隔的哈爾濱了。

看來根據日本關東軍的新計劃,是準備放棄整個黑龍江省,集中力量沿着松花江以及姚南一線,和北方軍進行對峙。

富拉爾基地區的日軍聯隊,主動釋放了了所有在城中的老百姓,換取了大量的糧食之後,瘋狂施工,準備負隅頑抗了。

他們已經無路可逃,昂昂溪地區日軍撤退的太匆忙,以至於沒有時間接應他們趁夜偷渡,到了北方軍搶佔了昂昂溪之後,真的成了四面楚歌。

日本軍人很少有主動投降的習慣,這一點確實非常值得敬佩。

如果說到投敵行爲,最厲害的還應該屬於漢人了。當年滿清十萬鐵騎入關,就是靠着三十萬投降的漢軍纔打下關內花花世界,更別提范文程、吳三桂之類甘當奴才的人物了。昔日蒙古大軍橫掃天下,真正剿滅宋室的也是自詡爲元朝忠臣的漢人將領。

富拉爾基地區日軍的死守,也拖住了南部軍團追擊第十四師團的腳步,讓他們從容撤退到姚南一帶建立了縱深防禦。不用說,哈爾濱一帶必然已經戒備森嚴了。

日本人非常清楚北方軍的死穴,沒有像樣的海軍部隊,甚至就沒幾條說得過去的艦艇,最大的也只是幾艘炮艇罷了。要不然,庫頁島上早就有北方軍的大部隊駐紮了。

說道庫頁島,日本人在吉林動手之後,孤懸海外的庫頁島北部一個北方軍步兵連立即趁着夜暗,離開了島嶼,返回大陸。在庫頁島南部,日本人駐紮了至少一個大隊的兵力,北方軍沒有必要主動送死。

僞滿洲國在松花江上有一支號稱是江防艦隊的部隊,其實不過是原來東三省的江防艦隊投敵組建而成。但是這支十分弱小的江防艦隊,相對於北方軍來說,卻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了。

僞滿洲國江防艦隊成立時,接收了東北軍遊弋在黑龍江和松花江上的十艘軍艦組成,其中有四艘的排水量已近三百噸。總兵力將近二千六百人,除了船員將近七百人之外,其餘都是陸上作戰人員,負責基地的防護和登陸作戰。

而僞滿洲國江防艦隊的基地,就在松花江南岸的哈爾濱,其活動範圍更是以松花江和黑龍江內河爲主。日本人從黑龍江省撤退後,江防艦隊的活動範圍更是集中在了松花江上,分成五個戰隊日夜不停地巡視和警戒。

松花江上的障礙顯然一時無法克服,要進一步南進,就暫時只能去攻打姚南這座軍事重鎮了,北方軍隨即調整作戰思路。

既然黑龍江省已下,漠北和外興安嶺自然連成了一片,對外防禦圈立時縮小許多。駐守海參崴一帶的東部軍團,悄悄抽調一個混成旅,沿着崎嶇小路進入龍江道,接受南部軍團的臨時指揮,以彌補南部軍團進攻兵力的不足。

東部軍團是白俄遠東共和國最後的依靠所在,根本無法輕易出動,否則一旦被蘇俄發現實力空虛有機可乘大舉進攻白俄遠東共和國,那就影響整個大局了。

大本營也很快從甘疆一帶抽調了四個守備旅,藉助鐵路運輸線路的打通,一整車一整車地送抵扎蘭屯,準備擔負剛佔領三個道的守備任務。

南部軍團是野戰兵團,自然不能將兵力耗費在各地駐守上面。

一連串的部隊調動,後勤物資的補給,前前後後就是數月過去了,等到後方隱患消除了,高桂滋開始考慮對富拉爾基地區的日軍殘部進行清除。

按照軍團總部的估計,這個時候差不多日本人也斷糧了。

扎蘭屯南部軍團總部,“大本營的通報,幾月前東京發生了未遂軍事政變”,林玉山拿着一張電報,臉色古怪地對其他兩位將領說道。

“軍事政變?”高桂滋像是聽到了稀罕事情。

趙壽山也是不可思議,“日本人這麼嚴酷的軍紀和狂熱的崇拜,也會有軍事政變?”

“又不是反對天皇,幹嘛不能政變?”林玉山聳聳肩。

看完了電報的高桂滋若有所思,轉手將電報塞給趙壽山。

才盯了一眼,趙壽山大叫一聲,“太假了吧?軍事政變只刺殺了一個人,而且政變的海軍軍官居然還從輕發落?”

民國二十一年五月,日本東京,十一名年輕海軍少壯派軍官突然衝進日本首相官邸。

日本首相犬養毅遇刺前說了一句,“有話好說”。

少壯軍官回答,“不必了”,隨後首相被刺身亡。

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刺殺一個人就是軍事政變嗎?而且首相官邸的那些守衛呢?如何是讓如此衆多的海軍少壯軍官堂而皇之闖進去的?

除了首相和少壯軍官的那兩句對話,其他問題都被所有知情或不知情的人故意忽略了。

更爲蹊蹺的事情還在後頭。

這些刺殺了首相的少壯軍官,居然在事後搭乘出租車到東京警察總部,到底準備幹什麼已經不得而知,因爲半路上就被聞風出動的憲兵隊圍起來,之後所有刺殺者都非常友好的束手就擒。

然後就是異常離譜的狗血鏡頭了。

軍事法庭在審判過程中,收到了一份由三十五萬人以鮮血署名的請願書被送到法庭,請願書是由全日本各地的同情兇手的民衆發起簽署,請求法庭從寬發落。軍事法庭甚至還收到了十一根手指,表示可以代替這十一位英勇無畏的海軍軍官接受死刑。

軍事法庭果然從善如流,很快就從輕發落了。

這件事情唯一作了惡人的,就是被刺殺的犬養毅首相。唯一得了好處的,就是日本政黨內閣倒臺,成立以海軍大將齋藤實爲首的所謂“舉國一致”的軍部內閣。

日本帝國海軍?!

高桂滋和林玉山不禁對視一眼,心中都有些猜測。

林玉山搶先開口,“你怎麼看?”

沉吟了片刻,高桂滋說道,“海軍在上海碰得頭破血流,陸軍卻奪取了富饒的東三省。”

“海軍要拖陸軍後腿,關東軍得不到更多支援,只好放棄黑龍江省。”林玉山的猜測,卻是非常有着這種可能性。

高桂滋顯然想得更多,“關東軍退得太快,否則和我們在齊齊哈爾打上個把月再走纔有面子,應該是把有限的兵力集中到另外的方向上去了。”

在一旁聽着的趙壽山,飛快地將視線轉往掛在牆上的軍事地圖。

三名北方軍將領都看了過去,只有一個地方有這種可能性,兵力空虛的熱河。

第171章 技術兵器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175章 北方護僑第3章 赤塔對峙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141章 重炮再現第143章 空運援軍第22章 伏擊作戰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86章 前奏第98章 延長油田第1章 打獵也受傷第122章 德惠敗北第45章 階州軍演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78章 中東路俄國人第4章 火力好威猛第209章 東北第51章 中原逐鹿第31章 最後的大餐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67章 衝鋒隊員第69章 軍備競爭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109章 精銳的鬍子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185章 三江口第182章 關鍵的牽制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49章 案子告破第91章 黑色軍服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209章 東北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35章 準備動手第90章 醒中國論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69章 迷路戰機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56章 集資建路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一章 誘敵深入第106章 齊齊哈爾第24章 彈藥儲備第89章 一戰而天下知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87章 緊急補給第16章 刀客井十第164章 妥協的殖民地第22章 伏擊作戰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152章 近海力量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197章 爭執第179章 香格里拉第201章 消耗第108章 商務信息第18章 無計可施第57章 山西歸吳第116章 步兵班戰術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86章 汽車和飛機第207章 佈局第165章 戰爭紅利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117章 空中定位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68章 進攻南京第55章 驅逐出境第193章 轟炸目標第181章 燒炭卡車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18章 馬蓮河畔小山村第8章 白俄臨時政府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37章 北方銀行卷第26章 甘珠爾廟第33章 府中小事第33章 秘密援助第205章 交易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
第171章 技術兵器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146章 淪陷的國土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175章 北方護僑第3章 赤塔對峙第114章 倒黴的慄原第141章 重炮再現第143章 空運援軍第22章 伏擊作戰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86章 前奏第98章 延長油田第1章 打獵也受傷第122章 德惠敗北第45章 階州軍演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78章 中東路俄國人第4章 火力好威猛第209章 東北第51章 中原逐鹿第31章 最後的大餐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67章 衝鋒隊員第69章 軍備競爭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109章 精銳的鬍子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185章 三江口第182章 關鍵的牽制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49章 案子告破第91章 黑色軍服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209章 東北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35章 準備動手第90章 醒中國論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69章 迷路戰機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40章 秦失其鹿第56章 集資建路第132章 石油戰爭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一章 誘敵深入第106章 齊齊哈爾第24章 彈藥儲備第89章 一戰而天下知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87章 緊急補給第16章 刀客井十第164章 妥協的殖民地第22章 伏擊作戰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152章 近海力量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197章 爭執第179章 香格里拉第201章 消耗第108章 商務信息第18章 無計可施第57章 山西歸吳第116章 步兵班戰術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86章 汽車和飛機第207章 佈局第165章 戰爭紅利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117章 空中定位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68章 進攻南京第55章 驅逐出境第193章 轟炸目標第181章 燒炭卡車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155章 大陸硝煙第18章 馬蓮河畔小山村第8章 白俄臨時政府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37章 北方銀行卷第26章 甘珠爾廟第33章 府中小事第33章 秘密援助第205章 交易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