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重炮攻勢

進行戰爭遮蔽的北方軍斥候部隊,很快調動人手涌現日軍斥候出現的方位。只是片刻之後,斥候部隊飛快地退了回來,零零散散的槍聲已經響起,顯然是遭遇了對方的大部隊。

高臺子外圍隱隱約約出現日軍突擊部隊散兵線的時候,一線指揮官就立即聽到了天空中呼嘯而至的炮彈劃落聲,當即大吼,“炮擊,炮擊。”所有防守的一線北方軍士兵,除了留下少數觀察哨,直接撲向就近的防炮洞。

持續不斷的炮彈爆炸聲,很快就在高臺子一帶掀起無數股煙塵碎土。

高桂滋窩在高地掩體中,飛快地數着第一次炸落的炮彈數量,“十發,第一次只落下十發炮彈,而且都不是重炮,應該是聯隊規模的炮兵力量。”

同樣用望遠鏡看着前沿炮擊的林玉山,有些納悶,“打我們豐滿的時候,足足出動了一個步兵旅團,讓過顯臣心疼地要哭出來。扎蘭屯明顯不止十個步兵營,居然只出動一個聯隊?”

“應該是前鋒部隊,只是日本人很驕狂,耐不住佔住陣腳的細活,直接就行進中發動進攻了。”高桂滋很快分析道。

“有道理。”林玉山想了想,卻是非常可能,馬上加了一句,“乾脆撲上去吃掉它?”

“也有可能日本人主力正圍在後頭,請我們上鉤,然後一舉圍殲掉我們出擊的主力。”高桂滋馬上又是一個全新的判斷。

林玉山汗顏,撇撇嘴,乾脆不說話了,打仗還是他們這些人專業。

按照預案,部署在西邊高地後方的一個105毫米炮營,馬上開始反擊,打擊有可能的對方聯隊炮兵中隊位置。

十幾分鍾後,挨個區塊點名炮擊的北方軍炮兵營,終於擊中了日本人的聯隊炮兵中隊陣地,對方的炮擊火力幾乎是瞬間就弱了下來。

但是顯然日軍的火炮陣地採取了分散佈置,山炮攻擊的力度絲毫沒有減弱。

高桂滋馬上回頭問副官,“我們的戰鬥機爲什麼還沒有升空,儘快指示日本人火炮陣地位置,徹底壓制他們的炮擊。”

副官大聲應是,飛快地搖響了後方空軍臨時機場的電話,還沒有接通,北方軍的p-12戰鬥機已經出現在了前方上空。

訓練有素的日本士兵很快就發動了突擊。

按照一般的突擊戰術,多路突進的日軍會在距離敵軍一線陣地四百多米處,略微停頓,進行補充彈藥和協調火力,然後發起分散而持續有梯度的多點滲透進攻。

只是這回日軍失算了,還在八百米遠外的日軍散兵線,就遭到了高臺子陣地重機槍火力的攔阻射擊,一連栽倒十幾名日軍官兵後,被迫就地趴下了。

很快日軍的重機槍就地尋找掩護開火,大正三年式6.5毫米重機槍不停地予以猛烈地還擊,三十發彈板系統被副射手飛快地塞進彈膛。

大正三年式重機槍是在民國三年列裝日本軍隊的,爲了統一步機槍子彈口徑而使用了6.5毫米口徑,槍身重爲26.6千克,全重55千克,理論射速爲500發每分鐘,實際射速爲200發每分鐘。

這種重機槍是三八式重機槍的後續發展型號,採用氣冷和彈板供彈方式,除了令人詬病的6.5毫米口徑外,設計相當成功,其特點是射擊精度非常精確,高平射轉換速度特別快,是二戰時期日本陸軍部隊非常倚重的重機槍之一。

而北方軍列裝的m1917水冷式重機槍,採用7.62毫米口徑,250發彈帶供彈,槍身重15千克,全重45.5千克,理論射速達到600發每分鐘。無論是射擊的持續時間上,還是射速上,都比大正三年式重機槍要優秀。

日軍進攻部隊的遠程火炮優勢被壓制後,步兵中隊以下沒有列裝重機槍的弊端立即顯露出來,無法掩護步兵小隊的輕機槍和擲彈筒順利進入攻擊陣位,四五百米外使用擲彈筒根本就是放煙花給對方欣賞罷了。

即使日軍大隊的重機槍加強到下屬四個中隊,每個步兵中隊也只能得到兩挺大正三年式重機槍的加強,無法壓制同等規模北方軍步兵連至少五挺重機槍的火力。

事實上,投入一線進攻的日軍部隊,確實只有一箇中隊的規模,也真的只是加強了兩挺重機槍,雖然得到了至少是一個聯隊的炮火支援。

因爲無法攻擊到理想的四百米距離,進攻的步兵中隊被死死壓制在六七百米遠的距離,而無法動彈,最佳使用距離都在四百米之內的歪把子輕機槍和**式擲彈筒都派不上用場,更談不上向後方的炮羣準確指示需要清除的敵方火力點。

更倒黴的是,北方軍裝備的81毫米迫擊炮,卻毫不客氣地對着敵人的密集位置,發射出一發又一發的迫擊炮彈,不時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日軍步兵中隊的指揮官急了,拿起指揮刀,就站了起來,準備下令決死衝擊。一陣重機槍彈雨恰巧掃過那段區域,將這個突兀站起來的指揮官身軀直接打成了兩段。

就在此時,前去偵查日軍火炮陣地的p-12戰鬥機,幾個盤旋之後忽然飛了回來,直接就將一個塞進了紙條的小圓木筒扔到了第二道防線。

很快,參謀軍官就將送來的紙條遞到了高桂滋手上。

匆匆看了一眼,高桂滋馬上命令,“左翼出動預備部隊一個步兵營,往東攻擊前進,爭取殲滅對方迂迴包抄的一個日軍中隊。右翼暫時固守,準備阻擋西邊迂迴的另外一個日軍中隊。如果左翼完成殲敵任務撤退以後,右翼敵軍仍然未退,那就撲上去吃掉它。”

下達完命令,高桂滋將飛機偵察情報遞給林玉山,冷笑幾聲說,“日本人最喜歡迂迴包抄了,可惜沒有料到我手上足有三個旅,靠幾個中隊怎麼啃得動。正面的敵軍後面有大部隊,不好撲上去,兩翼敵軍就不客氣笑納了。”

林玉山接過紙片,“看來正面的中隊只是佯攻罷了。”

還沒說完,轟的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在高臺子陣地中響起,遠在高地上的掩蔽所都是一陣劇烈的晃動,頂上的塵土更是不停地往下掉,將高桂滋、林玉山等人全都遮得蓬頭垢面不已。

一把抓住旁邊的支撐架子纔沒有被晃倒,飛快吐出口中的塵土,高桂滋大驚,“他媽的,他們有重炮支援?”

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182章 關鍵的牽制第66章 強攻製造局第149章 機械的力量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115章 標準防空武器第11章 突發事件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86章 前奏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1章 招聘技師第46章 蘭州鐵橋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82章 幕後交易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37章 北伐救馮第39章 李氏步槍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49章 泡妞公司第47章 岷江阻敵第60章 保安司令第一章 步兵武力第43章 平淡的後續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166章 M30榴彈炮第168章 特別行政區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181章 燒炭卡車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80章 秦州投降第63章 鐵路國有第46章 反蘇浪潮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57章 山西歸吳第80章 秦州投降第41章 惡客上門第50章 英國商人第31章 開始生產第162章 寒冬時刻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70章 江南光復第196章 要塞第130章 草原伏擊第32章 唯一的同期生第136章 艱難防禦第14章 撤離新民第45章 輕裝師計劃第204章 刮骨第85章 孤懸敵後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45章 階州軍演第182章 俄軍內訌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75章 北方護僑第210章 蘭芳第171章 令人惋惜第22章 空歡喜一場第176章 空襲赤塔第145章 國學大師第90章 醒中國論第52章 階州團練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65章 民軍向北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160章 意外反擊第103章 守敵南下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170章 恰克圖事件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75章 東北軍在哪裡第92章 佔領西寧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8章 巡防營反俄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171章 令人惋惜第201章 消耗第15章 擺脫追兵第75章 東北軍在哪裡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70章 夜色徵兆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28章 手提箱升級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155章 大陸硝煙
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182章 關鍵的牽制第66章 強攻製造局第149章 機械的力量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115章 標準防空武器第11章 突發事件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86章 前奏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1章 招聘技師第46章 蘭州鐵橋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82章 幕後交易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37章 北伐救馮第39章 李氏步槍第196章 挖溝據守第49章 泡妞公司第47章 岷江阻敵第60章 保安司令第一章 步兵武力第43章 平淡的後續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154章 打撈文物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166章 M30榴彈炮第168章 特別行政區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181章 燒炭卡車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80章 秦州投降第63章 鐵路國有第46章 反蘇浪潮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57章 山西歸吳第80章 秦州投降第41章 惡客上門第50章 英國商人第31章 開始生產第162章 寒冬時刻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70章 江南光復第196章 要塞第130章 草原伏擊第32章 唯一的同期生第136章 艱難防禦第14章 撤離新民第45章 輕裝師計劃第204章 刮骨第85章 孤懸敵後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45章 階州軍演第182章 俄軍內訌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75章 北方護僑第210章 蘭芳第171章 令人惋惜第22章 空歡喜一場第176章 空襲赤塔第145章 國學大師第90章 醒中國論第52章 階州團練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65章 民軍向北第143章 旗鼓相當第160章 意外反擊第103章 守敵南下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170章 恰克圖事件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27章 北方工業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75章 東北軍在哪裡第92章 佔領西寧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8章 巡防營反俄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171章 令人惋惜第201章 消耗第15章 擺脫追兵第75章 東北軍在哪裡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70章 夜色徵兆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84章 鋼鐵浮橋第28章 手提箱升級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155章 大陸硝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