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進佔伊犁

塔城收復的消息第一時間發給了遠在階州的陳安。徐永昌已經帶着增援先頭部隊趕赴迪化,這是一個新的混成旅,沒有冠以習慣的駐地名稱,而是使用了第十七混成旅的番號,預示着前面已經或者即將列編的駐地旅有十六個番號。

第十七混成旅是第一個專事野戰的旅級部隊,與原來編列的駐地混成旅,在任務上有着明顯不同。

留守在斜米巴拉丁斯克的沙俄駐軍指揮官巴奇赤,大驚失色地突然接到塔城駐軍的急電時,趕緊轉發給諾夫西比斯克總部。

巴奇赤手上只有不足一個團的俄軍,大炮也只有四門。既然北方軍敢進攻連上民族軍都有三千多人的塔城,那麼巴奇赤這裡也是不安全的。而且除非全軍出動,否則根本不能對塔城有所威脅。而全軍出動,造成城池無人駐守的責任,可不是巴奇赤自己扛得住的。

伊犁和阿拉木圖的俄軍也很快收到了消息。當天夜裡,駐守伊犁的俄軍騎兵,在指揮官伊萬諾夫的帶領下,拋下自己的傀儡民族軍,自顧自得逃回了阿拉木圖。

兩天後,董振堂帶領的三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趕到伊犁時,整個伊犁城已經沒有守軍了,城門大開。城裡居民被匆忙撤離的沙俄軍隊和民族軍連續洗劫了兩遍,幾乎成了一貧如洗的難民。

阿拉木圖的阿連闊夫少校收攏伊犁駐軍後,又打開軍火庫,將阿拉木圖附近的沙俄移民抽調一空,瘋狂組建了三千多人的民團武裝,使得阿拉木圖防衛力量增加到四千五百多人,勉強有了重兵防範的氣氛。

伊犁的民族軍三個營二千多人,少部分追尋沙俄軍隊而去,大部分逃向南疆。

至此,北疆四道已經有三道落入陳安的手中,阿山道亦是離收復時日不遠了。

諾夫西比斯克駐軍也只有一個團左右駐軍,還要擔負西伯利亞鐵路的西段的守衛任務,根本無力支援巴爾喀什湖地區的俄軍,只好將電報再次轉發給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剛接到這封求援電報,還以爲是駐軍發錯了內容,結果沒多久第二封求援電報又發了過來,塔城已經被攻克的消息,很快就被巴奇赤探知了。

沙俄軍部還沒有反應過來,第三封求援電報又發來了,伊犁被主動放棄了,集中兵力駐守阿拉木圖。

接到消息的沙皇簡直是暴跳如雷,大吼着一定要派出大軍報復。但是苦笑的軍部高層,好說歹說,才暫時打消了沙皇重兵報復的念頭。整個西伯利亞,地廣人稀,不僅駐軍稀少,就連居民都少的可憐。駐軍不足,可以動員的兵員也是缺乏,阿拉木圖附近反而是可動員兵員較多的地區了。

巴爾喀什湖地區是俄國人強行掠奪來的區域,當地人除了綠教中人,都和俄國人不貼心,自然也不敢大規模武裝當地人,而綠教中人又不是這個地區的主要人口。俄國人的報復計劃一下子也犯難了。

遠東地區都比這個區域更繁華,也居住有更多的俄國人,可那裡同樣重要。

俄**部一封電報同時發給西伯利亞駐軍和遠東駐軍,遠東駐軍調動一個步兵團協防諾夫西比斯克,巴爾喀什湖地區則由當地駐軍自己動員力量進行固守,至於收復被丟掉的塔城和伊犁,以及追索賠償的問題,由俄國外交部負責了。

北京政府的袁世凱,目瞪口呆地聽着俄國大使口沫橫飛的讀着沙俄政府的嚴重警告。沙俄政府要求,北京中央政府立即逮捕陳安等北方軍所有高層交付俄國人審判,並且撤離所有進疆北方軍,而且爲了彌補俄軍損失,割讓塔城和伊犁地區給俄國。

新疆省軍大概能守住城池,但是絕不可能有勇氣進攻沙俄軍隊駐守的塔城,也沒有這麼密集和精準的強大炮火,唯一符合條件的自然是先前縮在烏蘇的北方軍了。

上海的俄國領事也找上了北方銀行提交抗議,結果被克勞澤轟了出去,理由是這裡是商業機構,有外交事件找中央政府。

在上海的英法領事卻沒這麼好糊弄,緊急約見了北方集團駐上海辦事處的克勞澤,質問爲何要在東線戰場激戰正酣的時候,攻擊同英法同一陣營的協約國盟友沙俄帝國。

克勞澤耐心地聽完兩位領事照本宣科的抗議聲明。

英國領事先講,隨後是法國領事幾乎雷同的抗議聲明。等法國領事口乾舌燥地講完後,克勞澤連忙送上一杯愜意的紅酒,三個人相互輕碰了一下酒杯,很是輕鬆地喝了幾口。

喝了一口紅酒,克勞澤從隨身的皮包中掏出一份文件和兩個紅包,“這份文件是北方集團通知英**方接收民國三年訂單五十萬發炮彈的函件。”

頓了頓,克勞澤繼續說道,“同時我還獲得授權,通知英國領事閣下,北方集團將在民國四年四月份左右,交付五百四十門火炮和二百萬發炮彈。嗯,如果法國方面覺得有需要的話,北方集團也可以效勞一二。”

兩個領事有些驚呆了,北方集團去年都還說難以保證生產量,現在怎麼產能如此之大了?

看到他們驚呆的表情,克勞澤有些暗自好笑,思忖片刻,加了一句,“得益於去年英國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們擴張了產能。”

英法領事這才恍然大悟。

英國領事喜不自勝不說,法國領事也急着回去詢問軍部需求了,克勞澤馬上告辭離去,兩個紅包就放在桌上,大家都當做沒看到。

俄國人請英法兩國施壓的事情,就這麼輕描淡寫地過去了。

但是北京政府受到俄國人的壓力卻是與日俱增,甚至遠東軍區駐軍明目張膽的進行了武力威懾。

慍怒的袁世凱大總統,終於坐不住了,爲了迅速增強北洋集團的軍事實力,邁出了極其危險的一步。月底的時候,得到北京政府全力拉攏的日本人,正式向袁世凱大總統提交了所謂的二十一條援助條款。

英法兩國領事忽然聯袂找到了克勞澤,上次是招呼克勞澤去領事館,這回是親自上門了。

這一次歐洲大戰的規模遠遠超乎了人們的想象。

僅僅一個馬恩河戰役就已經死傷無數。而且充分證明了新式戰爭中,強大的火力是進攻和防守的根本力量。英**方雖然對重機槍列裝的數量還有些非議,但是增加一線炮兵,以及確保更多基數的炮彈供應,卻是廣泛達成共識。

不論是東線還是西線,火炮配備數量大幅增加,在重點突破地段,火炮的佈置密度達到每千米上百門,甚至還要更多火炮。炮火準備階段,一打起來就是一二個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發射的炮彈都是以萬計數的。

據說德**方在戰前曾以爲克虜伯每月生產二百門火炮就足以應付這次大戰了,馬恩河戰役結束後,馬上將這個指標調整到每月三千門火炮,頓時讓克虜伯兵工廠哭笑不得,哪有這麼輕輕鬆鬆擴大產能的事情呀。

尤其彈藥的生產,是永遠滯後於一線的需求。

美國人藉助中立,已經大發了一筆戰爭財。可惜即使英國人大批量採購美國生產的炮彈,西線戰場上還是不時發出增加炮彈儲備的申請電報。

至於法國人,年輕的小夥子都已經被動員起來參加軍隊了,農田工廠等多是那些婦女在支撐,能夠蒐羅到任何軍火彈藥緩解生產壓力,這都成了法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英法兩國國庫裡還有大筆的黃金儲備,英鎊法郎也還堅挺,花費巨資購買軍火自然不是問題,國家都快滅亡了,那些錢還留下來幹什麼。

兩位領事帶來了協約**方的意向,75毫米炮彈,只要北方集團願意接受,都是百萬發起步,而且願意一次性簽訂上千萬的超級大訂單,如果完成了還可以馬上續簽下一個上千萬發炮彈的訂單。至於錢款,由英法兩國政府合力承擔。

很明顯,英法兩國準備轉移一部分產能,用於擴大其他類型炮彈,以及火炮的生產了,這才冒險將75毫米炮彈的大訂單轉移給陳安。

接到克勞澤的急電,陳安沉思良久,這才覆電。陳安要求增加一個新的條款,就是英法兩國要無條件同意銷售給北方集團,任何他感興趣的軍火武器,必要的時候還應同意特許生產。

英法兩國也不是傻子,馬上提出另外的條件,陳安代表北方集團承諾,自始至終站在協約國一方併購買英法兩國的戰爭債券,絕不向未經英法授權的國家和勢力出售這些所有權屬於英法的軍火物資。

陳安滿口不迭的答應了,如今產能上來了,光是炮彈就足以養活北方軍了,何必還要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呢。但是以火力制勝起家的北方軍,更是要在武器裝備的領先上充分保持優勢,才能始終壓制自己的對手。

仔細計算過後,陳安最終決定在民國四年,續接一個四百萬75毫米炮彈的訂單,使得今年之內北方集團要交付協約國五百四十門火炮,六百萬發炮彈的巨大任務,加上已經交付的五十萬發炮彈,獲取利潤高達到一億一百多萬銀元。

可惜陳安即使拿到這筆利潤,還是沒有全部還清欠款,因爲民國四年的軍費預算就高達四千萬銀元。要知道今年彭英甲預計甘肅全省的稅收,也就可以達到一千二百多萬銀元,這還是完全依賴於大辦鐵路所引發的巨大帶動效應。

不管怎樣,北方軍政府的負債第一次呈下降態勢,剔除軍費和要付給布政司的鐵路補助,只剩下二千七百多萬銀元債務了。

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191章 黑夜腳步第2章 諸多英傑第75章 東北軍在哪裡第95章 菜鳥飛行員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204章 刮骨第211章 空襲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142章 摧毀陣地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85章 孤懸敵後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50章 空軍聯隊第33章 府中小事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71章 階州軍管第25章 階州遊擊第107章 熱河空虛第40章 黑色狂潮第77章 北方日報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129章 雪夜兵變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82章 俄軍內訌第186章 前奏第71章 階州軍管第19章 遙遠的請求第196章 要塞第6章 炮轟陳家莊第47章 大災降臨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187章 牧師袋鼠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211章 空襲第98章 夏爾坦克第43章 馬蓮花開第102章 精英軍官第205章 交易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190章 看不懂的局勢第150章 空軍聯隊第167章 死地求生第61章 低調行事第208章 迫降第119章 機動突擊第34章 蜂巢結構第72章 失敗的選擇第8章 白俄臨時政府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28章 海拉爾城第106章 齊齊哈爾第40章 黑色狂潮第71章 新式步槍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86章 汽車和飛機第31章 開始生產第51章 中原逐鹿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5章 擺脫追兵第116章 產能提升第39章 烏鴉和飛機第43章 平淡的後續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90章 蓄勢爲上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73章 重整武備第一章 誘敵深入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56章 最後防線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90章 蓄勢爲上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47章 低劣的武器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183章 海容艦北上第56章 集資建路第142章 摧毀陣地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44章 仿製雷諾第39章 李氏步槍第116章 步兵班戰術第19章 遙遠的請求
第109章 名存實亡的民國第191章 黑夜腳步第2章 諸多英傑第75章 東北軍在哪裡第95章 菜鳥飛行員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204章 刮骨第211章 空襲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142章 摧毀陣地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85章 孤懸敵後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50章 空軍聯隊第33章 府中小事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71章 階州軍管第25章 階州遊擊第107章 熱河空虛第40章 黑色狂潮第77章 北方日報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129章 雪夜兵變第153章 總是有意外第173章 空中航線第182章 俄軍內訌第186章 前奏第71章 階州軍管第19章 遙遠的請求第196章 要塞第6章 炮轟陳家莊第47章 大災降臨第93章 防空火力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187章 牧師袋鼠第132章 槍禁和擴軍第211章 空襲第98章 夏爾坦克第43章 馬蓮花開第102章 精英軍官第205章 交易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190章 看不懂的局勢第150章 空軍聯隊第167章 死地求生第61章 低調行事第208章 迫降第119章 機動突擊第34章 蜂巢結構第72章 失敗的選擇第8章 白俄臨時政府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28章 海拉爾城第106章 齊齊哈爾第40章 黑色狂潮第71章 新式步槍第135章 倒黴的機槍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86章 汽車和飛機第31章 開始生產第51章 中原逐鹿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15章 擺脫追兵第116章 產能提升第39章 烏鴉和飛機第43章 平淡的後續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161章 硝煙散盡第90章 蓄勢爲上第89章 兩封親筆信第73章 重整武備第一章 誘敵深入第60章 國際軍火商第156章 最後防線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90章 蓄勢爲上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83章 單兵反坦克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47章 低劣的武器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105章 白朗潰敗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183章 海容艦北上第56章 集資建路第142章 摧毀陣地第179章 中國團東進第44章 仿製雷諾第39章 李氏步槍第116章 步兵班戰術第19章 遙遠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