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

“着袞服受尊號?”

趙普聽着聲音中的訝然,微微側目只看到了官家那黝黑的臉色。

好吧,本來就黑,此刻自然是看不出來什麼的。

不過趙普也理解官家的驚訝,畢竟都不消說如今了,那唐經安史之亂後風氣與貞觀開元便已大不相同。

這種情況下臨朝稱制不令人訝異,但能公然着袞服稱尊見朝,那確實是令人難以想象了。

至於什麼朝臣公然上表請行武后舊事,趙普也只是聽聽就過了。

這一封上表中有幾分試探有幾分真心,恐怕有相當大的商榷餘地。

趙光義則是心態又輕鬆少許——看看兄長這子嗣,可稱道處皆非爲天子之分內事,焉非昏君?

於是趙光義順口贊同了一下光幕:

“此言較恰當也,這武后治國與其說高調,不如說頗類唐太宗爲秦王時。”

“闖陣衝殺爭先,餘威凜然奪人,把持朝政之策略何其烈也。”

瞥了長篇大論的弟弟一眼,趙匡胤換上親切的語氣道:

“則平通曉這交子務否?”

只是問題倒也同樣突出:

魯肅無奈,但還是一起站起道:

“信用貨幣?超發濫發?收割百姓財富?”

這些事兄長爲何不與他說呢?

趙普一邊低頭思考一邊在心中哂笑,晉王之言也太過直白。

旁邊被晾着的趙光義也不惱,只是將歲幣、天書、鬧劇、封禪等等詞記了下來,打算細細琢磨並試試看拼湊出一個完整脈絡。

字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便完全不懂,再兼之這光幕毫不留情面的評價曰“實體貨幣體系都搞不清楚”,趙匡胤此刻反倒是有點心急了。

不值一論也,不過想起來此前聽官家所談這真宗厚顏封禪,以及說到結盟歲幣等事時的閃爍其詞,趙普也是心生幾分無力之感。

這種感覺就好似見金山卻不得門而入,尤其難受也。

“主公勿慮,金票印發已絕,且用劃有度。”

若是將武則天比秦王世民,那後世稱這劉娥與武后截然相反,那該比誰?命喪玄武門的太子建成?

這樣一說趙匡胤也懂了,一匹絹不過斤半,竟需要百斤鐵錢相易,那從商者何不以絹綢計錢?

而這薄薄一頁紙的交子若可抵斤半絹綢,等同百斤鐵錢,那商賈們恐怕更沒有不用的道理。

……

“臣於河陽亦有聽聞,蜀地購絹一匹需馭騾載百斤鐵錢,多有不便。”

“如今從都江堰至東海,商賈莫不求益州金票以便商貿也。”

此刻聽聞趙匡胤詢問,最終也還是收攏了幾分心思,認真道:

“益州自古便富商貿窮金銅,蜀商生財有道,唯患劣鐵惡錢。”

孔明首先便是給主公吃了一顆定心丸,同時朝着魯肅努努嘴。

“誠如孔明所言,出江東前肅業已聽聞,正旦賀歲時,顧氏便有斥資購金票作壓勝錢。”

眼見光幕中那交子的樣子,劉備第一時間便緊張起來:

“孔明,益州所出之金票……”

事實上此刻魯肅對後世所言的“信用貨幣”感觸頗深。

畢竟就算那金票再難以仿製,歸根結底也依然還是紙,非金非銅亦非絲。

江東大戶能用,一來是因爲此物所購之蜀錦蜀糖轉賣皆有數倍之利。

二來自然便爲玄德公戰績所懾服了,荊州敗曹,益州漢中連定。

如今又定關中,魯肅已經可以想象得到,名義上忠於孫侯的江東大姓,恐怕私下皆會許重利以購這金票。

信用便是讓民信而用之,由此看來孔明不聲不響所籌謀之金票,倒是由此可看有多少人信於玄德公。

孔明沒有魯肅心裡這般複雜的心思,只是看着那宋朝交子留存之圖樣覺得或是可以再開印製一版金票。不過這樣的決定自也不是輕易能下的,需要收記江陵成都漢中等地的官市數據,以算學察錢幣之缺口,再衡算田地工坊之產,方可提議。

事實上孔明對這嘗試印製的紙幣也極爲慎重,既有成都庫存物產錨其值,又有玄德公麾下官市作保,再輔以主公戰績名望,且還需精通財貨的劉巴坐鎮成都,方可小心翼翼的推行。

……

“這紙幣之策,竟非白鹿幣一般奪財之手段也?”

李世民眨着眼心思逐漸活絡起來,但同時心中的本能也迅速摁滅了這股心思:

後輩對宋頗多詬病也依然贊其商貿繁華,但這樣還是被說不懂貨幣。

那他這唐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後輩也說了,這江淮後來有惡錢爲禍,但畢竟眼下還無此憂患嘛不是?

至於這交子與白鹿幣的區別衆臣也是一眼就能看出來,而且後世也點明瞭這交子之衰敗乃是因超發濫發。

一時間皆眉頭緊鎖若有所思。

但很快,長孫無忌便嘆了一口氣,房杜兩人也是對視一眼,一起搖頭。

“若能設司管控,未嘗不是一利民之策。”杜如晦肯定道。

“然這濫發之弊,絕難除也。”房玄齡說的更加斬釘截鐵。

長孫無忌冷笑連連:

“若行此策,需天子能明察社稷,百官無利己之心,胥吏有勤懇之才。”

“若不然,稍起災兵,則此物毒民更甚惡錢,於國雖有一利,但有百害。”

一利百害,這便是長孫無忌對這信用貨幣的斷言,房玄齡亦有贊同。

但杜如晦反倒是少見的堅持己見道:

“依臣之見,如今我唐若得占城稻,若開海利,若平四方,則國之用度較前漢所增不知凡幾。”

“金銅所用亦多數番,然良幣所增不過爾爾,如此方積惡錢之患。”

“且觀此言,此等以國信譽作保之幣方爲上道,如今知之,若恐其惡而棄如敝履,與因噎廢食之輩又有何異?”

雙方少見的各持己見讓李世民定奪,但對大唐皇帝來說,若是讓他談談如何直趨敵首破陣那即便是萬言也是等閒。

但若談到財賦就登時有點抓瞎了,看着雙方各不相讓也是覺得有些爲難。

長孫皇后看良人這般茫然,便溫聲道:

“依吾之見,既然其中利害難以定奪,陛下何不於雲內馬邑等地開市貿羊,尋一市試行一兩歲,察其成效便可明得失利弊,再行定奪。”

李世民頓時眼前一亮:

好不好讓突厥父老評說便是。

只嘆今有超世之策,卻只能苦一苦大唐百姓,讓突厥兄弟先領略一下這後世之策了。

李家二郎頓時覺得腦袋上那個天可汗的稱號也更加閃耀了:

“便依皇后所說。”

將這件事定下來之後,大唐皇帝對這大清表示了十二萬分的好奇:

“對萬國宣戰?這清國情況何以如此詭異?”

如果是尋常時知曉這對萬國宣戰之說,李世民會驚歎。

但如今知曉從明起,華夏便與西方有國力之差,且此前更有說這清被區區萬餘人海軍打的舉國投降,後世寥寥所言稱是閉關鎖國之禍。

綜合心中所見,李世民覺得這清國之萬國宣戰更似夜郎自大。

而且掌權至此竟不過一文盲更讓他看不懂。

畢竟這劉娥也被讚歎說出身雖寒微,但依然能勤學不輟,最終雖穿袞服被比武后,但還是成功留下賢名。

如今在宮中二的武氏女也是一樣,學習異常勤奮。

這清怎好似越活愈倒回去了?

第421章 退而結網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418章 居長安絕不易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812章 實非帝才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764章 雜事諸事第647章 刀伊入寇第62章 武聖歸途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第64章 武聖身後事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88章 關羽勸學第711章 國祚第二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605章 十世明君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225.第225章 太上皇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266.第266章 以死正軍紀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41章 赤腳前行第74章 朽木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第107章 立學之約第575章 異國故江第483章 撐船打鐵磨豆腐第695章 關鍵人物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201.第201章 入海問天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171.第171章 年年歲幣污封禪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420章 正主第107章 立學之約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59章 仗義死節麋子方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741章 赤腳前行195.第195章 居長安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455章 平衡環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387.第386章 太平道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469章 鐵騎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261.第261章 李二三狀態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第698章 不如煉丹305.第305章 我四弟天下無敵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第463章 身在曹營394.第393章 天命第414章 爛攤子137.第137章 涿州第568章 御批敕牒177.第177章 舊人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603章 耶律約翰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680章 翼德將軍高見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
第421章 退而結網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418章 居長安絕不易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812章 實非帝才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764章 雜事諸事第647章 刀伊入寇第62章 武聖歸途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第64章 武聖身後事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88章 關羽勸學第711章 國祚第二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605章 十世明君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225.第225章 太上皇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174.第174章 身經百戰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266.第266章 以死正軍紀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41章 赤腳前行第74章 朽木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第107章 立學之約第575章 異國故江第483章 撐船打鐵磨豆腐第695章 關鍵人物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兒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201.第201章 入海問天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171.第171章 年年歲幣污封禪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420章 正主第107章 立學之約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59章 仗義死節麋子方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741章 赤腳前行195.第195章 居長安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455章 平衡環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387.第386章 太平道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469章 鐵騎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261.第261章 李二三狀態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第698章 不如煉丹305.第305章 我四弟天下無敵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第463章 身在曹營394.第393章 天命第414章 爛攤子137.第137章 涿州第568章 御批敕牒177.第177章 舊人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603章 耶律約翰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680章 翼德將軍高見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